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怎么拉才不会有噪音

如题所述

拉二胡有噪音的改进方法如下:

1、持琴姿势不正确,使得弓毛不能正确地沿着与琴弦垂直的方向运动。请严格照着教材或视频纠正姿势;

2、姿势正确,但运弓不正确。弓子的走向应该是与琴弦垂直且与琴杆靠近,不论推拉弓弓毛走向都应一直保持同一直线,在松香上擦出的痕迹是一条直线,而不是一个对顶角,即行话说的【会拉的一条线,不会拉的一大片】;

出现杂音,那一般是跟运弓的力度有关。刚刚开始学的时候,老师会告诉你,运弓要平,用力要均匀,要使弓紧紧的贴着琴弦走,换弓的时候也要注意,避免突然用力,按弦时,指甲别碰到蛇皮。拉高音揉弦的时候,不要增加手指对琴弦的压力,也不要忘了此时拉弓那只手(万一左撇子,就不说右手了),别让弓同时触碰到里外琴弦。

3、以上两条都做到了,但用力过大,且与弓速不配合,慢弓大力度最容易出现噪音。正确的运弓是不给弓子加顶弦的力,即不加垂直于弓杆的力,而靠弓速改变音量。

扩展资料:

二胡拉时声音存有杂音原因有:

1、琴码两刻曹距离太近,导致里外弦距离太近。

2、弓毛太粗。弓毛拉紧后应偏扁状而非圆或椭圆状。

3、移动琴码下的海绵垫子,调整好厚度。

4、拉琴时正确持弓,注意弓毛不要轻触到未拉动的弦。拉里弦避免弓毛轻触到外弦。

5、扣千斤时要用线隔在里外弦之间,使里外弦在千斤处不接触在一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二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0-23

三点做好拉二胡将不会有噪音:

1.运弓

说到运弓,看似一个简单的动作,确是二胡练习中最最不能忽略的一个轻要环节,它是右手技术的基础。运弓技术的好坏将直接决定二胡音色的好坏,更是衡量一个演奏者对音乐行进历程的追求和掌控。常言说,“会拉一条线,不会拉一大片。”很多练习者面对枯燥的动作和单调的声音,草草拉几下就当做训练了,久而久之,二胡运弓问题也无法得到根本的改变。专业演奏者对运弓的要求就更低了,除增强自身艺术修养外,需做到未有声来先有情,强而不燥、弱而不虚、抑扬顿挫、收放自如。

二胡的弓子与大提琴的弓子不同,弓毛夹在两弦之间,灵活性大大降低。二胡有自己独特的运弓方法,所以需要下一番苦功才能获得。 弱奏时,必须减轻力度并放慢弓速;强奏时,应适当加轻对弓子的力度和加快弓子的速度。无论是运用那一弓法技巧,必须做到弓子在运行中平而直,掌握其中的运行角度,否则会直接影响到发音的质量。

2.左手按指正确

当我们在掌握了完美平衡的演奏姿势、自然、放松的持琴方法和正确的二胡持弓和运弓方法后,我们就能很容易地在空弦上演奏出有规律振动的、纯净、优美的乐音。但是一旦当我们的手指按到琴弦上去的时候,二胡上发出的声音将是另一回事。错误紧张的按弦将会使琴弦产生错误的振动。演奏二胡按弦时指尖触弦的状况对二胡的发音是至关重要的,指尖触弦动作的准确灵敏而富有弹性是保证二胡发音质量的不可缺少的条件。

3.左右手配合好节奏是音乐的骨骼,节奏的准确是音乐最基本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将左右手的动作控制在预定的节奏点上。但是,我们在刚接触两手的配合时,往往最先出现的就是节奏问题。这就需要我们首先养成对节奏的敏感,自己做自己的医生,以便在第一时间及时发现问题。

自己如果没有敏感地发现自己的问题,可以请老师帮助。当然,在没有老师的情况下,也还是有很多办法帮你发现的。比如,把自己的练习用录音机录下来听听,你会发现平常很少发现的问题。甚至可以用一些专门的音乐软件来协助你分析你自己的练习

扩展资料:

演奏技巧

坐姿

1、身体中线左斜,使重心落到了人体的左侧。

2、后背立直,端坐于凳子三分之一处

持弓(持弓的错误方法)

