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海的油气开采历史有多久?

如题所述

在发现中东石油之前,里海可以称得上是世界石油市场的支柱。
13世纪马可·波罗就在其书中提到,听说巴库附近有一个石油泉,可用来烧火。巴库是拜火教徒崇拜的“永恒火柱”的所在地,那些火柱实际上是从石灰岩裂缝中喷出的可燃气体形成的,而这同石油蕴藏有着莫大的关联,在巴库郊区,现在仍保存着完整的古老的拜火教神庙。
1901年,里海的原油产量达到1100万吨,占当时世界原油总产量的50%;在当时的世界石油贸易中,里海占30%。1940年,仅阿塞拜疆一地的石油产量就达2200万吨,占当时的苏联全国产量的70%。伊朗在里海基本没有进行油气勘探开发。2004年伊朗进行了第一次招标,并在2005年开始对里海深水部分进行钻井,巴西国家石油公司就产量分成协议和伊朗国家石油公司进行了磋商。
一、阿塞拜疆
位于阿普歇伦半岛上的巴库的石油,早在中世纪就已经形成规模开采。1875年的开采量为8.3万吨,10年以后达到187.5万吨。石油开采在前苏联时期仅次于俄罗斯居第二位。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里开采的石油占世界石油产量的一半以上。然而好景不长,到了1908年,巴库的石油产量失去了居世界领先地位的优势。1923年,为了开发比比艾巴特油田伸向海中的部分,于是向海里填土,在人工小“半岛”上钻了一口井,在井深460米处喷出了石油。这是开发里海石油的开端。1925年,在浅海区堆筑了一座人工岛,用来打井。建人工岛造价太高,这里采取了建造木头栈桥的办法,开采水深1米的浅水区的石油。
当阿塞拜疆成为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后,巴库的石油不再出口,国内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少。由于俄罗斯境内的乌拉尔地区和西伯利亚地区发现了大量石油资源,阿塞拜疆的石油逐渐被冷落,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巴库的石油开采量不足全苏联石油产量的10%,阿塞拜疆再也不是世界十大产油国之一了。
自1994年以来到2001年底,阿塞拜疆先后与外国石油公司签署了15个勘探开发合同,合同区面积10590平方千米,其中海上面积6860平方千米。主要的外国石油公司包括埃克森美孚、Salyan、阿吉普、中国石油和Moncrief等。
在海上对外合作方面,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阿塞拜疆通过阿塞拜疆国家石油公司(SOCAR)同外国石油公司谈判签署了一些石油合同。1994年9月,与阿塞拜疆国际营业公司(AIOC)签署了第一个大型海上投资项目。以后,1998年末和1999年初,CIPCO 和NAOC集团由于打了一批干井而停止作业,这些银行集团勘探Apsheron sill以北的构造,这些构造即使在前苏联时期也被认为没有前景。但是,由于油价回升和原油外输问题的解决,仍然不断有公司前来谈判项目。
陆上石油主要分布在阿普歇伦半岛北部的希阿赞地区、半岛西南方向的古布斯坦和希尔万地区,以及萨良平原。20世纪90年代以后,陆上石油在阿原油年产量中的比重已下降至1/4以下。阿塞拜疆最大外国石油开发商——英国石油公司(BP)曾称,阿里海大陆架探明石油储量约10亿吨,天然气储量1.37万亿立方米。最新的预测称,阿里海大陆架石油远景储量35亿~40亿吨,探明剩余可采储量30亿吨。天然气远景储量18万亿~20万亿立方米,探明剩余可采储量8500亿立方米。
二、土库曼斯坦
20世纪80年代中期土库曼斯坦的石油年产量为600万~700万吨,但从80年代末期开始,由于苏联解体导致的经济联系破裂、开发中的油田的储量逐渐耗尽,土库曼斯坦的石油年产量开始大幅减少,到1996年时已减少到440万吨。随后,土库曼斯坦开始有计划地增加石油产量,采取的措施主要有:在南卡梅什雷扎矿区开发一批新油井,使一批停产井复产,用高压气举法改造一批老油井,鼓励一批外国公司参加里海陆架及相邻区域的开发项目等。如今,土库曼斯坦的石油年产量在950万吨左右,约占全球产量的0.005%。
