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的问题

请问一下高手!!!我们和他们日常接触会传染吗???

日常接触不传染

肝炎的病因很多,但日常为病毒性肝炎最常见,因此人们习惯将病毒性肝炎简称为“肝炎”。乙型肝炎的感染途径有四种:
1 母婴传播
一般认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中约有1/3(约3千万)来源于母婴传播。由于感染早,90%以上发展为慢性感染。研究表明,6岁以前的儿童感染后慢性化的危险性为30%左右,而成人期获得性感染者中仅5%慢性化。
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尤其HBsAg与HBeAg(乙型肝炎e抗原)双阳性的母亲传染性强。病毒主要通过以下途径传播:(1)宫内传播。主要通过胎盘传染。对于HBsAg和HBeAg双阳性孕妇,在怀孕后期(7、8、9三个月),每月注射1次高效价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能中和孕妇体内的乙肝病毒,减少胎儿宫内感染的发生。(2)宫腔内感染。指分娩过程中新生儿吸入含有乙肝病毒的母血、羊水和阴道分泌物而被感染;同时亦可能通过新生儿破损的皮肤或粘膜感染。新生儿出生后用乙肝疫苗联合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注射,即可得到有效预防。(3)产后感染。新生儿与母亲的密切接触也可能被传染。对新生儿进行乙肝疫苗及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联合接种,能有效阻断这种传染。
2 血液传播及医源性传播
乙肝病毒主要存在于患者血液中,因此经血液传播也是一重要途径。如:输血或使用血制品、血液透析、被针头或手术刀意外刺伤、共用刮胡刀,以及牙刷、纹身、补牙等。
3 性接触传播
男性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的精液具有传染性。HBsAg阳性患者的精液注入黑猩猩阴道内后,黑猩猩发生乙肝感染的实验提示配偶系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性交时必须使用避孕套。
4 其他方式乙肝也可父婴传播
母婴传播是婴儿感染乙肝病毒的主要途径,但调查显示,父婴传播也可以引起婴儿乙肝,只是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研究表明,乙肝患者的精子中确实带有乙肝病毒,HBV-DNA可存在于精子头部的细胞浆中,通过受精,就可以在子代细胞中继续复制,发生子代细胞感染,引起乙肝的父婴传播。父婴传播的发生都是在生命的早期,有调查显示,当父亲表面抗原、e抗原双阳性者,其所生婴儿的感染几率可达80%以上;当父亲e抗体阳性时,其后代的感染几率为20%左右。乙肝病毒的父婴传播的几率比母婴传播还要大,而且更容易造成终身携带。从孕前开始阻断乙肝病毒的父婴传播,如果患者是慢性乙肝并伴有肝功能异常,可用抗病毒治疗,在病人传染性降低后,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有针对性的保肝药,维持一段时间后,可以怀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1-16
■八九成的乙肝病毒携带者没有任何症状

乙肝病毒携带者广泛存在于社会的方方面面,他们自身没有明显不适,往往是在偶然查体(入托、上学、招工、参军等等)时被发现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呈阳性。如果不进行体检,他们有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度过一生,也有可能在携带病毒多年后,突然发病,成为活动性的肝炎,甚至于肝硬化。

有个博士指出,人体一旦感染乙肝病毒后会产生多种结果,只有少部分人表现为急性乙肝,出现明显的肝炎症状(乏力、食欲不振、尿黄、眼黄、皮肤黄染等)。大部分感染者(80%—90%)并不出现症状,其中相当一部分机体免疫机制正常,凭借自身抵抗能力,逐渐清除乙肝病毒,这一过程基本都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他们在日后偶然的抽血化验时发现乙肝病毒抗体系统呈阳性;还有一少部分人群感染乙肝病毒后,由于自身免疫系统不健全或不正常,没有办法彻底清除病毒,致使病毒遗留、扎根下来。尤其幼小的感染者更是如此,他们以隐蔽的亚临床感染的形式存在,或呈慢性持续感染状态,多数长期携带病毒而无明显发病表现,这些人肝功能检查正常,身体无明显不适,既往被称为乙肝病毒健康携带者或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少数逐渐演变为显性慢性肝炎。

乙肝病毒携带者一般不诊断为肝炎病人,也不按现症肝炎病人处理。

■不必恐惧乙肝病毒携带者

乙肝病毒携带者一经确认,周围人员多有戒心和恐惧,把乙肝病毒携带者误以为是慢性乙肝病人,害怕乙肝病毒的传染,这些担忧是不必要的,也是极其错误的。更何况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是血液、母婴、医疗性感染、性接触、静脉内注射毒品等。日常工作或生活接触,如同一办公室、握手、拥抱、同住一室、同桌就餐、共用厕所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会传染乙肝病毒。我国对乙肝病毒携带者不按现症肝炎病人处理,除不能献血,不宜参军入伍,不宜从事保育员、炊事员、入口食品行业售货员外,可照常工作和学习。
乙肝病毒携带者可能将其病毒传染给他人,但是,人类感染了乙肝病毒后,多数人可以依靠机体自己的抵抗力清除病毒。我国1.3亿的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中,多数人处于与病毒“和平相处”的状态。也就是说,传染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得病,成年人感染乙肝病毒的机会非常多,引起乙肝发病的却极少极少,乙肝夫妻常年相伴,一方有乙肝,另一方就是没有(化验检查时往往揭示乙肝抗体已形成)。这说明乙肝在成人中传染的危害已非常之小,因此,乙肝患者的同事或朋友大可不必嫌弃或躲避。其实,乙肝病毒携带者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可怕。

