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不释卷这则寓言中有什么含义?

如题所述

解释】: 释:放下;卷:指书籍。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出处】: 《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
【举例造句】: 闵象南老好观书,年七十余,每夜漏下二三十筹,手不释卷。 ★清·王晫《今世说·德行》
【拼音代码】: sbsj
【近义词】: 学而不厌、爱不释手
【反义词】: 不学无术
【灯谜】: 卷
【用法】: 作谓语、宾语、状语;指勤奋好学
【英文】: very diligent
【故事】: 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没有文化知识,孙权鼓励他学习史书与兵法。吕蒙总是推说军队事多没有时间学习,孙权列举自己及前人的例子,如“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孟德亦谓老而好学。”吕蒙深受感动,从此发愤学习,学问提高很快。
编辑于 2020-07-06
查看全部5个回答
怎样让小孩爱上学习_其实很简单_孩子好动怎么办
值得一看的爱上学习相关信息推荐
怎样让小孩爱上学习上课不听讲,家长很是困扰,处理孩子好动因素上海六一儿童医院,专业治疗孩子,好动注意力不集中问题
61.org.cn广告
温州 一年级小故事,6000万家长的选择,精英老师在线1对1
值得一看的一年级相关信息推荐
掌门1对1一年级小故事,五层筛选全国优秀教师,紧扣各地教材,中小学全科在线辅导,1对1制定个性化教程,免费测评课,准确判断您孩子的学习水平
m.zhangmen.com广告
手不释卷这则寓言中有什么含义?
专家1对1在线解答问题
5分钟内响应 | 万名专业答主
马上提问
188****8493 正在咨询一个教育问题
— 你看完啦,以下内容更有趣 —
让小学生爱上学习,孩子厌学,父母这样教育,孩子主动学习
让小学生爱上学习,面对厌学,逃学,不写作业,不去学校的孩子,父母该如何教育?掌握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很重要。这位妈妈这样做,孩子开始自主自觉学习。点击详情!
广告2021-05-06
成语寓言故事《手不释卷》
手不释卷 释:放下;卷:指书籍。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拼音] shǒu bù shì juàn [出处] 《三国志》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 [例句] 哥哥正准备考研究生,一天到晚手不释卷。 [近义] 开卷有益 好学不倦 爱不释手 百读不厌 ... [反义] 不学无术
2赞·235浏览2018-07-12
下列不是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是a杞人忧天b杯弓蛇影c手不释卷d守株待兔。
C、手不释卷 拼音:shǒu bù shì juàn 释义:形容勤学不倦。 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裴松之注引《江表传》:“手不释卷。” 译文:手不离书本 例句:我们要学习他虚心好学,手不释卷的好习惯。 扩展资料: 寓言故事之一:守株待兔 原文: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出自《韩非子·五蠹》 译文: 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撞断了脖子死了,农民看到了,于是,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 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耻笑。如今居然想用过去的治国方略来治理当今的百姓,这都是在犯守株待兔一样的错误。
203浏览2020-08-13
中国神话寓言故事,有哪些?
中国神话寓言故事: 1、精卫填海: 炎帝有一个善良,可爱的小女儿,名字叫精卫 。她从小就有一个梦想,希望见道无边的大海。小女孩一天天张大,也一天比一天漂亮。终于在她认为自己有能力找到大海的时候,她悄悄的离开了部落。 最终她找到了大海,她为大海的伟大而陶醉,正当她奔向大海的时候,大海同样卷着巨浪奔向精卫。最后,大海把精卫带走了,带着她离开了这个世界.精卫死前那一刻才醒悟过来,精卫的灵魂因为愤怒而化做一只青鸟,精卫为了报复大海,决定把大海填平,于是就日以继夜的含着西山的石头去填海。 2、盘古开天 话说最早的天地本是合在一起的,宇宙本是一团混沌。在这片混沌中沉睡着一个人,他的名字叫做盘古。他的身边放着一把样子古怪的斧头。直到有一天盘古忽然醒来,但是觉得自己所在的空间是那么的压抑,于是拿起身旁的斧头对着周围的空间一气乱挥,也不知道挥了多久,反正是把天和地给明确的划分出来了。 但是天与地分开没多久就又开始慢慢合拢,盘古就用自己的身体来支撑着天与地,就这样支撑了很久很久,天与地的位置已经被固定住了,但是伟大的盘古却因疲劳过度,累死了。