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有支钢笔丢不了的读后感

如题所述

  有支钢笔丢不了
  这是一套冰心儿童图书奖获奖作家的小小说作品集。看到这套书,就不能不先谈谈小小说。
  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由于社会生活的变化,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使人们在艺术鉴赏中,越来越注意审美经济原则,即以最少的时间获得最多的收获,因而在阅读上要求精练精短,从而催生了小小说的迅速发展。我国的小小说迅速从“创作现象”发展为“文体现象”,再演变为一种“文化现象”,构成了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一道亮丽风景。
  最为打眼的现象,是小小说迅速走进了大学、中学,走进了中考和高考。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考、高考语文试卷基本都有“话题作文”,而“话题作文”最接近于小小说。
  2001年,南京考生蒋昕捷的作文《赤兔之死》,获得高考满分,被选入南昌的《微型小说选刊》后,又被收入《中国微型小说双年选》一书。后来连续几年高考结束后,总有人说某考生的满分作文是抄袭或模仿某作家的哪篇小小说,以致闹得沸沸扬扬。若真要对这一频发现象刨根问底,得出来的结论只能是一个:小小说是学生喜爱、教师推崇、家长关注的一种文体,中学教育需要小小说。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小小说被收入各类试卷与教辅教材的有上千篇之多,本套丛书的作者,均有作品被选入各类试卷与教辅教材,如:郁葱的《特别的生日礼物》(原名《特别的礼物》),被山东、河北、河南、辽宁、黑龙江、江西、云南、甘肃、福建等十几个省市作为中、高考语文考试阅读范文或模拟试题,2013年,天津滨海新区五所重点中学将该文选入高中毕业班联考语文试卷;亦农的《棋杀》,先后入选武汉市2008—2009年度九年级统考试卷,入选成都2009—2010年中考试卷、云南师大附中高考月考试卷,等等。
  2009年,凤凰出版集团旗下的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南京师范大学凌焕新教授主编的《高考金榜作文与微型小说技巧》一书,对高考金榜作文与小小说的关系进行了梳理与考证,认为小小说对提高中学生的作文水平将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
  由此可见,中国读者需要小小说,中国教育特别是中学教育更需要小小说。
  然而,自上世纪90年代至今,已出版的小小说作品集,以及收入小小说的教辅资料浩如烟海,仅获“冰心奖”的作品集就不少于80本。其中哪些文学品质高,哪些适合中小学生阅读,应当是需要一套选粹本的。这套丛书就是根据此需要,从冰心儿童图书奖获奖作家的作品中,遴选出的既有较高文学品质,又适于中小学生阅读的精品力作。可以说,这套丛书,是发给中小学生的“特快专递”,是通往语文课堂的“直达快车”。有了这套书,语文老师在选用范文时,就用不着在浩如烟海的教辅资料中沙里淘金、“众里寻他千百度”了;学生看了这套书,在进入中、高考语文考场时,心里就不会“兵荒马乱”了。
  中国文学的未来是属于青少年的。我希望这套丛书,能够为青少年一代提供文学的正能量,培育出更多热爱文学、热爱小小说的青少年读者和作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