土库曼斯坦是一个天然气输出国。天然气主要出口独联体国家,少量输往西欧。以1990年产气量877亿立方米为例,本国国民经济只需要80亿立方米,其余全部出口。
最近几十年来,土库曼斯坦加强了在其所属里海区域的油气勘探作业,实际上这里所有的水域都能引起专家们的勘探兴趣。经过多年的勘探,在这一地区的陆地和陆架上共发现了至少161处石油天然气矿,包括至少30处石油和天然气矿,131处天然气和天然气凝析油矿。此外,土库曼斯坦国家地质康采恩下属的钻探企业在其他优先开发的天然气富集区也进行了大量勘探作业。
三、哈萨克斯坦
哈萨克斯坦的石油天然气资源集中在西部地区,特别是濒临里海地区的石油天然气储备十分丰富。其中濒临里海的阿特劳州已探明的碳氢化合物矿藏至少79处。该州已开发的田吉兹、克罗列夫、肯拜和伊马舍夫等四大油气田最为有名。曼吉斯套州是濒临里海的另一个富油区,其已探明碳氢化合物矿藏至少69处。2003年该州石油(包括凝析油)产量为1365吨。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卡沙甘里海陆架油田的开发给曼吉斯套州经济带来了新的更广阔的发展前景。据资料显示,里海陆架石油总储量为130亿吨,其中卡沙甘油田储量为50亿吨。曼吉斯套州从2003年11月底开始在其濒临图普卡沙甘海湾的巴乌切诺镇建设里海石油开采保障基地,准备大规模地开采里海石油。关于里海陆架石油开采问题,哈萨克斯坦政府经过与国际财团激烈讨价还价后,最终决定以意大利阿吉普石油公司为主,壳牌石油公司参与投资开发。
卡沙甘油田区块位于北里海水域。油气勘探、开发的产量分成协议包括卡沙甘、卡拉姆卡斯和卡伊兰3个油田。协议签订于1997年11月8日,1998年4月27日生效。最初的签订合同方为阿吉普、BG、英国石油(哈萨克斯坦)、Statoil、美孚(哈萨克斯坦)、壳牌(哈萨克斯坦)、道达尔(哈萨克斯坦)、哈萨克斯坦里海陆架公司和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
西哈萨克斯坦阿克赛地区的卡拉恰甘纳克凝析油气田是一个世界级的特大型油田。据评估,其石油储量达27亿吨。2003年8月1日,该油田已经通过里海输油管道向欧洲地区供应石油。克孜勒奥尔达州已探明的碳氢化合物矿藏至少11处。此外,在较为贫穷的南哈萨克斯坦州也发现有储备较大的天然气井,并于2003年完成了一起建设工程。南哈萨克斯坦州天然气田建设完成投产后,将基本满足哈萨克斯坦南部地区,包括江布尔州奥塔尔热电厂的天然气供应。
阿克纠宾州是中国石油企业最早参与哈萨克斯坦石油开发的地区。该州已探明的碳氢化合物矿藏至少19处,其中扎纳诺尔油田的控股权为中国石油总公司所掌握。
截至2007年11月哈萨克斯坦已运营的油田共55个,储量在1亿吨以上的油田有7个,它们依次是:田吉兹油田、乌津油田、卡拉恰干纳克油田、卡拉姆卡斯油田、热得拜依油田、让那诺尔油田、库姆科尔油田。2002年哈萨克斯坦产原油4700万吨,同比增长17%;出口原油3927万吨,同比增长21%;出口总值50.4亿美元,同比增长18%。哈萨克斯坦的石油工业前景看好,特别是里海海上油田开发有巨大潜力。石油工业已成为目前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经济领域,至2003年3月油气领域共吸引外资119.3亿美元。
四、里海划界
1991年以前,里海是平静的,那里没有争议,更没有冲突。因为那时无论按传统还是地理位置,里海都被认为是苏联和伊朗的内湖。
自1991年苏联解体后,在里海地区不断发现大规模的油气田。根据西方石油公司估计,这一地区有可能继海湾地区之后成为21世纪世界能源主要供应地之一。因此新独立的里海沿岸国家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和土库曼斯坦都要求重新确定里海法律地位,而里海油气资源的开采权自然也就和划界问题联系在一起。
