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孔子孟子名言的议论文,快点啊!急用!

一定要是有关孔子孟子名言的!
这是孔子孟子的名言吗?有没有符合初中生的呀!

题目就是中心论点,其含义是说有决心、有志愿的人终能取得成功。中心论点在题目中提出更明确)

“有志者事竟成”。这句话阐述了“有志”与“事成”之间的辩证关系:“有志”才能“事成”,要想“事成”,必须“有志”;若无“志”则“事”不成。(针对论点,分析了二者的辩证关系)

这句话很有道理,颇能道出“事成”的真谛。不是吗?请看:春秋时期,吴越相争,吴胜越败,越王勾践沦为阶下囚,(卧薪尝胆的历史故事道出“事成”的真谛)但他不甘屈服,立志复仇,最后终于打败了吴国,留下了“卧薪尝胆”的千古美谈;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由初中未毕业到数学巨人的巨大变化再次强调成功之真谛:立志在前)小时候面对“没有数学头脑”的斥责而确立志向,虽然连初中毕业文凭都没有,但最终成为数学领域的巨人……古今中外诸多的政治家、科学家,都以其自身的行动证明了“有志者事竟成”这句话的正确性。

但是“有志者”是否都能“事竟成”呢?也不尽然。因为“有志”和“事成”之间还有某些条件在起着重要的作用,若无这些条件,即使是“有志”,事也是难成的。这些条件中的关键条件当属如下两条:

一是有志者的“志”要符合客观实际。(提出立志的先决条件之一)这就是说:一个人所立下的“志”,不能是脱离客观实际的空想或幻想;“志”与客观的科学规律相抵触、相脱离时,则“事”是永远无法有“成”的。例如,曾有人立志要研制成永动机,并为此付出了一生的时间和精力,但却始终没能研制出来。这是为什么?道理很简单:其志不符合客观规律。物理学的知识告诉我们,当机器运行时,机械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而其间能量的损耗是不可能避免的。因此,研制永动机这个“志”也就永远无法成为现实之事。可见,符合客观实际的要求,是“有志者”事业成功的必要前提条件。(从一个方面论述符合客观实际的要求,是“有志者”事业成功的必要前提条件,从侧面论证了中心论点)

二是有志者的“志”必须是永不改变的“恒志”,(提出立志的先决条件之二)而且必须付诸于执着不懈的勤奋努力。这就是说:不能今天立志当科学家,明天立志当文学家,过不了多久又立志当政治家,如此常常立志,其“事”一定难成;其志向必须是始终指向一个目标,不管外界如何变化,不管遇到怎样的挫折,都“痴心不改”。这更是在强调:有了永不改变的“恒志”,还要有永不改变的行动。为了实现自己之志,要不怕困难,不怕讽刺挖苦,不怕挫折失败;要不断地努力,不断地探索,始终如一地迈开勤奋的双脚,在通向成功的曲折山路上不断地艰难跋涉。只有如此,也只有如此,才能“有志者事竟成”。(论述“恒志”是“有志者事竟成”的又一前提条件,从另一侧面论述了中心论点)我国古代的大史学家、大文学家史马迁,青年时代就立志编写出一部有别于他人的史学著作。为此,他不仅以毕生的精力投入到浩瀚的史籍中,整理残章断简,奔波与民间,收集丰富的史料,就是在入狱惨遭宫刑之后,也没有消沉下去,反而更加坚定志向,愈挫愈奋,在“撰史”的崇高理想鼓舞下,勤奋写作,到了晚年终于写成了上自轩辕、下迄汉武的中国三千多年的鸿篇巨作——《史记》这部“千古之绝唱”(鲁迅语),由此可见,有“恒志”,而且有不懈的勤奋努力,是“事竟成”最重要的条件。(由司马迁不懈努力最终完成《史记》这一事实,再次有力阐明“有志者事竟成”的观点)

总之,“有志者事竟成”,并不是说有志事就一定能成,而只是说明“有志”与“事成”之间的辩证关系:无志者则事必定无成,有志而脱离实际则事不成,有符合实际之志而无“恒志”则事难成,有符合实际的“恒志”而无坚持不懈的勤奋努力则事也难成。只有把上述条件有机地融为一体,才能“事竟成”。

年轻的朋友们,成功的鲜花正准备献给每一位有志者,但是,你能得到它吗?这就要看你自己的了。(结尾通过分析有志与事成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论述中心论点)

评析

题目就是本文的中心论点,“有志者事竟成”。全文的论述中充分注意了论述的合理性和普遍性,先阐述“有志”与“事成”的辩证关系,通过对比的分析,让读者感到“有志”则“事成”,“无志”则“事不成”的道理,自然引起下文。又列举了越王勾践和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证实这一道理的正确性。接着又分析了“立志”的两个先决条件。最后结合现实生活,强调了“有志者事竟成”这一观点。

精彩片段欣赏

什么样的开头是好的开头呢?

