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渠精神的历史渊源

如题所述

林县位于太行山东麓,河南省的西北角,与山西、河北接壤,耕地89万亩,约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而水浇地仅1万余亩。全县70万余人。
林县曾十分贫穷,全县山岭起伏,沟壑纵横,土薄石厚,十年九旱。“光岭秃山头,水缺贵如油,豪门逼租债,穷人日夜愁。”昔日林县人民世代挣扎饥寒交迫之中。
1936~1943年,大旱20余次。1640年、1769年、1835年、1877年都曾发生国人现实的惨事。1942年华北大旱,加上日寇扫荡,国民党抢掠,全县10800户逃荒,饿死1650人。解放前四十万人中,有28万人常年翻山越岭到几里甚至20里以外去挑水吃。一位媳妇挑水时,因不慎摔倒,把水倒了,回家上吊身亡。有的人被一桶水逼得妻离子散,悲剧重生。因为缺水,林县96%的地区是光岭秃山。
1944年林县解放,党和政府给林县极大的关注,先后打了两千余口井,但对一个地域广阔的贫困山区仍是杯水车薪。1957年县委提出“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号召,修建了三座小型水库和英雄渠,但仍然摆脱不了干旱的威胁。多年同旱魔抗争的林县领导认识到,要从根本上解决干旱问题,必须采取引蓄相结合的方法,将山西的漳河水引入到河南林县,除此别无选择。但要用锤头、铁锨、双手在悬崖绝壁上开挖几千公里渠道及建造几千座附属建筑物并非易事。
林县人宁愿苦干不愿苦熬。在三年自然灾害生死攸关向威迫的形势下,1960年2月10日,县委召开了“引漳入林”实施大会。11日在县委书记杨贵的带领下,浩浩荡荡的建渠大军开赴太行山里漳水河畔。3700名农民组成的水利队伍进入各段工地,从此揭开了红旗渠工程的序幕。 在建渠过程中,林县人民自力更生,自己建造了大部分材料。其中水泥自己制造了5170吨,占总量的77.1%;炸药自己制造了1215吨,占总量的44.3%;石灰自己烧制了14.5万吨,占总量的100%;所用的工具也是自己修的。
条件是艰苦的,任务是艰巨的,但林县人民正是靠着自立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在共产党的带领下,铸成了这条人工天河——红旗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