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得见」跟「听得懂」是两回事!听不懂话就已听力退化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16

陈阿伯最近老是恍恍惚惚,儿子跟他讲话他总是要问好多次,让儿子都觉得有些烦了,但是有时候讲话陈阿伯又听得到,让儿子真的搞不清楚他是重听还是只是「不想听」?

听力受损分2种

长庚医院耳鼻喉部耳科主任陈锦国表示,其实一般所称的听力还可以再细分成2种, 一种是听到声音的能力,这是跟内耳里的听觉毛细胞有关,一种就是语言辨识的能力,这则是跟听神经有关。

听到一个声音的时候,我们的内耳毛细胞会接收声音,再传递给听神经纤维,由听神经纤维传递给大脑、处理跟分析复杂讯号。 只要内耳毛细胞还健康,表示接收声音的能力没有问题,一般简单的听力检测也会正常,但听神经纤维出了问题,就会处于没办法判断语言内容的窘境。

这种时候,即使「听得到」别人讲话,但却会「听不清楚」别人讲什么,陈锦国说,如果一句话要问人2、3次,就表示辨识能力有些问题,要注意这样的警讯。

听力的分级

陈锦国说,一般听觉毛细胞大约在80分贝就会受到损害,而公车、捷运的声音,就差不多是80分贝左右,持续半小时以上就会造成永久损伤。 所以长期在吵杂的地方戴耳机听音乐,好像是避开噪音,事实上是加乘对耳朵的伤害效果,并不建议这样做。

而长期暴露在噪音环境中,像是工作环境的噪音,会 因为听觉疲劳、听觉毛细胞的受损,导致细小的声音听不见,让语言辨识准确度下降,把「一个西瓜」听成「一起吸啊」,可能会被当成好笑的情境,却是听力出问题的警讯。 短期暴露在噪音中,比如跟朋友去KTV高歌,虽然不会对听觉毛细胞造成永久性损伤, 却会减少听神经的纤维,导致语言辨识能力的下降。

虽然目前听力障碍的标准,是以「接收声音」的能力来判断,听不到55分贝以下的声音,也就是我们一般讲话的音量,就算是听障。但如果开始有听不清楚的情况,就要注意自己的日常生活,是不是有损害听力的行为,比如常戴耳机、常熬夜、长期处在有噪音的环境中等。

陈锦国说,正常人的耳朵是可以听到25分贝左右的声音,只是平常会因为外在环境吵杂、大脑会选择性的自动忽略这些比较细微的声音,不过 耳朵也是24小时不休息的器官,所以听音乐后,保持安静一段时间、让耳朵休息也是很重要的,至少睡觉的时候最好都不要听音乐,并保持规律的作息,让身体自行修复轻微的损伤跟疲劳,或是戴上耳塞,至少隔绝一部分的噪音来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