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需要注意什么

如题所述

徒步需要注意以下四点:

一、预热身体

健康的体魄与良好的体能储备是徒步穿越最重要的条件之一。这些没有捷径可走,必须制定适合自己的一个体能训练计划,在耐力、力量、负重行走等方面渐渐增进,

体能耐力训练可以通过游泳、爬山、长跑、骑自行车去获得,力量训练可以每天坚持做俯卧撑、举哑铃、仰卧起坐、引体向上等来获得。

二、了解自身情况

身体是本钱,也是运动的硬件,它的每个部分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所以,在徒步前要对自己的身体有个全面的了解,例如你的体能有多好,你徒步的极限距离是多少,你身体有旧伤吗,你必备的急救药是什么等等。除此之外,一定要为自己选一双合适的鞋子,因为它是你徒步的质量保证。

三、掌握步行要领

徒步行走不单是腿部运动,因为它还牵动着你的全身。在徒步时要注意通过摆臂来平衡身体、调整步伐,尽量放松身体和手。控制节奏,尽量保持匀速,最好的行走速度是走而不喘,脉搏最好不要超过120次/分钟。

有人说步子放大一点可以省力,但长时间的大步走会加大对关节的冲击力,容易引起关节的损伤,因此最好还是以平时习惯的步伐行走。行走时尽量做到脚后跟先着地,整个脚掌均匀受力。

行进时如果感觉脚趾或脚掌痛,怕起水泡而改用脚内侧或外侧行走,这样造成脚的局部受力,时间长了会使局部受伤。下坡小跑时要降底重心采用猫步,注意脚步不要抬得太高,否则会对膝盖造成伤害。

四、适度休息

行走中的休息原则也要讲究方法,一般是长短结合,短多长少。一般途中短暂休息尽量控制在5分钟以内,并且不卸掉背包等,以站着休息为主,调整呼吸。长时间休息以每60-90分钟一次为好,休息时间为15-20分钟。

长时间的休息应卸下背包等所有负重装备,先站着调整呼吸2-3分钟,才能坐下,不要一停下来就坐下休息或躺着不动,这样会加重心脏负担,可以与同伴之间互相按摩腿部、腰部、肩部等肌肉,也可以躺下,抬高腿部,让充血的腿部血液尽量回流心脏。

休息时也可摄取一些马上能转化成能源的水份和糖类,使身体得到及时的补充以快些恢复体力。

扩展资料:

夜间徒步注意事项

1.夜间户外活动,尽量携带手电或者头灯

2.市区活动,尽量穿反光标识或颜色鲜艳的服装

3.尽量双肩包出行,带上干粮和饮用水

4.尽量带上充电宝,保证通讯工具畅通

5.穿一双轻便舒适透气的运动鞋非常关键

户外徒步注意事项

    体力是关键,有再多的户外技能,如果体力没有分配好,穿越只能半途而废。一般而言,在穿越途中尽量保持匀速,掌握节奏,按计划地休息和进食。

如果是集体徒步穿越,要根据大家途中地体力情况及时调整计划,必要时宁可延长穿越时间,避免不必要的体力透支,要为后来不可预见的意外情况保存体力。

2.在乘车期间人是处于低能耗状态,人体机能基本处于休息状态,如果一旦下车就剧烈运动会引发机能平衡失调。症状:心慌、头晕、缺氧、无力等症状,严重的甚至会导致休克。

应就地休息及做一些小的适应性活动,至少应在1分钟以上,尤其在高海拔地区,开始必须慢行,让机体逐步适应运动状态,然后才可加快步伐。

3.队伍在行进中,大家应当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即集中精力行走,不要边走边说笑、打闹。

4.在整个行动中不要把工作及生活中地一些思想包袱及问题、烦恼带来,这样会出现走神及影响队伍整体情绪的一些不良因素。

5.行走是全身运动而绝不只是脚部运动,注意通过摆臂来平衡身体、调整步态。沉肩,保持背部挺直,用腹部深呼吸。全脚掌触地,先是脚跟,然后到脚尖。

6.最好的速度是边走边聊而不喘,注意脉搏不要超过90-120/分钟。调匀呼吸,避免岔气,一定要深呼吸。

7.中途休息一般应是长短结合,短多长少。所谓的长短结合,即短时间的休息同长时间的休息应保持一个合理的度。短时间是指途中临时的短暂休息,这种休息一般时间短(控制在5分钟以内),并且不卸掉背包等装备,以站着休息为主。

