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通过抓关键语句把握文章主旨”的能力?

如题所述

何谓关键?怎样抓?这两个问题老师不解决,只是举几个例子说这段话中这句就是关键语句,这篇文章中这些就是关键语句;然后告诉学生,你去抓,抓得多了就会了。像这样不引导学生找出规律,让学生全凭语感去找,结果就是语感强的学生你不“教”他也会,语感欠缺的同学,你“教”了他仍然不会。教学的效果靠天收,教学效率当然就大打折扣。 “抓”,不妨尝试一下这个办法:拆、缩、合。 所谓“拆”,就是文拆成段,段拆成句。句拆成主、谓、宾、定、补、状 所谓“缩”,就是“缩句”。将拆出来的句子缩成主干。一般情况下是保留主谓宾,但有时也要根据上下文作灵活的把握。 所谓“合”,就是“缩”完后的句子,拼合起来。当然不是机械的拼合,不是做加法。而是分析“缩句”与“缩句”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去次留主(主次关系)、去表留里(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去因留果(因果关系)、去前留后(递进关系和转折关系)等等的处理后进行有机的拼合从而形成段的中心句,最后将段的中心句通过去次留主、去面留里、去因留果、去前留后等等的处理有机地拼合起来,最终形成文章主旨。 这个拆、缩、合的过程就是“抓”的方法。单个句子“缩”剩的部分,就是这个句子的关键词。“缩句”通过有机拼合形成的语句就是段落的关键语句。段落的关键语句有机拼合形成的结果就是文章的关键语句。 引导学生找到这个规律,再辅以适量的训练,学生可能会比较快地习得“抓关键语句把握文章主旨”的能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