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的故事

如题所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9-25
  倔强的人
  莫斯科克里姆林宫里,正在列宁的主持下举行重要会议。到会的有俄国各省、市的代表。讨论的问题是如何又快又好地恢复被战争破坏了的生产。代表之一,彼得罗夫—索罗金同志在发言。
  彼得罗夫—索罗金发言时,不时斜着眼看一看列宁。看列宁是否注意听他讲。
  突然,他看到:列宁从一叠公文中抽出几份文件,放在自己前面,就埋头阅读起来。
  彼得罗夫—索罗金停下来,不讲了。列宁不听他发言使他觉得很难过。
  他停了下来,可列宁突然说:说下去,同志,说下去。你说:‘我们在工作中遇到很多困难。我省还存在着许多各种各样的缺点。’那么,你省有哪些缺点?你们遇到了哪些因难?
  彼得罗夫—索罗金吃了一惊。列宁竟一字不差地重复了他的话。他继续发言。
  讲了缺点,说了困难。一面发言,一面又不时看看列宁。
  列宁在听。过了一分钟,两分钟,彼得罗夫—索罗金看见:列宁伸手拿了一张白纸,放在前面,开始在纸上迅速地写什么东西。
  “现在嘛,”彼得罗夫—索罗金明白了,“列宁当然不在听我的发言了。他是那么聚精会神地写东西。”
  发言者又停了下来,造成了间歇。列宁离开了纸,转身对彼得罗夫—索罗金说:“说下去,说下去。你说:‘最使我们不安的问题是整顿交通工作。邻省的同志刁难我们。’那么他们在哪方面刁难你们?是哪些省?”
  这一次彼得罗夫—索罗金完全惊呆了。甚至一时讲不出话来。老是吃惊地看着主席台,看着列宁。
  “说下去。”列宁说。
  彼得罗夫—索罗金继续发言。可他情不自禁地又看了看列宁。看见秘书走到列宁身边,向他低声说了些什么。列宁回答了。秘书又提出了什么问题。列宁又做回答。
  彼得罗夫—索罗金看得清清楚楚:列宁总不能同时既回答秘书的问题,又听他发言。他又来了一次停顿。
  “说下去,说下去,”列宁向他挥着手,“说下去,你说:‘我们对人民委员会有一个请求。’那么,是什么请求?”
  彼得罗夫—索罗金“啊”了一声,整个会议厅都几乎听得见。完全正确,他刚才在讲台上讲的正是这几句话。
  彼得罗夫一索罗金结束了自己的发言。他对列宁的惊人才能赞叹不已。
  休息时他在会议厅里走来走去:“真了不起!真了不起!”
  他对这个讲,又对那个讲。
  不过大家不知为什么都以责备的眼光看着彼得罗夫—索罗金。大家都知道列宁的惊人才能,知道他能够同时集中注意力于两、三件事,知道列宁各种各样的事很多,每一分钟他都很珍惜。可是碰上了这么一个彼得罗夫—索罗金,在发言时竟3次打断了列宁的工作。
  同志们对彼得罗夫—索罗金说,他妨碍了列宁的工作。
  彼得罗夫—索罗金很难受。他想立刻跑去向列宁道歉。才走了一步,抬起眼来,看见列宁正在会议厅里走过来。列宁也看见了彼得罗夫—索罗金。他走近来。
  “好样的,讲得好。”列宁对彼得罗夫—索罗金说。
  甚至于对他3次打断他工作也加以夸奖:“我看,你是个倔强的人。”
  彼得罗夫—索罗金不好意思,脸都红了。他觉得,列宁待人非常温和体贴。
  钮扣有一次,列宁发现人民委员会一个工作人员的上衣口袋上掉了一颗钮扣。列宁看到了,没有出声,走了过去。
  碰巧第二天列宁又遇见了这位同志。一看,他上衣口袋上还是没有钮扣。到第三天也还是没有。只是到了第四天列宁才看到钮扣缝上了。
  “总算缝上了。”列宁很高兴。甚至连情绪都不知道为什么提高了。
  那时是国内粮食特别困难的时候,城市和工人区都缺少粮食。农村有粮食,但是农村里的有钱人——富农把粮食藏起来了。
  为了保证城市的粮食供应,往国内各地派出了粮食征集队。那位人民委员会工作人员,就是列宁想说他掉了钮扣的那一位,也被推举担任一个粮食征集队的队长。
  列宁犹豫不决。
  人们对列宁说:“他是个能干的人。”
  “是个有功之人。”
  “是个勤勉可靠的人。”
  列宁想要提钮扣的事,但没有出声。
  那位工作人员带了粮食征集队出发了。
  过了一段时间,列宁接到报告。报告如此这般地说,那位工作人员不胜任工作,他不能保证弄到粮食。不但如此,富农还把粮食征集队收集的粮食给烧了。
  “可是这本来是可以避免的,”人们向列宁报告说,“他没有预先提防,漫不经心,没有及时把粮食可靠地保护起来。”
  也有一些人庇护这个粮食征集队的队长:“列宁同志,这是偶然事故。”
  列宁听着,他自己则在一张纸上画着什么东西。别人颇感兴趣:列宁在那里画什么?往纸上一看,只见纸上画着一颗钮扣。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0-09-17
列宁小时候是一个认真学习的孩子。 列宁在学校里,每门功课都学得很好。老师讲课,他用心听。老师留的作业,他认真做。 列宁做完学校里的功课,还读许多课外书。他常常把书里的故事讲给别人听。他爱书里那些勤劳勇敢的人,拿他们做自己的榜样。 列宁十分爱护书。他从来不把书弄脏,也不把书到处乱扔。 列宁小时候就是这样学习的。

