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人散文典型意义?

如题所述

怀人散文是指那些纪念和缅怀亲友的散文,由古代祭文和碑传文发展而来, 祭文是为祭奠死者而写的哀悼文章。这种文体的出现,最早追溯到汉代。那时,人们在祭扫山坟陵墓时,往往要诵读“哀策”一即早斯的祭文。到了唐宋,祭文开始兴盛并广泛发展开来,种类也不断增多,还出现了不少写此类文章的大家,如韩愈的《祭十二郎
文》,欧阳修的《祭石曼卿文》,都是脍炙人口的祭文名篇。以后人们对这种文体沿用不衰,用它来表达对亡亲故友的哀悼之情。祭文这种形式,现在用得很少。
鲁迅和朱自清就是怀人散文其中的佼佼者。我们知道鲁迅先生以犀利尖锐的小品文屹立于现代文学之林,但他也有一类散文是缅怀故友的,其风格亲切醇厚,由此我们可以感知他性格的另一面,当然鲁迅在写一般怀人散文时仍不忘关注社会。现代散文大家朱自清,他的怀人散文以朴素见长,在琐碎的生活细节之中融入真情实感。
鲁迅怀人散文特点及鉴赏
忆韦素园君》

《忆韦素园君》是鲁迅的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通过记叙与韦素园相识、交往的若干情景,展现了韦素园认真而激烈的个性以及对朋友的关怀与友爱,并肯定他“在默默中支持了未名社”的努力与功绩,从而赞美韦素园宁愿作为无名的基石,无名的泥土,“切切实实的,点点滴滴的做下去 ”的实干精神。同时,通过对韦素园人格的认同和赞美,鲁迅也嘲讽、批评了社会上其他一些做事轻浮、虚张声势的人。韦素园成了这类人的映照,从而表达了鲁迅对他们的不满和批评。《忆韦素园君》在人物刻画方面显示出了高超的艺术技巧,作者寥寥数笔即将韦素园的基本性格特点色勒出来。首先,文章中有关韦素园的文字,基本上都与未名社的活动相联系,作者在肯定未名社的立场上肯定韦素园对于未名社所起的作用,自始至终将韦素园放在未名社的工作中加以考察,也就是在整个新文学运动背景中来评价韦素园这一文学青年,而决非以个人的好恶论功过,也决不就人论人、孤立地褒扬一个人,这就使这一人物回忆篇章有了更深广的内涵。其次,以具体事例,形象地、实事求是地描述人物是这篇散文的又一特点。鲁迅特别用了韦素园改名“漱园”、处理未名社内冲突等“小例子”,来揭示这一人物的性格品质,而毫无夸饰、抽象的议论。并且在这些事物的记叙中,鲁迅又有意用了对比手法,文章中既可见韦素园与未名社中有的人在光景艰难时却起来捣乱的行为对比,又有韦素园对于自己患病与对待朋友咯血的不同态度的对比,在比较中,这一人物的性格便愈加鲜明动人。第三,作者采用片断式章法,看似“零落”地“记忆”已故之人,其实却逻辑地展示了自己与韦素园相识到永别的过程:从初写韦素园的外貌、给人的表面印象到深入这一人物的内心;从回忆韦素园对未名社的努力支持,到确认未名社最终取得的成果与影响,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刻画韦素园的性格,肯定他的功绩,使文章结构凝炼,层次清晰。最后,作者还在叙述中糅入议论与抒情,配之以凝重、诚挚的笔调,突出地显示了鲁迅对韦素园的爱戴与怀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05
怀人散文是指那些纪念和缅怀亲友的散文,由古代祭文和碑传文发展而来,经历了唐代古文运动,这种文体形式已经发展成熟
第2个回答  2019-12-05
怀人散文典型意义是想念某一个人,按初步配合比称取材料进行试拌.混凝土拌合物搅拌均匀后应测定坍落度,并检查其粘聚性和保水性的好坏。
第3个回答  2019-12-05
怀人散文是指那些纪念和缅怀亲友的散文,由古代祭文和碑传文发展而来,经历了唐代古文运动,这种文体形式已经发展成熟,以写作怀人散文而闻名的著名作家更是多不胜数,鲁迅和朱自清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我们知道鲁迅先生以犀利尖锐的小品文屹立于现代文学之林,但他也有一类散文是缅怀故友的,其风格亲切醇厚,由此我们可以感知他性格的另一面,当然鲁迅在写一般怀人散文时仍不忘关注社会。现代散文大家朱自清,他的怀人散文以朴素见长,在琐碎的生活细节之中融入真情实感。
第4个回答  2019-12-21
咱们典型的意义就是在于她对以前的事情,朋友呀,事情比较怀念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