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门对联:4.观音菩萨

如题所述

〔4.1〕了知自性元明,反闻自性;
应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得」、「即」为入声字,属仄声。
〔编注〕属叠字联。台湾基隆市十方大觉寺,及台湾台北市善导寺观音殿有此副对联。

自性:诸法各自有不变不改之性。
〔4.2〕三十二应,现身说法,广化有情登觉岸;
百千万劫,救苦寻声,普施无畏度迷津。
〔平仄〕平仄仄平,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十」、「说」、「觉」、「劫」为入声字,属仄声。
〔编注〕浙江宁波七塔禅寺有此副对联。

「三十二应」出自《楞严经‧卷六》:「蒙彼如来授我如幻闻薰闻修金刚三昧,与佛如来同慈力故,令我身成三十二应,入诸国土。」指观世音菩萨为济度众生,而示现之三十二种形相,应以何种身分得度者,即现何种身相为其说法,令彼解脱。

「施无畏」出自《法华经‧卷七‧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观世音菩萨摩诃萨於怖畏急难之中,能施无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号之为施无畏者。」

有情:有情识之众生。
〔4.3〕千处祈求千处应;
万方诚敬万方灵。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
〔编注〕属叠字联。香港新界青山寺观音阁有此副对联。
〔4.4〕大慈大悲,寻声救苦;
千手千眼,随处化身。
〔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平仄平仄,平仄仄平。
〔编注〕属叠字联。河南桐柏山观音禅林千手千眼殿有此副对联。
〔4.5〕不必文章称大士;
虽无钟鼓亦观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仄平平。
〔编注〕福建泉州赐恩岩寺,及台湾嘉义县新港乡水月庵石碑有此副对联。出自明代李贽,「观音大士」嵌入对联中。

大士:菩萨之通称。
〔4.6〕甘露常流功德海;
香云遥映普陀山。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仄平平。
「德」为入声字,属仄声。
〔编注〕江蘇镇江金山寺有此副对联,出自清代乾隆皇帝。

甘露:是诸天不死之药,食者命长身安,力大体光。如来之教法,譬之甘露。
〔4.7〕石山石座石观音,石貌鎔成甘露水;
金势金形金法相,金容现出大悲光。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石」、「出」为入声字,属仄声。
〔编注〕属叠字联。甘肃榆中菩萨殿有此副对联。
〔4.8〕地接竹龕,声通南海;
寺开莲座,人引西天。
〔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仄平平仄,平仄平平。
「接」、「竹」为入声字,属仄声。
〔编注〕台湾桃园县大溪观音寺有此副对联。

南海:补怛洛迦山在印度之南海岸,为观世音菩萨之庄严道场。根据《八十华严经‧卷六十八‧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九》:「於此南方,有山名补怛洛迦,彼有菩萨,名观自在。」
西天:指阿弥陀佛之极乐净土。
〔4.9〕自在自观观自在;
如来如见见如来。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仄平平。
〔编注〕属叠字联。浙江普陀山慧济寺,浙江杭州灵峰寺,天津荐福观音寺,及海南万宁华封岩堂壁有此副对联。

如来:为佛十号之一,即乘真如之道而成正觉。
〔4.10〕西天施法雨,雨沐三千界;
南海涌潮音,音传万亿年。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编注〕属顶针联。出自近代观世心。

三千界:为古代印度人之宇宙观,以四大洲及日月诸天为一小世界,合一千小世界为小千世界;合一千小千世界为中千世界;合一千中千世界为大千世界。
〔4.11〕西方竹叶千年翠;
南海莲花九品香。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仄平平仄仄平。
「竹」为入声字,属仄声。
〔编注〕四川峨眉山万年寺,及福建东山石庙山寺有此副对联。

江蘇丹徒绍隆寺诵经堂将上联「竹叶」改为「绿竹」,并把下联「莲花」换成「红莲」。

西方:指阿弥陀佛之极乐净土。
九品:根据《观无量寿经》,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上品下生、中品上生、中品中生、中品下生、下品上生、下品中生、下品下生为九品。
〔4.12〕西江月色千秋偃;
南海潮音万古同。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仄平平仄仄平。
〔编注〕台湾台南县茅港尾观音寺有此副对联。
〔4.13〕妙相圆融,遍尘刹而无求不应;
悲心志切,度群生而有感皆通。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编注〕属叠字联。江蘇蘇州戒幢律寺观音殿有此副对联。
〔4.14〕见像知皈,示现普陀真境界;
闻声救苦,流传震旦大因缘。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编注〕美国德州休士顿玉佛寺观音殿有此副对联。

震旦:指中国。
〔4.15〕法法圆通,故名自在;
头头合道,因号普门。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
「合」为入声字,属仄声。
〔编注〕属叠字联。浙江天台山国清寺观音殿,及浙江普陀山圆通禅院有此副对联。出自近代印光大师,参阅《印光大师全集‧册二》。