我国元代乔梦符说,文章的开头要像“凤头”。这种说法形象地说出好的开头应具备的两个特点——短小、漂亮。短小,便于让读者了解论点或论题,从而把握全文主旨;漂亮,才能吸引读者。正如明代谢榛所说“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爆竹之起爆,何等干脆利落!不可拖泥带水,拖沓冗长。爆竹是吸引人的,把人的注意力一下子吸引过去。好的文章开头,也应如此。

写作指导

2.中心论点在文章的开头。

有些议论文,开门见山,开头便提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如《谈骨气》。要做到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就需要我们在下笔前构思好论点提纲,注意论点本身的表述是否明确周密,这样才能使全篇立论更加鲜明。

例文三

失败是成功之母?

现在,有些人失败了,或是遇到挫折就用“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来自勉。这本也无可非议,但如果因此认为失败了也无所谓,仿佛失败后总会成功,也不对失败进行认真的总结,结果一败、再败、三败……终不见成功,这就与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如出一辙,完全是一种精神胜利法了。(文章开始即摆出明确的观点,“失败是成功之母”竟与鲁迅笔下的阿Q如出一辙,完全是一种精神胜利法!)

失败后应该不灰心,不丧气,总结经验教训继续努力。但尽管如此,失败仍然是失败,它怎么摇身一变成了成功的母亲了呢?我看这句话似乎没有一点哲学含义。失败表示你不行,在这方面你还是个弱者,或者赢家比你强,应该自己感到羞愧(当然,也不能像日本武士一样,一失败就剖腹自杀),而不应该大言不惭地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以一种胜利者的姿态自居。(语势铿锵,剖析失败者心理,论证自己的观点:“失败就是失败”,要正视现实)其实获得成功的因素有很多,如主观的努力,客观的环境,偶然的机遇等等,却都与失败搭不上边儿。

失败后面就一定是成功吗?我看未必。(设问,引人思考,接着予以否定)没有自身努力谈何成功。所以在第一次做事的时候就应该认真一点,努力一点,要对自己做出的事情负责,决不能想“失败了不要紧,还可以再来”,孰不知玩游戏是有一定规则的,现实生活中,有些东西失败了,就Game Over,没有第二次机会了。跳伞运动员在空中表演失败,降落伞没打开,你想“再来一遍”,恐怕要等下辈子喽!(用事实证明失败并不意味着下一次的成功,强有力地论证了失败后面不是成功)

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想当年,不可一世的大清王朝失败了一次,其结果是我们要付出上百年的代价才能恢复大清初年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美国之所以可以自诩为世界警察,就是因为它在经济上的成功推动了各个方面。成功就是成功,明摆着中国普及“凤凰”(自行车),美国普及奥迪。这就是成功与失败的差距。失败别说当母亲,连孙子都当不上!

日本人办事效率之所以高,因为他们不准失败,只许成功,(事实论据)否则回家做“看门狗”。所以他们做事认真、迅速、有质量,让你放心。怪不得市场上日本彩电再贵也供不应求,而国产彩电只能是仓货堆积。别人就是成功,你失败者在成功者面前会有母亲的威严吗?同样从60年代开始发展,为什么日本就发展得那么快呢?因为日本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而我们在成功之前还要走一段“母亲”的路。(摆出事实,进行分析,以发达国家的强大国力证明不准失败才能成功)

或许“不许失败”这种想法会给我们带来一点压力,但没有压力,随心所欲就能办好事吗?以前的“大锅饭”就是没有压力,大家得过且过;现在竞争上岗,工作积极性提高了,做事也“卖力”了。老是给自己留点后路,没有豁出去的精神,就无法发挥自己的全力。化压力为动力,会把事情做得更好。(在“不许失败”的压力下,会将事情做得更好)

阿Q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要正视失败、承认失败、不许失败,认认真真去做每一件事情,力争成功,远离失败!(结尾再次深化观点)

评析

文章开篇即明确观点,“失败是成功之母”和阿Q的精神胜利法如出一辙,观点新颖又鲜明;接下去层层深入进行论证:“失败就是失败,与成功无关”、“失败之后未必会有成功”、“不准失败,才能成功”,对“失败是成功之母”这一观点进行深入的剖析和论述;最后作者在指出对待失败的种种错误态度及导致的后果之后,强调要正视失败,要在“不准失败”的压力下,认真做好每一件事。

例文四

虚心求教,不耻下问

吴小河

一位地理老师被学生的问题难住了,他老老实实承认自己“不知道”以后并未就此了之,而是查找资料,请教同事,出差时又询问旅伴,终于得到了答案。这件事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虚心求教,不耻下问是获得真知的最有效途径。(由一个老师被学生的问题难住了这样一个事实中,引出中心论点:虚心求教,不耻下问是获得真知的最有效途径)

