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到底起源于何时?

如题所述

人类到底起源于何时,是一个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由于世界许多地方发现了新的人类化石和文化遗迹,不时地掀起对人类起源问题讨论的浪潮。尤其是1959年在东非坦桑尼亚奥杜韦峡谷发现了一批新的被认为是人属的化石——东非人类化石之后。古人类工作者之间的商榷便更加热烈。

早些时候,人们均认为猿人是最早的人。猿人的化石世界上许多地区有所发现,比较著名的有北京人、蓝田人、海德堡人、毛里塔人。这些化石被公认为属于人的化石,因为有的同时发现了旧石器,如北京人、蓝田人;有的虽未发现工具,但从他们的脑量和脑分化程度以及体态结构的高度发展,可以断定他们会制造工具,因而完全有理由将他们列为人。由于当时人们所掘到的古人类化石十分有限,因此很自然地认为他们是地球上“最早”的人,年代为60万年或更早。

但当时对这个数字还是有争议的。1924年,在南非阿扎尼亚金伯利市以北80千米的汤恩火车站附近的一个山洞里,发现了一个似人似猿的幼童头骨化石。以后。在南非的其他地方,陆续发现了许多南方古猿的材料,其中有头骨、牙齿、下颌骨、髋骨以及四肢骨化石。通过对这些化石的研究分析,科学家们认为这些南方古猿已能直立行走,前后肢已分工,前肢已从支撑相移行的机能中解放出来;他们能利用天然工具来御敌,其中有一类叫纤细型(另一类叫粗壮型)的南方古猿,个体小、头骨比较光滑、骨脊不很显著、门齿犬齿大、臼齿较小。人们由此认为“纤细型”是人类祖先的“雏形”,他们才是“最早的人类”,人们又称之为非洲型南方古猿。

但是问题并不那么简单,因为南非的南方古猿的地质年代和绝对年代很难确定,不少人认为年代未必超过100万年到70万年,可能是和爪哇猿人同时代的,在进化上走上了绝灭的道路。“纤细型”和“粗壮型”可能是性别上的差异。因此,把南非的南方古猿算作“最早”的人类,论据还不足。

近些年来,在亚洲、东非的一些地方发现了十分原始的砾石石器。虽几经沧桑,但这些砾石上人为加工的痕迹尚未磨灭掉。大多数考古工作者都认为这些石器是有意识制造出来的工具。对这些原始石器的地质年代加以测定,发现远远早于爪哇直立人和蓝田人地质年代。也就是说,人类的历史远早于60万年。

1959年在东非坦桑尼亚奥杜韦峡谷中发现了一个几乎完整的头骨化石,测定年代为距今175万年前。这个化石编号为“奥杜韦5号”。

1960年在比“奥杜韦5号”低60厘米的地层内发现了几块头骨碎片、下颌骨、两块顶骨,同地层中还发现了砾石工具。测定年代为190万年前。

1967~1971年在奥莫河谷地发现了南方古猿类材料,包括6个下颌骨、1个不大完整的头骨、许多长骨和150颗牙齿,测定年代为400万到200万年前。科学家还在距今200万年前的地层中发现了石器。

1972年在肯尼亚北部卢多尔夫湖地区发现了一些头骨、股骨和距骨材料,测定年代为260万年前。在相同的地层中还找到了共存的石器。

1974年,在埃塞俄比亚发现人类化石,测定年代大约为300万年前。

1994年,在非洲埃塞俄比亚发现了距今大约440万年前的人类化石“地猿”。2000年,一位法国学者和他的同事在肯尼亚发现了一批距今600万年前的人类化石,并将其命名为“千禧人”。2001年7月19日,阿洪塔·吉姆马多贝,这位隶属法国古生物学家米歇尔·布律内考古发掘小组的化石搜寻专家发现了一个脑容量在320至380毫升之间,只具备猿类水平,但又具有类似人类短平脸颊的生物化石,科学家们亲切地称其为“托迈”。考古学家的研究表明,“托迈”可能是一个雄性原始人类,大小和现代黑猩猩差不多,生活在距今700万至600万年前的西非。如果能够证明它是人的话,人类与类人猿间最后的演化就必须早于700万年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4-25
古人类学的研究表明,在距今一二千万年以前,旧大陆生活着许多种古猿。能够肯定为属于人的进化系统的最早的化石代表 ,是生活在距今400万 ~ 100万年前的。

