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结合历史教学实践谈谈历史课堂教学中,创设历史情境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如题所述

一、利用“热点”问题创设最佳历史课堂教学情境
历史虽然是过去的东西,但历史又是过去和现实永无休止的对话,是对过去和现在有着某种深刻联系的一门学科;是人们了解自己的社会,理解变化与延续的唯一途径。在形式生活中,我们所遇到的很多问题,尤其是人们瀑布关注的一些“热点”问题,它们的形成不是瞬间的,而是有着各自的历史渊源。人们常常需要“以史为鉴”,通过借鉴历史的经验,来反省自我、认识自我和超越自我;通过借鉴历史的经验,来加深对现实的理解,把握事物的本质,从而科学地预见未来。因此,在历史教学中适时地引入一些“热点”问题,创设最佳课堂教学情境,既能教好地体现历史学科“古为今用”的原则,也能更好地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性,这是素质教育对历史教学的要求。
利用“热点”问题创设最佳课堂情境可在课前引言,也可在课中以及在课后知识小结,视事实情况而定,根据教学内容是需要适时引入。可以由教师直接引入, 也可以由学生的提问来引入。随着现代教学手段的不断完善,甚至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导入图片、录象、声音等各种资料,这样更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立足于课本,将一些社会现实中学生感兴趣发“热点”与课本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
比如,我在教学《甲午中日战争》这一课时,在引言设计就利用了学生熟悉的“热点”问题,美日模拟夺取钓鱼岛联合军事演习,等等引入新课。教师用生动的语言满腔愤怒地揭露日本的侵略罪行,把学生带入预设的课堂情境,激发了学生对日本满腔愤怒的情绪,爱国主义教育到了很好效果,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迫切想知道日军的侵略罪行,这样就顺利成章地进行新课教学。
又如在学习本课的最后一目“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时,我引入了当今的热点“台湾问题”,中国的统一政策与台独势力的斗争,国际反华势力的干扰。激发了学生的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七嘴八舌讨论台湾问题,我就因势利导谈到中国的统一问题,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新课结束后,我引导学生对比近代中日两国,十九世纪中叶中日两国的境遇相似,为何几十年后的十九世纪末两国情况却大相径庭呢?提出讨论问题:谈谈你眼中的大和民族,这又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对大和民族进行客观正确的评价。
但是引入“热点”不能喧宾夺主,必须立足于教材内容,还要随时捕捉学生是闪光点,引入方式不拘一格。另外,提醒各位同仁,利用这种方式必须关注时事动态,关心国内国际大事。在平时积累素材,才能在课堂上随机提取。
二、运用语言与情感等创设氛围
在历史课堂教学这个大“舞台”上,历史教师既是“导演”,又是“演员”,与学生共演一台戏。教师的功夫在于教师的教学艺术,为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创设一个轻松活动,意境生情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沐浴在情感艺术的享受之中,从而激发学生兴趣,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语言是我们交流思想,表达情谊的重要工具,语言是最普遍、最直接、最常用的的教学手段,语言描绘情境,对历史教学无疑是很重要。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趣味性,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教师授课时,语言简明生动,能增强艺术渲染力,能把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壮观的历史场面展现给学生,使他们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充分地感受到历史的魅力,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历史。相反,如果教师忽视这一环节,授课时语言呆板、枯燥、冷漠、照本宣科,必将使得历史知识像一杯白开水,索然无味。例如在讲到“共产党艰苦的反扫荡”时,我给学生讲了这样一个场景。 “当五壮士英勇跳崖后,日本的军事指挥官,命令所有的日本战士整齐的排列成行,站在五壮士跳崖的地方,恭恭敬敬的鞠了三个躬,然后慢慢转身离开……”讲到这里的时候,学生眼睛里闪烁出一种目光是我从来都没有看到过的,一种崇敬之心油然而生,就在这瞬间迸发出来,无法压抑。我和学生都达到了一种感情上的共鸣。之后,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感想,表达了自己的感情。这就是历史情景的魅力。学生在思想上,情感上受到了未曾有的震撼。要学生在历史情景中去思考问题,可以更好的感受历史。在感悟中去探究历史,更深刻的认识历史。
又如在讲黄海海战的时候,我给学生讲述了邓世昌的英勇事迹。“志远号”被日军鱼雷击沉后,邓世昌和全体将士全部落水。有人递给他救生圈,他拒绝不接受;其爱犬咬住他的发辫,希望救出主人。但是邓世昌决心以身殉国。将爱犬按入水中。自己带着满腔的悲愤和遗憾一同沉没在黄海惊滔骇浪中。学生听了以后很感动,感受到了历史上的那惊心动魄的时刻。感受到了邓世昌的为国献身的无畏精神。
三、运用图片、实物、模型等,直观展示创设情境
历史知识虽然具有“过去性”,但又具有“直观性”很强的特点,包括如实物、模型、历史图片、历史地图和图表以及文物古迹等。针对青少年好奇心强、求知心切的特点,把这些“知识”生动、形象、鲜明地展现于他们面前,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启发学生的思维与想象,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通过这些直观材料的展示与解说,也可以把较复杂的问题简明化,抽象的问题形象化,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掌握距离他们极其遥远而难以记忆的历史知识。如,在讲授“秦朝统一货币”时,将仿制的秦“圆形方孔钱”(价格很便宜,容易买到)向学生展示并作了适当介绍,并出示清朝的“康熙通宝”加以对比,使学生对“秦始皇规定以原秦国圆形方孔的半两铜钱为全国通行的货币,后来历朝的铜钱都仿照秦朝的样式”的知识有了感性的认识。实物例证是学生获得概念和发现规律的基础,它使学生较“真实”地体验和感受历史,有条件的都应该在课堂中充分展示。