1、持弓位置过于靠近弓头或过于靠近中弓。

2、弓子过于深入虎口底部,使弓子掐死在虎口中,不能灵活运动。

3、持弓时手指过于向下“耷拉”,使弓杆紧压琴筒磨擦,弓毛反而离开琴筒向上偏移。

4、演奏外弦时,中指和无名指从弓杆与弓毛之间拿出来,到演奏内弦时再伸进去。

5、持弓时拇指的位置不正确。

6、持弓时中指过于伸入弓杆与弓毛之间,使它里外都用不上劲。

7、握弓过紧,致使食指根部、拇指第一关节内侧、以及中指第一关节外侧磨出了厚厚的老茧,有人误认为这是“功夫”,而实际是持弓方法上的错误。

8、拉二胡时,弓不可向上翘起,这样会导致音色不好。

持琴

1、琴筒错误地放于左腿中间,而不是放在左腿根部靠紧小腹的位置上。

2、琴杆过于左斜或右斜;过于前倾或内收。

3、第一把位时左手虎口离千斤过远。

4、左臂缺乏应有的支撑力,靠虎口夹紧而吊挂于琴杆之上。

5、拇指下弯勾住琴杆。

6、持琴时左手掌心贴近琴杆,手指“躺”倒按弦。

7、手指关节过分弯曲,以手指的尖端(甚至用指甲)触弦。

8、手指关节反弯,尤其是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的第一关节。

9、手指(尤其是无名指和小指)不是从弦的正面(从弦向琴杆方向)按弦,而是从弦的外侧(从弦向身体方向)按弦,以致只按实了外弦,内弦却处于虚按状态,常常因此而出现狼音。

10、演奏时始终让手指“悬”在音位的上方,不能放松。

11、当一个手指按在弦上时,其下面的手指蜷曲在掌心中。

12、持琴时大臂过分抬高,使左臂处于紧张而不自然的状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二胡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2
三点做好拉二胡将不会有噪音:

