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皇大帝在几层天

如题所述

玉皇大帝居住在三十六天大罗天玉京城金阙云宫灵霄宝殿。
佛教认为“三十三天,为欲界之第二天在须弥山顶上。中央为帝释天,四方各有八天。故合成三十三天也。帝释天主,就是玉皇大帝。”
其实这个只是佛教单方面的说法,道教是不承认的。因为佛教的帝释天是轮回的,居于第二天;但道教的玉帝是不轮回的,居于天界最高之三十六天大罗天。这是最大的区别。
道教《皇经集注》中【玉皇上帝】正释考:“诸天帝轮回,玉帝不轮回。盖玉帝乃道身,道无穷,玉帝岂有穷乎?信乎,玉帝最上一乘诸佛之师,万天之王。““今禅之杂文内,误言玉帝在须弥山顶,乃日月天四王天,”“邪流遂以张盖之帝释为高上玉皇,是以张盖京兆尹为皇帝也。其谬甚矣,惟讹谬若此。”“玉帝号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又曰玄穹高上玉皇大帝。是帝宰诸天,永不毁沦,世不详考,谬谓帝即帝释,”“世流妄分乘位,不考源流,以玉帝为次尊,是世人有大於帝王者矣。甚至以三清、佛尊比太上皇,又悖玉帝先后显化之意。而以异姓异号拟父子,其罪尤甚。噫,世不能无玉帝,犹生必有宗祖、父母也。谤上帝而别立门户,是舍宗祖、父母而自尊也。奚可哉?“
道经《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四注》:“大罗之天,在众天之上;紫微之宫,处乎玉清之上,焕乎紫虚之中。明道既彰,大罗之天则郁然澄清,七宝之树各生一方,弥覆一天;八树弥覆八天,包罗众天,故曰大罗也。”
《无上秘要》卷四:“三界之上,渺渺大罗,上无色根,云层峨峨。”“《本相经》曰:大罗之上,无色无尘,是无上也。”“大罗之天上有玉京之山,山有七宝玄台,台在七宝城,城中有玉清之殿,高上玉皇治乎其中也。” “ 玉帝讳廊奕,治玉京玄台之中“;“玉京山在诸境之上,故曰上京。山有玉城,城中有台号曰萧台。城阙山林郁然罗布,皆高上玉皇所理之处也。”,此经说明三十六天之大罗天为玉皇大帝所理之处,大罗天即无上天--太上弥罗无上天。
《皇经集注》:“玉帝所居,为三千大千世界天宗,永无退转,至高无比,故云大罗;”
《辩伪录·卷第一》:“使大罗玉帝魂惊于九天之中,元始天尊胆落于三清之上;万天教主羞赧难伸,九府洞仙惭惶无地。”
道教青林道人《给佛教徒的一封公信》中关于玉帝所居处的描述:“玉皇不居住于三界内的任何一天,反而潜默于“太上弥罗无上天”即天穹之极处(编者注:即三十六天大罗天),也是出三界生死之无上净域,故而至尊至贵,..三界二十八天是有生有死之处,而以上的四种民天、三清圣境以及最高的“弥罗天”是生死不相干的清虚道境、无上净界,玉皇悠然于无上天,岂是生死所干的三界天主能比拟?”
《酉阳杂俎》卷二:“三清上曰大罗,又有九天、波利等九名。”
《道藏·太平部·三洞珠囊》卷七引《老君圣迹》云:“此即玉清境,元始天尊位,在三十五天之上也。此即上清境,太上大道君(灵宝天尊)位,在三十四天之上也。太清境太极目,即太上老君位,在三十三天之上也。”

