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劝学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如题所述

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作者是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和态度等三个方面来论述的。

第一段:学习的意义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第二段:学习的作用  “君子性非也,善假于物也”

第三段:学习的态度和方法  

最后一段分三层:“积土成山....无以成江海”为第一层,强调积累;“骐骥一跃.....金石可镂”为第二层,强调坚持;后面是第三层,强调专一。


扩展资料

一、《劝学》主旨:

本篇分别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以及学习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全面而深刻地论说了有关学习的问题。

显然,荀子所主张的学习内容和目的是其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所说的君子和小人等等差别带有明显的偏见。

但他强调学习的作用,提倡虚心求教、学无止境、循序渐进、坚持不懈、专心致志等等,都是学习经验的总结,值得后人借鉴,具有普遍意义。

二、特色:

1、本文篇幅虽长,但层次井然。全文说理深入,结构严谨,代表了先秦论说文成熟阶段的水平。

2、文章在语言运用上,长短句并用,对偶排比句兼行,匀称而又错落有致。读来朗朗上口,富于音乐节奏美。

3、在论说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比喻来说明道理,使人易于接受。

荀子的《劝学》是历来为人们所传诵的名篇,其中有些警句,已成为勉励学习常用的成语。这里节选三段,在原文中本不相连,但是意脉一贯,可以独立成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荀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0-15

荀子《劝学》的主要论点: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荀卿庠读书会理解:有道德有学问有正能量的人常常说:学习不可以停止,学海无涯,学无止境。研究学问永不停息。活到老学到老,学习不分男女,学习不分年龄,学习不分时间地点。学习文化知识,学习生存技能,学习创新思维。重点是学习如何学习!

《荀子》一书是华夏论文鼻祖,华夏辞赋鼻祖,教材只是节选几句话而已。

背诵《荀子劝学》全文,慢慢回味论文的三要素。《荀子劝学》也是论证《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习的重要性!

以下都是论据证明“学习的重要性”

荀子的“学”理解为“学习”包含:1,教材及大众认为的“学习读书。”2,360行的行业学习。3,生活的学习。4,做人的学习。5,核心重点学习“礼”(礼见荀学专家文章),法制的学习(礼法不要混淆)。6,学习分开,前面都是“学”,习是演习、练习、不断研习、重复的临床、实际落地的实验、踏实的去做、执行力、不是停留是口头上的贱儒……(见:读荀子后浅议读书人)7,我们当今领导的简称。

附一:礼法的区别:

从礼记“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看“荀子隆礼重法”

附二:《荀子》的儒:

荀子把人以“儒”分两大类,一类是读书人,分为:圣人,大儒,小儒,雅儒,瞀儒,偷儒,贱儒,人臣,君子,士,法士,散儒,陋儒,通士,公士,直士,悫士,勇者,腐儒,俗儒,俗人,小人。另一类众人众庶不算“儒”,非读书人。

