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李广这么在意封侯,汉武帝时封侯到底有多难?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04

汉朝以武立国,可谓将星云集,人才辈出,诞生出众多优秀的将领。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的一句“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让我们后世许多人都记住了这一典故。然而, 飞将军李广的事迹脱颖而出,却得益于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李将军列传》。 《史记》让这位并未封侯的将领力压卫青、霍去病等人,成为汉朝最著名的将领。

古人常以“李广难封”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滕王阁序》的作者王勃就借用了李广求封侯的故事,来抒发自己的人生感慨。其实作为故事主人公的李广才是最苦闷的。


后世有人总结说,读唐朝人的诗歌,会发现李广在诗人笔下,基本上只有两种形象。

第一种是赞美: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赞美李将军的勇武;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队山。”

——赞美李将军守卫边关,功劳赫赫;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赞美李将军爱惜士卒。

另外一种情绪是同情:

“每愤胡兵入,常为汉国羞。何知七十战,白首未封侯”(陈子昂)

——讲李将军白首未封侯,可怜;

“苦战功不赏,忠诚难可贵。谁怜李飞将,白首没三边。”(李白)——李将军白首未封侯,还死在边关,可怜;

“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不封缘数奇”(王维)

——李将军命真不好啊。

那么 李广封侯的真相究竟是什么呢? 通过阅读《史记 · 李将军列传》我们大致可以得出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其一,李广不懂政治,无意之中卷入皇室之争。

我们知道,李广最初被赏识是在汉文帝时期。当时汉文帝曾有赞美李广的言语被记录下来。

——《史记 · 李将军列传》

这里,李广的英勇善战的形象已经跃然纸上。而汉文帝对李广的赞赏之情也已经表达得淋漓尽致。

这么看来,李广的前途自然是光明的,然而,此后进入汉景帝时代,原本可以飞黄腾达的李广却因为自己在政治上的幼稚,彻底断送了自己的美好前程。

是什么事情断送了他的美好前程呢?

那就是在平定吴楚七国之乱后,李广接受了梁孝王授予他的将军印。这一行为直接触了汉景帝的逆鳞。

《史记》原文是这样记载的:

——《史记 · 李将军列传》

也就是说,在吴楚七国叛乱时,李广任骁骑都尉,随太尉周亚夫反击吴楚叛军。在昌邑城下,因为夺取了敌人的战旗,立了大功,以此名声显扬。只是因为李广接受了梁王刘武授给他的一颗将军印,回京后被汉景帝所迁怒。因而在别人受赏时,李广没有得到任何赏赐,并且被汉景帝“徙为上谷太守,匈奴日以合战”。

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由于汉景帝与其弟弟梁王刘武之间的巨大矛盾,把李广这位无辜的将军也给牵连进去了。

我们知道,汉景帝并不是一位心胸宽广的人,他为了让刘彻继位,不仅仅对立下汗马功劳的周亚夫下了毒手,而且对自己的儿子——废太子刘荣最后也是痛下了杀手的。正因为如此,李广在汉景帝一朝再也没有得到任何的提拔与重用。

其二,李广带兵的方式有问题。

李广在军事上虽然被匈奴所敬畏,但是由于李广的带兵方式过于散漫自由,用于防守尚可,用于进攻敌人,想要大规模地杀伤敌人却很难。这也是在汉武帝时代,他为什么没有大的功劳产生的很重要的原因。

——《史记 · 李将军列传》

从程不识的口中,我们可以知道,李广的带兵方式太过独特,风险极大。这种情况下,汉武帝是绝对不会提拔重用李广的,虽然李广有名气,但是在汉武帝心中,李广始终是难成大器的将军。

此外,汉武帝多次发动大规模的对匈奴用兵,目标主要是大规模杀伤匈奴的有生力量,实现边境的彻底安稳。

卫青、霍去病,在这一点上很忠实地实现了汉武帝的梦想和理念,所以他们二位和他们的手下才会被汉武帝大批封侯,而李广却始终不能。


其三,汉武帝有任人唯亲的特点,尤其是在军事方面。

从《史记》和《资治通鉴》中,我们知道,汉武在用人方面,尤其是在使用军事人才方面,基本上是因亲而用,比如在重用卫青、霍去病、李广利等将领方面,基本上都是因为姻亲关系才有机会得到重用。

李广由于接受梁孝王授将军印的事件的影响,也已经被汉武帝给钉在了 历史 的耻辱柱上了。所以在汉武帝时代,李广要想得到封侯,如果没有特别突出的功绩,是很难被封侯的。

虽然李广一生历经大小七十余战,守边功劳显赫,但是却没有特别能拿得出手的杀敌战功。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元狩四年,这是李广争取到的最后一次出战机会,这次战争也最有可能让李广获得封侯机会的战争,但是最终却因为汉武帝认为李广是个不祥之人,同时卫青因为个人私心,把机会让给了他的好友公孙敖,这让李广彻底失去了封侯的机会。这也是李广最后愤然自杀的重要原因。

当年迈的李广,得知自己的处境后,无功而返。他最后的希望彻底破灭了。对他而言,苟活于世已经没有了任何的意义。与其这样耻辱地活着,还不如悲壮地死……

这或许就是个人机遇与政治斗争之下,李广的悲惨结局引得千百年来,人们所深深同情的根源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