综合上述道经及道教青林道人的论述可知,:三十六天中圣境四天各位神仙的居处:
大罗天(太上弥罗无上天) 玉皇大帝 (道、元始、浮黎元始天尊)三十六天 --弥罗天(无上天)
三 玉清境清微天 元始天尊(天宝君、盘古、玉清元始天尊) 三十五天 --玉清天
清 上清境禹馀天 灵宝天尊(灵宝君、太上道君、通天教主) 三十四天 --上清天
境 太清境大赤天 道德天尊(神宝君、太上老君、老子) 三十三天 --太清天
那么,《西游记》描述中天有几天?玉皇大帝及三清居于何处呢?
《西游记》第一回------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惊动高天上圣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驾座[金阙云宫灵霄宝殿]....在那里拜四方,眼运金光,射冲斗府。
《西游记》第三回:“高天上圣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一日驾坐[金阙云宫灵霄宝殿],聚集文武仙卿早朝”
《西游记》第四回——初登上界,乍入天堂...明霞幌幌映天光,碧雾蒙蒙遮斗口。这天上有[三十三座天宫],乃遣云宫、毗沙宫、五明宫、太阳宫、化乐宫……;又有[七十二重宝殿],乃朝会殿、凌虚殿、宝光殿、天王殿、灵官殿……又至那灵霄宝殿...天宫异物般般有,世上如他件件无。金阙银銮并紫府,琪花瑶草暨琼葩。朝王玉兔坛边过,参圣金乌着底飞。(斗口--北斗星斗柄;)
巨灵神道:“...我乃[高上神霄]托塔李天王部下先锋,巨灵天将!.
《西游记》第二十六回:“行者道:“无方别访,果然容易,就是游遍海角天涯,转透[三十六天]亦是小可。”
《西游记》第三十九回:行者道:“我如今一筋斗云,撞入南天门里,不进斗牛宫,不入灵霄殿,径到那[三十三天]之上离恨天宫兜率院内,见太上老君,......,径来到[三十三天]离恨天兜率宫中。
《西游记》第二十四回万寿山大仙留故友五庄观行者窃人参:当日镇元大仙得元始天尊的简帖,邀他到[上清天]上弥罗宫中听讲混元道果。
《西游记》第六十二回:“公主又去[大罗天]上灵霄殿前,偷了王母娘娘的九叶灵芝草,养在那潭底下,金光霞彩,昼夜光明。”
《西游记》第六十三回:“龙婆道:“只是我小女万圣宫主私入[大罗天]上灵霄殿前,偷的王母娘娘九叶灵芝草。"
清车王府曲本《西游记》三十二:“金花公主施法力,[瑶池]内,盗取灵芝显威能。”
《西游记》第十六回:“ 行者 道:‘你不曾见夜间那火,光腾万里,亮透[三天]’”
《西游记》第五十六回:“[大罗天]御马监养马,官名弼马温,故此传留至今,是马皆惧猴子。"
《西游记》第三十五回:“只见那霞光万道,咦!缥缈同归[兜率院],逍遥直上[大罗天]。”
《西游记》第七十八回:“管教跳出樊笼套,行满飞升上[大罗]。”
《西游记》第七十一回:“此乃是[大罗天]上紫云仙,今日临凡解魇。”
《西游记》第八十五回:"一嘴拱倒[斗牛宫],吃了王母灵芝菜。"