读荀子感悟儒——浅议读书人

附三;《荀子劝学》全文拼音对照

《荀子第一篇劝学篇》原文及白话文

标注整理:姚海涛(荀学专家)
jūn zǐ yuē xué bù kě yǐ yǐ。1.1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qīng, qǔ zhī yú lán ér qīng yú lán;1.2.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īng, shuǐ wéi zhīér hán yú shuǐ。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mùzhízhòngshéng,róuyǐwéilún,qí1.2.2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
qū zhòng guī。 suī yòu gǎo pù, bù fù tǐng
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
zhě, róu shǐ zhī rán yě。
者,輮使之然也。
gùmùshòushéngzézhí,jīnjiùlìzélì,1.2.3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jūnzǐbóxuéérrìcānxǐnghūjǐ,zé1.2.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zhì míng ér xíng wú guò yǐ。
知明而行无过矣。
gù bù dēng gāo shān ,bù zhī tiān zhī gāo yě;1.2.5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
bù lín shēn xī, bù zhī dì zhī hòu yě;
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bùwénxiānwángzhīyíyán,bùzhīxuéwèn
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
zhī dà yě。
之大也。
hán、yuè、yí、mòzhīzǐ,shēngér1.3.2干越夷貉之子,生而
tóng shēng, zhǎng ér yì sú, jiāo shǐ zhī rán yě。
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shī yuē:“jiēěr jūn zǐ, wú héng1.3.3《诗》曰“嗟尔君子无恒
ān xī。
安息。
jìng gōng ěr wèi, hào shì zhèng zhí。 shén zhī
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
tīng zhī, jièěr jǐng fú。”
听之,介尔景福。
shénmòdàyúhuàdào,fúmòchángyúwú1.3.4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
huò。
祸。
wúchángzhōngrìérsīyǐ,bùrúxūyú1.4.1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
zhī suǒ xué yě;
之所学也;
wúchángqǐérwàngyǐ,bùrúdēnggāozhī1.4.2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
bó jiàn yě。
博见也。
dēnggāoérzhāo,bìfēijiāchángyě,ér1.4.3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
jiàn zhě yuǎn;
见者远;
shùnfēngérhū,shēngfēijiājíyě,ér1.4.4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
wén zhě zhāng。
闻者彰。
jiǎyúmǎzhě,fēilìzúyě,ér1.4.5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
zhì qiān lǐ;
致千里;
jiǎzhōujízhě,fēinéngshuǐyě,ér1.4.6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
jué jiāng hé。
绝江河。
jūnzǐxìngfēiyìyě,shànjiǎyúwù1.4.7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
yě。
也。
nánfāngyǒuniǎoyān,míngyuēméngjiū,1.5.1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
yǐyǔwéicháo,érbiānzhīyǐfà,xì
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
zhīwěitiáo,fēngzhìtiáoshé,luǎnpòzǐ
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
sǐ。 cháo fēi bù wán yě, suǒ xì zhě rán yě。
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
xīfāngyǒumùyān,míngyuēyègān,jīngcháng1.5.2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
sìcùn,shēngyúgāoshānzhīshàng,érlín
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
bǎirènzhīyuān,mùjīngfēinéngchángyě
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
suǒ lì zhě rán yě。
所立者然也。
péng shēng má zhōng, bù fúér zhí;1.5.3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bái shā zài niè, yǔ zhī jù hēi。)
(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lánhuáizhīgēnshìwéizhǐ,qíjiànzhī1.5.4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
