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点批注是什么意思

圈点批注是什么意思

圈点批注:

一是可以经常提醒你读书要细心,要用脑思考,从而加深印象,帮助记忆。

二是可以将阅读中一闪而过的感触,见解或难点标记下来。

三是可以真正理解、掌握书本知识,并且由此有所发现、创造。

一般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初读标记”。初读重点应在与把握整体精神,理解整体脉络。以读为主,同时用自己特定的符号,划出要点难点疑点。第二步是“重读整理”。通过重读,整理初读时划的符号,并依据符号复习要点,研读难点,思考疑点。

批注包括评语、体会、质疑、阐述等,可以写在“天头”“地角”“中缝”“页边”、篇始、篇末或段尾空白处,随读随写,但要注意力求简练明白。

扩展资料:

几种常见的符号:

1、圈号:用圆圈将字词句甚至语段全部圈起来。

2、点号:指在字下加黑点小圆圈或小三角符号。

3、勾号:用对勾勾出所要突出的内容或增加内容。

4、线号:主要指画横线或波浪线。

5、其它符号:如用“∥”标明朗诵节奏、停顿或段落层次;用“?”表示疑问;用“*”标明重点注意等等。

从批注的位置,有四种类型:

1.眉批:指在文章的上眉或下眉(也叫页脚)做批注。一般来讲,生字的注音、词语注解、作家作品介绍等批注在下眉。

2.旁批:指文章的左右两侧。主要批一些感想、写法等。

3.夹批:也叫行间(或段间)批。指在字里行间或段落之间进行写批注。内容可以很杂,依个人喜好来定。

4.首尾批:指在文前(包括标题)和文后进行批注。从学习的角度来讲,文前适合写文章的内容主旨,文后适合写写作特色和读后的感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7-31

批注,指阅读时在文中空白处对文章进行批评和注解,作用为帮助自己掌握书中的内容。

批注的位置:可以是“眉批”、“首批”(批在书头上),也可以是“旁批”、“侧批”(字、词、句的旁边,书页右侧),还可以是“尾批”(批在一段或全文之后)。

“批注” 时应用语简洁、精练,语言通顺,不能太繁琐,用自己的话准确概括,做到言简意赅。

联想式批注

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让他们能够由此及彼,能够自觉的由文本迁移到文外。这种阅读方法有注于学生知识的迁移、信息的归类整合。