人类是由古猿进化来的,是从猿的系统中分化出来的独立的一支,其出现及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古人类学的研究表明,在距今一二千万年以前,旧大陆生活着许多种古猿。但其中哪一种是人类的直接祖先,是在什么地方和什么时候开始由猿到人这一进化过程的,还是一个远没有解决的问题。
腊玛古猿 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古人类学界一般都把腊玛古猿当作最早的人的进化系统的代表。腊玛古猿化石最早是1932 年在印度发现的 ,1934 年被定名为腊玛古猿。以后在非洲、欧洲和亚洲的不少地方发现过类似的化石,都被归入腊玛古猿类 。腊玛古猿最早的年代为距今 1400 万年,当时一般认为的时间至少是在1400万年以前。

  后来分子人类学的研究表明,人类是在较晚的时期才从猿的系统中分离出来的,最多不会超过1000万年;腊玛古猿的年代太早,它们不可能是最早的人科成员。另外,人们发现,每一个出土腊玛古猿化石的地点,都同时有另一种肯定是猿类的西瓦古猿化石存在,两者在形态性状上没有重大差别,属于同一类型,只是雌雄性别不同而已。因西瓦古猿命名在前,腊玛古猿命名在后,于是人们根据国际动物命名法则,取消了腊玛古猿的名称,把它并入西瓦古猿。后来人们一般都同意这种意见,否定了腊玛古猿是最早人科成员的代表。西瓦古猿有不少特征与猩猩相似,因此西瓦古猿可能是猩猩的祖先。

  在中国的云南发现了距今约800万年的禄丰古猿 ,这种化石与非洲大猿及属于人的进化系统的南方古猿有相似特征,可能是接近于人类远祖的类型。但也有人认为,东非发现的肯尼亚古猿,或者在希腊发现的奥兰诺古猿,更有可能是接近的类型。

  南方古猿与能人 腊玛古猿生活于距今1400万 ~ 700万年之间 。在距今700万 ~ 400万年的这段时间内,至今只发现少量零星的化石材料。能够肯定为属于人的进化系统的最早的化石代表 ,是生活在距今400万 ~ 100万年前的南方古猿。

  南方古猿虽然还被称作猿,但它实际上已经是最早踏上人类进化历程的远古人类。它是1925年根据在塔翁发现的一个幼年头骨化石命名的。主要发现于南非和东非。南方古猿在颅骨、、牙齿、骨盆和四肢等方面已经十分清楚地显示出一系列的人科特征,并且肯定已采用两足直立的行走方式,而能否直立行走,则是人在生物学上的基本特征。南方古猿的脑量超过现代大猿,脑的结构也基本上属于人的类型。

  继南方古猿之后的人类是能人。能人在体质特征上比南方古猿进步,生活在距今约230万~180万年前,分布在东非和南非。能人化石最早发现于1960年,至今除奥杜韦峡谷外,在肯尼亚的库彼福勒、的奥莫地区及南非的斯特克、斯瓦特克朗等地,也发现了这一类型的化石。能人已能制作石器,创造的文化称为奥杜韦文化。

  直立人与智人 人类进化的下一个阶段是以直立人为代表的阶段。直立人生活在距今约180万~20 万年前,创造的文化属于早期的文化。
直立人化石最早是在的爪哇发现的。发现者E.杜布瓦将其定名为直立猿人,并相信直立猿人是现代人的祖先。但关于爪哇直立猿人是猿是人的争论持续了很久,直到20世纪20~30年代,在北京周口店发现了北京人化石,并有大量石制品、用火遗迹和动物化石出土,直立人是早期原始人类的概念才逐渐被广泛接受。现在发现直立人类型化石的地点已遍布亚、欧、非三洲广大地区,在肯尼亚、印度尼西亚爪哇和中国云南,也都发现了距今150万年左右的直立人化石。

