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有哪些特点

如题所述

在硬件方面突出预防为主的概念。例如车厢使用阻燃材料,电缆电线也是阻燃的。如果燃烧起来也是能使冒烟,不能着火。站区间工程均采用钢筋混泥土结构,属一级耐火建筑。

城市轨道交通地理位置特别。地铁均建在地面以下,只有在两端终点站处才延伸至地面,而轻轨虽在地面以上,但绝大多数采用高架结构,高出地面。二者与别的运输方式在地理位置上有明显的不同。也正是因为这个特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往往是一个独立的封闭系统,仅在车站处才能与别的运输方式连接起来。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行态势总体平稳,但近年来运营里程迅速增加、线网规模不断扩大,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行压力日趋加大。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各省级人民政府要根据各自职责加强指导,强化督促检查。城市轨道交通所在地城市人民政府要进一步细化贯彻落实政策措施,明确责任分工和时间进度要求,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城市轨道交通所在地城市及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要将城市轨道交通纳入政府应急管理体系,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加强应急救援力量建设和应急培训。强化现场处置应对,建立有关各方协调联动、快速反应、科学处置的工作机制。

建立与运营安全和服务质量挂钩的财政补贴机制,科学确定财政补贴额度。支持对城市轨道交通设施用地的地上、地下空间实施土地综合开发,以综合开发收益支持运营和基础设施建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城市轨道交通运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7-12

在硬件方面突出预防为主的概念。

例如车厢使用阻燃材料,电缆电线也是阻燃的。如果燃烧起来也是能使冒烟,不能着火。站区间工程均采用钢筋混泥土结构,属一级耐火建筑。

城市轨道交通地理位置特别。地铁均建在地面以下,只有在两端终点站处才延伸至地面,而轻轨虽在地面以上,但绝大多数采用高架结构,高出地面。

特别说明:

在国内,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很多类型还没有绝对明确的规范定义。“地铁”和“轻轨”的名称本身就不严谨,因为“地铁”早已不特指地下铁路,“轻轨”也不特指轻型轨道,两者概念在民间和学术界一直存在很大分歧争议。

从已建成的城市轨道交通情况来看,中国大陆内的地铁系统,其技术规范、数据规格、建成效果等都较为统一,在多座城市中应用,可以形成相对完善的标准体系。

轻轨系统没有清晰规定,不少火车迷、学者及其相关文献将其标为中运量系统,也有将运行C型或L型地铁车辆的系统称之为轻轨的情况。参照传统地铁外观建设的轻轨,在国内运用并不广泛。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城市轨道交通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02-22
一、单因素影响分析
(一)人员影响因素分析
1.人在保障运营安全方面的重要性。在安全问题中,认识矛盾的主要方面,因为即使是高度自动化的系统也避免不了人的介入,不可能完全不受人的操纵和控制。德国安全专家库尔曼认为,人是一种安全因素和防护对象,机器是一种安全因素,环境是一种安全因素和应予保护的财富。在人—机—环境系统中只有人向安全问题提出挑战,一个掌握足够技能和装备的人能够发现并纠正系统故障,并使其恢复到正常状态。不幸的是,绝大多数事故的发生均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关。交通运营安全与许多活动有关,所有各项活动都依赖于高效、安全和可靠的人的行为。人对运营安全的特殊作用可归纳为下述三点:(1)人的主导性;(2)人的主观能动性;(3)人的创造性。
2.运营安全的人的素质要求。如图1所示。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12-25
你好
1、城市轨道交通具有较强的运输能力。
2、城市轨道交通具有较高的准时性。
3、城市轨道交通具有较高的速达性。
4、城市轨道交通具有较高的舒适性。
5、城市轨道交通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6、城市轨道交通能充分利用地下地上的空间。
7、城市轨道交通的系统运营费用较低。
8、城市轨道交通对环境的污染较小。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你,望采纳,谢谢。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0-08-21
地铁安全运营管理模式的特点是什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