许多著名的学者、科学家都依靠虚心求教、不耻下问来寻求和积累知识。(总括句,引起下文)李时珍撰写《本草纲目》的几十年间,读过八百多种典籍。在研读古书时,发现诸家说法并不一致,且相互矛盾,便多方深入实际,亲自“采药”,同时向许多有实践经验的医生、药工、樵夫、渔夫等人请教,终于鉴别考证了历代记载的一千多种药物,为它们重新做出了科学结论。俄国学者、诗人罗蒙诺索夫徒步两千公里到莫斯科求学,因为不是贵族子弟而被拒之学校门外。后来他装成外城贵族的儿子混进斯拉夫——希腊——拉丁学院学习。因为不懂拉丁文,老师让他坐在最后一排。班上的大都是十三四岁的孩子,他们笑他:“二十来岁的大傻瓜来学拉丁文!”但罗蒙诺索夫对老师的冷淡、同学的讥笑佯作不知,只是专心听讲,虚心求教,学习拉丁文造句。后来,他以卓越的才能和优良的拉丁文水平被派往德国学习。终于由一个打鱼的青年成为一位著名的科学家。这些成功者的成就,与他们的虚心求教、不耻下问是分不开的。(用李时珍、罗蒙诺索夫虚心求教的故事,从中外两方面论证了他们的成功和虚心求教,不耻下问是分不开的,以此论证论点)

我国古代学者刘开说过:“(引用名人名言加以论证)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学与问相辅相成。一个人智慧有限,知识无涯,学习中总会碰到许多疑难问题。我们提倡虚心求教、不耻下问,就是碰到问题,实事求是,不懂不要装懂,不懂就要多向人请教,而且要有点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这样才能获得知识。上海有位青年职工,只上过小学,靠自学考上了高校文科。当记者问他成功的秘诀时,他说:“遇到疑难问题随时向人请教,在路上、公园里、书店里都可以找到我的老师,这样的老师数以千计。”学习无捷径。这位青年的成功之路告诉我们:虚心求教、不耻下问是获得知识的最有效途径。(再次强调中心论点)

向别人请教,要有点勇气。我们许多同学遇到问题总不虚心请教,他们感到难为情,怕别人说自己无知。那么,从上文所谈到的许多事例中,从那位地理老师身上,我们应该明白了吧:人家能够虚心求教、不耻下问,我们有问题,不能向同学、向老师求教吗?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让我们抱着“人皆我师”的态度,在虚心求教中获得真知吧!

评析

文章开头从一段故事中引出中心论点:虚心求教、不耻下问是获得真知的最有效途径,论点明确而集中。接着举了李时珍及罗蒙诺索夫的例子,证实论点的正确性。又引用名言,从我们身边找出证据,再次证明论点。文章的结构安排合理,论证过程清晰而有说服力。最后,以孔子话作结,令人信服!

精彩片段欣赏

一篇议论文,好的开头有哪些标准呢?

第一,要明。

好的开头,要一下子让读者知道你要说什么,也就是让读者了解你的论点或论题。白居易说:“首句标其目”,主张开宗明义。李涂在《文章精义》里说:“文字起句发意最好。”总之,要让读者知道你在谈哪方面的问题,开篇知其旨意。

第二,要美。

只有美,才能达到吸引读者的目的。文章开头的美,主要指技巧美,如“设悬念”、“用典故”、“引名言”、“摆问题”、“亮靶子”、“反弹法”等等。形式美是内容美的保证,二者相辅相成。切不可低估文章开头形式美、技巧美的作用,有了这种美,才能先声夺人,吸引人看你的文章。在这个意义上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第三,要简。

简洁是明朗的保证。有的考生在写给材料作文时,喜欢把原材料复述一下,这就太啰嗦了。既要从原材料说起,又不能复述原材料,怎么办?办法有两个:一个是对原材料“一言以蔽之”;另一个就是选取原材料中一句有代表性的话,让读者知道原材料大致是个什么意思就行了,千万不要较多地引述原材料。

写作指导

3.中心论点在文章的中间。

有些议论文,在文章开始并不提出中心论点,而是讲述一段故事或是引述一个事实,作者或是从中直接引出论点,或是对所引述的事实稍加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1-13
题目就是中心论点,其含义是说有决心、有志愿的人终能取得成功。中心论点在题目中提出更明确)

“有志者事竟成”。这句话阐述了“有志”与“事成”之间的辩证关系:“有志”才能“事成”,要想“事成”,必须“有志”;若无“志”则“事”不成。(针对论点,分析了二者的辩证关系)

