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气虚失眠多梦怎么办?

如题所述

体倦乏力的危害

如果生活中出现了体倦乏力的问题,需要提高警惕。

体倦乏力多是心血不足和脾气虚弱共存的表现。轻者会引起神经症状,工作效率明显下降,重者则容易出现意外事故。

日常如何缓解体倦乏力呢?

1 改善睡眠

要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尽量早睡早起,保证自己的睡眠质量,早晨起床后头脑也会更清醒。

2 注意饮食

要适当的增加营养,但是不要暴饮暴食,尽量做到少食多餐。可以泡些陈皮水或枸杞水来调理胃气。

3 调整情绪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调整自己的情绪,保持舒畅的心情,学会松弛紧张,舒缓压力。

温馨提示

如果依旧出现失眠多梦、食欲不振、困顿乏力等症状,这时候可以考虑用一些中成药,例如归脾丸。

“归脾”之意,指的是把本该是脾的工作重新归给脾。中医认为,脾的功能很多,除了化生气血,还有统血的作用。所谓统血,指的是血液在经脉中的正常运行。如果脾虚,气不足,那么血液不能滋养经脉,简称“脾不统血”。

归脾丸有着千百年的应用历史,用于心脾两虚,气短心悸,失眠多梦,头昏头晕,肢倦乏力,食欲不振,是一剂益气健脾,养血安神的古方。

归脾丸主要成份中,党参、炒白术、炙甘草、黄芪、当归,这些药材具有健脾、益气、补血的功效。远志、酸枣仁、茯神、龙眼肉,这些药材主要功效是补益心脾、安神。另外还有一味木香,可行气舒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1-27
脾虚,中医术语。泛指因脾气虚损引起的一系列脾生理功能失常的病理现象及病证。包括脾气虚、脾阳虚、中气下陷、脾不统血等证型。多因饮食失调.劳逸失度,或久病体虚所引起。脾有运化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输布水液以及统摄血液等作用。脾虚则运化失常,并可出现营养障碍,水液失于布散而生湿酿痰,或发生失血等症。
脾虚患者平时可以喝随草记埤泰茶进行调理,补气健脾,养阴益肺,深度滋养,提升免疫力。
脾虚的患者可以再日常生活中多吃一些补气健脾的食物,像红枣,山药,糯米,西米等。
在日常饮食上不要吃太过于油腻的食物,油腻是脾所不喜欢的,会加重脾脏的负担,要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像豆类,鱼类,蔬菜类等。

脾胃不和症的临床表现,为食欲减退与食后腹胀同时并见,脘腹胀痛甚或腹泻,嗳气,恶心,呕吐等症。由于脾胃受纳、运化功能失常,故食欲减退与食后腹胀同时并见;因升降失调,脾气不升反而下陷,则见泄泻,甚则小腹胀坠、脱肛等。
脾胃不和主要就是身体瘦弱,因为脾主后天之本,主运化吸收。其次有的人有手脚心爱出汗,齿痕舌等等。.建议你喝随草记埤泰茶来调理,通过严格的组方科学搭配,可以温养脾胃,健脾益气。
第2个回答  2021-11-27
你好,根据你的症状分析,可能是由脾气虚引起体虚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如果出现皮肤发黄、失眠多梦,则可能是黄疸造成的。

意见建议:
建议去医院进行血清胆红素检查,确诊是否为黄疸。如果是,则可以服用茵栀黄口服液进行治疗。如果属于脾虚,则可以服用人参健脾丸进行治疗。中医认为脾主消化,主生血.故如果脾虚会出现消化不好的症状.如:腹胀,腹泻,不思饮食.生血不足的症状如:面黄肌瘦,失眠,多梦,健忘等.

平时配合常渭宝茶调养,每天2杯,对于脾虚食少,倦怠无力等有较好的作用,健脾养胃

食疗方法:

方法1、红枣益脾糕:红枣30克、白术10克,干姜1克,鸡内金10克。先煮熬取汁,再将汁与面粉500克及适量的糖制成糕,适用于胃呆纳减,大便溏薄。

方法2、山药饭:山药、莲肉、米仁、扁豆各30克,洗净切碎,莲肉去皮,芯后煮烂,再与粳米一起煮饭,适用于脾虚泄泻、食欲不振。
第3个回答  2021-11-27
治疗脾虚引起的失眠多梦,主要以健脾为主,成药可以用人参归脾丸。大家要注意区分人参健脾丸主要治疗腹泻等消化系统的脾虚,而人参归脾丸主要治疗失眠、记忆力减退、乏力、面色苍白等血液方面的脾虚症状。

失眠多梦有很多原因:

1.肝火旺,热扰神明会造成失眠多梦。

2.心肾不交,心火太大,而肾阴不足,阴包不住阳也会造成失眠多梦。

3.心胆气虚,常表现为容易胆怯、疑神疑鬼。

4.中焦湿热,湿热太重,热扰心神也会造成失眠多梦。

5.心脾两虚,由于脾虚以后造成气血不足,进而影响睡眠的质量,出现失眠多梦
第4个回答  2021-12-07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养成良好作息习惯,同时保持乐观的心态,如果患者有不好的情绪的话就一定要通过好的方式排解,比如出去散心,找朋友倾诉等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