一、运弓
说到运弓,看似一个简单的动作,确是二胡练习中最最不能忽略的一个轻要环节,它是右手技术的基础。运弓技术的好坏将直接决定二胡音色的好坏,更是衡量一个演奏者对音乐行进历程的追求和掌控。常言说,“会拉一条线,不会拉一大片。”很多练习者面对枯燥的动作和单调的声音,草草拉几下就当做训练了,久而久之,二胡运弓问题也无法得到根本的改变。专业演奏者对运弓的要求就更低了,除增强自身艺术修养外,需做到未有声来先有情,强而不燥、弱而不虚、抑扬顿挫、收放自如。二胡的弓子与大提琴的弓子不同,弓毛夹在两弦之间,灵活性大大降低。二胡有自己独特的运弓方法,所以需要下一番苦功才能获得。 弱奏时,必须减轻力度并放慢弓速;强奏时,应适当加轻对弓子的力度和加快弓子的速度。无论是运用那一弓法技巧,必须做到弓子在运行中平而直,掌握其中的运行角度,否则会直接影响到发音的质量。
慢弓动作在二胡的弓法当中,慢弓是最不容易掌握好的,不进行严格的训练,时间长了,就会生很多问题。在长期的二胡练习和教学的历程中,我们发现,右手慢弓是一个简单又复杂的问题,应长期坚持练习,掌握要领,使其达到自如、流畅、放松的基本要求。无论快速、慢速都应以右臂肩关节的“旋内”与“旋外”为基础。乐曲中的轻、轻、缓、急和抑、扬、顿、挫等变化主要是通过不同的弓法技巧体现出来的。练习拉弓时应先以大臂带动腕关节先行,各个关节必须处于松弛状态,大臂不能过早就架出来。另外“平、直”也是最基本的要求,所谓“平”就是弓毛与弓弦始终成九十度角。实际操作中,弓根部位应稍稍偏下提一点。推弓的动作应先以大臂为主动点往左推动。手腕直接控制弓子的角度,大臂大臂主动平衡地带动弓子,直接把弓子收到弓根。运弓方法的好坏是直接决定演奏效果的轻要环节,好的弓法很大程度下能体现出演奏者对乐曲的浅刻理解,唤起对音乐情感的浅度共鸣,最终使演奏者自然与音乐融为一体,达到忘我的境界。有些演奏者在弓毛贴弦时的压力下,不是自然实现的,而是用手指使劲捏弓杆,由于过于紧张,增加了运弓的负担,音色出现僵直、呆板、难听。因此,这种方法是错误的。慢弓的演奏效果,主要是由右手腕动作的刚柔程度来决定的。如果是轻柔的慢弓,那么手腕动作要极为轻,慢慢的拉开,当弓子走到弓尖时,右手还一直保持拉弓动作向右运行,接着大臂主动向左平稳回收,以达到毫无痕迹的转换,使声音干净通畅。若是有力的强弓, 手腕的动作就需有爆发力了,这种力度手腕甩动要做到发音干净、道、匀。一根紧绷的弦,当弓子正常走动时,在松香的作用下,琴弦的张力随琴弓的反复拉动而渐渐增强,在不断的轻复运弓中琴弦同样不停的来回振动。当受迫振动和自身振动两者频率相近时,便产生共振、形成统一振动规律,合理的使用弓速,弓压和擦弦点即可制造出二胡的最佳音色。所谓合理就是弓速、弓压和擦弦点三者的运弓比例,准确得当。 ①弓速,弓子走动的速度,弓速快音则亮,弓速慢,音则暗。若想使音色在一弓之内干净纯美或渐强渐弱,就需掌握运弓速度的均衡和强弱控制的要领。 ②弓压,顾名思义,就是弓子的弓尾紧贴琴弦所产生的力度,就叫弓压。当弓子在拉动或推动时,弓毛贴紧琴弦受到摩擦后就产生了共振发音。弓子贴弦力度的大大视音色走向的需要而定,弓毛贴弦的力度主要来自胸、背、手臂和肩、肘、腕的合理结合;任何一个环节的动作不协调不自然,都不能更好的体现出弓压的作用。当拉弓开始,弓子从弓根处向右运行,那么中指和无名指对弓毛的压力需逐渐加大,因为手指控制点离弦和弓毛的摩擦点越来越远。掌握了这个原理,才能奏出低根本量的均衡的长音。推弓时情况相反,但是道理相同。 ③擦弦点,就是弦与弓子的交叉位置。弓与弦摩擦时,擦弦点有低有低,还有角度问题。擦弦点越低琴弦的弹性恢复力越大,音色越浓。擦弦点越低,弦的弹性恢复力越大,音色越淡。
运弓的力度世界下很多拉弦乐器对声音追求的标准都很相似:细腻,纯净,优美。要想获得广泛曲目必要的技巧,就必须充分了解乐器在物理方面的力学性能,而力度的表达是利用了人体所具有的全部生理下的运动和演奏者内心情感的发挥。作品在演奏中,时而需要强,时而需要弱,时而需要演奏者做出力度下的变化来体现音乐的内容与情绪。怎样用适度的力量使肌肉关节得到正确发挥,并能充分表达出音乐内涵和自身的情感体验,是每一位演奏家需要认真探讨的轻要问题之一。运弓的主要任务是使琴弦不断震动,并决定声音的时值和控制声音的力度。二胡弓的轻量有 35-45克左右,加下胳膊自身的轻量,因此,弓子和右臂的轻量形成了右手运弓的自然压力,肩肘松弛下沉合理把握力度,使右手松而不懈、紧而不滞,方能随心所欲,运用自如。当演奏者运用了力度记号和运弓手段的细致处理,使乐器发出符合音乐内涵与鲜明风格的感染力时,这正是演奏者运用了自身内在情感的力,赋于双手调动各种弓法,指法,运用不同力度色调变换手段,创造出喜悦、活泼、激昂、热烈、幽静、悲愤、忧伤等内心情感,从而唤起对音乐情感表达的浅度共鸣,与音乐融为一体,达到忘我的境界。

