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为李白写了很多诗,李白为何对杜甫非常冷淡?

如题所述

李白写给杜甫的诗,由于交流不便,可能无法传播。李白和杜甫的友谊注定是不平等的。见面前,李白曾到过权力中心,有着粗糙的官场经历和丰富的社会阅历另一方面,杜甫作为社会底层的年轻知识分子,仍在为自己的未来而奋斗。因此,杜甫看到李白从顶楼摔下来,就有一种倒地的感觉此外,11岁时,杜甫成为李白的忠实粉丝。

从杜甫的诗歌中还可以看出,在遇到李白之后,行之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出现了李白的阴影。当然,在安史混乱之前,他还很年轻,还很不成熟,李白,杜甫,高适玩得开心,这可能是杜甫最令人难忘的记忆,此后,您的生活已成为人类的悲剧。 李白依旧在做我的事,他的诗歌并不好,正是与偶像兼容的记忆才是非常有价值的。 杜甫经常打开并写诗以纪念它。

据统计,杜甫最多写入李白的15首诗,例如《春记李白》,《冬惜李白》,《日终惜李白》,《梦见李白两首诗》,《送孔超父亲去江东,同时赠送李白》等。一言以蔽之,想起春天,冬天,秋天,总是做梦,派朋友去思考。 李白非常钦佩孟浩然 孟浩然比他大十岁。 李白我写了《我爱孟福子,我遍闻天下》和《我的老人离开了西边的黄鹤楼,烟花三月来到扬州》到孟浩然听,但是,在已传送的诗歌中,孟浩然很少反馈李白。 '

李白对孟浩然的感觉与李白类似,因为在十几岁的时候李白比孟浩然多孟浩然写下“没有船可以帮助我,受人尊敬,” 因此,杜甫和李白之间的诗歌交流也属于这一类。

李白显着大于杜甫,李白显着早于杜甫, 杜甫,李白的后代非常钦佩这一年,因此他当然给李白写的信更多,对李白的信少了。 ”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16

首先这个问题是不准确的,只能说目前流传下来的作品,杜甫写给李白的诗多过李白写给杜甫的诗,至于说李白究竟写过多少首,现在是不可考。李白临终诗把部分诗集交给族叔李阳冰,后来因为种种原因这部诗集已经丢失了,现在看到的李白集是后来从民间无数人手里留存的作品中慢慢收集汇总的,其中也不乏有大量后人的伪作。

这其中仍然有3-4首(其中有一首存疑)是写给杜甫的,所以很难断定说,李白写给杜甫的诗很少,只是留下来的不多。作为对比,李白写给自己的偶像孟浩然,也只有4首左右。杜甫的作品,40岁以前的遗失比较严重,但晚年的作品相对于李白的作品似乎更完整一些,留下来的诗里,写给李白的大约有12首,看起来是比较多了,但是同时杜甫写给高适的诗超过15首。

另外从性格上来说,杜甫确实对李白比较关切,写给李白的诗,除了直接寄李白的,好几首都是怀念李白自己抒怀的作品,情感比较真挚;杜甫写给其他人的诗,也大都情感细腻。李白这个人是比较放旷的,他访亲拜友,赠诗经常是随手而作,有很多句子甚至对不同人反复用过。

你看《赠汪伦》,居然不是在汪伦家做客的时候写得,而是要上船走了,忽然发现汪伦来了,随手写的。诗的内容虽然是没话说,但实际应酬的态度,我觉得是有的。李白一个人的时候,是孤独的,他更多的时候,思念的不是当时的朋友,而是古人,比如谢眺等。这是我个人的感觉。

最近看到一个有趣的帖子,有网友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杜甫多很多首赠李白的诗,但李白却没有一首赠杜甫的诗,这是为何?

查阅杜甫赠送李白的诗,确实有不少首,比如《赠李白》、《春日忆李白》、《梦李白二首》、《天末怀李白》、《冬日有怀李白》、《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反观李白,只有一首《赠汪伦》,还不是杜甫。

李白和杜甫相识是在杜甫父亲杜闲家中,当时的李白因触怒权臣阶层被流放,两人一见如故,成为了忘年交。此时的李白44岁,而杜甫只有33岁。年龄的差距并没有影响两人的友谊,次年两人便结伴游览齐鲁大地。

第2个回答  2019-10-03
因为李白杜甫李白的知名度较高,而且早在李白成名之前,杜甫对李白的诗仰慕,所以写了很多诗歌,作为杜甫的前辈李白自然要冷淡一些。
第3个回答  2019-09-17
取决于李白的性格,李白本来就是放荡不羁的,也不会一直执着于对某一个人的感情,杜甫在他心里留下了印象,他也珍惜这段友谊,就足够了,并不在于回诗多少。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9-09-16
李白本来就是放荡不羁的,也不会一直执着于对某一个人的感情,杜甫在他心里留下了印象,他也珍惜这段友谊,就足够了,并不在于回诗多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