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全诗

如题所述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全诗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一、注释:

绝:无,没有。

万径:虚指,指千万条路。

人踪:人的脚印。

孤:孤零零。

蓑笠:蓑衣和斗笠。蓑:古代用来防雨的衣服;笠:古代用来防雨的帽子,用竹篾编成。

独:独自。

二、释义:

群山中的鸟儿飞得不见踪影,所有的道路都不见人的踪迹。

江面孤舟上一位披戴着蓑笠的老翁,独自在寒冷的江面上钓鱼。

三、出处:

唐代诗人柳宗元于永州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江雪》。

四、创作背景:

《江雪》这首诗作于柳宗元谪居永州期间(805年—815年)。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柳宗元参加了王叔文集团发动的永贞革新运动,推行内抑宦官、外制藩镇、维护国家统一的政治措施。

但由于反动势力的联合反对,改革很快失败,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流放十年,实际上过着被管制、软禁的“拘囚”生活。险恶的环境压迫,并没有压垮。在政治上不利,就把人生的价值和理想志趣,通过诗歌来加以展现。这首诗便是其中一首代表作。

名家点评:

1、苏轼《东坡题跋》:柳子厚云:“千山鸟飞绝……”人性有隔也哉!殆天所赋,不可及也已。

2、范晞文《对床夜语》:唐人五言四句,除柳子厚《钓雪》一诗之外,极少佳者。

3、王直方《归叟诗话》:郑谷雪诗云:“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此村学堂中语也,如柳子厚“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钧寒江雪”此信有格也哉,作诗者当以此为标准。

4、高棅《唐诗品汇》引刘辰翁:得天趣,独由落句五字道尽矣。

5、顾璘《批点唐诗正声》:绝唱,雪景如在目前。

6、郭濬《增订评注唐诗正声》:好雪景,句句妙(末句下)。

7、胡应麟《诗薮》:“千山鸟飞绝”二十字,骨力豪上,句格天成,然律以《辋川》诸作,便觉太闹。青莲“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浑雄之中,多少闲雅。

8、徐增《而庵说唐诗》:余谓此诗乃子厚在贬时所作以自寓也。当此途穷日短,可以归矣,而犹依泊于此,岂为一官所系耶?一官无味如钓寒江之鱼,终亦无所得而已,余岂效此翁者哉!

9、吴瑞荣《唐诗笺要》:柳州气骨迟重,故摹陶、韦不落浮佻。

10、李瑛《诗法易简录》:前二句不沾着“雪”字,而确是雪景,可称空灵,末句一点便足。阮亭论前人雪诗,于此诗尚有遗憾,甚矣诗之难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