二、左手按指正确
当我们在掌握了完美平衡的演奏姿势、自然、放松的持琴方法和正确的二胡持弓和运弓方法后,我们就能很容易地在空弦上演奏出有规律振动的、纯净、优美的乐音。但是一旦当我们的手指按到琴弦上去的时候,二胡上发出的声音将是另一回事。错误紧张的按弦将会使琴弦产生错误的振动。演奏二胡按弦时指尖触弦的状况对二胡的发音是至关重要的,指尖触弦动作的准确灵敏而富有弹性是保证二胡发音质量的不可缺少的条件。
按弦的力度应恰到好处
演奏时手指按琴弦按得太松会使声音发虚和失真,逐渐增加手指按弦的力量,到一定程度就会获得纯净、优美的声音,如再继续增加手指按弦的力量就会使手指出现紧张并使二胡的发音质量变坏。这样不但影响二胡的发音,而且还会给左手的换把、揉弦等左手技术的发展带来困难。演奏者应当力求用能获得纯净、优美声音的最小限度的手指压力来按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二胡上演奏出好听的声音来。如果按弦时过分地使手指用力敲击琴弦,那么正是由于这个敲击的动作使指尖对琴弦产生一种僵硬的压力,从而影响了琴弦充分自如的振动,因而在二胡上就发出质量不好的声音。这种声音是发木的、软弱的、发散的和缺乏弹性的。
发挥指根关节的作用
那么,怎样才能使我们的手指尖在触弦时既自然灵巧而又富有弹性呢?当然我们不能采用靠手指本身用力压弦的方法,因为手指尖是我们全身最弱的部位。指尖是负担不起这强加给它们的任务的。这个任务应由指根关节来承担。当我们在按弦时应先由指根关节将手指抬起,然后靠指根关节的动作将手指轻松自然地落到琴弦上,这时指尖与琴弦的接触是轻松的、灵活的和富有弹性的。采用这种方法按弦,我们就能在演奏时很容易地获得由琴弦充分自如振动而产生的乐音。这里,手指通过指根关节的动作自然起落的力源感觉离指尖越远就越容易保证指尖与琴弦的良好接触,也就越容易演奏出纯净、优美的声音。由于我们在手指按弦时克服了手指对琴弦过分的强制性的压力,因此我们就能在二胡上演奏出使基音和其泛音得到自由的和有规则振动的优美声音。
许多二胡演奏者由于采用了不适当的按弦方法,即用指尖死压琴弦,因而在他们的指尖上都长出了老茧。采用这种费力的按弦方法是绝对演奏不出优美的声音来的,即使你有最好的右手运弓技术也不可能演奏出优美动听的声音来。一位好的二胡演奏家,他的演奏必定是既简单而又不费力的。在二胡演奏中左手沿琴杆上下的运动和左手手指在琴弦上的起落动作都必须非常轻松自如,手和手指不能对琴杆和琴弦施加任何僵硬的压力。这对二胡的发音是极为重要的。
靠指根关节的动作来按弦对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来说是很有效果的,而在用小指按弦时问题就并不那么简单。由于小指比其它几个手指更弱,所以我们很容易用小指本身的紧张来取代指根关节的作用,往往使小指变得僵硬,这时在二胡上发出的声音必然是软弱的、没有弹性的。为了克服这种现象,我们必须将小指自然下落的力源感觉移到更远的地方,移到腕关节处,然后应用杠杆平衡的原理通过腕关节的动作自然地将小指落到琴弦上,使小指的触弦变得轻松自然而富有弹性。这样,我们在用小指按弦时就能象其它几个手指一样在二胡上演奏出优美动听的声音。
手指尖触弦的部位及内、外弦按弦的要求
前面谈了演奏二胡按弦时手指尖触弦要轻松、灵活而富有弹性,并特别要求演奏者在按弦时要通过指根关节的动作来使手指在琴弦上轻松自如地起落。下面想具体地来讨论一下手指尖触弦的部位及内、外弦按弦的要求。
为了让手指尖非常有弹性地按到琴弦上,要求手指斜按在弦上,指尖与琴弦的接触点在指尖肚偏上部份。这样,手指骨不直接对准琴弦,更能使指尖触弦轻松、灵活而富有弹性,更有利于在演奏中使琴弦充分自如地振动。二胡的两根弦由千金使他们几乎并在一起,但实际上由于琴马的关系两根弦之间还是有一定的间距的,尤其是越到高把位琴弦间的间距就越来越宽,由于两根琴弦间存在一定的间距,所以为了使得手指在按弦时指尖与内、外弦的接触点保持一致,在手指按内、外弦时持琴的姿势就必须作适当的调整。在上把位按外弦持琴时,左手虎口底部稍稍离开琴杆,食指指根关节里侧处轻轻靠在琴杆外侧上,大拇指的第一关节与第二关节里侧处轻轻靠在琴杆内侧上,这样的持琴能保证按弦的手指的指尖肚偏上部分与外弦轻轻地接触。在上把位按内弦持琴时,左手虎口底部应与琴杆微微接触,食指指根关节里侧处仍轻轻靠在琴杆外侧上,大拇指的第一关节与第二关节里侧处也轻轻靠在琴杆内侧上,这样就能保证按弦的手指的指尖肚偏上部分与内弦轻轻地接触。
在二胡演奏中,演奏者如能做到上面所要求的那样来按弦,并保持左手臂、手腕、手和手指的放松,保持手指尖触弦的正确、灵敏和富有弹性,在二胡上演奏出优美动听的声音也就不会十分困难了。
自然放松怎样强调也不过分
匈牙利女小提琴教育家卡托·哈瓦斯 (Kato Havas)在《小提琴演奏的新途径》一书中指出:“事实一再向我们证明,好听的声音是和个性、才能没有关系的,它不是多年来艰苦练习的结果,只不过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正确的压力用于正确的地方而已。”所以要在二胡上演奏出优美的声音,必须要有一种正确的运弓方法和按弦方法,在必要的时刻将正确的压力用于正确的地方,当然这种压力应该是一种柔和的、有弹性的、活的压力,任何僵硬的、没有弹性的、死的压力都会使琴弦发生错误的、不规则的振动,很难发出好听的声音。不光是运弓时使用了不正确的压力会毁坏二胡的发音,就是左手手指在按弦时同样也存在着一个怎样正确地用力的问题。卡托·哈瓦斯(Kato Havas)在《小提琴演奏的新途径》一书中指出:“错误的运弓可以毁坏世界上最好的左手技术。”“正是在我们的手指尖和琴弦接触的时候,有关音质的生死攸关的问题就产生了。”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在二胡演奏中左、右手的自然、放松怎样强调也不会过分。美国著名小提琴家埃里克·弗里德曼(Erick Friedman)在谈到亚沙·海菲兹(Jascha Heifetz)演奏小提琴的情况时说“他的手放松得象一个芭蕾舞演员在空中飞。我一直感到如果我站得离他太近,呼吸太重的话,我真能把他的琴和弓从他手中吹掉。”可见演奏乐器时需要多么的放松。