这句话很有道理,颇能道出“事成”的真谛。不是吗?请看:春秋时期,吴越相争,吴胜越败,越王勾践沦为阶下囚,(卧薪尝胆的历史故事道出“事成”的真谛)但他不甘屈服,立志复仇,最后终于打败了吴国,留下了“卧薪尝胆”的千古美谈;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由初中未毕业到数学巨人的巨大变化再次强调成功之真谛:立志在前)小时候面对“没有数学头脑”的斥责而确立志向,虽然连初中毕业文凭都没有,但最终成为数学领域的巨人……古今中外诸多的政治家、科学家,都以其自身的行动证明了“有志者事竟成”这句话的正确性。

但是“有志者”是否都能“事竟成”呢?也不尽然。因为“有志”和“事成”之间还有某些条件在起着重要的作用,若无这些条件,即使是“有志”,事也是难成的。这些条件中的关键条件当属如下两条:

一是有志者的“志”要符合客观实际。(提出立志的先决条件之一)这就是说:一个人所立下的“志”,不能是脱离客观实际的空想或幻想;“志”与客观的科学规律相抵触、相脱离时,则“事”是永远无法有“成”的。例如,曾有人立志要研制成永动机,并为此付出了一生的时间和精力,但却始终没能研制出来。这是为什么?道理很简单:其志不符合客观规律。物理学的知识告诉我们,当机器运行时,机械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而其间能量的损耗是不可能避免的。因此,研制永动机这个“志”也就永远无法成为现实之事。可见,符合客观实际的要求,是“有志者”事业成功的必要前提条件。(从一个方面论述符合客观实际的要求,是“有志者”事业成功的必要前提条件,从侧面论证了中心论点)

二是有志者的“志”必须是永不改变的“恒志”,(提出立志的先决条件之二)而且必须付诸于执着不懈的勤奋努力。这就是说:不能今天立志当科学家,明天立志当文学家,过不了多久又立志当政治家,如此常常立志,其“事”一定难成;其志向必须是始终指向一个目标,不管外界如何变化,不管遇到怎样的挫折,都“痴心不改”。这更是在强调:有了永不改变的“恒志”,还要有永不改变的行动。为了实现自己之志,要不怕困难,不怕讽刺挖苦,不怕挫折失败;要不断地努力,不断地探索,始终如一地迈开勤奋的双脚,在通向成功的曲折山路上不断地艰难跋涉。只有如此,也只有如此,才能“有志者事竟成”。(论述“恒志”是“有志者事竟成”的又一前提条件,从另一侧面论述了中心论点)我国古代的大史学家、大文学家史马迁,青年时代就立志编写出一部有别于他人的史学著作。为此,他不仅以毕生的精力投入到浩瀚的史籍中,整理残章断简,奔波与民间,收集丰富的史料,就是在入狱惨遭宫刑之后,也没有消沉下去,反而更加坚定志向,愈挫愈奋,在“撰史”的崇高理想鼓舞下,勤奋写作,到了晚年终于写成了上自轩辕、下迄汉武的中国三千多年的鸿篇巨作——《史记》这部“千古之绝唱”(鲁迅语),由此可见,有“恒志”,而且有不懈的勤奋努力,是“事竟成”最重要的条件。(由司马迁不懈努力最终完成《史记》这一事实,再次有力阐明“有志者事竟成”的观点)

总之,“有志者事竟成”,并不是说有志事就一定能成,而只是说明“有志”与“事成”之间的辩证关系:无志者则事必定无成,有志而脱离实际则事不成,有符合实际之志而无“恒志”则事难成,有符合实际的“恒志”而无坚持不懈的勤奋努力则事也难成。只有把上述条件有机地融为一体,才能“事竟成”。

年轻的朋友们,成功的鲜花正准备献给每一位有志者,但是,你能得到它吗?这就要看你自己的了。(结尾通过分析有志与事成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论述中心论点)

评析

题目就是本文的中心论点,“有志者事竟成”。全文的论述中充分注意了论述的合理性和普遍性,先阐述“有志”与“事成”的辩证关系,通过对比的分析,让读者感到“有志”则“事成”,“无志”则“事不成”的道理,自然引起下文。又列举了越王勾践和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证实这一道理的正确性。接着又分析了“立志”的两个先决条件。最后结合现实生活,强调了“有志者事竟成”这一观点。

精彩片段欣赏

什么样的开头是好的开头呢?

我国元代乔梦符说,文章的开头要像“凤头”。这种说法形象地说出好的开头应具备的两个特点——短小、漂亮。短小,便于让读者了解论点或论题,从而把握全文主旨;漂亮,才能吸引读者。正如明代谢榛所说“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爆竹之起爆,何等干脆利落!不可拖泥带水,拖沓冗长。爆竹是吸引人的,把人的注意力一下子吸引过去。好的文章开头,也应如此。

写作指导

2.中心论点在文章的开头。

有些议论文,开门见山,开头便提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如《谈骨气》。要做到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就需要我们在下笔前构思好论点提纲,注意论点本身的表述是否明确周密,这样才能使全篇立论更加鲜明。

例文三

失败是成功之母?

