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提倡快乐学习吗?

如题所述

【引言】这是我为自己学校的课题撰写的论文,可惜不为空喊口号,不解实质的现实重视,这里摘录第一部分,有些意见与讲坛超男超女明显相左,供网友共同思考辨析。【原序】我原以为,作为已经成熟的知识分子,应该自然了解高层次的乐学,主要是指学习的内趋力,学习的终极快乐,所以,这跟勤奋苦学应该可以并行不悖。而愉快的学习一般应该是起步阶段更多追求的状态,很多人热衷研究在学习过程中贯穿着快乐享受的学习,我并不反对;但把这种能直接显性呈现快乐的理论随意扩大化,明显步入误区。多次听说我校的乐学实验课题被质疑“乐”字体现在哪里,我才真正意识到,对于乐学思想的探讨还是有很大盲区的。因而,就此求教探讨,谈谈我对“乐学”的认知。 一般乐学研究的原点都基于孔子《论语·雍也》的阐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般就此认定,“在孔子看来,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乐。”这句话被人不断重复,甚至成了孔子乐学思想的标识。孔子真的提倡快乐学习吗?我们只要把孔子完整的学习思想综合考量,就不难发现其中的问题。 古语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仔细检索《论语》前半部分,谈及“乐”字不过14条,其中四句谈的是音乐之“yuè”。剩下十句,仅有三句涉及学习之乐。除《雍也》那句为人津津乐道外,《学而》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里孔子讲得“乐”是老友相见,幸好“说”字是通假“悦”字。“学而时习”能否解读为快乐学习呢?《雍也》还有一句:“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直接看不出论学。这两条我们下文再作研究。至于《论语》的后半部,你能查到的大多是礼乐,少数几个“乐”(lè)无关乎学习。孔子重视礼乐的程度远甚于教育,因而在我看来,他的教育思想远不如他的政治思想那么完备。《论语》谈及学习的条文稍多了一些,能被各家认同的约20多条。一章《学而》的大部分都不是读书学习问题,而是谈行为学习问题。既没有“乐学”问题,也跟本文讨论没什么关系。 孔子的学习思想可以主要归结为四个方面:1.乐学与好问;2.不倦与精进;3.敏捷与勤思;4.自省与改过。除了第一条,后面三条不必详细展开,应该感觉得到学习是要自苦刻苦而且有点自虐精神的。而乐学的真正阐释并非简单的快乐学习,应该是以学为乐,好学不倦,安贫乐道,自强不息。强调痴迷执着必定要历经王观堂所说的“西风凋碧树”,“望尽天涯路”和“人憔悴”,“终不悔”等千百度痛苦之后才有一“蓦然回首”的恬淡之乐,跟孩子气的兴趣出发,在轻松快乐气氛中学习是完全不同的学习层次。为此,我觉得很有必要再来重新审视一下孔子完整的学习观,以求真正把握“乐学”的精义。 1.乐学与好问,这主要是指学习动机。孔子最为人熟知的这句名言中,所谓知之者指被动接受,好之者是指主动追求,乐之者则强调要达到痴迷执着的状态。三层递进说明孔子推崇的并非一般意义的快乐,执着者有接近癖好,当作学习习惯的意思。棋痴李昌镐为痴人代表,对棋的痴迷程度常人难以企及,可能一般人看来,他在棋上下的功夫,已苦得死去活来。他的过人之处便是把常人难以忍受之苦全忍住了。书迷整天以读书为生活内容,而读书时要沉醉其中,因书的情节内容而悲喜。即便有乐,与书的内容相关,而未必会抱着书傻乐;至于读些深奥之书,肯定要苦思冥想,只是会因喜欢学习,而忘记其苦累罢了。所以,把孔子乐学的阐述当作孔子主张快乐学习完全是误读。 孔子主张学习要主动求知,多问好问:“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意思是“有能力的人却向无能力的人请教,知识丰富的却向知识缺少的请教;有学问就像没学问一样,满腹知识却像一无所知一样”,这是一种高度自觉的学习精神,不见得必定很苦,但同样难以推断必定伴随多大的快乐。他身上最为难得的,让后辈自叹弗如的就是提出“不耻下问”,即便是圣人,我们却未见他自己更多以学习为快乐的论断,也无从了解他是如何快乐学习的故事。 