普门:一门之中摄入一切法。
〔4.16〕芙蓉花面春风暖;
杨柳枝头甘露香。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平仄平平平仄平。
〔编注〕天津北塘观音寺,及广东雷州伏波祠观音庙有此副对联。
〔4.17〕南海驾慈航,普渡众生登觉岸;
西方悬慧日,光昭万姓庇钧天。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觉」为入声字,属仄声。
〔编注〕广东汕头青云禅寺观音阁有此副对联。

〔4.17.1〕南海驾慈航,普渡群生,同超苦海;
西天悬慧日,光临万姓,大庇人天。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编注〕浙江临安千佛寺观音殿有此副对联。

〔4.17.2〕南海覆慈云,紫竹林中施法雨;
西天悬慧日,白莲座上绕祥光。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竹」、「白」为入声字,属仄声。

〔编注〕出自近代观世心。
〔4.18〕指点迷津,千处祈求千处应;
宏开觉路,万邦有感万邦通。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觉」为入声字,属仄声。
〔编注〕属叠字联。浙江宁波七塔禅寺有此副对联。上联取材於佛门课诵中的〈观音菩萨偈〉。
〔4.19〕若不回头,谁替你救苦救难;
如能转念,何须我大慈大悲。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
〔编注〕属叠字联。浙江萧山观音寺,山西朔县崇福寺观音殿,及甘肃宁县观音庙有此副对联。安徽九华山观音庵将下联「何须」改成「无须」。
〔4.20〕座下莲花,占断西湖三月景;
瓶中杨柳,分来南海一枝春。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一」为入声字,属仄声。
〔编注〕浙江杭州栖霞寺,四川新津观音庵,及甘肃兰州华林寺观音殿有此副对联。

〔4.20.1〕瓶中杨柳绿;
座下莲花香。

〔平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平。

〔编注〕台湾台南市清水寺有此副对联。
〔4.21〕问大士缘何倒坐;
恨凡夫不肯回头。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
〔编注〕广东广州海珠寺,及广东南海大士庙有此副对联。

倒坐:1. 坐南朝北;2. 背对众生,面壁而坐;3. 倒驾慈航。

〔4.21.1〕问菩萨为何倒坐;
叹众生不肯回头。

〔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
仄仄平仄仄平平。

〔编注〕江蘇南京鸡鸣寺观音楼观音神龕有此副对联。

〔4.21.2〕问菩萨缘何倒坐;
笑世人不肯回头。

〔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
仄仄平仄仄平平。

〔编注〕福建长汀朝斗岩观音庵有此副对联。
〔4.22〕清净在音闻,倾耳循声度苦厄;
妙明原性觉,现身说法证圆通。
〔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
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觉」、「说」为入声字,属仄声。
〔编注〕湖南长沙麓山寺观音殿有此副对联。
〔4.23〕寻声救苦,千处祈求千处应;
念佛持名,万人信愿万人生。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
「佛」为入声字,属仄声。
〔编注〕属叠字联。出自近代观世心,上联取材於佛门课诵中的〈观音菩萨偈〉。
〔4.24〕寻声救苦,大士慈航苦海;
现相示迷,观音普渡迷津。
〔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编注〕属叠字联。出自近代观世心,「观音大士」嵌入对联之中。
〔4.25〕悲愿宏深,故从箇裏涌甘露;
慈恩浩荡,致使寰区尽竭诚。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竭」为入声字,属仄声。
〔编注〕出自近代印光大师,参阅《印光大师全集‧册二》。
〔4.26〕涌出玉瓶,咸沾甘露;
莲开宝座,普荫慈云。
〔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出」为入声字,属仄声。
〔编注〕台湾台北县芦洲乡涌莲寺有此副对联,「涌莲」寺名嵌入对联之首。
〔4.27〕紫竹坐清风,吹开云雾千年绕;
玉瓶注法雨,洒遍乾坤万户春。
〔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平仄;
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竹」为入声字,属仄声。
〔编注〕湖北枝江福清寺观音殿有此副对联,出自近代龚勋成。

〔4.27.1〕紫竹清风,吹开雾露千年晓;
玉瓶法雨,洒遍乾坤万户春。

〔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竹」为入声字,属仄声。

〔编注〕山西河曲海潮禅寺东殿有此副对联,出自清代黄宅中。
〔4.28〕紫竹林中,紫竹丛生,般若慈云垂紫竹;
莲花台下,莲花经诵,庄严实相现莲花。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竹」、「实」为入声字,属仄声。
〔编注〕属叠字联。台湾嘉义县大林镇昭庆寺有此副对联。
〔4.29〕紫竹林中,阐明奥妙;
白莲台上,指点迷津。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
仄平平仄,平仄平平。
「竹」、「白」为入声字,属仄声。
〔编注〕四川平武观音庙有此副对联,出自曾恕。
〔4.30〕紫竹林中垂法雨;
落伽山外现慈云。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
「竹」为入声字,属仄声。
〔编注〕福建泉州赐恩岩寺有此副对联。
〔4.31〕紫竹林中观自在;
白莲座上现如来。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平仄仄仄平平。
「竹」、「白」为入声字,属仄声。
〔编注〕浙江杭州昭庆寺,及福建南平明翠阁有此副对联。广东雷州宝明寺,及台湾台北县林口乡观音寺将下联「现」改为「见」。广东丰顺太平寺则将下联「现」改为「显」。