他死后身体开始变化,骨骼变成了山脉和丘陵,肉身变成了平原和盆地,血和汗水变成了江海,毛发变成了森林,草原和沼泽。他的元神到了天与地的中心处,却因疲倦睡去。 3、农夫与蛇 冬天,农夫发现一条蛇冻僵了,他觉得它很可怜,于是便把蛇放在自己怀里。 蛇温暖后,苏醒了过来,恢复了它的本性,咬了它的恩人一口,使他受到了致命的伤害。 农夫临死前说:“我该死,我怜悯恶人,应该受恶报”。 4、渔夫与小梭鱼 渔夫把网撒到海里,捕到了一条小梭鱼。那可怜的小鱼求渔夫把它放了,说他还太小了。 他又许愿说:“待我长大后,再捉住我,将对你更有好处”。 渔夫说:“现在我若放弃手中的小利,而去追求那希望渺茫的大利,那我岂不成了傻子么”? 5、女娲造人 在盘古肉身化为大地之后,大地上出现了很多种生物。多了很多年之后,大地上出现了一位同样伟大的人物——女娲。 女娲发现大地虽然有了很多生灵,但是它们缺少着创造能力,于是女娲便用黄泥按照自己的摸样捏出了很多小人,因为女娲觉得创造的这些人应该和自己有点区别才是,所以把泥人的尾巴改成了两条后肢(双足)。之后用施放了法术将这些小人变成有生命的活人,并且这些人都具有自己独立的思想。 6、女娲补天 远古时代,四根擎天大柱倾倒,九州大地裂毁,天不能覆盖大地,大地无法承载万物,大火蔓延不熄,洪水泛滥不止,凶猛的野兽吃掉善良的百姓,凶猛的禽鸟用爪子抓取老人和小孩。在这种情况下,女娲冶炼五色石来修补苍天,砍断海中巨鳌的脚来做撑起四方的天柱,杀死黑龙来拯救冀州,用芦灰堆积起来堵塞住了洪水。 天空被修补了,天地四方的柱子重新竖立了起来,洪水退去,中原大地上恢复了平静;凶猛的鸟兽都死了,善良的百姓存活下来。 女娲背靠大地、怀抱青天,让春天温暖,夏天炽热,秋天肃杀,冬天寒冷。她头枕着方尺、身躺着准绳,当阴阳之气阻塞不通时,便给予疏理贯通;当逆气伤物危害百姓积聚财物时,便给予禁止消除。 7、亡羊补牢 战国时期,楚襄王统治楚国时,国势不振。楚王和重要的大臣都荒淫无能。他们一直沉溺于奢侈享乐之中。大臣庄辛预见到楚国会发生危险。一天他劝谏楚王说:" 陛下,无论你走到哪儿,身旁总是那些奉承你的人,他们想尽办法让您高兴,您就忘了处理国事。长此以往,国家迟早会灭亡的"。 楚王大怒:"大胆!你居然用这样恶毒的话来诅咒我的国家,蓄意挑起人民的不满!" 庄辛解释说:"我不敢诅咒楚国,但我可以预言楚国正面临着巨大的危险。" 庄辛见楚王如此宠信那些腐败的大臣,相信楚国必定要亡国。于是他向楚王请求离开楚国,到赵国居住一段时候。 楚王同意了,他便到赵国去了。五个月之后,秦君果然派军入侵楚国,占领了大片土地。楚王被迫流亡。这时,他想起了庄辛的劝谏,于是派人接庄辛回来。楚王见了庄辛,便问:"现在我该怎么办呢?" 庄辛回答说:"丢了羊,就把羊圈修好,不算迟。" 然后他提出许多如何重振国家,收复失地的好谋略。楚王非常高兴。 成语"亡羊补牢"就是由庄辛对楚王的回答而来的。比喻事情出了差错,有了损失,如果及时补救,还能够弥补,吸取教训。 8、后羿射日 尧帝在位时,天下大旱,原因很简单,天上同时出现十个太阳。后羿为解决大旱问题,自己锻炼出一把威力无限的巨弓。后羿在弓上注入法力。 然后携弓登上高山,以自己法力凝聚成无形之箭,引弓射日。本想把十个太阳全射下来,但是想到如果全都射下来,大地将陷入无止境的黑暗,所以便留了一个太阳在天上。
306赞·11,844浏览2019-10-06
叶公好龙、闻鸡起舞、画龙点睛、手不释卷、刻舟求剑、对牛弹琴、胸有成竹 哪些出自成语故事 哪些出自寓言
手不释卷 .胸有成竹是成语,叶公好龙、闻鸡起舞、画龙点睛、刻舟求剑、对牛弹琴都是寓言故事
17赞·1,153浏览
关于雷锋的小故事(50字)急急急!!!!!!
有的人群因为天生的皮肤敏感,不能受到外界的刺激,很容易过敏,所以也会就会很苦恼敏感肌肤用什么护肤品?其实要要以天然的成分为主,产品中不能有过多的酒精防腐剂就没什么大问题。下面就由小编来为大家推荐一些适合敏感肌的护肤品。 兰芝自然舒润防晒霜 SPF30/PA++ 产品不添加任何刺激肌肤的成分,防止肌肤受到紫外线的辐射,让肌肤处于清爽舒适的状态。用了之后肌肤也不会很闷,清爽不油腻肌肤完全没有被晒黑。 素见修护乳 无限回购款!被很多护肤师称为“肌肤急救乳”,因为对皮肤瘙痒、红血丝、痘痘痘印、敏感肌都效果很显著。这是医科大学十几年的研发结果,20多种植物精华,都是采用一线大牌的原料供应商!超级温和,孕妇可以用。长期用能让皮肤光滑细腻富有光泽,肌肤比较脆弱的建议家中常备!良心好货! 肌研极润保湿洁颜泡 明星产品极润保湿洁颜泡是一款弱酸性的洁面产品,温和不刺激,对于卸妆残留有很好的清洁效果,洗完后脸部软滑不紧绷,有着很好的使用感。 珍漾水光精华 这个一定要买!因为价格很平民但效果却特别好。原料是和国际一线大品牌一样的工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7-06
手不释卷不是寓言,是一个成语。
意思是:手里不离开书本,形容读书勤奋。
它出自《三国志·吴书·吕蒙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
吕蒙作战勇猛,平时却不肯读书。孙权在劝他读书时,举了汉武帝的例子来勉励他读书。孙权道:汉先武帝从前行伍出身,却‘手不释卷’。从此,吕蒙开始勤奋读书。
  