  古人类学上的一项重要发现,是在亚、非、欧洲都出土了从直立人到智人过渡类型的化石。在亚洲,有1984年在中国发现的金牛山人头骨;在非洲,有1975年在发现的萨莱头骨和1976年在埃塞俄比亚北部发现的博多头骨;在欧洲,有1960年开始在希腊陆续出土的佩特拉洛纳头骨及后来在法国发现的阿拉果人头骨。这些头骨一方面具有直立人的性状,另一方面又具有早期智人的特征。它们为解释怎样从直立人过渡到智人提供了重要的根据。请采纳谢谢

  人类进化的最近一个阶段,是包括现代人在内的智人阶段。可分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早期智人生活在距今约25万~4万年前 ,是旧石器时代中期的古人类 。晚期智人在解剖结构上属于现代人,大约是在距今四五万年前开始出现的。在晚期智人阶段,人类的分布范围扩大了,从旧大陆到达了和美洲。

  这样,由现有发现的化石来追溯人类进化的各个阶段 ,已可以循着由近及远的序列,从晚期智人—早期智人—直立人—能人,一直追溯到南方古猿。比南方古猿更早、形态更原始的人类的早期代表,则还在探索之中。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3-04-02
人类的起源一直是科学上的谜团.达尔文说,人类是从猿猴的一支进
化而来的.可人们在不断地追问:剩下的猿猴为什么没有进化成人的迹象?
基因科学产生以后,人们又问:人可以像机器一样被制适吗?为什么所有
的神话都认为是“上帝创造了人”?
第一节 达尔文进化论是唯一正确的吗
19世纪,在英国诞生了一位伟大的博物学家,发现了一套轰动全世界的生物进化理论,他的名字叫达尔文.
1831年,他以博物学家的身份参加了海军“贝格尔”号战舰的环球航行,在南美洲地区整整航行了5年,对热带与亚热带动植物进行了广泛的考察.1836年回国以后,达尔文主要从事科学实验与著述.他根据对生物界大量的观察与实验,认为物种的形成及其适应性和多样性的主要原因在于自然选择,生物为适应自然环境和彼此竞争而不断发生变异.适于生存的变异,通过遗传而逐代加强,反之则被淘汰.归纳起来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达尔文的这套学说,奠定了进化生物学的基础.他还将进化论用于人类发展的思考,阐明了人类在动物界的位置及其由动物进化而来的依据,得出了人类起源于古猿的结论.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提出人类起源于古猿的理论,经过一番激烈的学术和宗教的大动荡、大争论后,渐渐被科学界所接受.在以后的岁月里,古生物学家通过对古生物化石的研究,在达尔文学说的基础上,形成了现代人类起源说.他们认为,人类是古猿经过数百万年的漫长岁月,在万物更迭交替变化中逐渐进化而来的.这一理论,从其他学科,比如胚胎学、比较解剖学.现代生物学及生物化学等学科中寻找到了证据.根据这些证据,人们推测地球生物进化的总模式是: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哺乳动物——灵长类动物——猿猴类动物——人类.马克思十分欣赏达尔文的进化论,同时认为,在由猿到人的进化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现代一般认为,人类是由古猿中的一支进化而来的,古猿早在3000多万年以前就已出现在地球上,体形较现代猿类小.考古学通常讲的“腊玛古猿”,大约生活在1400万一1000万年前,身高仅1米多一点,体重在15—20公斤左右.所谓的“南方古猿”,大约生活在距今500万—100万年以前.我们人类就是由南方古猿的一支演化而来的.大约200万—300万年前,南方古猿的一支脱离了古猿类,朝着人类的方向演化.根据化石发现,现在一般将人类脱离古猿后的发展历史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猿人阶段,大约开始于距今200万—300万年以前,这时的猿人会制作一些粗糙的石器,脑量大约在630—700毫升,会狩猎.晚期猿人化石发现较多,我国发现的元谋人、蓝田人、北京猿人(周口店),以及在坦桑尼亚发现的利基猿人,都是这个时期的化石代表.这时的猿人已经很接近现代人,打制的石器也比较多样化,有用于狩猎和劈裂兽骨的砍砸器,用来剖剥兽皮和切割兽肉的刮削器.最有进步意义的是,此时的猿人已经懂得了使用火,并知道如何长期保存火种.猿人阶段一般认为到大约30万年前结束.