2.不倦与精进,这主要是指学习态度。《学而》中“学而时习之”能否解读为快乐学习呢?孔子的快乐一般定义为:学习之后再经常去温习它,因为这可以不断寻求有所得。不过,像其他经典一样,孔子这句话也容易被做各种新的诠释:譬如时习就是不断去练习,这在今天的学校教育,自然就是多多做题了。陷入题海的学生老师肯定想不明白,大概孔子那时代就是苦于没有统一和那么多的考试,当然也就没有太多特意设计的题目,所以没有许多题目可做反而是一种“痛”。以后还有说“时习”就是不断实践直至最新版的“与时俱进”的,孔老夫子在现代中国一度蒙难之后,又能时来运转地跟着当今时代“进步”,应该不是原有之义。 “温故而知新”的思想,是“学而时习”最接近的诠释,可人家孔子强调的是“可以为师”,是离开老师,不再请家教的自学。这可以让今天的家长们很快乐,但古今的孩子们倘若不能达到这种学习的高级自由境界,就无法领略到一丝半点的快乐。这种现今教育的痛苦以下再来详细讨论。孔子希望学生要“学不厌”,当然不是不厌倦学习,而是指永不满足已有的学习。至于他为什么要说“教不倦”,我的推断要么别的老师容易“倦”,圣人标榜自己与众不同;要么他也知道教三千弟子容易倦,是出于师德勉励自己不应该倦,哪怕是面对比子路更笨的学生也不厌其烦。暗生钦佩的同时,应该领悟教与学在孔子的学校里一样是苦的。 3.敏捷与勤思,这主要是就学习方法而言。“不耻下问”的上句是“敏而好学”,原话是赞赏卫国大夫孔文子天资聪明而又好学,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非但没有说明孔子本人“能持”,而且就是他赞许辩护的孔圉也因本人名声不好,为人怀疑诟病。不过,孔子还说过:“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虽然重点放在求“有道而正”的政治理想上,对作为民族文化之尊的孔子,我们还是会自觉认同他的“好学”精神的。其实,孔子的好学也非高不可攀,他认为,每天都能懂得以前不懂的知识,每月都能不忘掉已经学会的东西,这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而孔子原来说的是聪敏加上好学,事实上,相对而言,真正聪明的高智商大约只占一般人群的1.5%,对于聪明程度都一般的大多数人,这会多出一份痛苦。不仅如此,习惯有惰性的还会输在孔子强调的多思勤思要求上。孔子一生学习和研究学问的经验总结是,不学习而冥思苦想,花费了再多功夫也不管用,还不如钻研书本,虚心学习别人的经验。(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这就证明孔子的学习观里快乐难觅,苦学是常态。 4.自省与改过,这主要是就学习要求而言。不仅每一个学习过程的开始和过程很少伴随快乐的享受,孔子乐学的最高境界其实就在这里。首先,孔子之所以甘于苦学是他有高度自觉,锐意进取的精神;他之所以始终把刻苦学习和独立思考结合起来,是因为他不愿意坠入或“罔”或“殆”的境地;他为了“知明而行无过”,坚持要求自己每日“三省吾身”。孔子贵为圣哲,可他自己始终严于律己,他经常扪心自问:“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於我哉?”他老谴责自己:“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他羡慕别人的聪明,却不认为自己有多聪明,曾经说:“有这样一种人,可能他什么都不懂却在那里凭空创造,我却没有这样做过。多听,选择其中好的来学习;多看,然后记在心里,这是次一等的智慧。”(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正因为孔子对自己的苛责,才激发他更加自觉刻苦去学习,这就是孔子真正的乐于学习的精神实质。 另外一种想当然的见解,作为万代师表,孔子提倡学生乐学,首先是自己做到了乐教。恐怕多数人没有注意到孔子的诲人不倦是有物质前提的,“只要带了干肉之类的拜师挚礼,没有我不教育的人。”(自行束侑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因为孔子以此为生计的,所以我不该调侃圣人缺乏师德修养。