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童星制造"开始成为趋势?

随着关晓彤,张一山等童星的不断火热,许多父母开始制造童星,花费几万块钱就可以给孩子找到成名的机会。

“童星制造”趋势是“造星热”、利益驱动使然。随着《爸爸去哪儿》等亲子节目的热播,童星也越来越受追捧,成为“童星”也意味着名利双收,受此影响,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成为童星,加入娱乐圈,也会不惜财力、物力培养自己的孩子。


自古以来“光宗耀祖”就是中国孝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途径有二,要么自己努力功成名就,要么让子女有所出息。于是,在自己已然没有希望的情况下,家长就会将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望子女有所成就,可以光宗耀祖。


“童星制造”热也是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理诉求的体现。以前还小的时候,爸妈就经常跟我说,你要好好读书,不要跟我们一样,天天面朝黄土背朝天。有时候被“欺负”,爸妈也会说,你要好好读书,将来考个公务员当个官,就没人敢瞧不起咱家,欺负咱家了。


身为父母,也都很难接受自己的子女太平凡太碌碌无为,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有所成就。古往今来,很多父母为了实现这一诉求,不惜任何代价都会把子女送到最好的学校进行教育,力求给自己的子女创造更好的条件和机会。"童星制造"之所以称为趋势,就是顺应了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普遍心理诉求。


以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希望子女考取功名,进入体制内。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家长的观念也在发生改变,对于“成功”、“功成名就”的定义更广泛了,进入娱乐圈成为明星也是子女成才的途径,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成功。和给孩子报名其它书画、音乐等类型的培训班初衷一样,父母也会给孩子报名各种“童星制造”的培训班。所以,“童星制造”并不仅仅是因为娱乐圈名利的诱惑,也是父母对子女成才的期盼,这一种期盼古而有之,只是表现形式不一样罢了。


出身是不平等的,有些人一出生生活在聚光灯下,集万般宠爱于一身。剩下的大多数人出身所获得的机会都是差不多的,必须要依靠后天的努力去获取更多的资源,这样才不至于落后太多。于是,父母会在我们小的时候,就报名各种各样的培训班,从娃娃抓起,毕竟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如果还不努力,就很难再追上人家了,这也是父母“制造童星”的初衷。


当然,“补偿心理”作祟也是“童星制造”成为趋势的原因之一。父母有如果对孩子有“补偿心理”的话,往往就会不顾孩子的兴趣专长,将自己的愿望强加到子女身上,固执的让孩子按照自己设计的路成长。由于父母没有办法一开始就给足孩子所有,所以后期会通过其他行为进行“补偿”,希望孩子不要重复自己的老路,他们愿意在子女的教育、成才问题上倾尽所有,花费几万块钱就可以给孩子找到成名的机会对于父母来说是非常值得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2-23

自从林妙可的事件闹得沸沸扬扬之后,童星这两个字眼变得格外的醒目和刺眼!
培养童星的趋势一直都有,而且是很早之前就开始了,甚至于早于《爸爸去哪了》这档节目~

但是没有苗头显露出来我们是不会意识到里面的包藏的祸端和畸形的!而问题意识到之后我们又开始纷纷指责这里,那里的错误,其实错误到底在哪里?还是在于我们这些受众的热捧!
这一篇脑洞可能比较大,各位听我慢慢絮叨~

首先就是现代童星的环境优势!

现在孩子普遍都好看,吃得好,穿得好,父母舍得花钱培养,所以不管是从长相上,气质上乃至一言一行都是看似很完美的,对的,我用的是看似二字,因为这些都是父母大力培养出来的结果,并不是孩子所天生自带的,又或者是自己get的!
那么这一点的美好就是一个极大的优势,而以前的孩子是没有这样好的条件的,那么身上有些俗气其实才是正常的表现。其实我们大多数女孩子从小都不可能是公主和贵族,不过是爸妈为了满足他们的心愿而塑造的!
这样先天的优势就导致了很多人想往银幕上窜,现在大银幕面对的都是高颜值的优雅派,那么童星们是不是很适合呢?不深究,完全符合!

再者金钱是催化剂!

父母拥有了金钱,就提早的把孩子催熟了,为了他们思维中的先人一步,把孩子带去各种场面,经历各种事情。
有钱为什么不培养?
这是很多家长的一种错误的认知,有钱培养但不是逼迫,培养是为了孩子更好的往自己喜欢的方向去提供,而不是用金钱的压弯这棵还很小的树苗!

而这份催化剂不仅用于父母给孩子花上,还用于父母的回本~
可能说回本不好听,因为很多父母还是为了自己孩子的未来考虑而不是为了赚回花在孩子身上的钱,但是这份能够快速来钱的职业也是深重在很多父母的心中,希望孩子一举成名,并通过此作为职业,不仅能够有很令人羡慕的未来,同时也伴随着金钱的源源不断~

还有就是很多节目凹显的综合效应!

像关晓彤,张一山这样的出众和火热还有很多亲子节目给孩子带来名气的诱惑力都使得家长看到了希望。
那么很多家长就在思考这样的问题:我的孩子也很好看,也很聪明,为什么不能跟他们一样出众呢?
不比较还好,一比较就开始疯狂了,为了更优秀不断的训练孩子,不断的让孩子上台露脸,以至于从小受苦又或者是荒废学业。

因为综合效应的诱惑,家长们蠢蠢欲动的心啊~
那么成为趋势不是不可能,长大了出名就很困难了不是?不仅要容貌百里挑一,更要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那么不如就从娃娃抓起吧!于是培养童星从现在做起!