这种休息可以多一些,但时间短。长时间的休息同样需要,平路旅行一般2小时一次,一次可在20分钟以内,长时间休息应卸下所有的负重,先站一会儿后才能坐下休息,不能马上坐在地上。

8.休息期间,可以自己或者相互按摩一下腿部(尤其是小腿)、肩部、颈部等部位的肌肉,同时可以活动一些四肢。休息是积极的,而不仅仅是躺倒休息。

9.队伍中队员之间应当保持一个合理的间距,一般是2-3米,不论是在平路还是在坡路上。

10.一定要按照自己的速度来走。不要逞强埋头猛走,这样会大量消耗体力,结果是欲速则不达。如果和好多人一起徒步,最好找一个和自己速度差不多的同伴同行。

11.头几次外出徒步的时候最好坚持走若干个小时,而不要计划一定要走多远,通过这样的几次摸底,对自己的能力有所了解之后,再适当增加徒步穿越的强度。

12.不要只顾低头走路,而错过了周围的风景。在户外徒步,强身健体只是其中一个目的,不要为了一些所谓“自虐”的目的来暴走,大强度的体力付出,有时候会得不偿失。

13.徒步的时候,人体的热量损失大,为了补充体力,需要及时补充水和食物。在爬大坡之前可以适当地多喝一些水。如果天气比较热,流汗多,可以在饮用水中适当加点盐。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徒步走四项要注意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夜间徒步注意事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5
起其他形式的旅游,徒步旅游受自然界的影响最大,消耗的体力也最多,特别需要注意几个问题:

1.最好是结伴而行,至少是三个人以上,途中可以互相帮助,互相照顾。但又最好不要人太多,
否则互相干扰,行动不便。行李带得少而轻,但一定要带一些常用药。

2.出发前就应对所需要经过的地区各方面的情况、自己的身体状况(例如有下肢血管病、皮肤溃疡及
扁平足症者不宜徒步旅行)以及当时的气候条件有所了解。

3.夏季徒步旅游时,要避开上午11时至下午3时这段最热的时间,而且要戴草帽,水壶灌满水,以
免中暑。

4.要掌握步行速度,一般是两头稍慢,中间稍快,开始行走要慢行,几天后再加快速度。每天途
中应大休息一次,一般在中午。休息地点应避免烈日直晒和低洼、潮湿处。

5.要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和营养的补充,不要长时间仅仅食用干粮,要尽量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

6.徒步时较为理想的是穿旅游鞋,因为此种鞋有一定弹性,还要轻便、透气、防滑,对大脑能起到
适度的缓冲作用,还能减少因长距离行走而引起的脚胀,也可以穿半新半旧的胶鞋。

7.如果是进行长途徒步旅游,出发前最好进行几次适应性训练,逐渐加大运动量,以增强耐力。
行走时,用脚板着地,用力要适中,保持身体平衡。

8.每天步行结束后要用温水洗脚,以解除疲劳。脚掌有水泡时,可用针(先用酒精棉球擦一下或在
火上烧一下)穿孔引出水,再涂上红药水,防止感染。

9.徒步上山,身体要略向前倾;攀登陡峭山坡应走之字形路线;下山时,身体应稍后仰,放松下
肢肌肉,以免腰腿酸痛。

10.徒步旅行应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确定每日的行程,一般每小时走4一5公里。每走一程,可选
择树荫、凉亭等处休息15分钟,以恢复体力。

11.绕远路也有一番乐趣。不要经常走同样一条路,不妨绕远路、看看周围环境,因为气候、季
节的不同,而有不一样的变化。有时不妨停下脚步好好观察,说不定有新发现。

12.徒步旅游个人服饰徒步旅游个人行装除了应携带上述基本物品外,很重要的是要有一双自己
认为穿着舒适而便于远行的鞋子,鞋底不能太薄,切忌穿新皮鞋。徒步旅行对于青年人和中年人,
无疑可以增强体质,但是,如果不做好徒步旅行的防病准备,则有可能适得其反,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1.防疲劳。预防的关键在于,一要步姿正确,二是不要心急,三是要会走路,走小路而不走平坦
的公路,既使走公路也不走平坦的中心而是走高低不平的路边。

2.防脚打泡。万一选鞋不对或步姿不正,行走中感到脚的某个部位有疼痛或摩擦感,可在该处贴
上一块医用胶布或在鞋的相应部位贴一块单面胶,在一般情况下,这就可以防止打泡。