伊朗迫于压力不得不同意对里海进行划分,并和土库曼斯坦一起要求各国按各占20%的份额平均划分里海。这样便形成了目前以伊朗、土库曼斯坦为一方要求5国均分里海,和以俄罗斯、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为一方要求按中心线划分里海的局面。
由于美国等西方国家过于依赖中东地区的石油,其能源供应安全存在隐患,因此它们对能源来源多样化的愿望使里海地区成为追逐热点。美国凭借同阿塞拜疆的密切关系,一直竭力介入里海能源开发,主张里海是“海”,这样便可使至少一半已探明的里海油气资源归阿塞拜疆所有,以便自己从中牟利。
五、中哈管道
1997年以前所完成的管线,都是为将前苏联内部间连接而设计的,都经过俄罗斯。
在事关地缘政治的油气管线方面,有专家认为,用里海经伊朗到海湾的管线运送石油到西方和亚洲的石油消费国最为便捷,成本最低,但美国不愿把控制权交到伊朗手中。而俄罗斯在中亚油气交易中一直保持主导地位,西方国家也担心自己能源来源多样化受俄罗斯牵制。为与俄罗斯争夺里海石油控制权,美国修建了一条绕过俄罗斯的石油运输管道。这条输油管道从阿塞拜疆的巴库起,经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到土耳其地中海港口杰伊汉,全长1730千米,于2006年7月投入运营,年输量为6000万吨,成为该地区第一条避开了俄罗斯的能源输出管线。
美国与欧盟还倡议铺设穿过里海海底的跨里海管道,该项目一旦建成,就可与巴库—第比利斯—埃尔祖鲁姆管道连接,使中亚天然气可以不受俄罗斯控制而输往国际市场。
1997年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共同提出修建中哈石油管道计划。当时中哈商定共同铺设一条西起哈萨克斯坦里海岸边的阿特劳,东至中国新疆的阿拉山口,全长达3000多千米的石油管道,总投资为25亿~30亿美元,整个石油管道分三段:第一段从阿特劳到肯基亚克;第二段从肯基亚克到阿塔苏;第三段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阿塔苏到中国新疆的阿拉山口。从阿特劳至肯基亚克之间的这段管道已于2003年3月由中哈双方合资建成。2005年12月15日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阿塔苏到中国新疆的阿拉山口竣工投产,是中国第一条跨国输油管道,也是战胜美国及俄罗斯的唯一一条从里海通往亚洲的运油通道。该管道初期年输油能力600万吨,2006年全线贯通,每年输油能力为2000万吨,该管道的建成标志着我国能源多元化战略取得重大进展,将为我国能源的安全供应提供重要保证,2008年1季度俄罗斯Gazpromneft和TNK-BP公司允许通过该管线出口石油1.2万桶/天,中哈输油(阿塔苏—阿拉山口)管线的油源来自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NPC)的Aktobe油田、CNPC和Kazmunaigaz共同投资的Kumkol油田。
2007年8月18日中国和哈萨克斯坦签署的《中国和哈萨克斯坦联合公报》中计划将里海石油管道与中国石油位于哈萨克斯坦西部的另一处油田和管道相连接,建成一条从里海横跨整个哈萨克斯坦直到中国的出口路线,此外该管线可连通中亚各国油气,根据哈萨克斯坦总统表述,从哈萨克斯坦到中国的管线还将输送来自土库曼斯坦的石油和天然气,它将成为中亚第一条非俄罗斯的天然气出口路线。2008年7月,中哈天然气管道开始建设,它是中国—中亚天然气管线的组成部分,全长1300千米,由中哈双方合资建设。中国—中亚天然气管线西起土库曼斯坦,穿过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通向中国的华中、华东和华南地区,管线总长约1万千米。管线建成后,土库曼斯坦将在30年内每年向中国提供300亿立方米天然气。