第2个回答  2020-07-06
手不离书本。形容勤学不倦。《三国志·魏书·文帝纪》裴松之注引《典论·自叙》:“上(指曹操)雅好诗书文籍,虽在军旅,手不释卷。” 释:放开。卷:书本。手不释卷说明这个人勤奋、爱学习、另一方面说明这个人在学习上特别专注,将来在某一领悟会有大成就。
参考资料来源于百度百科
第3个回答  2023-11-26
“手不释卷”这则寓言中蕴含着人们对知识的追求和学习的重要性的思考。寓言中描述了一个勤奋好学的学生,他非常热爱读书,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余时间,他都沉浸其中,挥洒着汗水和智慧。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和阅读才能够使我们变得更加聪明和有见识。
通过这则寓言,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理解含义。它提醒我们要珍惜学习的机会和时间。在现代社会,知识更新迅速,只有保持对知识的渴望和持续不断的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不被淘汰。就像寓言中的主人公一样,只有手不释卷地去阅读和学习,才能够增长见识、充实自己。
“手不释卷”也告诉我们知识是一种无尽的财富。就像古人所说,“书中自有黄金屋”。通过阅读书籍,我们可以拓宽眼界,开拓思维,获取更多的信息和知识。这些知识不仅能够在实际生活中指导我们,还能够给予我们智慧和力量,让我们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困难。
“手不释卷”也提醒我们要保持持续的学习态度。学习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我们长期坚持和努力。只有将学习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才能够使其成为一种习惯。正如寓言中的学生一样,他无论是在上课还是放学后,都持续地阅读书籍,使其成为了他的一部分。只有以持之以恒的精神去追求知识,才能够获得更大的收获。
总结起来,“手不释卷”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要重视知识的追求和学习的重要性。无论是通过阅读书籍、参加培训,还是与人交流和分享,我们都能够不断地积累知识、提高自己,并为未来做好准备。所以,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应该时刻保持“手不释卷”的心态,用知识武装自己,迎接未来的挑战。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0-07-06

手不释卷 

【拼音】: shǒu bù shì juàn

【解释】: 释:放下;卷:指书籍。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出处】: 《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

【举例造句】: 闵象南老好观书,年七十余,每夜漏下二三十筹,手不释卷。 ★清·王晫《今世说·德行》

【拼音代码】: sbsj

【近义词】: 学而不厌、爱不释手

【反义词】: 不学无术

【灯谜】: 卷

【用法】: 作谓语、宾语、状语;指勤奋好学

【英文】: very diligent

【故事】: 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没有文化知识,孙权鼓励他学习史书与兵法。吕蒙总是推说军队事多没有时间学习,孙权列举自己及前人的例子,如“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孟德亦谓老而好学。”吕蒙深受感动,从此发愤学习,学问提高很快。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