3.防寒暑。北方徒步旅行要带一些质轻防寒性能好的衣物,如果行走在广阔的北方平原,风速较大,
衣着应及时调整。南方徒步旅行,夏季要防暑防雨。

4.解渴要适可而止。出发前最好准备一壶清茶水,适当加些盐。清茶能生津止渴,盐可防止流汗
过多而引起体内盐分不足。

5.热水洗脚去疲劳。

6.随身携带一些常用的感冒药、防暑药和外伤药,备一酒精盒浸1~2根马尾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3-25
如果是进行长途徒步旅行,出发前最好进行几次适应性训练,逐渐加大运动量,以增强耐力。行走时,用脚板着地,用力要适中,保持身体平衡。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走出户外,徒步自然,享受山水美景。有的单独徒步旅行,有些“拉帮结伙”一同出游。徒步旅行,要注意些什么呢,小编来告诉你。徒步旅行 1.最好是结伴而行,至少是3个人以上,途中可以互相帮助、互相照顾。但又最好不要人太多,否则互相干扰,行动不便。行李带得少而轻,但一定要带一些常用药。 
2.出发前应对所需要经过的地区各方面的情况、自己的身体状况(例如有下肢血管病、皮肤溃疡及扁平足症者不宜徒步旅行)以及当时的气候条件有所了解。3.要掌握步行速度,开始行走要慢行,几天后再加快速度。每天途中应休息一次(时间长些),一般在中午。休息地点应避免烈日直晒和低洼、潮湿处。  
4.要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和营养的补充,不要长时间仅仅食用干粮,要尽量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  
5.徒步时较为理想的是穿旅游鞋或专用的徒步鞋,因为此种鞋不仅有一定弹性,对大脑能起到适度的缓冲作用,而且还能减少因长距离行走而引起的脚胀。  
6.如果是进行长途徒步旅行,出发前最好进行几次适应性训练,逐渐加大运动量,以增强耐力。行走时,用脚板着地,用力要适中,保持身体平衡。  
7.每天徒步步行结束后要用温水洗脚,以解除疲劳。脚掌有水泡时,可用针(先用酒精棉球擦一下或在火上烧一下)穿孔引出水,再涂上红药水,防止感染。切记不要将皮撕下,这样容易感染更会加重脚部的疼痛。  
8.徒步上山时,身体要略向前倾,攀登陡峭山坡应走之字形路线;下山时,身体应稍后仰,放松下肢肌肉,以免腰腿酸痛。  
9.徒步旅行应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确定每日的行程,一般每小时走4~5公里。每走一程,可选择树荫、凉亭等处休息15分钟,以恢复体力。
该答案来自极限户外网官方网站
第3个回答  2019-12-30

当然是注意安全最重要,还有比如天气状况、住宿问题、吃饭问题等。传统徒步旅行能带的食物非常有限,一般都是速食的,不好吃不说还都是防腐剂和各种添加剂。如果是需要户外野餐或者露营的话,建议带一台“太阳能烤箱”。走到哪里,烤到哪里,有阳光的地方就可以做美食了。重量轻体积小,携带非常方便。想吃什么都可以放里烤,出门在外吃口热乎饭菜,而且还营养健康。感兴趣可以去淘宝搜搜看,都有卖的

第4个回答  2010-09-23
对于徒步旅行,你要注意以下问题:
1.路线问题--一定要规划好旅行线路,并坚定的沿此线路走到目的地。多选择乡镇公路,可以欣赏风景。
2.信心与毅力问题--如果没有吃苦与受挫折的准备,你最好放弃。每天100里路的连续行走可不是说说就做到的。
3.备用品的问题--水杯子一定要带,弄杯热水是很容易的,老百姓会很热情的给你水喝;少量的药品:如感冒药、消炎药、创可贴、止痛药,不要太多;防晒用品,3、4月份的旅行就要准备这些东西了,比如遮阳帽;换洗的衣服,不要多带,备用一套甚至不带即可;地图;钱,必不可少;少量的食品,可以随时添购,糖和肉制品为主
4.人员---3至4人为宜,2人也可,切忌单独出行,安全为先。出发前要开协调会,多想一下可能遇到的问题,统一一下意见,以防路上出现矛盾。
5.住宿问题--一般镇级就有旅馆住了,而且很便宜,条件还凑合,这应该不是问题,最好到县城住宿,划定路线时把每天的休息点定在县城为好。
6.相机,笔记本--一定带着,人生的留念;用笔记下自己的感受。
7.建议--自行车也是不错的选择。

总之不要想的太多,坚定的走出去就行了。把自己的路线图留给同学、同事一份,并每天向家人、朋友报告你的住宿点,为防万一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