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砖铺贴要注意什么,可以密封铺贴吗?

如题所述

铺设瓷砖时有很多小伙伴都不会注意或者了解到以下细节,所以今天给大家归纳了这些你必须了解的铺设瓷砖细节,咱们一起来看看吧。

1.留缝
贴砖必须要留缝,因为瓷砖会在环境的影响下热胀冷缩,保留瓷砖的缝隙可以防止相邻的瓷砖空鼓脱落,另外,瓷砖留缝还可以减少由于瓷砖尺寸的误差和手动操作而导致的接缝不整齐、不平整。

2.铺贴方向
对于纹理明显的瓷砖,为了确保铺装后的视觉效果,需要沿瓷砖底部的箭头方向铺砌,否则,纹理可能无法匹配,导致铺的不平整。

3.瓷砖泡水
铺瓷砖后,必须浸泡瓷砖以防止铺贴后胚体吸走水泥砂浆中的水分,影响粘结力,铺贴前请先浸入清水中2小时以上,以砖体不起泡为准,取出晾干使用。

4.清洁背部灰浆
瓷砖工厂在加工时,很容易在瓷砖背面弄上一层厚厚的白色粉末,这层粉末将在铺垫时形成阻挡层,并影响水泥砂浆和砖块的接触,从而降低粘结强度,因此,在铺贴前必须要小心处理,必要时可以在浸泡之前和之后进行清洗,以确保砂浆中没有残留物。

5.粘接材料应均匀
在涂水泥砂浆(或瓷砖粘合剂)时,许多人会使用刮刀来回涂刷,拐弯处呈弧度转弯,这种方法其实是不正确的,因为表面齿不是笔直的、且密度不均匀,这会导致粘结材料与瓷砖的粘合面积变小,粘合力变弱。

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在水平基面上,使用刮刀将瓷砖胶均匀地形成条齿状布局。

6.记色号
对于同一种瓷砖,不同的工厂批次将具有一定的颜色差异,厂商将通过分色将相似颜色的瓷砖划分为同等的色号,当工人贴砖不注意色号时,会造成相邻瓷砖之间明显的色差。

此外,有些小伙伴在购买瓷砖时没有计算具体数量,导致以后需要重新购买,如果你没注意选择与原始产品同批号、色号的产品,则可能会出现轻微的色差。
7.勾缝
铺好瓷砖后,在24小时后进行勾缝处理,并使用事先准备好的勾缝剂均匀覆盖瓷砖之间的缝隙。为了追求美,如果你有足够的预算,还可以使用美缝剂以获得更好的色彩和性能。

8.阳角
阳角,是两面墙形成的凸出来的夹角,铺贴瓷砖时一般会采用倒角处理,即在瓷砖背面裁切砖边拼成90°直角,将阳角包裹起来,如果您想使施工更容易,可以使用阳角条。

9.地漏
无坡度设计、无法引流的铺贴方案都是错误的,比如在瓷砖中间直接开口装嵌。

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将瓷砖斜切成四块,并在地漏周围铺瓷砖,以便在铺设时以一定的倾斜度形成凹槽。
10.吸水率
在潮湿的地方(例如厨房、卫生间)铺设瓷砖时,要注意吸水率,如果瓷砖的吸水率高,则铺贴后可能会因为吸水过多而变黄有色差。

11.切割
瓷砖切割同样也容易出现问题,切割尺寸需要精确的操作,如果工艺不够好,用手切割瓷砖时,瓷砖表面可能会变钝,如果需要进行更多切割操作,建议使用专业设备进行加工。

12.水泥砂浆比
水泥砂浆附着力的关键是水泥和沙子的比例,铺贴师傅建议,铺地砖可以使用1:3水泥砂浆,并且砂浆不能过稀;墙砖可以用1:2或者1:1的比例,地面找平则可以使用1:1水泥砂浆,并且要求用纯水泥收浆。

13.水泥标线
水泥砂浆痕迹会间接影响其与瓷砖的凝结效果,标号太低,将导致瓷砖与水泥砂浆直接分离,并且瓷砖会变得空鼓,标记太高,水蒸发后,瓷砖会明显收缩。如果瓷砖不能承受,它将被“抓裂”。

14.基层处理
墙壁和地面基层的处理非常重要,铺设之前,必须清洁基层,以确保各种污垢、灰泥都被清除,铺设前一天最好用水弄湿基层,湿度控制在30-70%。此外,基础层是否平坦、新墙的地面是否被空鼓打碎、防水拉毛层有无脱层等,这些都是要注意的细节。

15.注意沙石
沙子和碎石会经常出现在施工现场,如果不小心踩到摩擦,很容易在瓷砖上留下划痕。因此,要注意保护施工现场的瓷砖,铺好的地板砖可以先用包装纸覆盖,同时避免将笨重的建筑设备拖到瓷砖上。

16.防水
浴室、阳台和其他空间,请确保在铺瓷砖之前做好防水层,如果在施工过程中损坏了原始防水层,则还必须再次进行防水处理,并且保证积水24小时试验无渗漏。

17.及时清理污垢
铺设1小时后,应及时擦掉残留在砖面上的水泥,密封剂或其他粘性物品,因为像填缝剂附着四个小时后是比较难清洗的。

18.检查铺贴的效果
铺贴12小时后,检查瓷砖的铺贴效果(空鼓率、是否有裂痕等)。如果发现不合格,则应重新铺砌。

19. 瓷砖打孔
打孔最佳位置是选择两个瓷砖之间的接缝,如果不合适,可以选择在瓷砖中间,最好不要选择瓷砖的边缘,很容易使砖体破裂,此外,在打孔之前,请检查瓷砖上是否有空鼓,如果感知到空鼓,则需要重新选择位置,因为空鼓上打孔很容易导致瓷砖掉落。

20.开孔大小
墙上出水口的切口一定要合适,否则开得太大露出孔隙不美观。该是圆形的就切圆形,不要切了方孔后才嫌难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