〔4.31.1〕紫竹林中,无我无人观自在;
白莲座上,非心非色见如来。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
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竹」、「白」为入声字,属仄声。

〔编注〕广东潮州开元寺观音阁有此副对联。下联「非心非色」是否应写成「非空非色」,有待查证。
〔4.32〕慈起无缘,恩周庶类;
悲兴同体,道启多门。
〔平仄〕平仄平平,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编注〕出自近代印光大师,参阅《印光大师全集‧册二》。取材於《心地观经‧卷一‧序品第一,卷四‧厌舍品第三》:「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4.33〕杨柳枝头甘露洒;
莲花座上慧风生。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编注〕甘肃华亭观音殿有此副对联。
〔4.34〕碧裏观空,寺拱西天悬皓月;
云中听世,门朝南海接慈航。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接」为入声字,属仄声。
〔编注〕台湾台南县白河镇碧云寺有此副对联,「碧云」寺名嵌入对联之首。
〔4.35〕誓愿宏深,处处现身说法;
慈悲广大,时时救苦寻声。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说」为入声字,属仄声。
〔编注〕属叠字联。浙江天台山国清寺观音殿,及浙江普陀山不肯去观音院有此副对联。出自近代印光大师,参阅《印光大师全集‧册二》。
〔4.36〕广运婆心称大士;
睁开慧眼妙观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编注〕福建泉州南台岩佛祖殿有此副对联,「观音大士」菩萨名嵌入对联。

慧眼:二乘之人,照见真空无相真理之智慧,为空谛一切智。
〔4.37〕随处现身,芙蓉面上春风拂;
寻声觅苦,杨柳枝头甘露流。
〔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拂」为入声字,属仄声。
〔编注〕甘肃兰州白塔寺,及河南桐柏山普化寺观音殿有此副对联。出自清代长龄。

〔4.37.1〕随处现身,只为群生开觉路;
寻声救苦,永留宝筏渡迷津。

〔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觉」为入声字,属仄声。

〔编注〕甘肃兰州白塔寺罗汉殿有此副对联,出自安泰。
〔4.38〕观以无心,何去何来何自在;
音非法像,是空是色是圆通。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编注〕属叠字联。云南昆明圆通寺有此副对联,「观音」菩萨名嵌入对联之首,「圆通」寺名嵌入对联中。後学将上联原文「何来何去」试改为「何去何来」,以符合平仄格律,有待查证。
〔4.39〕观行圆通,慈观悲观清净观;
音闻自在,妙音梵音海潮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仄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仄平仄平平。
〔编注〕属叠字联。浙江温州江心寺圆通殿有此副对联,「观音」菩萨名嵌入对联中,出自近代木鱼法师。

取材於《法华经‧卷七‧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真观清净观,广大智慧观,悲观及慈观,常愿常瞻仰。」及「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是故须常念。」
〔4.40〕观我观人观自在;
大悲大愿大圆通。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仄平仄仄仄平平。
〔编注〕属叠字联。四川新都观音寺有此副对联,出自清代王树酮。

〔4.40.1〕观色观空观自在;
大悲大愿大圆通。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仄平仄仄仄平平。

〔编注〕属叠字联。出自近代观世心。

〔4.40.2〕观音自在,观色观空观自在;
大士圆通,大悲大愿大圆通。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

〔编注〕属叠字联。出自近代观世心,「观音大士」菩萨名嵌入对联之首。
〔4.41〕观见西天,法雨频来净俗世;
音扬南海,慈云常现护禅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俗」为入声字,属仄声。
〔编注〕广东雷州伏波祠观音庙有此副对联,「观音」菩萨名嵌入对联之首。
〔4.42〕观空有色西方月;
听世无声南海潮。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仄平平平仄平。
〔编注〕浙江永嘉玉莲庵,福建晋江觉梅庵,及山西朔县崇福寺观音殿有此副对联。
〔4.43〕观照十方法界,以无求不应;
音听九界众生,而有感皆通。
〔平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十」为入声字,属仄声。
〔编注〕台湾苗栗县头屋乡石观音寺有此副对联,「观音」菩萨名嵌入对联之首。

十方:为四方、四维、上下之总称,即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
九界:指十法界中之九界,即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间、天上、声闻、缘觉、菩萨。
〔4.44〕观彻宏微真自在;
音宣圆妙大慈悲。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仄平平。
〔编注〕福建长汀卧龙山寺观音阁有此副对联,「观音」菩萨名嵌入对联之首。
〔4.45〕观瞻鷲岭云深锁;
音听禅关月上敲。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平仄平平仄仄平。
〔编注〕广东饶平观音阁有此副对联,「观音」菩萨名嵌入对联之首。
〔4.46〕观听四方岩,到此如临南海;
音容千古在,何须别问西天。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别」为入声字,属仄声。
〔编注〕湖南永兴观音岩有此副对联,「观音」菩萨名嵌入对联之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