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的国际音标

如题所述

格律对照词:
秦观《减字木兰花(天涯旧恨)》
中平中仄,中仄中平平仄仄。
天涯旧恨,独自凄凉人不问。
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中仄平。
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
中平中仄,中仄中平平仄仄。
黛蛾长敛,任是东风吹不展。
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中仄平。
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
(说明:词牌格律与对照词交错排列。格律使用宋体字排印,对照词使用粗体字排印。词牌符号含义如下:
  
平:填平声字;仄:填仄声字(上、去或入声);中:可平可仄。逗号“,”和句号“。”:表示句;顿号“、”:表示逗。粗体字:表示平声或仄声韵脚字,或可押可不押的韵脚。下划线:领格字。『』:例作对偶;〖〗:例作叠韵)
国际音标,又称国际语音字母(英文International Phonetic Alphabet,简称IPA),是用于为全世界所有语言注音的符号系统。其最早源于1888年,由国际语音协会制定。
国际音标遵循“一音一符”的严格标准[1] ,最初用于为西方语言、非洲语言等的标音。经过多年发展,在中国语言学者赵元任等人的努力下,国际音标逐渐完善,已可为汉语等东方语言注音。
2005年后,通行表上的音标计有辅音72个,元音23个。直到2007年,国际音标共有107个单独字母,以及56个变音符号和超音段成分。国际语音学学会偶尔会增删一些符号,或者修正某些符号。
注:有关英语中所用到的“国际音标”,仅为国际音标其中一部分,见英语国际音标词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