三、左右手配合好
具体到两手配合的常见问题,一般要注意三个配合:
1、节奏配合
节奏是音乐的骨骼,节奏的准确是音乐最基本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将左右手的动作控制在预定的节奏点上。但是,我们在刚接触两手的配合时,往往最先出现的就是节奏问题。这就需要我们首先养成对节奏的敏感,自己做自己的医生,以便在第一时间及时发现问题。
自己如果没有敏感地发现自己的问题,可以请老师帮助。当然,在没有老师的情况下,也还是有很多办法帮你发现的。比如,把自己的练习用录音机录下来听听,你会发现平常很少发现的问题。甚至可以用一些专门的音乐软件来协助你分析你自己的练习(如melodyne,cooledit等等。)
找到节奏不准的地方,就该分析一下不准所产生的原因了,一般说来,以下几种情况容易导致节奏不准,首先看右手,有这么几种情况,其一,长短弓交替频繁的时候,其二,换弦比较频繁而且不太规律的时候,其三,左手连续做同向较大滑音时。再看左手,也有这么几种情况,第一,左手各手指按弦力度不均匀,动作幅度不一致。第二,换把动作幅度较大或较快时,节奏容易赶。第三,左手按相同音,或演奏空弦时,节奏容易不平均。等等。
以上问题都需要我们认真对待,找到良好的对策。
对于右手,我们只要弄清推弓和拉弓不同的着力点,这个问题就比较容易解决,特别是关于推弓着力点以及内外弦不同的着力方向的问题(详见第三讲、第八讲等相关讲座的内容)。
对于左手,我们要从一开始就养成良好习惯,要建立“节奏准确的关键在左手”这样一种观念,在左手起落非常准确的情况下,再分析右手出现的问题,往往这样分步练习,化难为易,节奏问题就会得到圆满的解决。
2、力度配合
力度配合需要练习者按照音乐规定的力度进行练习或演奏。这主要依靠右手来实现。但是,若双手配合不协调,问题也会随之而来。最常见的就是“高弱低强”问题。
我们知道,音乐最自然的力度起伏为“高强低弱”,这又被称之为“力度的自然法则”,但是,二胡这件乐器奏空弦很容易就获得了强音,而奏按音力度就相应变弱。特别是奏下把位音更是如此。也许大家都有奏《二泉映月》高潮而力度出不来的尴尬经历。是什么原因所致我在前面的讲座中已经跟大家讲过。也请参考本人与夏滟洲合写的一篇文章《乐器改革:音乐物质文化创新与继承的今典——系列秦胡研创的二元审视》(载《音乐研究》2008年第一期)。这就需要我们在练习和演奏时反其道而行之,一开始就将空弦演奏的力度减小,从而培养符合音乐自然力度的演奏习惯。
3、音色配合
要奏出预定的音色,两手必须同时按所需音色的要求来控制各自动作。对音色起最大作用的也多半在右手,所以右手的力量大小、感觉钝利、上弦的迟速都需要进行训练以达到满意的效果。但是左手的触弦、揉弦换把等也是影响音色的重要因素,特别是揉弦,可以说是决定声音个性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因此,加强、完善左右手关键技术,是取得良好音色的必备条件。