现在,有些人失败了,或是遇到挫折就用“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来自勉。这本也无可非议,但如果因此认为失败了也无所谓,仿佛失败后总会成功,也不对失败进行认真的总结,结果一败、再败、三败……终不见成功,这就与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如出一辙,完全是一种精神胜利法了。(文章开始即摆出明确的观点,“失败是成功之母”竟与鲁迅笔下的阿Q如出一辙,完全是一种精神胜利法!)

失败后应该不灰心,不丧气,总结经验教训继续努力。但尽管如此,失败仍然是失败,它怎么摇身一变成了成功的母亲了呢?我看这句话似乎没有一点哲学含义。失败表示你不行,在这方面你还是个弱者,或者赢家比你强,应该自己感到羞愧(当然,也不能像日本武士一样,一失败就剖腹自杀),而不应该大言不惭地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以一种胜利者的姿态自居。(语势铿锵,剖析失败者心理,论证自己的观点:“失败就是失败”,要正视现实)其实获得成功的因素有很多,如主观的努力,客观的环境,偶然的机遇等等,却都与失败搭不上边儿。

失败后面就一定是成功吗?我看未必。(设问,引人思考,接着予以否定)没有自身努力谈何成功。所以在第一次做事的时候就应该认真一点,努力一点,要对自己做出的事情负责,决不能想“失败了不要紧,还可以再来”,孰不知玩游戏是有一定规则的,现实生活中,有些东西失败了,就Game Over,没有第二次机会了。跳伞运动员在空中表演失败,降落伞没打开,你想“再来一遍”,恐怕要等下辈子喽!(用事实证明失败并不意味着下一次的成功,强有力地论证了失败后面不是成功)

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想当年,不可一世的大清王朝失败了一次,其结果是我们要付出上百年的代价才能恢复大清初年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美国之所以可以自诩为世界警察,就是因为它在经济上的成功推动了各个方面。成功就是成功,明摆着中国普及“凤凰”(自行车),美国普及奥迪。这就是成功与失败的差距。失败别说当母亲,连孙子都当不上!

日本人办事效率之所以高,因为他们不准失败,只许成功,(事实论据)否则回家做“看门狗”。所以他们做事认真、迅速、有质量,让你放心。怪不得市场上日本彩电再贵也供不应求,而国产彩电只能是仓货堆积。别人就是成功,你失败者在成功者面前会有母亲的威严吗?同样从60年代开始发展,为什么日本就发展得那么快呢?因为日本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而我们在成功之前还要走一段“母亲”的路。(摆出事实,进行分析,以发达国家的强大国力证明不准失败才能成功)

或许“不许失败”这种想法会给我们带来一点压力,但没有压力,随心所欲就能办好事吗?以前的“大锅饭”就是没有压力,大家得过且过;现在竞争上岗,工作积极性提高了,做事也“卖力”了。老是给自己留点后路,没有豁出去的精神,就无法发挥自己的全力。化压力为动力,会把事情做得更好。(在“不许失败”的压力下,会将事情做得更好)

阿Q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要正视失败、承认失败、不许失败,认认真真去做每一件事情,力争成功,远离失败!(结尾再次深化观点)

评析

文章开篇即明确观点,“失败是成功之母”和阿Q的精神胜利法如出一辙,观点新颖又鲜明;接下去层层深入进行论证:“失败就是失败,与成功无关”、“失败之后未必会有成功”、“不准失败,才能成功”,对“失败是成功之母”这一观点进行深入的剖析和论述;最后作者在指出对待失败的种种错误态度及导致的后果之后,强调要正视失败,要在“不准失败”的压力下,认真做好每一件事。

例文四

虚心求教,不耻下问

吴小河

一位地理老师被学生的问题难住了,他老老实实承认自己“不知道”以后并未就此了之,而是查找资料,请教同事,出差时又询问旅伴,终于得到了答案。这件事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虚心求教,不耻下问是获得真知的最有效途径。(由一个老师被学生的问题难住了这样一个事实中,引出中心论点:虚心求教,不耻下问是获得真知的最有效途径)