1994年俄罗斯提出动议,中俄合建一条输油管道,把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蕴藏的丰富石油销往中国。2001年两国政府签署协议,拟共建安加尔斯克—中国大庆石油管道(安大线),但2002年底俄罗斯石油运输公司等突然提出建设安加尔斯克—纳霍德卡石油管道(安纳线)以取代安大线,此后俄罗斯又推出了泰舍特—纳霍德卡方案(泰纳线)。
“对于俄能源资源来说,中国无疑是最大、最稳定的市场,通向中国的渠道也最安全、最便捷”。俄罗斯在西伯利亚和远东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俄罗斯境内的石油和天然气蓄积量分别占世界的40%和45%。而鉴于东北亚国家正在发展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领导力量,俄罗斯也已将包括中国、日本、韩国在内的东北亚市场作为战略重点。俄罗斯希望东方市场将来要占全俄罗斯能源出口市场的38%。从外交角度看,俄罗斯现在西部安全环境形势严峻,需要以中国作为依托,发展同东北亚国家的关系。现在还不能说俄罗斯的发展重点已经东移,但至少可以说俄罗斯已将开辟东方市场、开发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油气资源作为战略重点,做了比较详细的战略部署。俄罗斯有意搭乘亚太经济发展的快车,这对于中国来说应当是一个机遇。
六、近年新发现
1.阿塞拜疆的油田
BP公司在2006年10月25日称,由BP公司作业的阿塞拜疆Azeri-Chirag-Guneshli(ACG)特大型油田群储量由54亿桶升至65亿桶。AGG油田群是BP公司牵头的Baku-Ceyhan管道的主要原油来源,该管道将从阿塞拜疆向土耳其地中海沿岸每日输送100万桶以上原油。这将占到全球原油需求的1%,并将成为非欧佩克国家主要的原油来源,尤其对于中国和印度等能源需求急速上涨的国家而言。
2.俄罗斯的油田
美国《油气杂志》2006年2月报道,俄罗斯在里海发现了一个大型石油和凝析油田,在其尤兹诺—拉库塞厅娜雅构造上发现井的轻质、低硫石油日产量为800吨,被称为俄罗斯近10年来最大的发现。此油田位于阿斯特拉罕南部西南方面220千米处,探明原油8.16亿吨、天然气336亿立方米,初期资料表明可日产原油1.36万吨。
3.哈萨克斯坦的油田
据美国《油气杂志》报道,截至2007年底,哈萨克斯坦石油剩余探明可采储量为41.1亿吨,居世界第11位,在前苏联国家位居第2位;天然气剩余探明可采储量为28317亿立方米,居世界第11位。哈萨克斯坦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的曼格拉克半岛和里海洼地。主要的油气田有田吉兹、卡拉恰干纳克和卡沙甘。
田吉兹为哈萨克斯坦最大生产油田,位于里海北部滨海沼泽区,该油田于1979年发现,1993年投产,估计石油储量150亿~260亿桶,探明石油储量60亿~90亿桶,为世界第12大油田。2007年石油日产量平均为28万桶。
卡沙甘位于里海北部,该油田的开发者为Agip KCO公司。卡沙甘油田是自1968年以来全球发现的最大油田。Agip KCO公司估计卡沙甘油田探明储量为130亿桶,总资源量为380亿桶。因为各种原因,该油田的投产时间由2005年推迟到2008年。
七、里海油气对中国的影响
里海是继波斯湾之后又一块世界级的产油区,被誉为21世纪世界最重要的能源供应基地之一,仅哈萨克斯坦属里海部分预计石油地质储量就为134.5亿吨。中国海油一直期望进入该地区。
早在2003年,中国海油就差点购买全球最大的石油开采项目——北里海项目的部分股权。
2003年3月,英国天然气国际有限公司(BG)同意退出里海北部合作开采协议,并拟将其所持的股权平均出售给中国海油和中国石化两家中国公司。此后,两家公司分别于当月与BG签署了意向性协议,将各自出资6.15亿美元收购该项目8.33%的股权。但由于这一项目的其他两大股东壳牌和埃克森美孚选择行使优先购买权,使中国海油及中国石化进军里海的计划最终化为泡影。北里海项目无功而返,在当年曾被视为中国石油公司“走出去”遭受的重大挫折之一。
