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道场指的是什么

如题所述

人生的道场是指什么呢?

1人生处处是修行,生活处处是道场。

一个人修行的“道行”深不深,随时可以见分晓。一个小小的细节,一点小小的名利,就会把一个人的素养显露无遗。


说起来,每一个生命的成长,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完善自己的过程,所谓修行,就是在生活中,一点点历练自己,丰富自己的生命,涵养自己的情怀,提高自己的素养,提升自己的品格,完善自己的人格。 

2.来世不可待,往事不可追。当往事成了更远的往事,你曾经的恨消散在什么方向?当明天的故事发生时,你是否已经做好了忘掉的准备?我们能把握的只有现在,多少得失,对应多少悲喜,人生处处是道场,心安处处即菩提

以道德为基础,顺应自然,

方为人类的幸福之道。

什么叫信仰?信仰就是“相信”和“敬仰”。

伏羲氏的贡献是使我们信仰自然。他认为人既然是自然的一分子,就应取法自然。凡事顺乎自然,便可获得天人之间的和谐,共同生存与发展。中华民族对万事万物的看法,都秉持伏羲氏的路线,以自然为师、向自然学习。

孔子认为,在万物之中,只有人类具有创造力和自主性。我们除了本能之外,经由后天的学习,可以弄出很多名堂,变出很多花样,倘若缺乏道德规范,不能自我约束,迟早会破坏自然、为害人间。所以孔子认为,以道德为基础,顺应自然,方为人类的幸福之道。

合乎自然的,大概不会错;不合乎自然的,就要小心了。

世界上唯一持久的就是自然,江山依旧在,人事已全非。人类社会再怎么改朝换代,自然是永恒不变的。自然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所谓自然,用在人身上,还是那三个字:凭良心。我们为人处世,一定要凭良心,多问应不应该做,少问喜不喜欢。再喜欢的事,违背良心,不应该做,就是不能做,否则恶果就离你不远了。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所有看得见的钱财、宝贝,都是不可靠的。积善之家是可以永远存在下去的。所谓积善,不过就是凭良心积德而已。

每个人都有自己“参天地之化育”的独特方式与智慧。

“天生地养”,就是把握住了天时、地利。大地广大包容,能够承载、育养万物,万物都是凭借着大地而生存,所以对人和万物而言,善用“地利”十分重要。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们要向大地学习,掌握一切可供利用的资源。

除了能够掌握地利之外,也要能够把握天时。人要跟天地在一起,与天地相亲,善用天时、地利,佐以人和的努力,让自己的这一生活得更丰富,也更有意义。所以,每个人都有自己“参天地之化育”的独特方式与智慧。这种智慧,不但是我们生命力的源泉,更是我们幸福人生的根源。

行持坐卧,统统叫道。

修行要从哪里修起呢?要先修五常。我必须说明,五伦是全世界都有的。什么叫五伦?夫妇是第一伦,然后是父子、君臣、兄弟、朋友,这个全世界都有。不过五常只有中国人有。什么叫五常?我们讲伦常,伦是伦,常是常,伦是关系,常是规则、常态。我们今天讲新常态,其实是说关系是老的,但是那种常态要新的。可是再怎么新,都离不开这五个字,叫作“仁义礼智信”,这就是我们的五常。可见,大家还是要从儒家先修起,儒家是根本。儒家修完了,才道家,然后是佛家。

小事情自己决定,大事情问问“神”,比较可靠安心。

人生在世,不能掌握的事太多,所以我们才有一句话,叫小事由己,大事由天。小事情自己决定,大事情问问“神”,比较可靠安心。人要学会跟“神明”互动,说不定你有什么麻烦,他就主动照顾你了,这跟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一样的道理。

实际上,我们跟所有的“神明”打交道,他们都在提醒我们一生的努力都是真的,但是你要以你现在认为是假的那一个做你的核心价值。不管求名还是求利,都是为了自己品德的提升。

