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打油诗?

如题所述

打油诗,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朵奇艳丽的鲜花,号称来自唐人张打油,这些文学不求对仗平仄,但求出语俚俗,小巧有趣,有时暗含讥讽,风趣逗人,虽然没有大家诗人那样的文学功底,但是也蕴含着老百姓人民的智慧,从这些打油诗里面,我们还可以看到历史的变迁,人民的想法,打油诗简单易传颂,所以才然老百姓们一代一代的传了下来,也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戏杜甫诗》

唐·李白

饭顺山头逢杜甫,头戴笠子日卓午。

为问因何太瘦生,只为从来作诗苦。

这首诗呢,打油诗里毕竟著名的,李白是诗仙,杜甫是诗圣,李白这首打油诗也是充满着乐趣的,这首诗幽默风趣,有点调侃杜甫的味道,还有表现了两个人之间相逢的喜悦,两个人之前深厚的感情,相互打趣都不会影响感情。

《竹笋焖肉诗》

宋·苏东坡

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

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

东坡肉应该大家都吃过吧,这也是我们中国的一道名菜呢,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它的由来,苏轼号东坡居士,他很爱吃一道肉菜,即使仕途不顺,一路坎坷,也怀有一颗乐观向上的心,开心的享用美食,用现在的话说,苏轼真的是一个乐天派也是一个吃货。

正是因为有了打油诗,所以很多有趣搞笑的事情就通过口口相传而流传千古,到现在人们还津津乐道,体会那个时候古代人的乐趣与思想,还可以从这些打油诗里面看到历史的变迁与人民老百姓生活的疾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0-15

唐人张打油有首咏雪诗:"身上江山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虽明白如话,且杂以村言俚语,却因视角独特,幽默传神,机巧有趣,而被人们推崇,这类诗体遂被后人称为"打油诗"。这首别有情趣的咏雪诗,可谓开了打油诗的先河。 打油诗拙中见巧,俗中藏雅,那亦庄亦谐的语言,机趣横生的意蕴,有着特殊的艺术魅力,往往令人过目难忘。

后世就有了“打油诗”的说法。

著名的打油诗

一,《早朝赋雄雉》明·朱元璋

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两声撅两撅。三声唤出扶桑日,扫退残星与晓月。

朱元璋出身草莽,文化程度一般。登基后某次作此诗。刚咏出前两句的时候,群臣忍笑极为辛苦,但后两句一出,百官叹服,以其大气魄,大手笔,人所不能及。

毕竟是当皇帝的,没两把刷子不行。

二,《除夕诗》明·唐伯虎

柴米油盐酱醋茶,般般都在别人家。岁暮清闲无一事,竹量寺里看梅花。

明代大才子唐伯虎曾一度因生活困顿不堪,到了除夕年货还没置办齐全,一首打油诗生动地吟出一种别样的“除夕”味道。

不愧是大才子,心真大!

三,《春雨》 明·解缙

春雨贵如油,下得满街流。滑到解学士,笑坏一群牛。

自己下雨路滑摔跤,自嘲之余还不忘调笑围观群臣,解学士才思机锋,可见一斑。

这种化解尴尬的方法值得借鉴!

第2个回答  2017-10-04

打油诗,一种富于趣味性的俚俗诗体,相传由中国唐代作者张打油而得名。它不受格律的限制,比较自由灵活,很受人们的欢迎。据本人所知,历史上那些大诗人也写打油诗,其中著名的有以下这些:

1、李白“戏杜甫诗”

饭顺山头逢杜甫,

头戴笠子日卓午。

为问因何太瘦生,

只为从来作诗苦。

2、司马光的“登山诗”

一上一上又一上。

看看行到岭头上。

乾坤只在掌握中,

五湖四海归一望。

3、苏东坡的“洗儿诗”

人皆养子望聪明,

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

无灾无难到公卿。

4、苏东坡的“竹笋焖肉诗”

无竹令人俗,

无肉使人瘦,

不俗又不瘦,

竹笋焖猪肉。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7-11-10
‍‍‍‍咏雪六出飘飘降九霄,街前街后尽琼瑶。有朝一日天晴了,使扫帚的使扫帚,使锹的使锹。‍‍
大明湖,明湖大,大明湖上有蛤蟆,一摁一蹦哒。 ‍‍
第4个回答  2017-09-30
 (一)
望远看见一座塔,上面小来下面大。
有朝一日倒过来,下面小来上面大。
(二)
老天下雪不下雨,下到地面变成雨。
雪变雨来多费事,不如当初就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