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殴打架一方轻伤一方没伤都要拘留吗

如题所述

互殴打架一方轻伤一方没伤不一定都要拘留。
根据治安管理规定,互殴打架被认为构成犯罪或行政处罚的,派出所应当受伤一方和打人者进行拘留。轻微伤不构成刑事案件,没有刑事责任,但是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经公安机关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的,不予处罚。经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不履行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相关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给予处罚,并告知当事人可以就民事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一方受伤,警察会先进行调解,做工作让对方赔偿受伤一方医药费等损失。赔偿费用的多少要根据伤情、当地经济水准以及双方的调解情况。如果调解不成,警察会建议伤者到医院检查并做法医鉴定,同时立为治安案件处理。法医鉴定结果分为不构成轻微伤、轻微伤、轻伤、重伤几个等级,达到轻伤以上会改为刑事案件处理。若为轻微伤,在后面调解不成的情况下,双方会都被行政拘留,受伤一方被拘留5日以下,对方被拘留5至10日。医药费需要到法院诉讼判决偿还。若伤情为轻伤以上,对方若不和伤者达成和解便会被刑事处理。
要具体看打架原因和过程。不能仅从结果判定。按照一般的打架处理的话,本着不告不理的原则,如果没有一方控告另一方,就不予以处理。打架互殴的处理是情节较轻的可以调解处理,不能调解处理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作出治安处罚决定;当事人还可以就民事争议向法院起诉处理。打架互殴的处罚一般包括治安拘留、罚款等处罚。
一、刑事拘留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
1、拘留的对象是现行犯或者是重大嫌疑分子。现行犯是指正在实施犯罪的人,重大嫌疑分子是指有证据证明具有重大犯罪嫌疑的人。
2、具有法定的紧急情形之一。对于何谓紧急情形,刑事诉讼法第80条和第163条对于公安机关的拘留和人民检察院的拘留作出了不同的规定。
刑事诉讼法第80条采用列举的方式,规定对于有下列情形之一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公安机关可以先行拘留:
1、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2、 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
3、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
4、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
5、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
6、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7、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三、犯罪嫌疑人被关押进看守所,在判决之前,只有辩护律师才可能会见。
根据《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 辩护律师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见和通信。其他辩护人经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许可,也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见和通信。
辩护律师持律师执业证书、律师事务所证明和委托书或者法律援助公函要求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看守所应当及时安排会见,至迟不得超过四十八小时。
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特别重大贿赂犯罪案件,在侦查期间辩护律师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应当经侦查机关许可。上述案件,侦查机关应当事先通知看守所。
辩护律师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了解案件有关情况,提供法律咨询等;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可以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核实有关证据。辩护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时不被监听。
辩护律师同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见、通信,适用第一款、第三款、第四款的规定。
根据《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 “公安机关拘留人的时候,必须出示拘留证。”
拘留证上要有公安局的公章和公安局负责人(公安局长或者主管副局长)的签字。
警察个人无权决定拘留任何公民。
其他政府机关也无权拘留任何公民。
刑事拘留是在紧急情况下采取的强制措施,一般说检察院、法院用不到,因此检察院和法院也没有拘留权。特殊情况下,检察院、法院认为必要采取拘留时,应当提请公安机关行使居留权。
犯罪嫌疑人再被拘留以后,只有辩护律师能同犯罪嫌疑人进行会面,并且还需要向人民法院和检察院进行申请。家属是不能够会面犯罪嫌疑人的。同时犯罪嫌疑人被拘捕在部分特殊情况下是不会向其通知犯罪嫌疑人被拘留的消息。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四十三条
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一)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
(二)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六十周岁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八十二条
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
(一)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二)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
(三)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
(四)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
(五)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
(六)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七)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