传统家文化糟粕的例子是

如题所述

比如“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就是比较看不起体力劳动者,还有将人分三六九等,鄙视商人,还有对妇女的压迫,如裹小脚,未嫁从父、嫁人从夫、夫死从子等等。

例如在家文化中男尊女卑,东周以后贵族阶级实行多妻的妾媵制,严格分别嫡庶,至春秋以儒家的礼教对女子的行为作了种种的规定和限制。直到如今,仍有一群人不断鼓吹男尊女卑,公然与男女平等相对抗,成为了社会低俗文化的一部分。

扩展资料:

对于家文化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从原始社会人们必须群体生活才能生存,最早的组织是血缘关系组成的氏族部落,这便是“家”的雏形,经历了上万年的时间、最后逐步演化到各部落之间为食物进行互斗。在这个过程中起到最大作用的就是家族,家族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保证,母系氏族转化成父系氏族,这种血缘繁衍关系是根本原因。

以女性为主的的母系氏族不能使家族快速发展起来。只有父系社会才能快速发展起来,这种血缘家族关系维持的原始部落的家,到黄帝时期,黄帝是靠家族的力量打败蚩尤,形成多种部落的联合,成立了国家式的部落联盟体制,对于黄帝来说,天下的人都是他的子民,天下是一家人,他则是最大的家长,由他制定家规、家训,进而形成了最早的家文化体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05

传统文化的糟粕有:

1、女德

传统“女德”以牺牲广大女性的权益和发展为代价,维护父权制的封建专制。儒家关于女德的论述,通过教化女性顺从男性,实现治国安邦,服务于皇权下的父系家族自治,无疑是适应传统中国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一种低行政成本的管理模式,因此尊儒几乎为中国历代统治者倡导。

2、愚孝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也有其不合时宜的内容。封建家长制下,父母的话等同于法律,包括子女的婚事在内都由父母处置。

扩展资料:

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既有积极、进步、革新的一面,也有消极、保守、落后的一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浩瀚的中华传统文化遗产中先进性精华的集合体。

它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凝结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呈现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志,支撑、促进着中华民族历经风险磨难、饱尝艰辛困苦而永葆旺盛生命力。

挖掘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针对性地实现其现代性转化、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着力点和关键环节。

必须坚持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运用“批判继承”的方法来审视中华传统文化,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正确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质属性并萃取其基本内容的基础上,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用通俗易懂的当代表达,对其中适于协调现代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价值理念、主要命题、思想精华、道德基因等作出新阐释,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贡献。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大家手笔: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

人民网-“女德”:文化糟粕 腐朽本质

人民网-教授葛剑雄:继承传统文化切忌混淆"精华"与"糟粕"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4-13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有一本记录孝行的书非常有名,就是《二十四孝》。古时候,几乎每个朝代都号称以孝治天下,所以那些非常孝顺的人往往会成为时代楷模,成为统治者宣传官方教化的教材。二十四孝记录的就是二十四位孝行感天动地的楷模。

中国传统文化里有哪些糟粕?二十四孝的故事里就有一个

在这二十四孝里,不乏一些大人物出镜。比如汉文帝,是开创了文景之治的好皇帝,他为人就很孝顺。他的母亲薄太后卧病三年,身为皇帝的汉文帝经常衣服都没换过,日日夜夜守护母亲。每次有汤药熬好了,都是自己先尝,再给母亲服用。这个故事在二十四孝里的名字叫“亲尝汤药”。

再比如北宋大文豪黄庭坚,他的故事叫“涤亲溺器”。黄庭坚虽然已经身为高官,但对母亲的孝顺却没有任何改变,每天为母亲洗小便盆,从无怨言。黄庭坚的这个故事也是二十四孝里最短的一条,只有一句话:“宋黄庭坚,元符中为太史,性至孝。身虽贵显,奉母尽诚。每夕,亲自为母涤溺器,未尝一刻不供子职。”

