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归历史100字左右。急!!

如题所述

1984年底,中英两国政府正式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的联合声明;1997年6月30日23时59分,举行中英香港主权交接仪式,香港正式回归。

1997年7月1日零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升起,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国政府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7月0日零时4分,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在这里庄严宣告:根据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两国政府如期举行了香港交接仪式,宣告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香港同胞从此成为祖国这块土地上的真正主人,香港的发展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于6月30日午夜举行。23时42分,交接仪式正式开始。

香港回归后,中国政府将坚定不移地执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基本方针,保持香港原有的社会、经济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法律基本不变。

香港回归后,中央人民政府负责管理香港的外交事务和防务。香港特别行政区依据基本法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香港居民依法享有各项权利和自由。香港特别行政区将循序渐进地发展适合香港实际情况的民主制度。  

扩展资料:

邓小平大智慧处理香港回归

在革命战争年代,邓小平曾五次踏上过香港这片土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处理香港回归的历史重任又落到了邓小平身上。

他以伟人的智慧,提出了香港回归“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与撒切尔夫人就香港主权问题进行了艰难谈判,坚持香港驻军,主持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1997年7月1日,香港顺利回到祖国的怀抱。邓小平与香港回归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紧紧联系在一起。

香港回归所要直接面对的就是英国政府,邓小平为此多次会见英国政要。最早是1979年3月29日,他会见香港总督麦理浩,后来又陆续会见了英国前首相希思、英国外交大臣杰弗里·豪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而和撒切尔夫人的会见更是香港回归谈判中的“浓墨重彩”。

这位在英国在欧洲乃至世界闻名的政治人物,虽然是位女性,由于其坚定地反对共产主义,被前苏联媒体称为“铁娘子”。她在外交上更是力主强势外交,故而“铁娘子”的称谓可是名实相符。

1982年4月,阿根廷军队发动突袭,一举夺去英国守备力量单薄的马尔维纳斯岛(简称马岛)。当时,英国朝野震惊,包括军方在内,都认为孤悬万公里以外的马岛无法恢复,只有从未当过兵的撒切尔夫人力排众议,坚持不惜一些代价,捍卫国家主权和利益。

最终,英国军队远涉二万多公里,越过南大西洋,从4月2日至6月14日,打败阿根廷军队,夺回了马岛。从而在以后英阿争端中,英国一直占据强势地位。马岛战争使撒切尔夫人名声大噪,也使她更平添了骄横傲慢之气。

9月22日,撒切尔夫人带着马岛战争胜利的骄矜之色来到了北京,以为只要手段强硬,香港问题的解决便会如马岛一样。

他的顾问尤德等对此有点担心,凭借他们对邓小平的了解,撒切尔夫人把香港等同于马岛,是多么的不切实际。他们作为专家,在来中国前做了大量的功课,十分清楚中英最高层次的对话所面对的不是别人,而是具有传奇色彩,在中国政坛“三落三起”的邓小平。

他们知道邓小平也有一雅号:“钢铁公司”,这一雅号还是毛泽东所赐,毛泽东称他是“柔中寓钢,绵里藏针。外面和气一点,内部是钢铁公司”。

撒切尔夫人来北京之前,中国国务院总理就曾对香港记者说,中国当然要收回主权,主权交接不会影响香港的繁荣稳定。撒切尔夫人恰恰在这个最本质的问题上判断错误,没有在意中国政府有关国家主权的原则和立场。

尤德曾提醒过撒切尔夫人注意中国政府向香港媒体透露的有关主权的信息,可她根本没有注意这一重大的信息,仍然坚持“有关香港三个条约在国际上仍然有效”的观点,以回应中国政府关于香港主权的立场。

与之形成反差的是,邓小平对于与撒切尔夫人的会谈,之前已对她了解透彻了。会谈前,他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香港不是马尔维纳斯,中国也不是阿根廷。”

9月24日上午9时,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会见撒切尔夫人,两人先是一番寒暄。撒切尔夫人说:“我作为现任英国首相访华,看到您很高兴。”

邓小平嘴角一抿,微笑着答道:“是呀,英国首相我认识好几个,但我认识的都下了台。欢迎您来呀!”

友好气氛中的闲谈结束了,记者被请离场,会谈转入正题。会谈一开始,撒切尔夫人就提出“有关香港的三个条约仍然有效”的主张。显而易见,这是对中国对香港行使主权的公然挑战。

邓小平寸步不让,毫不含糊地回应道:“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是明确的,这里主要有三个问题。一个主权问题;再一个问题,是一九九七年后中国采取什么方式来管理香港,继续保持香港繁荣;

第三个问题,是中国和英国两国政府要妥善商谈如何使香港从现在到一九九七年的十五年中不出现大的波动。”

接下来,邓小平逐一解答三个问题。他强调指出:“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坦率地讲,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

他又说:“如果中国在一九九七年,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八年后还不把香港收回,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国人民交代,甚至也不能向世界人民交代。

如果不收回,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如果不收回,“人民没有理由信任我们,任何中国政府都应该下野,自动退出政治舞台,没有别的选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香港回归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5
香港回归,俗称九七回归,有时称为香港主权移交1,中国内地常称香港回归祖国(中国),指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英国租借香港新界99年的期限届满之时),英国将治权交予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历史事件。同时香港的华人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并恢复其中国人的身份。
历史意义
1.有利于推进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
2.有利于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3.有利于促进香港地区的稳定、发展和繁荣;
4.香港回归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23-07-04

回归历史可以追溯到1842年,当时英国与中国签订了《南京条约》,将岛割让给英国。随着时间的推移,英国逐渐扩大了对的控制,并在1898年与中国签订《展拓界址专条》,将新界及一些周边的岛屿租借99年。然而,20世纪中叶,中英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提出要求恢复对的主权。经过多年的谈判,最终在1997年7月1日,中英双方正式签署了《中英联合声明》,确定了回归中国的时间和条件。这标志着从殖民地地位正式归还给中国,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特别行政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