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狮吼是什么意思

如上

河东狮吼:

【解释】:比喻悍妒的妻子对丈夫大吵大闹。

【出自】:宋·苏轼《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诗:“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师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译文:龙丘居士也可怜,谈空说有夜不能眠。忽然听到妻子河东狮子吼,拄杖从手心突然脱落,神情茫然。

【示例】:少不得太太面前还要趋奉趋奉,防是河东狮吼起来,要不太平。

【语法】:偏正式;作宾语、状语;借以讥讽惧内的人。

【近义词】河东狮子吼、河东狮子、狮威胜虎、季常之惧、畏妻如虎。

扩展资料:

成语典故:

北宋时,有个叫陈希亮的太常少卿、工部尚书,他的第四个儿子名叫陈慥,字季常。陈季常年少时,嗜酒好剑,挥金如土。不过,作为官宦人家的子弟,他的家底非常厚,据说他在洛阳的园宅非常壮丽,堪与公侯并列,在河北的田地也非常多,一年可“得帛千匹”。

少年时的陈季常有点不知天高地厚,喜欢带两个随从,“挟二矢”,与朋友出游。平时他喜欢议论古今军事战例的成败之处,自称当世豪士。年纪稍大懂事时,他不再喜欢游玩,而是沉下心来读书,但终其一生都没有获取功名。

陈季常成家后,居于黄州(今湖北黄冈)之龙丘,常信佛,饱参禅学,自称龙丘先生。当地人不知道他的来历,就叫他“方山子”。

宋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不期遇上陈季常,两人遂成为好友。

陈季常在龙丘住的地方叫濯锦池,宽敞华丽。他本人又十分好客,喜欢“蓄纳声妓”,每有客人来了,就以歌舞宴客,就像现在人们招待客人进歌厅一样。不过,他的妻子柳氏非常凶妒,每当陈季常宴客并以歌女陪酒时,柳氏就醋意大发,用木棍敲打墙壁,客人尴尬不已,只好散去。

平时陈季常喜欢谈论佛事,苏东坡就借用狮吼戏喻其悍妻的怒骂声,作了一首题为《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的长诗,其中有这么几句:“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河东是柳氏的郡望,唐代诗圣杜甫也有“河东女儿身姓柳”的诗句。狮子吼一语来源于佛教,意指“如来正声”,佛教经典称“狮子吼则百兽伏”,所以佛家用狮子吼来比喻佛祖讲经声震寰宇的威严。

苏东坡在诗中极为生动地记述了柳氏凶悍、季常无奈的景况。后来,这个故事被宋代的洪迈写进《容斋三笔》中,广为流传。“河东狮吼”的典故从此确立,而怕老婆的人则被戏称为有“季常癖”。

其实,陈季常为人性情淡泊,晚年抛弃了洛阳的房产、河北的田地,“于光黄间,庵居蔬食,徒步往来山中,不与世相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30

河东狮吼,成语,拼音,hé dōng shī hǒu,比喻妇人妒悍。河东,古郡名。比喻妇人妒悍,大吵大闹。

出自:宋·洪迈《容斋随笔·卷三·陈季常》:“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意思是:忽然听见那河东狮子的吼声,便吓得心都虚了,连扶着的拐杖也掉了。

示例:半夜传来河东狮吼,一定是隔壁老王又招惹太太生气了。

用法:偏正式;作宾语、状语;借以讥讽惧内的人。

扩展资料:

典故出处

北宋时,有个叫陈希亮的太常少卿、工部尚书,他的第四个儿子名叫陈慥,字季常。陈季常年少时,嗜酒好剑,挥金如土。

不过,作为官宦人家的子弟,他的家底非常厚,据说他在洛阳的园宅非常壮丽,堪与公侯并列,在河北的田地也非常多,一年可“得帛千匹”。

少年时的陈季常有点不知天高地厚,喜欢带两个随从,“挟二矢”,与朋友出游。平时他喜欢议论古今军事战例的成败之处,自称当世豪士。年纪稍大懂事时,他不再喜欢游玩,而是沉下心来读书,但终其一生都没有获取功名。