xiǔ, jūn zǐ bù jìn, shù rén bù fú。
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
qí zhì fēi bù měi yě, suǒ jiàn zhě rán yě。
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
gùjūnzǐjūbìzéxiāng,yóubìjiù1.5.5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
shì, suǒ yǐ fáng xié pìér jìn zhōng zhèng yě。
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wù lèi zhī qǐ, bì yǒu suǒ shǐ。1.6.1物类之起,必有所始。
róng rǔ zhī lái, bì xiàng qí dé。1.6.2荣辱之来,必象其德。
ròu fǔ chū chóng, yú kū shēng dù。 dài1.6.3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怠
màn wàng shēn, huò zāi nǎi zuò。
慢忘身,祸灾乃作。
qiáng zì qǔ zhù, róu zì qǔ shù。1.6.5强自取柱,柔自取束。
xié huì zài shēn, yuàn zhī suǒ gòu。1.6.6邪秽在身,怨之所构。
shīxīnruòyī,huǒjiùzàoyě,1.6.7施薪若一,火就燥也;
píng dì ruò yī, shuǐ jiù shī yě。
平地若一,水就湿也。
cǎomùchóushēng,qínshòuqúnyān,1.6.8草木畴生,禽兽群焉,
wù gè cóng qí lèi yě。
物各从其类也。
shì gù zhì dì zhāng ér gōng shǐ zhì yān;1.6.9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
lín mù mào ér fǔ jīn zhì yān;
林木茂而斧斤至焉;
shù chéng yīn, ér zhòng niǎo xī yān。 xī suān
树成荫而众鸟息焉。醯酸
ér ruì jù yān。
而蚋聚焉。
gùyányǒuzhāohuòyě, xíngyǒuzhāorǔ1.6.10故言有召祸也,行有招辱
yě, jūnzǐshènqísuǒlìhū!
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jī tǔ chéng shān, fēng yǔ xīng yān;1.7.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jī shuǐ chéng yuān , jiāo lóng shēng yān;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jīshànchéngdé,érshénmíngzìdé,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shèng xīn bèi yān。
圣心备焉。
gù bù jī kuǐ bù, wú yǐ zhì qiān lǐ;1.7.2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bù jī xiǎo liú, wú yǐ chéng jiāng hǎi。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qí jì yī yuè, bù néng shí bù;1.7.3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nú mǎ shí jià, gōng zài bù shě。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qièér shě zhī, xiǔ mù bù zhé;1.7.4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qièér bù shě, jīn shí kě lòu。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yǐnwúzhǎoyázhīlì,jīngǔzhī1.7.5螾无爪牙之利,筋骨之
qiáng,shàngshíāitǔ,xiàyǐnhuángquán,
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yòng xīn yī yě。
用心一也。
xièliùguìérèráo,fēishéshànzhī1.7.6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
xué wú kě jì tuō zhě, yòng xīn zào yě。
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shìgùwúmíngmíngzhīzhìzhě,wúzhāo1.8.1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
zhāo zhī míng; wú hūn hūn zhī shì zhě, wú
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
hè hè zhī gōng。
赫赫之功。
xíngqúdàozhěbùzhì,shìliǎngjūnzhě1.8.2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
bù róng。
不容。
mùbùnéngliǎngshìérmíng,ěrbùnéng1.8.3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
liǎng tīng ér cōng。
两听而聪。
téngshéwúzúérfēi,shíshǔwǔjì1.8.4螣蛇无足而飞,梧鼠五技
ér qióng。
而穷。
shī yuē:“ shī jiū zài sāng, qí1.8.5《诗》曰“尸鸠在桑,其
zǐ qī xī。 shū rén jūn zǐ, qí yí yī
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
xī。 qí yí yī xī, xīn rú jié xī! ”
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
gù jūn zǐ jié yú yī yě。1.8.6故君子结于一也。
xīzhěhùbāgǔsèérliúyúchū1.9.1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