所以,不管你做任何事情,只有一个总目标,就是不断提升自己的品德。

用自然作为衡量事物的标准,科技才有光明的前途,人类才有真正的未来。

各种天灾地变本是地球进行自我修复的自然现象,因此我呼吁大家,应借由变动来自我反省有没有做出违反自然的行为,以免人类变本加厉、扩大灾难、加重灾情。

在科技发达的今日,人类沉迷于自我满足,认为人力可以征服自然,不重视自然规律,盲目求新求变。这种“勇往直前”的精神,在不知不觉之中,已经破坏了地球原有的自我复能力。

上天以人为万物之灵,便是赋予人类十分神圣的责任:赞助天地的化育工作,使其生生不息,而不是走上破坏、毁灭的道路。我们应该调整自己,顺应自然,才是可持续发展之道。

合理地满足欲望即为善,不合理地满足欲望便是恶。

欲望与生俱来,人人都有。能否把自己的欲望调整到一个合理的位置,才是对一个人自修功夫的真正考验。

时代越进步,科技越发达,人的欲望越多。当然,欲望并没有好坏的分别,可以说时善时恶,关键在于合理与否。换句话说,合理地满足欲望即为善,不合理地满足欲望便是恶。

这种事情,说起来好像很简单,真正做起来十分困难。因为义与利相比较起来,一般人重利而轻义,然后做出了不合理的选择。

无知无欲才是现代人应该追求的境界。

有些事情,我们说人有知的权利,这是对的,可也不能过分夸张。老实讲,如果一个人真正有智慧的话,很多事情,知道得差不多就行了,没必要继续深入。所以,无知无欲才是现代人应该追求的境界。

从根本上来说,就是我们应该要那些合乎道的“知”,合乎道的“欲”,而不是要那些把道摆在一边的“知”,完全没有道做基础的“知”,同时不要去追求那些伤害别人,而又对自己不利的虚荣和浮华,这才是真正有智慧的表现。

我们无论是止欲,还是在竞争中求上进,都必须遵循自然法则,时刻做好合理调整。

天的自然法则,是一种常道,所以天地间万事万物的运行,相当有规律。但这种常道,并不是固定的,而是时时刻刻都在变化的,它会依据人是否善于遵循自然法则而降福或降祸,决定人的成败。

为了生存,人必须顺应自然法则。由于时常变化,因而必须调整,逐渐在天道有常、天道无常的生生不息的变化之中,找到合理兼顾的方式。这就是持经达变,即站在不违反常理的立场来随时调整,以求应变。

人要时刻调整自己,可以求新求变,但不能不顾自然法则而做出伤天害理的事情。眼、口,这就是你欲望的通道,你自己要控制住。

老子在《道德经》第五十二章中说:“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人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引诱,所以老子告诉我们,要控制让你受到引诱的主要来源——眼睛。他要我们目不妄视。要维持内心的安宁,先要闭上眼睛。因为眼睛看到,心就会动,心动就会行动,恐怕就很危险。

很多祸都是由嘴巴闯出来的,所以口不要妄言。眼、口就是你欲望的通道,要控制住。情绪如果不从这里进来,就无从进来,如果进不来,你内心就很安宁,你就会“终身不勤”,也就是终身都不忧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1-22

人生的道场指的是人生就是道场,活着就是一种修行。内心就是信仰,灵魂就是图腾。你把内心修成什么样,你就会拥有什么样的人生。别总说命运在上天手里,其实你一出生,上天就把一半的命运交给了你。

你所说的每一句话、你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折算你的生命价值,只不过,有的人是叠加,而有的人却是在递减。

真正的道场不是寺庙、不是禅堂,真实的道场就是每一个当下眼前的存在和每一个念头。

“世事洞明皆学问”,每天身边发生很多事,用心洞察就会明白其中事理,洞察就在是悟道,每一个当下的场景它就是一个道场,正所谓人生处处是道场。

工作就是悟道,稻盛和夫《六项精进》里其中有一项就是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不管是一切失败或困难苦阻,成功或是掌声鲜花,均是可以磨历自我,训练驾驭人生的能力。需通过刻意训练来提升自己心性。