许多著名的学者、科学家都依靠虚心求教、不耻下问来寻求和积累知识。(总括句,引起下文)李时珍撰写《本草纲目》的几十年间,读过八百多种典籍。在研读古书时,发现诸家说法并不一致,且相互矛盾,便多方深入实际,亲自“采药”,同时向许多有实践经验的医生、药工、樵夫、渔夫等人请教,终于鉴别考证了历代记载的一千多种药物,为它们重新做出了科学结论。俄国学者、诗人罗蒙诺索夫徒步两千公里到莫斯科求学,因为不是贵族子弟而被拒之学校门外。后来他装成外城贵族的儿子混进斯拉夫——希腊——拉丁学院学习。因为不懂拉丁文,老师让他坐在最后一排。班上的大都是十三四岁的孩子,他们笑他:“二十来岁的大傻瓜来学拉丁文!”但罗蒙诺索夫对老师的冷淡、同学的讥笑佯作不知,只是专心听讲,虚心求教,学习拉丁文造句。后来,他以卓越的才能和优良的拉丁文水平被派往德国学习。终于由一个打鱼的青年成为一位著名的科学家。这些成功者的成就,与他们的虚心求教、不耻下问是分不开的。(用李时珍、罗蒙诺索夫虚心求教的故事,从中外两方面论证了他们的成功和虚心求教,不耻下问是分不开的,以此论证论点)

我国古代学者刘开说过:“(引用名人名言加以论证)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学与问相辅相成。一个人智慧有限,知识无涯,学习中总会碰到许多疑难问题。我们提倡虚心求教、不耻下问,就是碰到问题,实事求是,不懂不要装懂,不懂就要多向人请教,而且要有点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这样才能获得知识。上海有位青年职工,只上过小学,靠自学考上了高校文科。当记者问他成功的秘诀时,他说:“遇到疑难问题随时向人请教,在路上、公园里、书店里都可以找到我的老师,这样的老师数以千计。”学习无捷径。这位青年的成功之路告诉我们:虚心求教、不耻下问是获得知识的最有效途径。(再次强调中心论点)

向别人请教,要有点勇气。我们许多同学遇到问题总不虚心请教,他们感到难为情,怕别人说自己无知。那么,从上文所谈到的许多事例中,从那位地理老师身上,我们应该明白了吧:人家能够虚心求教、不耻下问,我们有问题,不能向同学、向老师求教吗?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让我们抱着“人皆我师”的态度,在虚心求教中获得真知吧!

评析

文章开头从一段故事中引出中心论点:虚心求教、不耻下问是获得真知的最有效途径,论点明确而集中。接着举了李时珍及罗蒙诺索夫的例子,证实论点的正确性。又引用名言,从我们身边找出证据,再次证明论点。文章的结构安排合理,论证过程清晰而有说服力。最后,以孔子话作结,令人信服!

精彩片段欣赏

一篇议论文,好的开头有哪些标准呢?

第一,要明。

好的开头,要一下子让读者知道你要说什么,也就是让读者了解你的论点或论题。白居易说:“首句标其目”,主张开宗明义。李涂在《文章精义》里说:“文字起句发意最好。”总之,要让读者知道你在谈哪方面的问题,开篇知其旨意。

第二,要美。

只有美,才能达到吸引读者的目的。文章开头的美,主要指技巧美,如“设悬念”、“用典故”、“引名言”、“摆问题”、“亮靶子”、“反弹法”等等。形式美是内容美的保证,二者相辅相成。切不可低估文章开头形式美、技巧美的作用,有了这种美,才能先声夺人,吸引人看你的文章。在这个意义上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第三,要简。

简洁是明朗的保证。有的考生在写给材料作文时,喜欢把原材料复述一下,这就太啰嗦了。既要从原材料说起,又不能复述原材料,怎么办?办法有两个:一个是对原材料“一言以蔽之”;另一个就是选取原材料中一句有代表性的话,让读者知道原材料大致是个什么意思就行了,千万不要较多地引述原材料。

写作指导

3.中心论点在文章的中间。

有些议论文,在文章开始并不提出中心论点,而是讲述一段故事或是引述一个事实,作者或是从中直接引出论点,或是对所引述的事实稍加分
第2个回答  2007-01-18
简洁是明朗的保证。有的考生在写给材料作文时,喜欢把原材料复述一下,这就太啰嗦了。既要从原材料说起,又不能复述原材料,怎么办?办法有两个:一个是对原材料“一言以蔽之”;另一个就是选取原材料中一句有代表性的话,让读者知道原材料大致是个什么意思就行了,千万不要较
第3个回答  2007-01-21
1、■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先世系宋国贵族。五世祖木金父避难奔鲁,后定避鲁国陬邑。父叔梁纥为鲁国武士,以勇力闻于诸侯。

■孔子3岁丧父,随母亲颜征在移居阙里,并受其教。孔子幼年,“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少时家境贫寒,15岁立志于学。及长,做过管理仓库的“委吏”和管理牛羊的“乘田”。他虚心好学,学无常师,相传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30岁时,已博学多才,成为当地较有名气的一位学者,并在阙里收徒授业,开创私人办学之先河。其思想核心是“仁”,“仁”即“爱人”。他把“仁”作为行仁的规范和目的,使“仁”和“礼”相互为用。主张统治者对人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从而再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西周盛世,进而实现他一心向往的“大同”理想。

