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春江花月夜》

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为什么“月光”是全诗的灵魂?
本诗那些地方用了暗示手法?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是一首七言歌行体诗歌。歌行体诗歌最重要的特点有三个,第一是有一个大致的格律。与后来的词不同,东汉以来流行的歌行体诗的格律规定不很严格,诗人还有很多自由空间。事实上,张若虚的这首诗的形式离开传统的“春江花月夜”体就差距比较大。歌行体诗歌的第二个特征是:题目具有提示性。这类诗歌常常有一篇前人的著名诗歌作为榜样,那首前人的诗歌采用什么题目,后人作诗也要采用这个题目,而且,题目基本上限制了内容的范围。第三个特点是:后人的诗歌中的情调——快乐或者悲伤——要与前人的范文平行,前人的范文是忧伤的,后人的作品就不应该太明快。鉴于这些成文的与不成文的规矩、习惯,张若虚这首诗从内容、形式、情调上都获得了很明确的“框架”。

  我们来看看这首诗用韵的情况。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以上以平、生、明为韵,平声韵)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以上以甸、霰、见为韵,仄声韵)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以上以尘、轮、人为韵,平声韵)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以上以已、似、水为韵,仄声韵)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以上以悠、愁、楼为韵,平声韵)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以上以徊、台、来为韵,平声韵)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以上以闻、君、文为韵,平声韵)

  昨天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以上以花、家、斜为韵,平声韵)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以上以雾、路、树为韵,仄声韵)

  通过这个简单的分析我们已经可以清楚地看到,全诗一共有七次换韵,而且每两联就换一次韵。另外,除去少数例外,全诗的转韵基本上是平声韵与仄声韵交替使用,即每次换韵韵脚的平仄就改变一次。

  这首诗的换韵是不是完全出于形式的考量呢?不是的!张若虚在这里的用韵有一个规律:每一个意境、思绪使用一个韵,意境或思绪变换了,韵脚也跟着改变。第一联和第二联仰头了望,看到宽广的江天明月高悬。接下来两联则把目光下移,观察江边的树林与林间的雾气。这些基本上都是在写景。接下来,作者离开眼前的景色,再次远眺,并对这样的景色进行了初步的概括、思维与感慨。这两联是全诗的第一次重大转折。再下来,诗人从时间、历史的纬度加深了思考与感慨。至此,诗歌完成了第一个段落:即景生情、感叹古今。全诗最精彩、最有创意的两句就在这第一段落:“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可以说,这段从阔大高远、朦胧幽深的春江花月夜景色发出了历史性的感叹,是这首诗真正的创新。

  接着,笔锋一转,作者回到了“春江花月夜”歌行体诗传统的题目:离别、闺怨。他用曹直“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的典故入手,一连用了梳妆台、帘幕、捣衣砧、鸿雁、梦幻等等一些列熟悉的典故,努力描写思妇孤息、长夜难眠的愁苦心境。尽管诗人用辞非常华丽、语言非常巧妙(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但都是老生常谈,形式上的把戏,没有动真感情,是典型的南朝宫掖体诗歌的风格。结尾的两联意象不相连属,陈旧毫无新意,而且非常孱弱,令人有明显的虎头蛇尾的感觉。

  总结起来,这首《春江花月夜》开头的八联极端精彩,写景宏伟瑰丽,抒情深远沉痛,思绪有着明显的历史感,而且有创意,语言也很精当,可见作者的确是一位大手笔,很有一点盛唐的味道。但是接下来的部分直到结尾,虽然偶尔有些精彩的语言,但总地来讲意象陈旧,没有真情实感,不能感动人。结尾潦草收场,是明显的败笔。总的来说,这首是通过使用七言的形式,通过有规律地换韵,给人婉转优美、回肠荡气的感受,在唐初的诗歌中有不可争辩的地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1-13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是一首七言歌行体诗歌。歌行体诗歌最重要的特点有三个,第一是有一个大致的格律。与后来的词不同,东汉以来流行的歌行体诗的格律规定不很严格,诗人还有很多自由空间。事实上,张若虚的这首诗的形式离开传统的“春江花月夜”体就差距比较大。歌行体诗歌的第二个特征是:题目具有提示性。这类诗歌常常有一篇前人的著名诗歌作为榜样,那首前人的诗歌采用什么题目,后人作诗也要采用这个题目,而且,题目基本上限制了内容的范围。第三个特点是:后人的诗歌中的情调——快乐或者悲伤——要与前人的范文平行,前人的范文是忧伤的,后人的作品就不应该太明快。鉴于这些成文的与不成文的规矩、习惯,张若虚这首诗从内容、形式、情调上都获得了很明确的“框架”。

我们来看看这首诗用韵的情况。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以上以平、生、明为韵,平声韵)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以上以甸、霰、见为韵,仄声韵)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以上以尘、轮、人为韵,平声韵)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以上以已、似、水为韵,仄声韵)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以上以悠、愁、楼为韵,平声韵)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以上以徊、台、来为韵,平声韵)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以上以闻、君、文为韵,平声韵)

昨天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以上以花、家、斜为韵,平声韵)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以上以雾、路、树为韵,仄声韵)

通过这个简单的分析我们已经可以清楚地看到,全诗一共有七次换韵,而且每两联就换一次韵。另外,除去少数例外,全诗的转韵基本上是平声韵与仄声韵交替使用,即每次换韵韵脚的平仄就改变一次。

这首诗的换韵是不是完全出于形式的考量呢?不是的!张若虚在这里的用韵有一个规律:每一个意境、思绪使用一个韵,意境或思绪变换了,韵脚也跟着改变。第一联和第二联仰头了望,看到宽广的江天明月高悬。接下来两联则把目光下移,观察江边的树林与林间的雾气。这些基本上都是在写景。接下来,作者离开眼前的景色,再次远眺,并对这样的景色进行了初步的概括、思维与感慨。这两联是全诗的第一次重大转折。再下来,诗人从时间、历史的纬度加深了思考与感慨。至此,诗歌完成了第一个段落:即景生情、感叹古今。全诗最精彩、最有创意的两句就在这第一段落:“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可以说,这段从阔大高远、朦胧幽深的春江花月夜景色发出了历史性的感叹,是这首诗真正的创新。

接着,笔锋一转,作者回到了“春江花月夜”歌行体诗传统的题目:离别、闺怨。他用曹直“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的典故入手,一连用了梳妆台、帘幕、捣衣砧、鸿雁、梦幻等等一些列熟悉的典故,努力描写思妇孤息、长夜难眠的愁苦心境。尽管诗人用辞非常华丽、语言非常巧妙(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但都是老生常谈,形式上的把戏,没有动真感情,是典型的南朝宫掖体诗歌的风格。结尾的两联意象不相连属,陈旧毫无新意,而且非常孱弱,令人有明显的虎头蛇尾的感觉。

总结起来,这首《春江花月夜》开头的八联极端精彩,写景宏伟瑰丽,抒情深远沉痛,思绪有着明显的历史感,而且有创意,语言也很精当,可见作者的确是一位大手笔,很有一点盛唐的味道。但是接下来的部分直到结尾,虽然偶尔有些精彩的语言,但总地来讲意象陈旧,没有真情实感,不能感动人。结尾潦草收场,是明显的败笔。总的来说,这首是通过使用七言的形式,通过有规律地换韵,给人婉转优美、回肠荡气的感受,在唐初的诗歌中有不可争辩的地位。
第2个回答  2020-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