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阅读集体教学活动中有效反思的方法和调整策略

如题所述

一、了解幼儿的经验水平是教师归纳与提升幼儿经验的基础
  在主题活动中,许多集体教学活动是由教师预设的,而预设与实施活动的前提,就是要充分深入地了解幼儿。如“逛逛商店和菜场”的小主题中,我在主题开始时,想当然的认为孩子经常会跟着父母或长辈去菜场买菜,对于菜场肯定会有较为丰富的生活经验。其实,我的预设是主观的,没有客观的了解幼儿的实际经验,结果这堂教学活动不能引起大多数幼儿的共鸣,幼儿并不具备菜场的经验,因此归纳与提升也无从谈起。通过反思,我及时调整了自己的教育策略,带幼儿来到附近的菜场,找一找,画一画,买一买,并请家长带孩子去买菜,丰富了更多的相关经验。在个别学习活动中,我注意观察、了解幼儿的经验水平,当再一次进行“逛菜场”的集体教学活动时,情形截然不同了,幼儿思维积极,有话可说,不仅知道了许多菜的名称,了解了一些菜的营养,甚至还知道了有些菜的价格,对于菜场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幼儿的经验在活动中得以提升。由于我在集体教学活动前,了解了幼儿的经验水平,作了充分的预设,因此活动中也有话可说,能适时的、比较充分的归纳幼儿的个体经验,并加以提升。
  了解幼儿的途径可以通过观察、与幼儿交谈、与家长交流等多种方式,教师只有牢牢把握了幼儿对事物的认识与喜爱程度,才能在此基础上来预设与实施活动,将孩子零散的经验得到提升和积累。
  二、把握幼儿的认知特点是教师归纳与提升幼儿经验的关键
  幼儿的认知特点主要是具体形象的思维表现方式。教师归纳与提升的经验要使幼儿能理解与感悟,使用的教育媒体及语言必须是形象、生动和具体化的。
  在“马路上的车”的集体教学活动中,我运用了录像(带孩子们参观马路所拍)、图片(幼儿收集)、玩具汽车(幼儿收集)、幼儿作品(绘画、自制小车)等多种材料来帮助幼儿形象地了解,还请带来玩具车的幼儿来介绍自己汽车的特征、用途等。由于材料直观、形象,方法具体、生动,在这个基础上的归纳与提升,符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幼儿感兴趣,容易接受。在此基础上孩子们还提出了要玩小司机的角色游戏,活动就此又拉开了接受新经验的序幕。
  《纲要》指出:“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捷的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只有深入的关注和了解幼儿的发展特点和发展水平及认知需要,教师才能有的放矢的、恰到好处的进行归纳与提升,才能真正满足幼儿的需要,让孩子在交流中积累,在归纳中提升。
  三、运用灵活多变的方式是教师归纳与提升幼儿经验的策略
  1、随机拓展法
  在集体教学活动中要有效归纳与提升幼儿经验,教师的随机能力也很重要。集体教学活动“我家附近的邮局”中,幼儿结合自己的经验说出有“祝贺朋友生日快乐的”信、有“写给生病的人的信”,我就及时给幼儿归纳这是“祝贺信”和“慰问信”;有的孩子说会收到缴费的单子,那就可以让他们简单了解有关水、电、煤等部门的生活小常识……这就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随机性,同时也需要教师在很短的时间内分辨哪些是有益的经验,可以帮助幼儿将原有的零碎的经验进行归纳、提升与拓展。
  2、儿歌归纳法
  在集体教学活动中,运用生动形象的儿歌帮助幼儿归纳,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集体教学活动“折叠衣”很值得我反思。活动开始时,我边介绍折叠衣服的方法,边进行示范:这只袖子折上来,那只袖子折上来,中间折一折,这样的方法很枯燥,幼儿不感兴趣。他们拿着自己的衣服,有的摸摸衣服上的小动物,有的则把衣服团成一团,很少有孩子在关注我的示范。于是我及时调整了教育策略,在幼儿探索折叠衣服的方法后,用儿歌帮助幼儿归纳折叠衣服的方法,“放平衣服对整齐,先将袖子向前抱,再把腰儿弯一弯,看看是否叠好了。”孩子们的兴致很高,效果明显比开始时要好很多。
  3、追问讨论法
  集体活动中经常出现各种问题的讨论,我在提问时经常用“为什么?”、“你是怎么想的?”等问句,因为这些具有开放性与挑战性的问题更能引发幼儿积极思考与交流,有助于他们在原来浅层次的答案基础上提升和拓展经验。教师对幼儿的追问是有目的的,通常某个经验幼儿不知道或了解不全面时,我就对他们的答案提出追问,或者自问自答,这种形式能启发幼儿进一步思考。同时我还鼓励幼儿对教师和同伴的表达提出疑问,或幼儿自己有生成的问题对教师或同伴提问,这对他们的各种经验都是一种有益、有效的提升与拓展。
  4、适时提升法
  过去,我们一般总是在环节结束或活动结束时,帮助幼儿梳理经验、归纳提升。这种固定的模式,比较呆板,预设性太强,有时不能满足幼儿生成内容的需要。集体教学活动中,往往某一个问题或一个环节就会涉及某种经验,包括幼儿生成的问题。因此有时及时的归纳和提升也很有必要。现在,我经常尝试灵活变通地适时追问,有时就一个问题、一个环节进行小结,有时在整个活动结束后进行小结,目的是能更好地帮助幼儿归纳、提升与拓展相关经验。
  如在“认识春天”的集体教学活动中,含含:“老师,我今天没有穿棉袄,妈妈说,春天来了,天气暖和了。”
  老师适时提升:“是呀,春天的气温比冬天高,只要穿毛衣就可以了。”
  斐斐:“老师,我觉得太阳照得我暖洋洋的。”
  老师继续引导幼儿思考:“那你们再感觉一下,春天的风吹在身上怎么样,跟冬天的风比起来有什么不同呢?”
  颖颖:“春天的风吹在身上感觉好舒服啊,不像冬天的风吹在脸上那么冷。”
  老师归纳与提升:“春天是一个温暖的季节,春风吹在身上不再像冬天那么寒冷了,所以小朋友们都脱去了厚厚的棉袄,穿上了毛衣,感觉即温暖又舒适。”
  我在集体教学活动中,通过引导、组织幼儿探索春天的活动,适时追问,及时归纳与提升,从而让幼儿在活动中能够更深一步的感受春天,喜欢春天。
  四、自身经验的不断丰富是教师归纳与提升幼儿经验的保证
  俗话说:要给孩子一杯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教师自身经验的丰富,能直接影响到归纳与提升幼儿经验的质量。所以在开展集体教学活动前,我总是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首先是自学,通过书本、杂志、网络等各种途径;其次是充分利用幼儿园的教研资源,丰富自己的经验;再则通过同伴互助,主动向同事、家人请教,拓展自己的相关知识,丰富自己的经验,从而尽量要求自己做到心中有数、心中有底,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内容,有效地提升经验。有时幼儿提出的问题当场不能解决,我总是记下每一个有价值的问题,通过各种方式,获取相关知识,尽量给予幼儿一个圆满的答复,以满足幼儿求知的欲望。
  在实践中我深深的体会到,新课程对集体教学活动提出了新的挑战与要求,教师要充分认识并发挥集体教学活动的优势,及时进行有效的归纳与提升,才能使幼儿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有收获、有提高、有发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