中国传统文化里有哪些糟粕?二十四孝的故事里就有一个

这些孝行的故事各有各的不同,但孝心都是一样的。不过,如果你认为二十四孝里都是这么感人的故事,那就错了。在这二十四个孝子里,有这么一个人,他做出来的事虽然也是孝顺,但却让人感动不起来。鲁迅先生在读到这个故事的时候,还批判了一把。这个故事到底讲的什么呢?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名叫郭巨,是个晋朝人。郭家本来也是小康家庭,家财不少。后来郭巨的父亲去世了,这要是在大多数家庭里,几个子女就要开始争家产了,争得亲情都不要了也是正常的事。但郭家不是,郭巨作为长子,主动表示不要一分钱,把丰厚的家财分给了两个弟弟,而郭巨选择独自供养年老的母亲。

但是,时间久了,家里开支顶不住了,郭巨家开始陷入经济危机了。郭巨和老婆有一个儿子。有人统计过,一个小孩养大起码要花十几万,郭巨就那点收入,养老还要养小。这时候,郭巨跟老婆商量了一件事。郭巨说:“我们养这个孩子,必然会影响养母亲,咱们家钱就这么多……”

郭巨的老婆说:“那你说怎么办呢。”

郭巨回答了一句让你瞠目结舌的话。郭巨说:“儿子可以再生,但是母亲死了就不能复活了,我们不如把儿子埋了,省点钱粮,供养母亲。”

最神奇的是,郭巨的老婆竟然同意了。

两个人在没经过儿子同意的情况下,就这么拍板了,然后开始挖坑,准备埋了儿子。挖到两尺时,突然挖出了一罐黄金。郭巨把黄金拿起来看,发现黄金上面还写着一句话:“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