tīng, bó yá gǔ qín ér liù mǎ yǎng mò。
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
gùshēngwúxiǎoérbùwén,xíngwúyǐn1.9.2故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
ér bù xíng。
而不形。
yùzàishānércǎomù rùn,yuānshēngzhū1.9.3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
ér yá bù kū。
而崖不枯。
wéishànbùjīyé,ānyǒubùwénzhěhū?1.9.4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乎
xuéwūhūshǐ?wūhūzhōng?
1.10.1学恶乎始?恶乎终?
yuē: qí shù zé shǐ hū sòng jīng, zhōng
1.10.2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
hū dú lǐ;
乎读礼;
qí yì zé shǐ hū wéi shì,zhōng hū wéi shèng rén。
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
zhēnjīlìjiǔzérù,xuézhìhūmòér
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
hòu zhǐ yě。
后止也。
gùxuéshùyǒuzhōng,ruòqíyìzébù
1.11.1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
kě xū yú shě yě。
可须臾舍也。
wéi zhī,rén yě; shě zhī, qín shòu yě。
1.11.2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
gù shū zhě, zhèng shì zhī jì yě;
1.11.3故《书》者,政事之纪也;
shī zhě, zhōng shēng zhī suǒ zhǐ yě;
《诗》者,中声之所止也;
lǐzhě,fǎzhīdàfēn、lèizhī
《礼》者,法之大分、类之
gāng jì yě。
纲纪也。
gù xué zhì hū lǐér zhǐ yǐ。
1.11.4故学至乎《礼》而止矣。
fū shì zhī wèi dào dé zhī jí。
夫是之谓道德之极。
lǐzhījìngwényě,yuè zhī
1.11.5《礼》之敬文也《乐》之
zhōnghéyě,
中和也,
shīshūzhībóyě,chūnqiū
《诗》《书》之博也《春秋》
zhī wēi yě, zài tiān dì zhī jiān zhě bì yǐ。
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
jūnzǐzhīxuéyě,rùhūěr,zhù
1.12.1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
hū xīn, bù hū sì tǐ, xíng hū dòng jìng。
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
chuǎnéryán,rúérdòng,yīkěyǐ
端而言,蠕而动,一可以
wéi fǎ zé。
为法则。
xiǎo rén zhī xué yě, rù hūěr,chū hū kǒu。
1.12.2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
kǒuěrzhījiān,zésìcùněr,hézú
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
yǐměiqīchǐzhīqūzāi!
以美七尺之躯哉!
gǔ zhī xué zhě wèi jǐ, jīn zhī xué zhě wèi rén 。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jūn zǐ zhī xué yě, yǐ měi qí shēn;
1.12.4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
xiǎo rén zhī xué yě, yǐ wèi qín dú。
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gùbùwènérgàowèizhīào,wènyī
1.12.5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
ér gào èr wèi zhī zàn。
而告二谓之囋。
ào ,fēi yě; zàn, fēi yě;jūn zǐ rú xiǎng yǐ。
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向矣。
xué mò biàn hū jìn qí rén。
1.13.1学莫便乎近其人。
lǐyuèfǎérbùshuō,
1.13.2《礼》《乐》法而不说,
shīshūgùérbùqiè,
《诗》《书》故而不切,
chūn qiū yuēér bù sù。
《春秋》约而不速。
fāngqírénzhīxíjūnzǐzhīshuō,
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
zé zūn yǐ biàn yǐ, zhōu yú shì yǐ。
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
gù yuē: xué mò biàn hū jìn qí rén。
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
xuézhījìngmòsùhūhàoqírén,
1.13.3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
lóng lǐ cì zhī。
隆礼次之。
shàngbùnénghàoqírén,xiàbùnénglónglǐ,
1.13.4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礼
āntèjiāngxuézáshízhì,shùnshī
安特将学杂识志,顺《诗》
shūér yǐěr。
《书》而已耳。
zémòshìqióngnián,bùmiǎnwéilòurú
1.13.5则末世穷年,不免为陋儒
ér yǐ。
而已。
jiāngyuánxiānwáng,běnrényì,
1.13.6将原先王,本仁义,