陈季常成家后,居于黄州(今湖北黄冈)之龙丘,常信佛,饱参禅学,自称龙丘先生。当地人不知道他的来历,就叫他“方山子”。

宋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不期遇上陈季常,两人遂成为好友。

陈季常在龙丘住的地方叫濯锦池,宽敞华丽。他本人又十分好客,喜欢“蓄纳声妓”,每有客人来了,就以歌舞宴客,就像现在人们招待客人进歌厅一样。不过,他的妻子柳氏非常凶妒,每当陈季常宴客并以歌女陪酒时,柳氏就醋意大发,用木棍敲打墙壁,客人尴尬不已,只好散去。

平时陈季常喜欢谈论佛事,苏东坡就借用狮吼戏喻其悍妻的怒骂声,作了一首题为《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的长诗,其中有这么几句:“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意思是陈季常也实在可怜,他整夜不睡大谈佛法,忽然听见那河东狮子的吼声,便吓得心都虚了,连扶着的拐杖也掉了。

河东是柳氏的郡望,唐代诗圣杜甫也有“河东女儿身姓柳”的诗句。狮子吼一语来源于佛教,意指“如来正声”,佛教经典称“狮子吼则百兽伏”,所以佛家用狮子吼来比喻佛祖讲经声震寰宇的威严。

苏东坡在诗中极为生动地记述了柳氏凶悍、季常无奈的景况。后来,这个故事被宋代的洪迈写进《容斋三笔》中,广为流传。“河东狮吼”的典故从此确立,而怕老婆的人则被戏称为有“季常癖”。

其实,陈季常为人性情淡泊,晚年抛弃了洛阳的房产、河北的田地,“于光黄间,庵居蔬食,徒步往来山中,不与世相闻”。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9-28

苏东坡好友陈季常喜欢谈论佛事,苏东坡就借用狮吼戏喻其悍妻的怒骂声,作了一首题为《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的长诗,其中有这么几句:“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第3个回答  2019-09-21
男人怕老婆的意思。
“河东狮吼”的典故出在《容斋随笔·陈季常》中。陈自称龙邱先生,为宋代一大名士,风流倜傥,常去烟花柳巷。老婆柳氏,每见老公有此行为,难免生气,就粗着嗓子大骂上一回。陈任由数落,在充分讲究“三从四德”的年代里一不生气、二不恼怒的素质和涵养,啧啧,真没法儿说啦。老友苏东坡见着心疼,就赋诗云:“龙邱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仗落手心茫然。”从此,“河东狮吼”就成为了形容女人威严凶悍的一句经典,换句话说,也成为了男人怕老婆的一种优秀素质的表现。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8-02-22
话说北宋期间,苏轼和黄庭坚有一共同好友陈季常,号龙丘居士。此君少时倾慕少侠,长成之后,使剑好酒,工于骑射,常与苏东坡“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中年之后又谈空说有,研讨佛法,着实是一代高人。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此君对其妻尤为敬重,其敬重程度已到了诚惶诚恐之地步。对此东坡有诗“赞”曰,“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地心茫然”。由此而落下了“河东狮吼”的一段“佳话”。这恐怕是最早的“妻管严”的事例,我看季常妻恐怕应该算得上中国最早的女权运动者。可这样的例子、这样的女权运动者在中国历史上确确实实如凤毛麟角一般稀少。自从几千年前,孔老夫子一句“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就把女人们一下子打入到了和小人一样的档次。老夫子这里的这个“养”字虽说不是指养活之“养”,可我看恐怕这个养活的“养”字还是起了很大的作用。俗话说“受人茶饭,听人使唤”,靠男人养活,自然地位难有保证。好不容易出现了个“河东狮喉”这样的妇女地位提高的例子就被那些史学家们忙不迭的给记入史册。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