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从哪里看出来的??全诗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山行》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从哪里看出来的??全诗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山行》这首诗描写的是秋季,从“霜叶红于二月花”看出来的。全诗表达了作者以乐观的情绪对晚秋风光的喜爱之情。

《山行》

唐代  杜牧

原文: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译文:

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云深处居然还有人家。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深秋枫林的晚景,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

扩展资料

《山行》创作背景:

这首诗记述了一次远山旅行,其具体创作时间难以确证。作者秋登寒山,有了充满诗意的发现,于是创作此诗以记之。杜牧生当唐末乱世,自觉怀才不遇,壮志莫酬。他除做过小官丹徒县尉外,隐居山林达三十年,对山间的四时晨昏、风云草木极其熟悉。这首《山行》,便是写山村野景。

《山行》作者简介:

杜牧(803-853),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大和(827—835)年间登进士第,授宏文馆校书郎。多年在外地任幕僚,后历任监察御史,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至中书舍人。

诗以七言绝句著称,晚唐诸家让渠独步。人谓之小杜,和李商隐合称“小李杜”,以别于李白与杜甫。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注重军事,写下了不少军事论文,还曾注释《孙子》。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山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2-20

这首古诗描写的是深秋的景色。

从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意思是: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枫林晚景。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深秋山林景色的赞美之情。

作者是借景抒情,借景咏志,表面上借深秋时节的枫林美景表达自己对大自然景色的喜爱与赞美,实际上也表达了自己对这种幽静平淡,却又不失乏味的自由生活的喜爱与向往。

扩展资料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这些景物不是并列的处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主有从,有的处于画面的中心,有的则处于陪衬地位。

简单来说,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起铺垫和烘托作用的。

“远上寒山石径斜”,写山,写山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蜓伸向山头。“远”字写出了山路的绵长,“斜”字与“上”字呼应,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

“白云深处有人家”,写云,写人家。诗人的目光顺着这条山路一直向上望去,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处山石砌成的石屋石墙。这里的“人家”照应了上句的“石径”,—这一条山间小路,就是那几户人家上上下下的通道。这样就把两种景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了。

有白云缭绕,说明山很高。诗人用横云断岭的手法,让这片片白云遮住读者的视线,却给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在那白云之上,云外有山,一定会有另一种景色。

对这些景物,诗人只是在作客观的描述。虽然用了一个“寒”字,也只是为了逗出下文的“晚”字和“霜”字,并不表现诗人的感情倾向。它毕竟还只是在为后面的描写蓄势—勾勒枫林所在的环境。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5-09-22
这首古诗是写深秋的景色,作者以荷败、菊残,写出了深秋时节的特征.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到了深秋时节,花谢了,叶子也败了,可是,作者说这是一年的好景,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橙黄 橘绿——诗人以橙子的金黄与橘子的青绿,把深秋的景色点缀得色彩鲜明而富有生气.诗人在此一反悲秋的调子,突出了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此外,作者在第一诗里也作了说明:菊残犹有傲霜枝,这个“傲”字,“傲”是高傲,不屈服的意思.“傲霜枝”说明菊花虽然凋谢了,但它的枝干还在,天气很冷,但是它怎么样了?它不怕,毫不屈服.说明它很坚强.作者赞颂了菊花的残枝有傲霜凌寒的气概.)
作者通过写了哪些事物来表现秋天?
荷、菊、橙、橘
作者写到了秋天的哪几种颜色?
橙黄 橘绿
从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秋天的景致丰富多彩,在凋敝中又富有生机.
荷花已谢,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菊花凋谢了,还残留着花枝傲寒斗霜.一年最好的景致你要记住,那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时节.)
苏轼的《赠刘景文》.这首诗描写了荷、菊、橙、橘的姿态与颜色,展现了秋天的丰富多彩,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5-09-22
秋季。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表达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第4个回答  2019-10-13
秋季,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