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如何指导学生写好叙事作文

如题所述

澄迈县仁兴学校拾村小学 黄秀玉 所谓“写作”,就是让心泉自然地流淌。作文教学要与学生生活相结合,让生活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要与阅读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写作素养。“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标的核心理念。在二十多年的小学作文教学实践中,对于指导学生作文也有了一定的收获,积累了一些经验,尤其是叙事作文。以下是本人在作文教学中的一些体会。一、 学会观察的指导“学会观察”对于我们这些山村的小学生而言是好说难做,怎样观察,从何处开始观察,很多学生都摸不清头脑。 新课标在我校实行了多年,但目前作文教学的现状离新课标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当了多年的语文老师,说实在的,我还是有些怕上作文课。学生呢?对作文不感兴趣,怕作文,厌写。胡编乱造,作文课成了学生厌恶的“三味书屋”,怎样使作文课成为学生喜欢的“百草园”?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作文不能脱离生活。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可是有相当部分的学生,一提起作文就怕总觉得无话可说。也不知道从何说起,这是为什么呢?归根到底是平时不留心观察,写作时才冥思苦想,怎么也写不出好文章来,只有去胡编乱造了。观察生活是写作的前提,只有全面、细致、认真的观察生活,才能直接从生活中获取鲜活的写作素材,为写作提供丰富的营养。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生活热情、写好作文,而且对学生将来从事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以及从事其他工作,也是大有裨益的。怎样去观察生活,对于小学生来说的确是个难题,有位著名的作家在指导初学写作的人时曾说:“要练习我们的眼睛,善于观察人的动作、态度和表情。练习我们的耳朵,善于听取别人讲话的语句、声调和他的特殊用语。”这就是说,观察生活,一方面是要看,另一方面是要听。观察的要求是:(一)、要抓住人物的特征。人物的外貌,性格感情各不相同,只有抓住观察对象的与众不同之处,才能写出人物的个性,才能避免“千人一面”的弊端。(二)、观察要细致。所谓细致,不是说在观察人物时不分主次,而是要发现观察对象与别人不同的细微之处。不同性格的人,说话、做事时的表现是不同的。人物的一个动作,一个微笑,往往带有性格化的特征。所以,观察必须细致入微。观察得越细致、越深入,印象就越清晰,理解就更深刻,描述就更具体、更生动形象。(三)、比较观察.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的目的是求异.比如在观察教师时,要捉住老师在各种情形下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特征,既生气时,高兴时,严肃时……言谈举止和精神状态的不同点。这样,才能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我用了五个周的时间进行训练,每个学生都按要求认真练写观察笔记,每次写作之前,我都强调描写必须突出人物特征,不要求面面俱到。在我的指导下,大多数学生的作文,描写比较生动逼真。为了进一步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巩固在观察中的收获,我要求学生认真总结观察的过程和体会,并进行归类。 二、指导具体地记一件事。首先,要将一件事的过程分成几个阶段来写,这一件事是如何发生的,如何出现波折的,如何解决矛盾,结果又如何,这样,事情自然就写得具体了;其次,记事离不开人,事情的变化发展是人物进行的结果,将人物连续性的动作写出,事情就写具体了;再次,抓住重点详写。也就是用较多的篇幅对主要场面各能表达中心的细节详尽地记叙,这样既避免了那种抽象的概括,又避免了记流水账,使文章具体生动。一般来说,在叙事文中主要人物、主要事件应该详写、反之则略写;主要人物的主要性格、主要事件的高潮应该详写,反之则略写;与主题关系不密切的就应该略写。有时详中有略,略中有详。安排详略的几个具体原则是:(1)有助于突出中心思想的材料要详写;反之则略写,或不写。(2)写人叙事时,作为事件发生的背景的环境描写应该略写,而将主要笔墨用于写人叙事上。三、指导写回忆中的事。确定一个有意义的中心。留在记忆中的一件事,往往是印象很深的,或对自己有启迪、或给自己以教训、或充满了情趣。写出这情趣、这启迪、这教训也就表现了全文的中心;要结构一个完整的故事。鲁迅写的“百草园”开头说:“我家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做”百草园”然后,从三个方面写百草园的生活,即夏秋季节百草园里的情趣,美女蛇的故事,冬天百草园里捕鸟的乐趣,最后写道:“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我将不能长常到百草园了”。有头有尾,有过程,有细节,记叙清楚,结构完整;写好一个引起回忆的开头。写回忆中的事,一般是由眼前的事物产生联想而展开回忆的,这样的开头既能使自己沉入回忆之中,将过去的一幕一幕连缀成文,又使文章引人入胜,吸住读者。四、指导写事要尽量写熟悉的事很多同学都认为,现在的学生生活面太窄,整天是家庭---学校两点一线,读书---吃饭---睡觉三位一体,生活平平淡淡,接触的尽是日常小事,既没有曲折离奇的情节,这些材料都不典型。其实,许多生活小事只要精心选择,写到文章中去它会像金子一样耀眼。指导学生写熟悉的事,我主要是让他们写自己经历的事。学生自己是参与者,对事情发展的全过程以及各个阶段的特点,都十分清楚,写起来自然比较容易,尤其能够把自己的感受与认识写进去,从而揭示出事情的意义。那么,怎样叙事才能具体、真切呢?我是这样指导的。(一) 、要交代清楚记叙的要素。记叙的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叙事时要交代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物、什么事情以及事情发生的前因后果。这六要素,只有在不妨碍别人看明白的情况下,才可以省略其中的一两个。学生在叙事时,一般都能写清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和结果,却往往把事情的过程叙述得非常简单,空泛,不能给人留下什么印象。为了解决这一难点,我就强化训练叙述写好事情的发展过程,力求在短期内,达到一定的效果。(二) 写好矛盾冲突和结局。由于、年龄、性格、习惯、爱好、情感等差异,叙述在家里会与家长发生矛盾冲突,在学校会与老师、同学发生矛盾冲突,即使是自己,也会在思想上产生心里矛盾冲突。经过努力或自己的觉悟,矛盾冲突最终会得以妥善解决的。我要求学生写作文尽量写好事物发展过程的矛盾冲突,并且力争写出出人意料之处,富有吸引力。至于对作文的选材、立意、结构等进行修改,由于小学生的水平限制,需要我们去一点点强化训练。写作之前最好要列出提纲,确定好中心、选好材料,安排好结构然后按提纲作文。这样作文就不会那么难写。(三)、我们原是农场小学,学生生在农场,长在农场,色彩斑斓的田园风光和草草木木蕴含着无尽的知识和无限的生机,它们是小学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资源。利用这些资源,培养小学生的创造能力,是农场小学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到胶林里去,到茶园里去,赏农景,干农活,记农事,写胶工。让学生的习作和日常生活充满胶园和农田的芳香。农场的建设,农场的发展,农场的繁荣是一代代朴实的工人创造的。我们的学生大多数是工人的后代,工人的朴实时时熏陶着它们。这时,他们笔下的亲人变得和蔼可亲,成为他们心中最可爱的人。有位学生写到:“每当看到穿梭在公路上的汽车,我便想起了爸爸。爸爸是个胶工,他的工作就是将胶树割破,让洁白的乳汁流进胶杯。你可别小看这白色的东西,汽车离开了它可跑不了。”“我们国家的橡胶生产还不能自足,于是爸爸就夜以继日地在胶园里忙碌。除草、施肥、砍带,好让胶树多产一些胶,可他的双鬓过早地斑白了。”我爱胶林,更爱在胶林里穿梭的爸爸!多么感人至深的语句,可这些都是学生的肺腑之言。也是学生最熟悉的人和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