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蜀吴三国灭亡的顺序是什么?

如题所述

灭亡的顺序是:蜀国、魏国、吴国。

魏:奠基时间:208年,曹操被封丞相,汉朝领土几乎和后来魏国领土差别很小,曹操为实际汉朝最高领导者 。

魏称号由来时间:213年,曹操被封为魏公,魏公国建立,三国之魏国国号由来。 

魏建立时间:220年,曹丕称帝,国号魏,三国之一。 

魏灭亡时间:265年,司马炎称帝,国号晋,魏国灭亡 。

蜀:奠基时间:214年,刘备入蜀,自领益州牧,后来的三国之蜀前身。

蜀称号由来时间: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为与东西两汉分别,称蜀汉,亦称蜀。

蜀建立时间: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蜀),为三国之一。

蜀灭亡时间:263年,魏南下,蜀主刘禅投降,蜀灭亡。

吴:奠基时间:198年,孙策平定江东,此时领土与后来吴差别很小,为三国吴前身。

吴称号由来:198年,曹操上表汉献帝封孙策为吴侯。

吴建立时间: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为三国之一。

吴灭亡时间:280年,晋南下,吴亡。

最初是由魏南下,灭掉了蜀国,当时的君主就是我们熟知的刘禅,由此还发展出了乐不思蜀这一成语,后来自东汉就十分壮大的司马家族逐渐的掌握兵权,直到265年,司马炎取代了曹魏,建立了西晋,魏国也因此灭亡,直到280年,西晋南下灭掉吴国,才真正的完成了统一。

三国形成的原因:东汉末年,爆发了黄巾大起义,由于起义军规模较大,朝廷不能有效镇压。东汉政府就改州刺史为州牧,加重其权力,希望可以快速的扑灭起义力量。在镇压起义的过程中,各地官僚军阀乘机扩张自己的势力,占领更多的地区,不断的扩充自己的军事力量。

于是,形成了地方割据势力。这些割据势力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断地开展局域战争,最后形成了长期的、持续的、大范围的混战。

在长期混战之中,大的吞并小的,强的吞并弱的,结果形成三个较大的集团,那就是魏、蜀、吴三大政权。其中曹操占领北方,刘备占领西南,孙权占领东南,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