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在天文学领域的智慧结晶,科学性和实用性都非常强,在农历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在农历历月里面都会标注节气,这正是农历与国外其他阴阳合历不同的地方。并且节气是以黄经度数计算的“真节气”,准确度非常高。
二十四节气到底是谁发明的呢?有资料记载是源于黄河流域,起初是规定了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四节气,经历了天文理论的不停演变,一直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的地位才得到了确立。据说在公元前104年,经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并确立了将二十四节气正式历法。
地球公转平面投影到天球上形成的坐标系,称为黄道坐标系。黄经,专门指的是坐标系的天球经度。根据天文学的算法,以春分点为起点自西向东度量,分为360度。将太阳黄经取360度按24份换算为每份15度,定为一个节气。这样两个节气之间隔15天左右,这样算下来全年就是24节气。节气起点以后的24小时是本节气的节气日,从起点到终点的日期就是本节气的节气期。至于节气的起点时刻,都是天文部门按照地球绕太阳运转的速度进行计算,所以每年都是会变动的。
地球围绕太阳运行一周的时间为365天5小时48分46秒;一年二十四节气,每个节气平均应为15.02天,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究其原因是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是个略椭圆形,日地距离之差对地球的运行速度有明显的影响。地球每年在运行到近日点时(1月3日前后),由于太阳对地球的引力加大,地球的运行速度就会比较快,运行到黄经度15度需要的日期缩短,节气日期是14~15天;当运行到远日点时(即7月4日前后),因太阳对地球的引力减小,地球的运行速度较慢,运行到黄经度15度需要的日期延长,节气日期是15~16天。这就是小寒节气日期是14天,而小暑节气日期是16天的根本原因。
对于二十四节气交节气时间,中国古代用日影长短的变化和北斗星斗柄的指向来推算,日期可以确定。中国古代是以农历年、月、日,以“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计时;在定每年每个节气交节气时间时,以地支的时辰来表示。二十四节气又分为12个节气和12个中气,一一对应。立春为第一个,位于奇数序列的为节气,位于偶数序列的为中气。二十四节气体现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规律,所以在公历里面,它们的日期是相对固定的。
而农历根据月亮的盈亏变化来定月,平年12个月,6个大月30天,叫“大尽”:6个小月各29天,叫“小尽”;全年354天。这比太阳年t(365.2422天)要少约10天21小时。为此,古人采用加闰月的方法,使历年的平均长度和回归年的长度接近,在19个历年中加入7个闰月;有闰月的那年有13个月,共384天或385天,叫做闰年。19个阴历年和19个回归年的长度几乎相等,7个闰月一般在第3、6、9、11、14、17、19年。中国传统的农历与二十四节气已经融为一体。节气是按太阳的运行轨迹而制定的,由于它的存在,使得农历既可以根据月亮周期去判断日数、潮汐、动植物生长周期等,又可以根据节气去判断农牧业情况。
二十四节气的划分,涵盖了自然规律的客观变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也是很准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