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小时候是个学习成绩优秀的孩子中,除了其他原因外,不懂就问的学习习惯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有一次,他和几个小朋友挖到了一个屎克螂的窝,里面有很多圆圆的粪球。有个同学问:“屎克螂为什么要把粪球滚到窝里去呢?”大家都答不上来,他把列宁给问住了,他答应第三天把答案告诉大家。他回家后,先是向哥请教,又找来好多书籍查找。

第二天,他带来了答案:原来是屎克螂把狼卵产在屎球上,幼虫孵出来后,即把屎球当食物。同学们都满意地笑了。

列宁打碎花瓶的故事

有一次母亲带着列宁到姑妈家中做客。小列宁把姑妈家的一只花瓶打碎了。于是,姑妈问孩子们:“是谁打碎了花瓶?”小列宁因为害怕受姑妈批评,便跟着其他孩子一起说:“不是我!“然而,母亲猜到花瓶是淘气的小列宁打碎的,因为这孩子特别淘气,在家里经常发生类似的事情。但是,小列宁向来是主动承认错误,从未撒过谎。她装出相信儿子的样子,一直没有提起这件事,而是给儿子讲诚实守信的美德故事,等待着儿子能主动承认。有一天,小列宁突然在妈妈讲故事时失声大哭起来,痛苦地告诉妈妈:“我欺骗了姑妈,我说不是我打碎了花瓶,其实是我干的。”听说孩子羞愧难受的述说,妈妈耐心地安慰他,告诉他只要向姑妈写信承认错误,姑妈就会原谅他。于是,小列宁马上起床,在妈妈的帮助下,向姑妈写信承认了错误.从此以后,列宁没有再说谎,长大以后,他也通过诚信这可贵的品质获得了人民的支持。
第3个回答  2010-09-19
纽扣
  有一次,列宁发现人民委员会一个工作人员的上衣口袋上掉了一颗钮扣。列宁看到了,没有出声,走了过去。碰巧第二天列宁又遇见了这位同志。一看,他上衣口袋上还是没有钮扣。到第三天也还是没有。只是到了第四天列宁才看到钮扣缝上了。
  “总算缝上了。”列宁很高兴。甚至连情绪都不知道为什么提高了。
  那时是国内粮食特别困难的时候,城市和工人区都缺少粮食。农村有粮食,但是农村里的有钱人——富农把粮食藏起来了。
  为了保证城市的粮食供应,往国内各地派出了粮食征集队。那位人民委员会工作人员,就是列宁想说他掉了钮扣的那一位,也被推举担任一个粮食征集队的队长。列宁犹豫不决。
  人们对列宁说:“他是个能干的人。”“是个有功之人。”“是个勤勉可靠的人。”
  列宁想要提钮扣的事,但没有出声。那位工作人员带了粮食征集队出发了。 ¬
  过了一段时间,列宁接到报告。报告如此这般地说,那位工作人员不胜任工作,他不能保证弄到粮食。不但如此,富农还把粮食征集队收集的粮食给烧了。
  “可是这本来是可以避免的,”人们向列宁报告说,“他没有预先提防,漫不经心,没有及时把粮食可靠地保护起来。”
  也有一些人庇护这个粮食征集队的队长:“列宁同志,这是偶然事故。”
列宁听着,他自己则在一张纸上画着什么东西。别人颇感兴趣:列宁在那里画什么?往纸上一看,只见纸上画着一颗钮扣。

列宁的名言:
宁要好梨一个,不要烂梨一筐。
积极肯干和忠心耿耿的人即使只有两三个,也比十个朝气沉沉的人强。
判断一个人,不是根据他自己的表白或对自己的看法,而是根据他的行动。
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
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
闪光的东西不一定都是金子。
最大的困难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心。
第4个回答  2010-09-20
灰雀
有一年冬天,列宁在郊外养病。......德国华人富豪广发行搅海翻江花费几百得分机会得分很高的飞机交付的活动的,一色广泛一个一个一个关于国有工业。恢复和厚厚的几大还能促进环境,dehfuwheuhufheuhfuehfuehhsjdfgusdghsdhfhbfhdgfyeghjfdgfyfhdghyfg大家发挥还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