四、运用录音、录像、微机等,再现情境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教育改革提供了条件,各种现代化科技成果被用于教学中,既推动教学手段的更新,而且促成了教学方法的改革。投影、录音、录像、电视电影片段、微机的演示,能提高视听效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情感的熏染中,感知历史,激发情趣,活跃思维。尤其是计算机程序教学,可将教师的思维过程用计算机的画面和文字体现出来,它通过剪辑电影、电视画面、照片,把本不能再现的历史现象,“真实地”或“近似地”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声、光、形、色、音等多种信息作用于学生,加深了学生对所学历史知识的印象,提高了学生记忆历史知识的质量。如在讲解“香港、澳门回归祖国”这一内容时,不妨播放歌曲《七子之歌——澳门》、电影《鸦片战争》片段等作为背景资料,让学生走进这段血与火的历史,去感受民族的耻辱;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谈谈感受 ,之后再观赏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主权交接仪式的电视录像资料,使学生充分感受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统一,给每一个中国人带来强烈的心灵震撼和无比的自豪感。这样既激发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激起起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热情;最后师生齐唱歌曲《歌唱祖国》(配乐曲),坚定同学们报效祖国的决心。又如在讲解“九一八”事变时,可先播放歌曲:“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遍野的大豆和高粱……九一八,在那一个悲惨的时刻,我离开了家乡,抛弃了无尽的宝藏……九一八……”在悲凉的歌声中,学生的胸中升起一股对入侵者愤恨的怒火,对祖国母亲无比的热爱;使他们受到了一次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五、运用讨论、抢答、争辩、竞赛、游戏等方法创设课堂教学环境
在课堂中,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参与到形式多样、新颖有趣的的抢答、争辩、竞赛、游戏等活动,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且还能通过竞赛或抢答等培养学生竞争意识与团结协作精神。
例如在《戊戌变法》中有这样一个知识点:维新派与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让几个学生分别扮演荣禄、李鸿章、康有为等,在总理衙门的西花厅进行论战,从中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到封建顽固势力不仅仅单指顽固派,还包括洋务派,同时也了解了两派论战的内容,突破了重难点。也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能力。
六、采用角色扮演法体会历史情境,激活课堂
教师是一堂课的导演。这堂课的好坏,与导演的技巧密切相关。因此,教师可充分利用历史材料,通过精心策划,使之成为小品,整个教学由学生和教师通过表演进行,将一些抽象的知识,深奥的道理以具体的形象作深入浅出的说明。例如在学习“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这一内容时,即可采用角色扮演形式,由学生分别扮演孟子、荀子、庄子、墨子、韩非子等几个历史人物,围绕“在社会发生深刻变化的时期,如何治理国家”这个问题,各抒己见,展开辩论。又如在学习商鞅变法这一课时,可将学生分成三个组,分别扮演新兴地主阶级、奴隶主旧贵族、农民。要求学生从所扮演角色的立场出发,对商鞅变法的措施加以评论。让学生进行讨论,教师深入学生中给予适当讲解和启发。然后请学生发表看法。又如如在讲西安事变一课,让学生事先准备,模拟“西安事变”前后,张学良,杨虎城对蒋介石进行劝说和“兵谏”的大致过程,增强了课堂的生动和实感。学生不仅深刻的理解“西安事变”的重要意义,而且还给学生提供了自我表现的机会和发展潜能的场所,学生的心理上得到了一种满足,激发学生对新的学习内容的求知欲。通过表演,再现历史,在这样的历史情景中,可以更多的体会历史,感悟历史,深刻认识历史,思考历史,更好的面对未来。
这种教学形式诱发了学生的自我表现,使学生在处于兴趣浓厚的兴奋状态中学习,既活跃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又加深了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七、把课堂延伸到校外,创设现场情境
文物古迹作为一种实物教材,是历史的见证,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因此许多文物古迹被命名为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国防教育基地。百闻不如一见,文物古迹以具体、形象、生动的物质形态展现在人们面前,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是任何别的教育手段所不能替代的。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到当地或别的地方的历史遗址、文物古迹、博物馆、纪念碑现场去参观游览,让学生欣赏、学习、借鉴传统文化,提高修养,丰富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激发对祖国的热爱。如近代历史上广西钦州曾经出现刘永福、冯子材两位蜚声中外的民族英雄,他们打败侵略者的英雄事迹是近代史上国人引以自豪的亮点,今在市区内的刘永福故居、冯子材故居于1996年11月被国家教委、民政部、文化部、文物局、共青团中央、解放军总政治部命名为“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6月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钦州人民一笔珍贵的精神文化财富。市区内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去参观、游览民族英雄的故居,让学生去了解、认识和体会“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这段历史,感受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体会市政府打造“大旅游”品牌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当然,在历史教学中,创设最佳课堂情境不仅局限于以上方式,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有时让学生唱课文内容相映衬的歌,也能创设一个新颖的教学情境。总之,要使学生不断地产生学习历史的需要和兴趣,就要创设出相关的教学情景,把形、声、色、情融为一体,从而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历史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