第二阶段是占人阶段,或称早期智人阶段.我国已经发现的马坝人(广东)、资阳人(湖北)、丁村人(山西)也都是这一时期发掘的化石代表.古人的特征是脑量进一步增大,已经达到现代人的水平,脑结构比猿人复杂得多,其打制的石器也比猿人规整,有石球和各种尖状的石器,能人工生火,开始有埋葬的习俗,并且不知是为了遮羞还是为了保温,已经开始穿所谓的衣服,不再是赤身裸体.并且在世界的不同地方,古人的体质也开始了分化,出现明显差异.古人生活于大约20万一5万年前.
第三阶段为新人阶段,又称晚期智人阶段.大约开始于5万年以前,新人化石在体态上与现代人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其打制的石器相当精致,器形多样,各种石器在使用上已有分工,并且出现了骨器和角器.新人甚至已会制造装饰品,进行绘画、雕刻等艺术活动.大约在皿万年以前,已经出现了磨制石器.新人又称克鲁马努人,这是因为1868年,在法国西南部克鲁马努地区的山洞里发现了5具骨架,这些骨架与现代人已经很难区分,但比现代人高大.据分析,其生存年代大约在3.1万—4万年以前,被认为是新人的化石代表.我国发现的柳江人(广西)、山顶洞人(北京)化石也属于这个时期的代表.此后,人类便进入了现代人的发展阶段.
不可否认,这个进化体系的完善,许多科学家为此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不但如此,在维护生物进化论的过程中,不少社会学家,尤其是一些哲学家也作出了许多贡献.由于这些杰出人物的努力,生物进化论成了当今世界不可动摇的理论之一.
但是,无论有多少人来维护它,它始终不过是一种假设而已,而且是世界众多假设中的一种,我们应该始终牢记一句话,这句话是马克思说的,他说:“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设.”既然是假设,那么就应该允许别人有探讨的余地,允许别人发表不同的观点.一味地用一种假设去排斥其他假设,这是不科学的,本身是对马克思精神的嘲笑.
那么,以上这套由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生物学家、哲学家共同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体系,它真的牢固吗?
第二节 现在的猿猴可以变成人吗
达尔文创建的整个人类进化学说,其中有一个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那就是,当时气候的巨大变迁使森林大片消失,类人猿在这样的情况下被迫从树上下到地面,由猿到人的进化过程就从此开始了.如果这个条件不存在,那么整个人类进化体系就不能成立.
起源于东非大裂谷的南方古猿一直被认为是人类的始祖,“露露”的化石就在此处发现.因此,东非大裂谷自然环境的变迁,成了支撑人类进化学说的关键.科学家称,500万—12万年之前,由于东非气候突然变冷,大片的热带雨林消失了,这就迫使人类的远祖——南方古猿从树上下到开阔的大草原,从四肢攀援到练习用两足行走,于是乎,古猿脱掉身上的兽毛,最后变成了人.
进化论的这个前提只是一个假设,当然许多人都希望这个假设可以成立,以便一劳永逸地解决人类的起源问题.但是,最近一些科学家在东非地区的考察,却使达尔文的人类进化学说中环境变迁这个至关重要的前提一下子变得不存在起来.
美国耶鲁大学金斯顿考古队对东非的地理、气候做了十分细致的考察研究.他们对肯尼亚大裂谷南端的图根山丘的碳化士壤进行了同位素检测,结果发现,自从1550万年以来,大裂谷地区的雨林和草原的混合就跟今天完全相同,根本不存在上述传统所说的气候大变化.要知道,东非古人类的考古化石最上限也不过400万年,也就是说,非洲的古猿竟然可以在虚拟的自然条件之下完成从兽类向人的进化,这是不是太荒唐了?这支考古队在最后的报告中写到:“人类的进化是相当复杂的过程.这(指东非大裂谷地区气候的考察结果)可能迫使我们要寻找其他的因素来解释人类下地行走的原因:为了食物和为了占领更加优越的生态环境;受到其他物种的竞争,等等.”如此说来,人们要想使自己的学说成立,非要迫使东非古猿下地行走不可,不论这些古猿是否愿意,非下来不行,即使不是真的自然环境变迁,我们也要虚拟出一个自然环境变迁的事实出来.看来,我们这套进化理论过分脆弱了,也过分霸道了.
不仅如此,考古学所发现的古化石,是支撑人猿同祖进化理论的主要证据,但正是在这方面,更显示出其脆弱的本性.
首先,现在我们考古中发现的人类化石量极少,越是往前,化石量就越少,考古学家往往根据几颗牙齿或一个、半个头盖骨化石为依据,进行洋洋洒洒地推论,明显证据不足.
第3个回答  2019-04-13

