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万物有灵 ——“灵”到底是什么?

如题所述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灵”是一个广泛运用的概念和词汇。与之相关的词汇如神灵、精灵、生灵、灵体、灵魂、幽灵、亡灵、阴灵、心灵、灵性、灵气、灵感、灵验、灵异、灵机、灵巧、机灵、灵丹妙药等。与之相关的学说和理论,则有"万物有灵"、"人是万物之灵"等等。现代西文化中有所谓的"灵学"。与之相关的一种技能叫"通灵术"。

那么“灵”到底是什么呢?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灵"实际上主要是指灵体和灵性两个方面,其它有关灵的词汇主要是由这两个方面扩展和延伸出来的。灵体,简称灵。"天神曰灵"(《尸子》)"灵者,神也"。(《风俗通》)"阳之精气曰神,阴之精气曰灵"。(《大戴礼记.曾子问》)可见灵的最初涵义是神,所以有"神灵"的称谓。因此,所谓灵也就是具有神性的生命体。古代全人类普遍认为神造人,神是人的天主,人是神的仿制品,因此秉赋了一定的神性,故而有"惟人万物之灵"(《书.泰誓》)的说法。早期人类社会普遍认为神是世间万物的创造者,是造物主。因此神所造就的世间万物也都具有一定的神性,所以就把所有那些具有生命特征的生物也都看作是灵体,这就是所谓的“生灵”。而所谓的“灵性”,实际上就是生命性或生命特征。因此在常人生活的这个物质空间中,周围环境中的所有生命体,人、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等,都是灵体或灵。都具有各自不同的灵性。因此所谓的“灵学”,实际上应该就是生命科学。

传统文化中特别是佛家、道家学说中,包含着十分深刻的生命科学理论。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观念,就是“万物有灵”。这个观点认为宇宙中的所有物质都是生命。即不仅人、动物、微生物是灵体,山水、树木、花草也都是灵体。这就是传说中山有山神,河有河神,还有树精、花妖等的根据。但有些物质的生命特征并不一定体现在我们常人社会这个物质空间,而是在另外空间体现出来的。因此,山神、河神、树精、花妖在我们这个常人空间是看不到的。在我们这个空间体现出来的灵体可以称之为“阳灵”,而在我们不可见的另外空间体现出来的灵体可以称之为“阴灵”。宇宙是由无数的多重空间构成的。不同空间都是由物质构成的,不同空间的物质都是生命,都是具有思想和感情的灵体。在修炼界发现,当人修炼到法眼通的时候,墙、石头都会跟人打招呼。人死后并非生命彻底消失了,而是在另外空间即阴间以另外的生命形式继续存在着,这就是所谓的"亡灵"或"阴灵"、"幽灵",民间所说的“鬼”。宇宙中的生命因层次高低的不同,生命的境界和能力、智慧的大小也不同。固此灵体有“高灵”和“低灵”之分。佛道神属宇宙中的高灵,而人、动物、植物、及鬼、妖、魔之类则属宇宙中的低灵。宇宙中的生命因其符合或违背宇宙规律的状况而具有正邪的区别。符合或同化宇宙特性和规律的是正灵,如佛道神。而违背宇宙特性或规律的生命是邪灵。如魔、妖、怪。生命体的体积有大小宏微之分,前者是“巨灵”,后者是“微灵”。道家讲“人体是个小宇宙”,那么,地球、太阳系、银河系、宇宙也应该是一个巨大的灵体。而细菌、真菌等微生物,还有构成人体的细胞,都是微小的灵体。巨灵可由无数的微灵组成。宇宙中所有不同的灵体都具有各自的位置和作用共同维持着宇宙的平衡。

什么是通灵术呢?所谓通灵术,实际上就是灵体之间相互沟通的法术。万物有灵,宇宙间一切都是生命,都统一于共同的宇宙法则和规律,所以,理论上宇宙间所有物质、所有生命之间是可以相互沟通的。但这种沟通和交流是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的。通灵有两种基本的类型。一种是同类灵体之间的沟通,如人与人之间通过语言、文字、动作之间的沟通。神佛之间通过语言、意念、手印所进行的沟通。佛教中有“拈花一笑”的故事,实际上说的就是如来与弟子通过他心通的功能进行思维沟通。“鸟有鸟言,兽有兽语”。任何一种灵体都有相互之间进行沟通的语言和方法。"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灵体的共同性和相似度越高,相互之间越容易沟通。一种是异类灵体之间的沟通。这种沟通难度较大,方法性要求较高。因为灵体的差异性越大,沟通起来也就越发困难。如人与亡灵的沟通要借助于巫婆、神汉通过一定的仪式或招术来进行;祝由科给人治病,实际上就是通过画符、念咒等法术役使另外空间的低灵来实现的。人与神佛等高灵的沟通要庄重、虔敬地跪拜、焚香、祈祷;而亡灵与人沟通可以通过托梦、附体等形式。神佛与人的沟通就容易多了,可以轻易地改变人的思想和行为,使人服从神佛的意愿。高灵可以轻易地改变低灵的思想和行为,而低灵则不能。宇宙中生命的境界和层次越高,与其他生灵沟通的能力也越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