由《西游记》原著“兜率宫是三十三天之上,乃离恨天太上老君之处"、“就教孙悟空上[离恨天兜率宫]太上老君处寻他的踪迹”、“押赴[太清兜率院],炉中煅炼尽安排。”“[太清仙君]道源深,八卦炉中久炼金。结就铃儿称至宝,[老君]留下到如今。”
由此可见,所谓[离恨天兜率宫]就是[太清兜率院],也就是说,三十三天离恨天,实即三十三天太清天。【三十三天离恨天最高】,三十三天为最高天的说法,当是来源于佛教的三十三天说,不过佛教的三十三天是平面布置的三十三座天宫。但道教的三十三天是有所不同,是羊角状螺旋上升的。所以当时很多小说,受佛道两教的影响,描写玉帝是坐镇三十三天最高天管理宇宙的。
如[明]·朱名世《牛郎织女传》 沿用旧说有曰:“话说玄穹彼苍,玉皇大帝坐镇[三十三天],统率九曜二十八宿,掌管日月星辰七政,至尊无极,功德巍巍天尊。......但见国师太上老君,领着左右二相、福禄寿三位星君、南斗星君、北斗足君、正乙玄坛星君、九天雷部经君、太白星君、五谷旦召、四方观音大士、四土脚刚、九曜二十八宿,还有每逢岁底朝见的灶王星君,一齐分班朝贺,山呼“万岁!”“圣寿无疆!”玉帝宣旨道:“众卿平身!下界汉室重建,岁时如何?生灵善恶如何?监察神速即奏来。”
后来三十二天、三十三天说演化为三十六天,《道门经法相承次序》卷上:“三清境者,玉清、上清、太清是也。亦名三天。”《酉阳杂俎》卷二:“三清上曰大罗,又有九天、波利等九名。”《皇经集注》:“玉帝所居,为三千大千世界天宗,永无退转,至高无比,故云大罗;”明言玉帝居三十六天大罗天;《道藏·太平部·三洞珠囊》卷七引《老君圣迹》云:“此即玉清境,元始天尊位,在三十五天之上也。此即上清境,太上大道君(灵宝天尊)位,在三十四天之上也。太清境太极目,即太上老君位,在三十三天之上也。”,太上老君位处三十三天太清境太清天。但三十六天,非平面非垂直,而是羊角状螺旋上升的。
据《云笈七签》卷之二十一《隐注宝诀经》云:“玄阶与扶摇台在东北方癸地,名为玄天也,言天阶发起於扶摇台,羊角边周,仍登梵行入三清也。”
道教青林道人《给佛教徒的一封公信》中关于玉帝所居处的描述:“玉皇不居住于三界内的任何一天,反而潜默于“太上弥罗无上天”即天穹之极处(即三十六天大罗天),也是出三界生死之无上净域,故而至尊至贵,..三界二十八天是有生有死之处,而以上的四种民天、三清圣境以及最高的“弥罗天”是生死不相干的清虚道境、无上净界,玉皇悠然于无上天,岂是生死所干的三界天主能比拟?...
佛教“三十三天”...是平行的划分三十三块天区,犹如一层大房间,砌了三十三间隔断,好比三十三个联合王国。其理论依据是须弥山顶有一座叫“喜见”的城郭,也叫“善见城”,纵广八万由旬,帝释天主居于其中。在善见城的四个方向有四个山峰,各五百由旬,每峰有八天,四方合共三十二天,连中央的喜见城,共三十三天。
道教的三十二天,以及三十二天帝,指的是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无色界四天,合计有二十八天,再加上超越三界“不退转地”的“四种民天”,一共有三十二层垂直的天界,以及三十二位天帝。三十二天,在道经中以人间的角度,用二十八宿为坐标,以视觉上的东北为起始,作“羊角”(也就是现在的“旋梯”形状)而上,连接三清圣境。”

那么《西游记》描述了几层天?各位大神又居哪一层天呢?
《西游记》原著第四十四回孙悟空大闹三清观时道:“那三清?”八戒道:“中间的是元始天尊,左边的是灵宝道君,右边的是太上老君。”第八十六回:“李老君乃开天辟地之祖,尚坐于太清之右”,这里明确点出元始天尊坐中位,说明他是道教的老大,符合道经《灵宝领教济度金书》:“盖玉清为教门之尊,昊天为三界之尊,各居一列,各全其尊。”玉清元始天尊为道教教门内至尊的说法。
第二十五回:“却说那大仙自[元始宫]散会,领众小仙出离[兜率],径下[瑶天],坠祥云,早来到万寿山五庄观门首。”

《西游记》第二十六回:“转透[三十六天]亦是小可。” 《西游记》明确提到了有“三十六天”,有“离恨天(太清天)”、“上清天”、“大罗天”,但只是明确指出了[三十三天离恨天(太清天)],没有明确“上清天”与“大罗天”属于哪一层,而《西游记》第四回又有:“我乃[高上神霄]托塔李天王部下先锋,巨灵天将!”,《宋史.林灵素传》:“天有九霄,而神霄为最高。”,33天至36天属第九重天,即九天,而九霄中神霄最高,说明李天王在[高上神霄],也就是官称[九天](九重天)--道称三十六天大罗天天灵霄宝殿护卫玉帝。
《西游记》第十六回:“ 你不曾见夜间那火,光腾万里,亮透[三天]”,[三天]是指“三清天”,说明《西游记》描写的“天”是含有有元始天尊、灵宝道君、太上老君等三清天尊的居处“三清天”的。
《西游记》第七回:“不一时,那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有三清的详细尊号,其中太上老君号[太清]道德天尊,正好与[太清兜率院]、[太清仙君]对上,说明三十三天离恨天确实即是[太清天];又由“上清灵宝天尊”有“上清”前缀知,元始天尊讲混元道果的“上清天”,当是上清灵宝天尊所居之天;而元始天尊的尊号前有“玉清”,说明元始天尊在三十五天玉清天居住,元始宫当在玉清天,与道经所述相符。由此可见,《西游记》是按道经的说法描写三十三至三十六天天宫的。

