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江水绿如蓝中的蓝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蓝的意思是: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

原文:

忆江南

白居易 〔唐代〕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译文

江南好,我对江南的美丽风景曾经是多么的熟悉。春天的时候,晨光映照的岸边红花,比熊熊的火焰还要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忆江南词牌名介绍:

忆江南,本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又名“望江南”、“梦江南”、“江南好”、“望江梅”、“春去也”、“梦游仙”、“安阳好”、“步虚声”、“壶山好”、“望蓬莱”、“江南柳”等。《金奁集》入“南吕宫”。

原为单调,二十七字,三平韵,中间七言两句,以对偶为宜。第二句亦有添一衬字者。宋人多用双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6-25

“蓝”的意思是“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

原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译文:

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风景久已熟悉。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出处:唐·白居易《忆江南》

诗歌赏析

 《忆江南》共三首,系白居易元和元年在洛阳时所作。白氏十四岁后为避藩镇之乱曾流寓江南达六年之久。唐穆宗长庆二年至敬宗宝历二年任过苏杭二州剌史,所以对江南非常熟悉,写了不少咏赏风景的诗词。

词中的“江南”即泛指苏州、杭州一带。这首词以深厚的感情、明丽的笔调、通俗的语言,涂抹了一幅色彩绚丽、春意盎然的江南春色图。

在词人笔下,江南春水、江花、岸草等生机勃勃、多姿多彩的自然景物,被描摹得淋漓尽致。尤其三、四两句,抓住江南景色的主要特征,是全词的精华所在,在选声设色方面独具匠心,而且对仗工整、韵律和谐,使人回味无穷。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6-08-07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古诗作品《忆江南》的第三四句,其全诗文如下: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注释】
  ⑴忆江南:作者题下自注说:“此曲亦名谢秋娘,每首五句。”按《乐府诗集》:“《忆江南》一名《望江南》,”“因白氏词,后遂改名《江南好》。”至晚唐、五代成为诃体之一。
  ⑵谙:熟悉。
  ⑶江花:江边的花朵。一说指江中的浪花。红胜火:颜色鲜红胜过火焰。
  ⑷绿如蓝:绿得比蓝还要绿。如,用法犹“于”,有胜过的意思。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
  【翻译】
  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太阳从江面升起时江边的鲜花比火红,春天到来时碧绿的江水象湛蓝的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赏析】
  第一首词中,作者没有从描写江南惯用的“花”、“莺”着手,而是别出心裁地从“江”为中心下笔,又通过“红胜火”和“绿如蓝”,异色相衬,展现了鲜艳夺目的江南春景。白居易用的是异色相衬的描写手法,因而江南的春色,在白居易的笔下,从初日,江花,江水之中获得了色彩,又因烘染、映衬的手法而形成了一幅图画,色彩绚丽耀眼,层次丰富。
  这首词写江南春色,首句“江南好”,以一个既浅切又圆活的“好”字,摄尽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而作者的赞颂之意与向往之情也尽寓其中。同时,唯因“好”之已甚,方能“忆”之不休,因此,此句又已暗逗结句“能不忆江南”,并与之相关阖。次句“风景旧曾谙”,点明江南风景之“好”,并非得之传闻,而是作者出牧杭州时的亲身体验与亲身感受。这就既落实了“好”字,又照应了“忆”字,不失为勾通一篇意脉的精彩笔墨。三、四两句对江南之“好”进行形象化的演绎,突出渲染江花、江水红绿相映的明艳色彩,给人以光彩夺目的强烈印象。其中,既有同色间的相互烘托,又有异色间的相互映衬,充分显示了作者善于着色的技巧。篇末,以“能不忆江南”收束全词,既托出身在洛阳的作者对江南春色的无限赞叹与怀念,又造成一种悠远而又深长的韵味。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1-14

《忆江南》唐 白居易,“诗中描写了江花和春水,衬以日出和春天的背景,十分鲜艳奇丽,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春意盎然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美景的喜爱和思念之情。

第4个回答  2020-06-14
丨2了吗你那里了在去了趟家那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