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对文化传播有什么影响?

如题所述

先进的造纸和活字印刷术

在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中,对文化和科学的传播来说最重要的就是造纸和活字印刷术了。

造纸是东汉末年蔡伦进行改进后发展起来的,最早是谁发明的也无从考察。到了宋代已经达到了十分精湛的程度,然而,活字印刷术则一直到了宋代才发明出来。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完全不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可以确定为北宋末年的平民毕。

据记载,我国劳动人民大约在公元六世纪末~七世纪初的隋唐时期就已发明了世界最早的印刷术——雕版印刷术。到了宋代,毕在雕版印刷的基础上发明了著名的活字印刷术。

毕是一个印刷工,他早就在工作中发现了雕版印刷不太方便,雕好的版只能用一次。于是,他首先试验用一个一个的木质单字来印刷书,但是,他失败了。因为小块的木字粘在一起后,要分散开第二次再用也很不容易,而且,木块的纹理疏密不一样,吸水后胀的程度也不一样,这样一来就使得版面变得高低不平,印刷效果很差。毕日思夜想,一直也没有想出一个好办法。

有一天,毕坐在灶前,帮妻子做饭,他一边烧火,一边嘴里念叨着:“怎样才能找到既不吸水,又可以刻字的东西呢?”妻子指着旁边的瓦罐说:“这不就是不吸水的东西吗?可就是不能刻字。”一句话提醒了毕。他立即跑到附近的一个窑场,在烧窑工人的帮助下,用胶泥制成了一些刻成字的小土坯。然后放在窑里烧成了一个个很硬的单字。接着,他又按照书本的大小,准备了一块铁板,在铁板上面放了松香和蜡,然后拿一个铁框子放到铁板上,在铁框里排满了他烧出来的泥字,放在火上烤,等板上的松香和蜡开始溶化时,就用一块平板在活字上面压一下,把字压平,于是,一块活字版就排好了。这时,在上面涂上墨就可以印刷了。一页书全印完后,把铁板再烤一下,使板上松香和蜡重新溶化,然后用手轻轻一拨拉,活字便一个个掉了下来,准备重新使用。为了提高效率,毕准备了两块铁板交替进行排和印,大大地提高了书的印刷速度。

毕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和我们今天的印刷术比起来,自然显得有些原始和落后,但是他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已经具备了现代印刷技术的主要功能,因此是世界印刷史上的一次巨大的革命,对促进世界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自隋唐以来,由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对自然科学的发展并不重视,所以盛唐时期最发达的是文学,最不发达的是科学。北宋前期,在自然科学上也建树甚微。直到北宋晚期和末元时代才产生了像沈括、郭守敬这样伟大的自然科学家及秦九韵、李治、杨辉、朱世杰这样的数学巨匠,科学也才重新到达了辉煌的顶峰。

历史上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评价都是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评价的。其实,他们的功绩只不过是建立了大一统的、巩固的封建专制统治,而对于中华民族文明的发展,尤其是对于自然科学的发展来说,并没有起什么好作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