■孔子35岁时,因鲁国内乱而奔齐。为了接近齐景公,做了齐国贵族高昭子的家臣。次年,齐景公向孔子询问政事,孔子说:“君要象君,臣要象臣,父要象父,子要象子。”景公极为赞赏,欲起用孔子,因齐相晏婴从中阻挠,于是作罢。欲起用不久返鲁,继续钻研学问,培养弟子。51岁时,任鲁国中都宰(今汶上西地方官)。由于为政有方,“一年,四方皆则之” 52岁时由中都宰提升为鲁国司空、大司寇。公元前500年(鲁定公十年),鲁、齐夹谷之会,孔子提出“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齐景公欲威胁鲁君就范,孔子以礼斥责景公,保全了国格,使齐侯不得不答应定盟和好,并将郓、龟阴三地归还鲁国。孔子54岁时,受季桓子委托,摄行相事。他为了提高国君的权威,提出“堕三都”、抑三桓(鲁三家大夫)的主张,结果遭到三家大夫的反对,未能成功。55岁时,鲁国君臣接受了齐国所赠的文马美女,终日迷恋声色。孔子则大失所望,遂弃官离鲁,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另寻施展才能的机会,此间“干七十余君”,终无所遇。前484年(鲁哀公十一年),鲁国季康子听了孔子弟子冉有的劝说,才派人把他从卫国迎接回来。

■孔子回到鲁国,虽被尊为“国老”,但仍不得重用。他也不再求仕,乃集中精力继续从事教育及文献整理工作。一生培养弟子三千余人,身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者七十二人。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整套教育理论,如因材施教、学思并重、举一反三、启发诱导等教学原则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神,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和“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为后人所称道。他先后删《诗》、《书》,订《礼》、《乐》,修《春秋》,对中国古代文献进行了全面整理。老而喜《易》,曾达到“韦编三绝”的程度。

■69岁时,独子孔鲤去世。71岁时,得意门生颜回病卒。孔子悲痛至极,哀叹道:“天丧予!天丧予!”这一年,有人在鲁国西部捕获了一只叫麟的怪兽,不久死去。他认为象征仁慈祥瑞的麒麟出现又死去,是天下大乱的不祥之兆,便停止了《春秋》一书的编撰。72岁时,突然得知子仲由在卫死于国难,哀痛不已。次年(前479年)夏历二月,孔子寝疾7日,赍志而殁。

■孔子一生的主要言行,经其弟子和再传弟子整理编成《论语》一书,成为后世儒家学派的经典。

孔子,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
孔子一生中有一大半的时间,是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他创造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总结、倡导了一整套正确的学习原则;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提出了一系列有深远影响的教育思想;树立了良好的师德典范。弟子:子贡、子路 曾皙 冉有 公西华 曾参 、子夏、子张.........

2、孟子简介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战国中期鲁国邹人。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名)之门人,曾游历于宋、滕、魏、齐等国,阐述他的政治主张,还曾在齐为卿。晚年退而著书,传世有《孟子》七篇。他是战国中期儒家的代表。

孟子的思想来源于孔子。孟子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的学说。他认为实行“仁政”,就必须“制民恒产”,让每家农户有百亩之田、五亩之宅,有起码的生产资料;“勿夺农时”,保证农民有劳动的时间;“省刑罚,薄税敛”,使人民有最低的物质生活条件;加强道德教育,使人民懂得“孝悌忠信”的道理。孟子看到人民遭受封建地主阶级剥削压迫的苦难,企图采用这些措施来缓和阶级矛盾,以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不过它对发展生产还是有好处的。同“仁政”学说相联系,孟子还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他认为君主只有得到人民的拥护,才能取得和保持统治地位,因此他主张国君要实行“仁政”,与民“同乐”。对于残害百姓的国君,国人可以杀。商纣王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武王伐纣,他认为杀得对,说:“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子·梁惠王下》)。孟子虽然有同情人民、谴责暴君的一面,但他的政治思想还是维护封建制度的,所以他又宣扬:“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孟子·滕文公上》)。这种观点长期以来成为替剥削制度作辩护的理论根据。

孟子的学生:公孙丑

3、《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为“四书”, 南宋朱熹圈定 。
将朱注“四书”定为科举用书,是从元仁宗皇庆二年(西元一三一三)起的。
4、很大影响,特别是对韩国和日本。