自我认知就是在悟道,自我管理就是心绪清明之后,对道的执行过程。每一次觉察觉知都是在超越自己,都是在精进自己。情绪的稳定,思维的清晰,科学的时间应用就是在用明道用道智慧的生活。

不管是在生活工作,只要用心都会有不同的体验都会有不同的感悟。让自己的心性随时处在当下灵动的状态。也许我们就会从中有顿悟或者是在不断重复这个事情里面有渐悟。

人生处处是道场,心静自然清,吾明心就可以见性。道场就是当下,道场就是我们改变自己的关键时刻,只要我们没有丢弃自己,深刻的反思自己,每一个遇见都是我们最好的修道时刻

第2个回答  2022-11-02

人生的道场就是一种修行。人生的道场就是信仰,灵魂就是图腾。人生道场无好坏,人心有善恶。借道场净心,心净道合。 从微细相说:道法自然,性、相不二,不二不可得。即道场也。人世间儒、释、道,包括其他国家所有宗教的经典里面的教学,可以说最重视的就是改过自新。在经典里叫忏悔。忏悔就叫改过自新。

把内心修成什么样,就会拥有什么样的人生。别总说命运在上天手里,其实人一出生,上天就把一半的命运交给了你。你所说的每一句话、你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折算你的生命价值,是选择叠加还是递减,决定权就在你的起心动念里。

一个人修行的“道行”深不深,随时可以见分晓。一个小小的细节,一点小小的名利,就会把一个人的素养显露无遗。

生命中的许多东西可遇而不可求,刻意强求的得不到,而不曾在意的往往会不期而至。因此,要拥有一颗安闲自在的心,一切随缘而坦然,不急进,不怠惰,不强求,不悲观,不慌乱,不忘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处事不惊,与他人友好相处。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2-11-24

人生的道场就是一种修行。

原话是:人间是道场,淤泥生莲花。道场,是指修行的地方;淤泥生莲花,出自周敦颐的《爱莲说》,“莲”“出自淤泥而不染”。这句话我也见过,大致的意思,是提醒人们,要把人生的经历看做是必经的修行,始终保持洁净安宁的心态。此句出自何处不可考,但看到在解读王阳明先生的“世间磨难,皆是砥砺”名句中,有引用,借以平静心态。

说起来,每一个生命的成长,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完善自己的过程,所谓修行,就是在生活中,一点点历练自己,丰富自己的生命,涵养自己的情怀,提高自己的素养,提升自己的品格,完善自己的人格。

人生处处是修行,生活处处是道场。一个人修行的“道行”深不深,随时可以见分晓。一个小小的细节,一点小小的名利,就会把一个人的素养显露无遗。很多人都会把做事情和修行分开,殊不知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其实都是修行。有些你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是更能锻炼人的意志和品质的。修行的路漫长又曲折,需要我们细细品味。

第4个回答  2022-11-02

人生的道场指的是人在生活中修行所不能脱离的现实环境。

真正的修行不在山上,不在庙里,不能脱离社会,不能脱离现实。要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你的工作环境就是你的道场,你的坛城。

当生活出现了问题,我们总感觉是生活的问题打乱了我们的修行。其实修行与生活是一体的,修行的目的也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离开了生活谈修行,总不免是在逃避问题……

煮饭、洗碗、做家务,也是一种修行。修行,总会让人想到偏安一隅的山林隐士,幕天席地、禅坐、行脚,苦苦思考宇宙中生的意义。

然而修行的定义绝非如此狭隘,在生活中修行,不知要比那些“躲起来”独善其身的人勇敢多少倍,平衡工作与家庭、压力与健康……在错综复杂的关系中寻求平衡,反而更能让我们看清生活如实的本貌。

不要把修行变成一种逃避现实生活或烦恼的借口。修行不是一种逃跑的方式;修道不是修开一条逃跑的道儿。修行更不能成为一种心灵的娱乐。

每一个问题是道场,每一件烦恼的事是道场,每一次情绪的旋风是道场,每一次恐惧的到来是道场,每一个念头是道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