郭巨看到黄金很激动:这下不就有钱了吗,那不是母亲儿子都能养了吗?郭巨感谢了上苍恩赐,把儿子抱了回去,母亲儿子一起养。
第3个回答  2021-04-12
中国文化是不善于反思的文化,这与祖先崇拜观念有很大的关系,崇古尊古一直是我们的传统,这在农耕时代可能有一定的益处,但在工业与后工业时代,则是害多于益。因此我们必须对传统文化进行比较彻底的反思与批判,才有可能在未来的世界站稳脚跟。
中国传统文化,可以说到明朝就已经走到尽头了,“明朝之后无中国”讲的就是这个意思,而满族人入主中原其实是历史的必然。怎讲,李自成这样一个胸无大志的混混,竟然能把强大的明帝国灭了,这样的文化还有什么生机吗?满族人不管怎样,多少带来了些异样的文化,能让传统文化残喘一阵子。
然而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时至今日,我们还在无条件地没有任何底线地歌颂赞美传统文化,把许多糟粕垃圾当成宝贝加以颂扬。而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如忠孝观,圣人观就是两大糟粕,恰恰正是我们现在高调推崇颂扬的,诸如什么“孝当先”、“代代孝,辈辈传”之类,以及各种颂圣文化充斥着我们的各种媒体。如果你没有意识到正在看的是电视,恐怕还不知道自己身处于哪个朝代。
孝文化是传统文化中第一大的糟粕。表面上看,它表述为对老人的尊敬,其实它强调是等级观念,并且要让这种等级观念深入每个人的骨髓。因为孝一定是与顺联在一起的,强调服从,下对上的服从。当然孝并非终极目的,推行孝最终是达到忠。孝是为忠服务的,“忠孝不能两全”时,孝一定要服从忠。值得注意的是,这里说的忠,并不能等于对国家与民族的忠,而是对个人以及对朝廷的忠。因为古代的中国人基本上没有国家与民族的概念。这种观念走到极端就是文革的忠,此时干脆把孝都抛开了,只要求一个“忠”,对某个人的无限的忠。
现在媒体又在大肆提倡孝了。除了上述原因之外,我总觉得,还有另一个目的,就是统治者想甩掉养老的包袱。子女都得“孝顺”,养老当然是子女们的事,不关政府什么事,政府收税不是为了给民众养老的。有退休金的似乎还看得到一点政府的影子,没有的呢?农民呢?连退休的念头都没有,做不动了就只能靠子女养了。前些年中央台搞了一台晚会,表彰最美孝心少年。说实话当时我实在看不下去,真不知道最高级别的电视台是无知还是无耻,竟这样愚弄全国人民。表面上看是在赞美勇于承担的少年,但实质上是为官僚群体推卸责任。一个家庭遭遇了不幸,全部生活的重担都落在了几岁大的儿童身上,政府干什么去了,官员干什么去了,我们要这样的政府起什么用,我们养着这样的官员有什么用。这样的事居然还大张旗鼓地在电视上播放,若放在别的国家,政府早就要下台了。
我这样说,不要以为我反对尊重老人,孝与尊老并没有必然的关系。平等的人际关系难道就不能尊老了吗?世界上那么多没有孝文化的国家就不尊重老人了? 其实强调爱更能达到尊重老人的目的,因为爱是主动的,并且是双向的,是发自内心的,而孝则是被动的,是外在逼迫而为之的。
圣人观念是另一大糟粕,它假设了人是可以达到完美程度的,是可以成为一个至善之人的,他们就是准则,他们是不需要监督的,并且所有的人都由他们来监督。几经演化,人们渐渐把位高权重者与圣人等同起来,至于皇帝更是圣者,所以人们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到了社会主义时期,令人意外的是圣人观更厉害了。领导总是英明的,领导是不会犯错误的,如果实在有错误也是能通过自我批评改正的。至于最高领袖,自然永远是英明的,所有的成就都是他的,所有的罪责都是别人的。这样的观念极大地妨碍了我们建立有效的监督制度。现在的监督制度依然是少数人监督多数人,这实质上就假设了这些少数人的圣者身份。
从逻辑上看,圣人观也是个糟粕。“圣人”的定义是什么,有没有真正的“圣人”。如果将“圣人”定义为十全十美的人,即从不会犯错误的人,一点也不自私的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同时又非常英明、高瞻远瞩、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等等。这样的人有没有呢。传说中的尧舜禹汤是圣人,但肯定不是十全十美的人,传说的事迹,即使是真实的,也只有他们生平的万分之几,那些没有流传下来的会怎样的,都是那样光彩照人吗?当代不是也有我们极力崇敬的“圣人”吗,他们是完美的吗?虽说历史的记忆就是这样,它会选择性的遗忘一些东西的,然而在今天时间差距这么短、文献资料这么齐全的情况下,完全可以还这些人物以本来面目,但许多信息却被人为地封锁禁锢着。大概是这些信息有损于他们的光辉形象吧。为尊者讳,是中国的传统,但这本身就说明了没有真正的圣人。
如果对“圣人”的定义没那么严格,要求没有那么高呢,即允许他们有些错误缺点,允许他们有些自私,那么大多数人都可称为“圣人”,即使是个强盗、土匪、黑帮,也有许多值得称道之处,倘若好好包装宣传一下,也就可以成为令人崇敬的“圣人”。
由此看来,圣人文化的真正目的是对统治者的包装。事实也确实如此,历史上被认定为大圣人的,除了理论的提出者孔孟是文化人之外,其他都是统治者。圣人文化把最高统治者装扮得无比崇高神圣,孝文化又从意识深处控制着民众,并且巧妙地将孝引向忠,迫使他们对统治者心甘情愿地臣服,对维持巩固极权专制统治,二者的配合真可谓是天衣无缝。
许多人思想上一直有个误区,总以为老祖宗留下的东西都是宝贝,其实并不尽然,很可能糟粕居多。试想想,统治者,尤其是异族统治者,会让被统治民族的什么文化保留下来呢,一定是对它的统治有利的文化观念,对它不利的则一定要坚决彻底地铲除掉。历史上,中原大地多次被异族统治,其中全面统治的有元朝与清朝。元朝对汉文化的基本态度是排斥的,是基本上没有汉化的。它之所以没有摧毁汉文化,主要是因为其自身缺少文化。当时蒙古人连文字都没有,当然就没有东西来取代汉文化。如果它当时有与汉文化相匹敌的文化,汉文化还能保全吗?就象后来日本人的入侵,由于它有了比中国先进的文化,在军事入侵的同时不是伴随着文化的入侵吗?被它占领的台湾与东北,不是广泛进行日语教学吗?清朝被汉化,同样是由于自身没有足够的文化。从这个意义讲,我们是没有理由一味地认为中华文化如何如何强大,如何如何把这个同化了把那个也同化了。
第4个回答  2015-09-30
比如“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就是比较看不起体力劳动者,还有将人分三六九等,鄙视商人,还有对妇女的压迫,如裹小脚,未嫁从父、嫁人从夫、夫死从子等等,鄙人觉得可能是居于社会性质和人理念的不同,那些古人视为必然而我们不能接受的,大部分还是集中在人权这一块上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