如学生在《雨说》的第一段作出如下批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做得多么准确,其实第一段就是这句唐诗的诠释和改写。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11-08
【圈点批注四方法】  ①词语:不能理解的用横线,认为用得好的用框框  ②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③有疑问的地方,用括号再加问号  ④用双竖线和单竖线划分文章层次【详细解释】  圈点勾画与批注  圈点勾画与批注是学习语文必须掌握的方法之一。这种方法自古以来一直为读书人所推崇。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书动笔,能够帮助记忆,积累资料,特别是能够加深理解,透彻把握书中精髓。四大古典小说在历史上就有多个批注版本。几十年来,毛主席每阅读一本书,一篇文章,都在重要的地方划上圈、杠、点等各种符号,在书眉和空白的地方写上许多批语。可见,圈点勾画与批注对读书来讲,确实是一种好方法。
首先,谈谈圈点勾画。所谓圈点勾画,是指在阅读的过程中,用一些比较固定的简单符号标出字、词、句、段。目前,圈点勾画的符号并不像标点符号那样固定统一,但几种常见的符号被大家所通用。
根据符号的特点,可以分为:
1.圈号:用圆圈将字词句甚至语段全部圈起来;
2.点号:指在字下加黑点小圆圈或小三角符号;
3.勾号:用对勾勾出所要突出的内容或增加内容;
4.线号:主要指画横线或波浪线
5.其它符号:如用“∥”标明朗诵节奏、停顿或段落层次;用“?”表示疑问;用“*”标明重点注意等等。
根据标明的内容,又可以分为:
1.字标号:在字下打点或用圆圈将字圈起来,主要指生字;
2.词标号:在词语下打点或用方框将字框起来;
3.句标号:用画横线或波浪线将重点语句标明;
4.段标号:主要用“∥”标明段落层次,用“①②③……”标明段落;
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习惯设计符号,符号应简单易记好用,不宜过多、过繁,否则适得其反,给阅读制造麻烦。
其次,说说批注。批和注不一样。“批”指批语,主要反映读者的看法、思想感悟和内容的理解与概括。“注”指注解,如字音、词义、作家作品介绍、内容出处等。
从批注的位置,有四种类型:
1.眉批:指在文章的上眉或下眉(也叫页脚)做批注。一般来讲,生字的注音、词语注解、作家作品介绍等批注在下眉。
2.旁批:指文章的左右两侧。主要批一些感想、写法等。
3.夹批:也叫行间(或段间)批。指在字里行间或段落之间进行写批注。内容可以很杂,依个人喜好来定。
4.首尾批:指在文前(包括标题)和文后进行批注。从学习的角度来讲,文前适合写文章的内容主旨,文后适合写写作特色和读后的感想。
最后,讲讲在圈点批注的过程中,要注意两点:第一,圈点勾画与批注要结合使用,不能脱节。第二,虽然是读书的辅助手段,也要注意整洁,不能乱涂乱画,潦草不堪,既不美观,也不便于以后的复习。
第3个回答  2017-03-12
批注中的旁点是什么意思
批注: 常用的读书方法。阅读的时候把读书感想、疑难问题,随手批写在书中的空白地方,以帮助理解,深入思考。
批注:在阅读过程中,圈圈点点,心有所感,笔墨追录,三言两语,生动传神。
批注: 阅读时在文中空白处对把文章进行批评和注解,作用是帮助自己掌握书中的内容。批注是我国文学鉴赏和批评的重要 形式和传统的读书方法,它直入文本、少有迂回,多是些切中肯綮的短词断句,是阅读者自身感受的笔录,体现着阅读者 别样的眼光和情怀。
批注的位置:
可以是“眉批”(批在书头上),可以是“旁批”(字、词、句的旁边,书页右侧),可以是“尾批”(批在一段或全文之后)。
批注的内容非常广泛,大体可以归纳为4类:
1.注释:在读书时,遇到不认识或难懂的字、词,查字典、找参考书,弄清词义,指明出处,写在空白处。
2.提要:边看边思考,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中心思想,把握文章脉络,提示语言特点。
3.批语:读书时,会有各种思想、见解、疑问产生,这些内容可随手写在空白处。
4、警语:在读书时,发现优美语句、典范引文、重要段落、新颖说法及特别值得注意的地方,为提醒自己,可批注上“注意!”、“重要!”、“用心记住!”“抄写笔记”等字样,使自己注意力集中,并为今后重点阅读提供条件。
做批注的方法:
1.赏析语言特色(如修辞生动、动词准确、修饰语精当、哲理深刻------)
2.评点人物
3.生发联想
4.剖析写法
5.批判文本
6.质疑问难
做批注的注意点:
“批注” 时应注意用语简洁、精练,语言通顺,不能太繁琐,用自己的话准确概括,做到言简意赅。
在原书地方写你的真实的感受,写不下可用其他纸张。有什么些什么。不拘一格。如果该书你准备阅读多次,注意每次用不同的笔写。
第4个回答  2017-09-25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程度不够的原因,阅读太少是一个,阅读不得法尤其是重要的一个。多读固然重要,但尤其重要的是怎样读。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充分重视习惯的培养,方法的传授和思路的点拨。我们在教学实践和读书实践中发现用圈点、批注的方法阅读文章效果颇佳。
圈点,指阅读时利用一套自己能够理解的能代表某方面意义的符号在文章的字、词、句段上圈点勾划。圈点的过程是读、思、记的组合过程,可促进理解,增强记忆,便于复习,便于检查、摘录。宋朝著名学者朱熹读书时就十分喜欢在书上作各种记号,初读、再读、三读都用不同颜色的笔圈点勾画,他认为这样能“渐渐向里寻到那精英处”。批注,即批语注释,是对文章的品评、鉴赏,是多角度、高层次的阅读过程,同时也是读者的消化、吸收、转化和运用的过程。
初读时,圈点的重点应是需要注音、注释的生字生词、自然段的序号、文章的中心句或重点语句。此次圈点主要是读通文章,粗知作者思路,初识文章的框架、即整体感知文章的大概内容,对以后的深入阅读起确定方向的作用。阅读时多采用速读的方式。
再读时,批注的重点应是解决初读时圈点的问题。圈点的重点应是文章的重点、难点和疑点,重要的、精彩的、有欣赏价值的佳句以及感受最深的句子,结构段的序号,修辞、表达方式、说明方法、论据类型等。此次圈点是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不断提高自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这种训练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读懂文章,养成边读书边动脑的良好习惯,从而终身获益。阅读时多采用精读的方式。
三读时,主要解决再读过程中圈点的内容和作批注、写感悟。有的语句之所以让人感到美妙,是因为表达的意思深刻、精辟,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和警策。例如鲁迅的小说《故乡》的结尾一段话就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哲理,如果读完之后不指导学生去深思、品味,那么这篇小说还有何价值呢?这时可以指导学生把自己的感悟写在旁边。有的写道:“路在脚下延伸”;有的写道:“有希望和奋斗,生活就是充实的、丰满的”。此次阅读主要让学生读透文章,给学生真正的阅读权利,让学生真正走进作品,真正有自己的创见,达到既“忘我”又“有我”的境界。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批判能力、创造能力是极好的。阅读时多采用品读的形式。
圈点、批注不是在文章中任意涂写,而是要求有自己的一套符号系统,同时要简单、明了,表示的意义也要固定。尤其给文章作批注时要在反复阅读、认真思考、比较分析、揣摩体味后才能进行。朋友们,当您按以上要求阅读完一篇文章时会发现:您的圈点、批注也是一篇绝妙的作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