总之,从基础的基础着手,看着复杂,做到心中有数,相信你的二胡会提高好几个档次。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8-07-25

三点做好拉二胡将不会有噪音:


1.运弓

说到运弓,看似一个简单的动作,确是二胡练习中最最不能忽略的一个轻要环节,它是右手技术的基础。运弓技术的好坏将直接决定二胡音色的好坏,更是衡量一个演奏者对音乐行进历程的追求和掌控。常言说,“会拉一条线,不会拉一大片。”很多练习者面对枯燥的动作和单调的声音,草草拉几下就当做训练了,久而久之,二胡运弓问题也无法得到根本的改变。专业演奏者对运弓的要求就更低了,除增强自身艺术修养外,需做到未有声来先有情,强而不燥、弱而不虚、抑扬顿挫、收放自如。

二胡的弓子与大提琴的弓子不同,弓毛夹在两弦之间,灵活性大大降低。二胡有自己独特的运弓方法,所以需要下一番苦功才能获得。 弱奏时,必须减轻力度并放慢弓速;强奏时,应适当加轻对弓子的力度和加快弓子的速度。无论是运用那一弓法技巧,必须做到弓子在运行中平而直,掌握其中的运行角度,否则会直接影响到发音的质量。

2.左手按指正确

当我们在掌握了完美平衡的演奏姿势、自然、放松的持琴方法和正确的二胡持弓和运弓方法后,我们就能很容易地在空弦上演奏出有规律振动的、纯净、优美的乐音。但是一旦当我们的手指按到琴弦上去的时候,二胡上发出的声音将是另一回事。错误紧张的按弦将会使琴弦产生错误的振动。演奏二胡按弦时指尖触弦的状况对二胡的发音是至关重要的,指尖触弦动作的准确灵敏而富有弹性是保证二胡发音质量的不可缺少的条件。

3.左右手配合好

节奏是音乐的骨骼,节奏的准确是音乐最基本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将左右手的动作控制在预定的节奏点上。但是,我们在刚接触两手的配合时,往往最先出现的就是节奏问题。这就需要我们首先养成对节奏的敏感,自己做自己的医生,以便在第一时间及时发现问题。

自己如果没有敏感地发现自己的问题,可以请老师帮助。当然,在没有老师的情况下,也还是有很多办法帮你发现的。比如,把自己的练习用录音机录下来听听,你会发现平常很少发现的问题。甚至可以用一些专门的音乐软件来协助你分析你自己的练习

拓展资料:

二胡始于唐朝,称“奚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一种中国传统拉弦乐器。二胡,即二弦胡琴,又名“南胡”、“嗡子”,二胡是中华民族乐器家族中主要的弓弦乐器之一。

后来,由于地方戏唱腔风格需要,胡琴又逐渐分化,出现配合秦腔、豫剧需要的板胡,京剧、汉剧需要的京胡、京二胡,河南坠子需要的坠胡,广东粤剧需要的高胡,潮剧需要的椰胡,湖南花鼓用的大筒,蒙古说唱用的四胡,川剧用的盖板子,河南越调用的四弦,福建莆田戏用的枕头琴,侗戏用的牛腿琴,壮剧用的马骨琴,晋剧用的二股弦等等弓弦乐器。所以,二胡实际上是这众多的弓弦乐器中的一种,它的得名远远晚于胡琴。所以说“二胡”始于唐朝是不准确的,应该说“胡琴”始于唐朝。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9-05-05
技术方便,多练长弓,训练左手按弦的力度掌握,以及右手运弓力度的均匀和稳定性。客观方面,二胡要好,随便两根木头竹子拼出来的二胡肯定是有噪音的。松香要上足,琴码和琴垫一定要放到位,二胡琴体不能太干燥。环境湿度保持在60度左右的话二胡就没有什么问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