曲阜位于山东中部。公元前11世纪即春秋战国时期鲁国的都城,也是儒家学派始祖、春秋末期著名思想家孔子的故乡,他曾在此著书讲学。
“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曲阜之所以享誉全球,是与孔子的名字紧密相连的。孔子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中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在两千多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儒家文化逐渐成为中国的正统文化,并影响到东亚和东南亚各国,成为整个东方文化的基石。曲阜的孔府、孔庙、孔林,统称“三孔”,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表征,以丰厚的文化积淀、悠久历史、宏大规模、丰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学艺术价值而著称。因其在中国历史和世界东方文化中的显著地位,被世人尊崇为世界三大圣城之一。
曲阜“三孔”——孔庙、孔府、孔林举世闻名。孔庙是祭祀孔子的地方,初建于公元前478年,当年规模很小,仅就孔子故居为庙,“岁时奉祀”。西汉后,随着历代帝王对孔子的不断加封,孔庙规模也随之扩大。孔府是个庞大的院落,其实并非孔子之家,而是其子孙后人的居所。孔林是孔子和他的家族的墓地,占地200公顷。
孔府:是孔子世袭“衍圣公”的世代嫡裔子孙居住的地方,是我国仅次于明、清皇帝宫室的最大府第。现在,孔府占地240多亩,有厅、堂、楼、轩等各式建筑463间,分为中、东、西三路。东路为家庙,西路为学院,中路为主体建筑。中路以内宅为界,前为官衙,设三堂六厅(大堂、二堂、三堂,管勾厅、百户厅、知印厅、掌书厅、典籍厅、司乐厅);后为内宅,设前上房、前堂楼、后堂楼、后五间。最后是孔府的花园,是历代衍圣公及其家属游赏之所。

孔庙:建筑规模宏大、雄伟壮丽、金碧辉煌,为我国最大的祭孔要地。孔子死后第二年(公元前478年),鲁哀公将其故宅改建为庙。此后历代帝王不断加封孔子,扩建庙宇,到清代,雍正下令大修,扩建成现代规模。庙内共有九进院落,以南北为中轴,分左、中、右三路,纵长630米,横宽140米,有殿、堂、坛、阁460多间,门坊54座,“御碑亭”13座。孔庙内的圣迹殿、十三碑亭及大成殿东西两庑,陈列着大量碑碣石刻,特别是这里保存的汉碑,在全国是数量最多的,历代碑刻亦不乏珍品,其碑刻之多仅次西安碑林,所以它有我国第二碑林之称。
大成殿是孔庙的正殿,也是孔庙的核心。唐代时称文宣王殿,共有五间。宋天禧五年(公元 102年)大修时,移今址并扩为七间。宋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徽宗赵佶取《孟子》:“孔子之谓集大成”语义,下诏更名为“大成殿”,清雍正二年(公元 1724年)重建,九脊重檐,黄瓦覆顶,雕梁画栋,八斗藻井饰以金龙和玺彩图,双重飞檐正中竖匾上刻清雍正皇帝御书“大成殿”三个贴金大字。殿高 24.8米,长45.69米,宽24.85米,座落在2.1米高的殿基上,为全庙最高建筑,也是中国三大古殿之一。
杏坛位于大成殿前甬道正中,传为孔子讲学之处,坛旁有一株古桧,称“先师手植桧”。杏坛周围朱栏,四面歇山,十字结脊,二层黄瓦飞檐,双重半拱。亭内细雕藻井,彩绘金色盘龙,其中还有清乾隆“杏坛赞”御碑。亭前的石香炉,高约1米,形制古朴,为金代遗物。
孔林:位于曲阜城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专用墓地,也是目前世界上延时最久,面积最大的氏族墓地。孔子卒于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四月乙丑,葬鲁城北泗上。其后代从冢而葬,形成今天的孔林。从子贡为孔子庐墓植树起,孔林内古树已达万余株。自汉代以后,历代统治者对孔林重修、增修过13次,以至开成现在规模,总面积约2平方公里,周围林墙 5.6公里,墙高3米多,厚1米。郭沫若曾说:“这是一个很好的自然博物馆,也是孔氏家族的一部编年史”。

曲阜孔庙、孔林、孔府(英文名称:Temple and Cemetery of Confucius and the Kong Family Mansion in Qufu)于1994年12月根据世界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V)(VI)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编号: 200-012)。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孔子是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5世纪中国春秋时期伟大的哲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孔夫子的庙宇、墓地和府邸位于山东省的曲阜。孔庙是公元前478年为纪念孔夫子而兴建的,千百年来屡毁屡建,到今天已经发展成超过100座殿堂的建筑群。孔林里不仅容纳了孔夫子的坟墓,而且他的后裔中,有超过10万人也葬在这里。当初小小的孔宅如今已经扩建成一个庞大显赫的府邸,整个宅院包括了152座殿堂。曲阜的古建筑群之所以具有独特的艺术和历史特色,应归功于2000多年来中国历代帝王对孔夫子的大力推崇。
第4个回答  2007-01-24
得到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第5个回答  2007-01-25
我不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