■如何跟乙肝病毒携带者共同生活

如果亲戚、朋友、同事、家人中出现了乙肝病毒携带者,我们应该怎么跟他们共同生活和工作呢?对此刘博士提示,如果年轻夫妇一方查出来正处于乙型肝炎活动期,就要暂缓结婚;如果只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则可以结婚,但未感染的另一方应接种乙肝疫苗(共3针),并建议过性生活时带安全套。在孕育下一代时,如果男方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女方应注射乙肝疫苗全程免疫,可以有效预防女方感染以及母婴的垂直传播;如果女方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可对新生儿提供主被动联合免疫,保护率可达90%以上。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7-01-16
楼主,我国有健康乙肝病毒携带者1.3亿。乙肝病毒主要传播途径有三:血液传播;母婴垂直传播;性接触传播。
乙肝不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所以日常接触如握手、拥抱、
一起工作、吃饭等一般不会传播乙肝,完全没必要谈肝色变。
避免乙肝感染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注射乙肝疫苗。
与乙肝患者接触应注意避免皮肤、粘膜的破损。
特别提醒:补牙、修面、修脚、医疗器械如针具、口腔器材、
内镜等消毒不彻底,也可能引起乙肝的传播。

楼主,只要您注射乙肝疫苗,产生抗体后,就对乙肝病毒有免疫作用。
就可阻断乙肝病毒的传播。
乙肝病毒携带者饮食方面主要是戒酒、避免辛辣刺激食品。
一些如“不能吃鸡肉、羊肉、海鲜”的说法多无科学依据;
避免过度劳累,远离化学毒素,慎用药物尤其是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
第3个回答  2007-01-16
乙肝病毒主要通过哪些途径传播?

(1)经血传播 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如输人全血、血浆、血清或其他血制品,通过血源性注射传播。实验证明,只要极微量含有乙型肝炎病毒的血液,就可引起乙型肝炎的传播。
(2)医源性传播 如医疗器械被乙肝病毒污染后消毒不彻底或处理不当,可引起传播;血液透析患者常是乙型肝炎传播的对象。
(3)胎源性传播 如孕妇带毒者通过产道对新生儿垂直传播;妊娠晚期发生肝炎的孕妇对胎儿的感染等。
(4)性接触传播 近年国外报道对性滥交、同性恋和异性恋的观察肯定,乙型肝炎的性传播是性伙伴感染的重要途径,这种传播亦包括家庭夫妻间的传播。
(5)昆虫叮咬传播 在热带、亚热带的蚊虫以及各种吸血昆虫,可能对乙型肝炎传播起一定作用。
(6)生活密切接触传播 与乙型肝炎患者或病毒携带者长期密切接触,唾液、尿液、血液、胆汁及乳汁,均可污染器具、物品,经破损皮肤、粘膜而传播乙型肝炎。其中口对口传染可能是最重要方式。因为急慢性肝炎及病毒携带者的唾液中都能检查到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第4个回答  2007-01-16
乙肝是什么?
www.fm120.com 南方健康网 日期:2005-1-31

许多病原微生物,如病毒、细菌、真菌等及某些病原体和寄生虫的感染都可以引起肝脏发炎;各种毒物、毒素和某些药物的中毒也可以引起肝炎。

(1)由药物中毒引起的称为药物性肝炎;(2 )由细菌引起的称为细菌性肝炎; (3)由病毒引起的称为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分为甲、乙、丙、丁、戊、己、庚等七种类型。乙肝即是因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所至的一种流行很广、危害极大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它与艾滋病、癌症——道被称为现代医学的三大顽症。 一旦染上了乙肝,患者不仅要忍受病痛,还要遭受精神和心灵上的创伤,同时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受到极大的限制。上学、招工、参军、结婚等等一切正常人的权利将被剥夺。

乙肝病毒传染性相当强,几乎无孔不入,叫人防不胜防。由于乙肝患者在早期并无明显不良反应或自觉症状,从而病情呈慢性及隐匿性发展,以致患者不能及时诊断治疗,延误了病情而导致早期肝硬化甚至肝癌的发生:在此过程中,由于病情未能隔离,乙肝病毒伺机得以蔓延,危害更多人。

据国家卫生部统计我国乙肝病毒感染率高达60%,乙肝病毒携带者达1.2亿之多,几乎每10人中即有一人患病。慢性乙肝和肝硬化竟达3000万人之多,且每年新增病人约200万。每年因肝硬化和肝癌而死亡的人数约30万。乙肝猛于虎!请您珍爱生命,早防早治乙肝。
参考资料:http://www.fm120.com/content/2005-1/31/92913.html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