人类到底起源于何时?迄今为止,世界各地除了一些神话传说和种种经不起推敲的猜测之外,还没有一个确凿的科学性答案。

人类进化起源于森林古猿,从灵长类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一步一步发展而来。经历了猿人类、原始人类、智人类、现代人类四个阶段。

因现今考古学的发展,史前文明被逐步否定,考古学已经有大部分进化中的古人猿化石。配合现今生物学的发现,发现了遗传基因  DNA是进化的,证实了类中性进化论的真实性。

类人猿

在19世纪中期以前,西方大多数学者相信人是由上帝创造出来的,按《圣经》中的记载,其历史不过6000年。

17世纪时,爱尔兰的一位叫厄谢尔的大主教曾将人类诞生或上帝造人的时间“精确”地推定为公元前4004年,现在看来只能作为笑谈罢了。

在20世纪70年年代初以前,不少人类学研究者认为:人于猿的分化至少在2000万年前就开始了。其中,美国的西蒙斯和英国的皮尔比姆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腊玛古猿是人科成员,人类的起源应在1500万年前甚至3000万年前。这种观点曾被大多数人类学家所接受。

腊玛古猿

20世纪60年代末以后,生物化学家们研究出了“分子生物钟”(遗传物质DNA分子的变化速率),为探索人类起源问题提供了新的手段。

根据“分子生物钟”理论和人与现存类人猿遗传物质DNA分子的差异,生物化学家们研究出了人类与4种类人猿从猿分化出来的顺序:大约在2000万年前,长臂猿首先分离出去;大约在1500万年前,猩猩自成一支;到了900万年前大猩猩又另立门户;最后,人类与黑猩猩则在700万年前也分道扬镳了。也就是说:人类的起源只能追溯到700万年前,再往前,人类则与黑猩猩是一家了。

黑猩猩

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人类与黑猩猩分离的时间似乎还要晚,约在距今500万年左右。虽然人类学家们曾经拒绝承认生物化学家们的研究成果,但后来还是逐渐接受了。

人类起源的历史动辄以几十万年乃至上百万年计,误差很大,特别是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肯定存在一个漫长的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从目前的情况看,人类起源的时间进程并未完全弄清楚,还有很多需要继续探索的地方。

中国神话

我国神话论及人类起源的有数种,比较早的说法是《淮南子精神篇》:“有二神(阴、阳二神)混生,经天营地……类气为虫(混浊的气体变成虫鱼鸟兽),精气为人(清纯的气体变成人)。“这种说法并未受多大重视。

晚一点的说法则指盘古垂死化为万物之时,身上的寄生虫变为人类。绎史卷一引五运历年纪:“(盘古)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甿(人)。“此种说法也没有流传开来。

另一种说法是指人类由黄帝所造,然后由其他的神上骈和桑林赋予四肢五官,见《淮南子说林篇》:“黄帝生阴阳,上骈生耳目,桑林生臂手……。“这种说法很有趣,和日耳曼所述的很相似,可惜上骈和桑林是什么样的神,在其他古籍中并无叙述,徒留一个谜。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