第2个回答  2017-02-23
随着几档“现象级”的儿童综艺节目带热了儿童演艺市场,这些综艺节目不禁捧红了众多明星家的萌娃,也让很多家长看到了孩子进入娱乐圈的好契机,与此同时新媒体崛起被认为打开了“造星”的传播渠道。

有句话叫“出名要趁早”,确实,出名越早也就意味着机会和选择更多,而娱乐圈本来就是个暴利的行业,有时候机会和巧缘到了,就能在当中脱颖而出。并且童星相比较于其他小花旦小鲜肉也好,在观众缘上也比较占优势。尤其是在一些热播剧里得到了机会出演,就算观众不能完全叫出名,混个脸熟也是轻而易举的事儿。再出名一点儿的在剧里挑大梁的,更是能收获强大的观众基础,于是各种“国民闺女儿”“国民儿子”的称号也就应景而出。有了这些比别人早一步的资源基础,以后真的往演艺圈发展肯定会比同龄的艺人们要轻松一点儿。

另外就是现在就是一个萌娃当道的时代,再加上自媒体的发展,人们对那些可爱的小娃娃们更是会多了几分关注。有观众关注的地方就有商机,就有热点,就会有节目去做相关的节目,于是便需要更多的萌娃,由此一来,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孩子们自愿的也好,爸妈强求的也罢,踏足演艺圈,想成为下一个童星。

但这样的现象并不是一件好事,孩子多没有主动权,都是自己的家长在打理孩子的一切事物,但家长也不见得能有多专业,所以也说不准会让孩子吃什么亏。而且让孩子过多过早地接触娱乐圈这个鱼龙混杂的大圈子,对他们的童年也不是一件好事。当然如果孩子在这些方面有特别大的天赋和愿望家长可以遵从他们的想法,如果只是家长们自己的想法的话,还是希望他们能够三思。
第3个回答  2017-02-23
随着电视里各种各样童星的发迹,许许多多的家长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像别人的孩子一样成为童星,大放光彩。

为什么“童星制造”现在越来越普遍呢?这不仅是因为媒体上的宣传的那些童星让家长们的心里蠢蠢欲动,当童星的家长们在谈论自己是如何培养孩子,如何让他努力而成为童星时,家长们就更加按耐不住了。“别人家的孩子能行,我家的孩子为什么不可以?”“别人家的孩子也是历经千辛万苦成为童星的,那么我家的孩子努把力肯定也行。”这些想法是不是让很多家长都感觉神奇“躺枪”了呢?我只能说,这些想法确实是对的,可是家长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孩子一定要成为童星呢?他难道不能去做他自己喜欢的事情吗?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为什么一定要成为童星呢?

我想很多家长若是想到这里,应该会恍然大悟,明白自己只是被那些童星的光彩给套住了。但是还有些家长,想必是因为个人的欲望而希望自己孩子成为童星,因为自己家的孩子是童星是多么风光的事情啊,既长面子,又有收入,真是名利双收。不论是前者还是后者,若是没有醒悟,便会被社会上各种各样的童星培训机构、艺术机构招来招去,还幻想着自己孩子成为童星时的喜悦,却从来没有想过孩子是否愿意。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更何况是自己的孩子?即使你不是想要自己的孩子成为童星,你也不能把自己的想法价值观强加于孩子的身上,因为孩子自己也是一个个体,他们有着自己的想法与思想,你的孩子若是狮子,那就不要把他当做孔雀来培养。
第4个回答  2017-02-23
对为人父母的家长来说,总是希望给孩子创造更好的教育条件,这就为各种培训中心的存在提供了市场环境,此时的艺术类培训只是为了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而在近几年不断涌出的童星产生了明星效应以后,很多家长的内心不再淡定,总是希望加强艺术类培训,并且寄希望于快速成名,其实这反映出了当今社会的一种带有明显功利性的意识形态,家长看到别人家的孩子早早成名并且在经济层面有了可观的收入,就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够有这样的机会,这种走捷径的心态已经在很多家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众所周知,我国如今的娱乐产业拥有庞大的规模,明星效应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直观的体现,而传统的成才之路则越走越窄,曾经考取名牌大学的心态发生了转变,尤其是在社会就业压力骤增的影响下,为数众多的家长开始给孩子谋求成功的捷径,两个方面的因素综合到一起,就成为了如今比较盛行的童星制造现象,并且在短时间内不会有收敛的迹象,毕竟这已经成为了很多家长所公认的一种成功模式。

从长远来看,儿童过早的成名并不是好事,最近一段时间的林妙可,就是因为成名过早而引起了过度的关注,加之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导致其有些膨胀的感觉,同时因为没有顺利考入理想的艺术院校,从而招致了网络上的大肆攻击,无论此事最终如何收场,都会是其人生道路上的一大瑕疵,会对其未来的人生规划产生不可预知的影响,所以说过早的让孩子进入名利场是要承担风险的。

此外,各种娱乐节目为了节目效果和炒作收视率,也开始将选材方向瞄准儿童群体,这也是当前比较可怕的一种发展态势,岳云鹏的成名以后,跟其面貌相似的张成楚在微博上被曝光,而其家长不但没有及时制止事态的发展,反而让孩子学习小提琴等各种才艺,最近也开始练习各种电视节目以提高曝光率,这也是典型的童星制造的心理,如果理性的思考一下,这样的孩子真的会成功吗,如果成功,只会加速孩子的成长而使其童年失去了诸多的快乐,如果不能成功,对孩子的心理也是比较残酷的打击。

综上所述,无论家长处于什么样的心态,通过人为干预让孩子过早的进入名利场是非常不可取的,名利双收不属于天真烂漫的少年儿童,诚然,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夙愿,但这更多的是家长的一种虚荣心在作祟,并不是每个孩子都喜欢在镜头前做出各种不符合其年龄的表情和反应,如果是真心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那就请把童年还给天真的孩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