2005年9月9日中国海油总公司宣布,已与中国石油集团和哈萨克斯坦油气股份公司签署备忘录。三家公司将共同进行达尔汉区块的前期勘探工作。达尔汗区块亦是北里海项目的一部分。这是继中国海油2003年收购北里海项目权益未果后,中国石油公司首次进入里海地区。
除中国海油外,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在陆上油气开发方面与里海地区合作也是相当紧密的,这些充分体现了中国对里海的重视。
里海地区对于我国的油气安全供应及国家利益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其一,我国相邻的里海地区理应成为我国参与海外经营活动的重点地区。里海与我国具有传统上的商贸往来和文化交融,具有良好基础和诸多共同利益。“上海五国”定期峰会为开展合作提供了保障机制,边界问题的解决又推动了双边关系的发展,增加了相互信任。里海的能源开发、经济发展及政治稳定对于我国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将起到积极作用。
其二,里海是连接俄罗斯和海湾的重要枢纽,参与里海石油开发,不仅有利于发展我国与俄罗斯、海湾国家的关系,而且在里海、西西伯利亚、海湾诸石油资源区连接成片以后,可以发挥我国在里海地区的石油合作基地作用,通过里海获取源自伏尔加—西西伯利亚地区、海湾地区稳定的石油供应,开辟我国石油供应的陆路通道。
其三,里海地区与俄罗斯的西西伯利亚油源区相比,虽然目前的可采储量尚不及后者,但西西伯利亚属于俄罗斯一国所有,而里海地区则属于多个国家,里海各国纷纷实行门户开放政策,石油私有化进程加快,并对国际石油资本竞相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各国家间呈竞争态势。一旦合作实施,相对不容易因我国与某一国的关系起落而危及在该区域的整体石油利益,反而对我国进口俄罗斯西西伯利亚的原油是一个有利的筹码。
其四,在以石油、天然气相关能源为基础的地缘政治中,里海位于心脏地带。控制了里海油气资源,就可能在全球能源的战略格局中取得主动。
其五,从地区能源连接的层次分析,未来只有把新疆和里海的油气资源一并考虑,我国的西油、西气东送战略才有坚实的实现基础。
最后,里海经济仍低迷,急切地期待着国际资本的参与,这为我国参与石油投资提供了机会。由于里海各国受资金和技术的限制、油气深加工能力薄弱的现实,我国在参与里海石油投资时,可以强化下游企业的合作,可与之合资合营炼油厂,直接或间接加工里海石油,上、下游合作,部分用于国内市场,部分给里海各国或输送到其他进口国,这对各方都有好处。由于里海地区各国均为内陆国,急需出海口,故重建欧亚大陆桥、恢复“丝绸之路”向东的窗口是其共同的愿望。我国可为里海诸国提供任何西方国家、俄罗斯等均无法提供的资源,因为我国是里海向东通往世界市场和出海口的必经之路,所以它们对我国参与里海石油勘探、开发持积极态度。向东输送,不仅符合里海诸国能源出口渠道多元化的需要,而且有助于里海诸国获得能源上的独立自主。所以就地缘政治高度而言,里海对我国加大能源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总之,里海地区由于石油资源的巨大潜在价值,对于石油消费大国、周边国家和发达国家来说,都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世界各国纷纷以战略的眼光参与到里海的竞争中来,里海石油将成为21世纪国际石油政治的新热点。我国要把握机遇,适时出击,才能从中获取最大收益,才能维护好国家能源安全。
里海丰富的油气资源必将导致其成为世界各个利益集团的争夺之地。沿岸各国之间、美俄之间必将在此展开更加激烈的争夺战。而作为经济高速发展,拥有日益增大的石油天然气需求量的中国,能否在里海分得一块蛋糕,分得一块多大的蛋糕,将对未来中国能源的供应稳定、安全产生重要影响。愿“第二个波斯湾”对我国、对世界的发展起到持续积极的影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