元始天尊在上清天弥罗宫与镇元大仙等讲混元道果,后来中途又转回元始天尊自己的[元始宫]与众仙上课并散会,最最后镇元大仙又顺便去了兜率宫拜见太上老君,然后才离开天宫回到五庄观。
但原著没有明说[上清天弥罗宫]、[元始宫]是第几层,按道教上清天是三十四天,灵宝天尊所居,元始天尊大概是在上清天借地方讲课。
由此可见,《西游记》是既按道教三十六天,也按中国原有九天九霄的说法来描写天宫的,有[三十三座天宫],又有[七十二重宝殿]。但只明确提到三十三天离恨天(太清天),却没有说三十三天是最高天,但提到[高上神霄],同时间接证明大罗天为[高上神霄],也就是最高天。但这圣境四天--三十三天离恨天(太清天)兜率宫、三十四天上清天弥罗宫、三十五天玉清天元始宫、三十六天大罗天灵霄宝殿(高上神霄),应该既非是像佛教三十三天的说法在同一个平面,也非一般人所想像的垂直分层,而是地势有高低,综合为螺旋扶梯一样上升,也就是相当于一座弧形半环状山,大罗天灵霄殿高居于山顶,其余三十五、三十四、三十三天,则顺势环绕于下一层,如同众星拥月般簇拥着地势最高的大罗天。
再看相关神话小说戏曲的描写:
《七真祖师列仙传》:“先拜西王母,斗牛宫内瑶池会上考验你的道行。”、“邱祖到了瑶池见了王母,又到灵霄宝殿上见了玉帝。”、“早赴金童玉女声吹细乐迎接,遂到斗牛宫拜见王母,过瑶池,到灵霄殿,邱祖下拜,三礼九叩。玉帝道...”
“新出二郎《劈山救母》全段”:“二郎来在那凌霄殿后(斗牛宫),手拉王母叫姥娘”、太平歌词《劈山救母》 :“玉皇爷见他落下了泪,我叫一声金花太子杨二郎,你要有真心救你的母,斗牛宫内问你的姥娘,二郎闻听心欢喜,...那斗牛宫不远对着我的胸膛,迈开大步把这斗牛宫来进,那手拉着王母叫姥娘”
《说岳全传》第八十回:“却说无上至尊昊天玉皇玄穹高上帝 ,一日驾坐灵霄宝殿,两傍列着四大天师、文武圣众,阶下一班仙官、仙吏,齐齐整整,好不威仪。
《乘龙佳话·屠龙》:“吾当亲走灵霄,奏闻上帝。
元·郑光祖 《倩女离魂》第一折:“三十三天觑了,离恨天最高;四百四病害了,相思病怎熬。”

由此说明《西游记》描述的天有三十六天,其中玉皇大帝处理朝政之处金阙云宫灵霄宝殿就在最高天界高上神霄大罗天,三十六天最高处,灵霄殿后有王母居住的斗牛宫,在斗牛宫内与灵霄宝殿之间的瑶池花园种有九叶灵芝草。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居三十三天离恨天(太清天),上清灵宝天尊居三十四天上清天,玉清元始天尊居三十五天玉清天,先在上清天讲混元道果,后回玉清天元始宫传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09
玉皇大帝就是忉利天天主帝释天,他的名字叫释提桓因。忉利天位于须弥山的山顶,属于欲界六天中的第二层天。欲界六天就是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