zé lǐ zhèng qí jīng wěi xī jìng yě。
则礼正其经纬蹊径也。
ruòqièqiúlǐng,qūwǔzhǐérdùnzhī,
1.13.7若挈裘领,诎五指而顿之,
shùn zhě bù kě shèng shǔ yě。
顺者不可胜数也。
bùdàolǐxiàn,yǐshīshūwéi
不道礼宪以《诗》《书》为
zhī,pìzhīyóuyǐzhǐcèhéyě,yǐ
之,譬之犹以指测河也,以
gēchōngshǔyě,yǐzhuīcānhúyě,bù
戈舂黍也,以锥飡壶也,不
kě yǐ dé zhī yǐ。
可以得之矣。
gù lóng lǐ, suī wèi míng, fǎ shì yě;
1.13.8故隆礼,虽未明,法士也;
bù lóng lǐ, suī chá biàn, sǎn rú yě。
不隆礼,虽察辩,散儒也。
wèn kǔ zhě, wù gào yě; gào kǔ zhě,
1.14.1问楛者,勿告也;告楛者,
wù wèn yě; shuō kǔ zhě, wù tīng yě。
勿问也;说楛者,勿听也。
yǒu zhēng qì zhě, wù yǔ biàn yě。
有争气者,勿与辩也。
gù bì yóu qí dào zhì, rán hòu jiē zhī;
1.14.2故必由其道至,然后接之;
fēi qí dào zé bì zhī。
非其道则避之。
gù lǐ gōng,ér hòu kě yǔ yán dào zhī fāng;
1.14.3故礼恭而后可与言道之方
cí shùn,ér hòu kě yǔ yán dào zhī lǐ;
辞顺而后可与言道之理;
sè cóng ér hòu kě yǔ yán dào zhī zhì。
色从而后可与言道之致。
gù wèi kě yǔ yán ér yán, wèi zhīào;
1.14.4故未可与言而言,谓之傲
kě yǔ yán ér bù yán, wèi zhī yǐn;
可与言而不言,谓之隐;
bù guān qì sèér yán, wèi zhī gǔ。
不观气色而言,谓之瞽。
gùjūnzǐbùào,bùyǐn, bùgǔ,
1.14.5故君子不傲,不隐,不瞽,
jǐn shùn qí shēn。
谨顺其身。
shī yuē:“ fěi jiāo fěi shū,
1.14.6《诗》曰:“匪交匪舒,
tiān zǐ suǒ yǔ。” cǐ zhī wèi yě。
天子所予。”此之谓也。
bǎi fā shī yī, bù zú wèi shàn shè;
1.15.1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
qiān lǐ kuǐ bù bù zhì, bù zú wèi shàn yù;
千里跬步不至,不足谓善御;
lúnlèibùtōng,rényìbùyī,bùzú
伦类不通,仁义不一,不足
wèi shàn xué。
谓善学。
xué yě zhě, gù xué yī zhī yě。
1.15.2学也者,固学一之也。
yī chū yān, yī rù yān, tú xiàng zhī rén yě。
一出焉一入焉,涂巷之人也。
qíshànzhěshǎo,bùshànzhěduō,jiézhòu
其善者少,不善者多,桀纣
dào zhí yě。
盗跖也。
quán zhī jìn zhī, rán hòu xué zhě yě。
全之尽之,然后学者也。
jūnzǐzhīfūbùquánbùcuìzhībùzú
1.16.1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yǐwéiměiyě,gùsòngshuòyǐguànzhī,
以为美也,故诵数以贯之,
sīsuǒyǐtōngzhī,wéiqírényǐchǔzhī,
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
chú qí hài zhě yǐ chí yǎng zhī。
除其害者以持养之。
shǐmùfēishìwúyùjiànyě,shǐěr
1.16.2使目非是无欲见也,使耳fēishìwúyùwényě,shǐkǒufēishìwú
非是无欲闻也,使口非是无
yù yán yě, shǐ xīn fēi shì wú yù lǜ yě。
欲言也,使心非是无欲虑也。
jízhìqízhìhàozhīyě,mùhàozhī
1.16.3及至其致好之也,目好之wǔsè,ěrhàozhīwǔshēng,kǒuhàozhī
五色,耳好之五声,口好之
wǔ wèi, xīn lì zhī yǒu tiān xià。
五味,心利之有天下。
shìgùquánlìbùnéngqīngyě,qúnzhòng
1.16.4是故权利不能倾也,群众
bù néng yí yě, tiān xià bù néng dàng yě。
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
shēnghūyóushì,sǐhūyóushì,fūshì
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
zhī wèi dé cāo 。
之谓德操。
décāoránhòunéngdìng,néngdìngránhòu
1.16.6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
néng yìng。
能应。
néng dìng néng yìng, fū shì zhī wèi chéng rén。
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人。
tiānxiànqímíng,dìxiànqíguāng,jūnzǐ
天见其明,地见其光,君子
guì qí quán yě。
贵其全也。荀卿庠读书会朗诵《荀子劝学》读音参考标准1.文字校对、标点参考书目:
(战国)荀况撰.(唐)杨倞注《宋本荀子》、(清)王先谦《荀子集解》、(清)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梁启雄《荀子简释》、熊公哲《荀子今注今译》、章诗同《荀子简注》、方孝博《荀子选》、北京大学注释组《荀子新注》、李涤生《荀子集释》、张觉《荀子译注》、杨柳桥《荀子诂译》、王天海《荀子校释》、董治安等《荀子汇校汇注附考说》等。
2.古音参考见备注。
注音参阅书目为:王力《王力古汉语字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5版)》、《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3.注音符号参考标准:
以章太炎的记音字母作蓝本,1913年由中国读音统一会制定,1918年北洋政府教育部正式颁行。
4.拼音参考标准:
1958年2月11日,全国人大一届五次全体会议通过并公布《汉语拼音方案》。
5.本版本2020年,有异议请留意讨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