实际上,遇到我们今天面对的学生,孔子也不能真正做到诲人不倦,他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强调不到学生自己发愤想学的地步,不要硬去启发开导他;不到学生想说而说不出来时,不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想当然去解读孔子,是近年来把古代文化思想随意大众化后带来的后遗症。 也许冗长的论语阅读让我们直接验证了学习之苦,应该加一点实证研究来调节。号称弟子三千的孔子对他的学生真正认可的没几个,我并不赞成易中天先生把《论语》当作孔子的课堂教学实录,而得出一个“学习应该快乐、愉悦”的肯定结论。易中天先生借百家讲坛《话说孔子》来发表乐学教育宣言:“我从来不赞成什么‘学海无涯苦作舟’,更不主张‘头悬梁锥刺股’。我的口号是:如果所有的学校和课堂都充满快乐,中国的教育就真正成功了!”他的这段话有很大的煽动性,可忽略了中国教育的现状,你画了个空中楼阁,武断认定“孔子一直都在强调快乐”,实在是未认真考察孔子自己阐述的学习思想。 尽管如此,对易中天《实话孔子》的其他众多内容,我还是很喜欢,特别是他的第五讲“谁是好学生”,对孔子众弟子的分析评价。姑且也来分析一下他评价过的两位:曾皙最快乐,颜回最贤。曾皙的快乐是春天跟朋友们在河水里洗澡,在风中舞蹈,与学习没什么关系;而颜回是好学的典范,孔子反复称赞“贤哉回也!”,主要因为他吃的简单,住的也差,别人都受不了的苦,他却专注学习“不改其乐”。颜回的乐学在孔子门下丝毫没有普遍性,所以他的死才让孔子如此之痛。而在孔子所处的时代,学习的功利还远没有到决定毕生出路的地步;许多快乐而学无所长的弟子,也不见得会落难;士阶层相对宽松的生活环境,让天生的乐天派也能找到自己的合理定位。以今人的眼光看颜回,要么他是以苦为乐,要么他是脑子进水了。从颜回最被钟爱可以得出的结论,孔子推崇的学习典范是笃志苦学。易中天自己的演讲逻辑留有明显的自相矛盾。 不仅在孔子的时代,只有苦学才是学习正道,所谓乐学无非都是苦中作乐,自我调适。孔子以后,儒家等学说被推崇到至尊地位,直至言必称,文必论,列入科举应试取士的敲门砖。整个学习被不断加码,“乐学”真成了镜中花,水中月。苦学的程度越来越惊人,悬梁刺股,凿壁囊萤之类的故事层出不穷,而快乐学习仅仅成了儿童教育和某些非功利的艺术教育的专利。 与之相反,孔子创造的中国传统教育的模式里标志是戒尺,而没有糖果。借助规则或规则的象征物,如教鞭、戒尺等惩戒学生,使之对规则产生敬畏感——惩戒这种古老的教育方式,在中国有深远的历史渊源。追根溯源,“教”字本身由三个部首偏旁组成,“爻”来源于八卦,指起始的宗教教育内容,“子”无疑是教育的对象,右边的“文”实际上是一个人手执棍棒的形象,说明惩罚在教育刚刚诞生就是基本方法。当然,在现代文明框架内,任何一所学校,任何一位教师都永远被剥夺了这一教育起始阶段的法宝。非但如此,还被要求连精神上的戒尺也不用,就用空洞的成才目标来激励,这实在是比至圣先师难度高得多的事业。特别是在父母与孩子辛辛苦苦种下去的时间金钱和心血,最后就业困难,还是卖猪肉卖盒饭去创业,间接等于家庭投资失败。由此带来的教育危机,想借助于“快乐学习”来刺激的想法,可以理解却并不现实。三字经所谓“教不严,师之惰”,今天被刻意剥离了戒尺,片面强调成教师没有任何有效工具的严格要求,淡化了教育经常应该伴随的痛苦过程。在此基础上,极其功利地追求短期在考试分数上见效,漂亮的挥舞“快乐教育”旗号实在是哗众取宠!有人可能要问,既然有惩罚的戒尺,那总也应该有奖励的糖果吧? 纵观古代教育史,这块糖果的最大诱惑就是“学而优则仕”。读书吃遍苦中苦,最后的结果就是争取跳过龙门,成为人上人。和取士相关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不仅是最后的奖励,而且也是读书过程中的始终想到的精神激励,除此而外,课堂即时得到的只有戒尺威逼下的读书之苦。而且,最后真正实现目标的毕竟是少数,对于失败告终的大多数人,更是从头到尾的“苦学”。 综上所述:孔子并未直接把学习与快乐直接联系起来,真正他给我们留下的学习思想,其一般特征还是刻苦自觉,以苦为乐。明知学习苦,甘愿乐此不疲。为了达到学习的精进程度,需要带点自我苛求甚至自虐的精神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