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劳动者》文章

如题所述

王愿坚,当代著名作家,他的《党费》《三人行》《七根火柴》《普通劳动者》等作品,曾收入初高中课本。他的绝大部分作品都是描写红军长征中的艰难历程和苏区人民英勇斗争的,塑造了一系列光辉的革命先烈和革命老战士的形象,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感人的艺术力量。为了真实的反映生活,他曾沿着当年红军长征的道路完完整整地走完了一遍,访问了三百多个参加过长征的红军将士,所以他在作品中能逼真地描写出长征的艰苦,揭示出红军将士坚强的意志和宽广的胸怀。

(开明版)《普通劳动者》教案
一、解题(题目的含义)

1.从语法结构上看,题目“普通劳动者”是个偏正短语,“劳动者”是中心词,“普通”是定语,“普通”也是文眼。

2.从思想内容上看:

《普通劳动者》这篇小说塑造了一个身经百战的老将军在十三陵水库工地上忘我劳动的“普通劳动者”的形象,文题抓住“普通劳动者”作为林将军思想性格中的本质特点,表现老将军普通而崇高的思想品质,写出了社会主义时代的美和深广的思想内涵。

二、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题目“普通劳动者”的含义,学习老一辈革命者的崇高品质和优良作风,继承和发挥革命的光荣传统。

2.学习本文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和景物描写来刻画人物,表现主题的写作方法。

3.对照修改前后的文字,领会修改者在不伤原稿的前提下,改换字词,删繁去冗的意图,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提高修改作文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教学目标3

四、教学步骤:

预习——画出生字、正字音、正字形,解词。(必须认真完成)

(一)从语法结构上审题。

(二)引导学生读书。(原稿和修改稿都要读)

(三)找出小说主人公。

(四)概括主人公形象: 的林将军(林部长)。

林将军的形象是我国老一辈革命者的代表人物,他们不以功臣自居,时刻严于律己,时刻和人民群众一起战斗、生活、劳动,他们不断校正自己与群众的关系,诚心诚意地去认识和理解青年一代,在困难的时刻,挺身而出,继续带领群众一同前进,争取新的胜利。林将军代表的是千千万万的老一辈革命者,他们“普通”中含着不普通,平凡中包含着伟大,正表现按个时代的美。

(五)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概括林将军形象的根据。

肖像

正面描写 语言

行动

描写景物 衬 心理



他人:小李、分队长、刘处长

侧面描写 他事:插叙和叙述故事

景物

(六)概括小李形象,也可以用一个偏正短语来概括:

的小李。

战士小李是个活泼、热情、朝气蓬勃的青年,他积极主动,爱护同志,是关心集体的年轻一代社会主义积极分子的代表。作者塑造小李这一普通战士的形象,一方面是为了在人际关系中表现林将军的“普通劳动者”本色,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表明老一辈革命者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已在今天的青年身上扎根成长,发扬光大了。从小李这个人物身上,我们看到了社会主义事业必定成功的光明前景。这反映了小说定义中的“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所以这篇小说反映了社会主义建设初期轰轰烈烈、热火朝天的场面和给人的强烈美感。

老革命不居功自傲,身体力行,投身社会主义建设;

青年一代不懈怠骄奢,积极热情,发扬传统建设国家。

(七)引导学生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

两处:①一条高大整齐的山岭……奔跑……

这段景物描写写出了工地巨大的劳动场面,富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展示了劳动人民改天换地的伟大气魄。另外,景物描写也起到了映衬人物,烘托主题的作用。

②一大片乌黑的雷雨云……开进了装料场

这段景物描写为情节的继续发展作铺垫。

(八)引导学生体会修改稿和原稿的区别,体会修改的动机与作用。

剪裁 详略

把修改内容分分类 推敲语境词

句式

语法

选材的原则(第一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围绕中心(对生活的主要看法)选取材料(生活中的事情与现象)。

剪裁:根据中心的需要,对所选的材料进行裁割取舍(第四单元,)

安排详略:对材料进行详略处理:能够突出中心意思的主要材料要写得具体些、详细些(用墨如泼);对表达中心起一定作用的次要材料要写得概括些、简略些(惜墨如金)。

(九)引导学生验证自己的分析,读第六单元最后一课——叶圣陶先生的《〈普通劳动者〉是一篇很好的小说》。

划出中心句,即论点 第一段 二三四段概括分析一下。

写出人物的精神面貌,表现了社会主义时代的美。

第二部分(5段~15段):评论分析人物形象写的好。

第三部分(16段~17段):评论分析景物描写的好。

第四部分:作为评论的结束,重点评论小说的结尾段(即评论小说的议论段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