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个园的建筑有哪些特点?

如题所述

个园中楼台厅馆各具特色,园的正前方为“宜雨轩”,四面虚窗,可一览园中全景,是园主人接待宾客的场所。宜雨轩,东阔三楹,四面是窗户。

轩的屋顶用扬州常风的黛瓦,四角微微上扬,在清秀之中显出稳重。在宜雨轩门口有一副对联,联道:

朝宜调琴,暮宜鼓瑟;

旧雨适至,今雨初来。

宜雨轩坐落于个园心腹之地,四面通透,为主人延宾待客之所。这副16字楹联,勾勒出了一幅风雅无限、宾主尽欢的个园雅集图。

“朝宜调琴,暮宜鼓瑟”,典出《诗经》“我有嘉宾,鼓瑟鼓琴”。从字面看是说这里既适合弹琴,又适合吹笙,其实是赞誉主人有风雅待客之道。

“旧雨适至,今雨初来”表面写坐在轩里感受自然界的阴晴光景,其实是用杜甫典故。雨,指朋友,说的是老朋友刚到,新朋友又来了,络绎不绝。还有赞美主人德行美好、所以交谊广远的意思。

清漪亭是一个六角小亭,秀丽挺拔,姣好端庄。宾主在文宴之后,登山之余,移步到此,环顾四周,全园风光尽在眼中。

清漪亭的周围,似乎漫不经心的布置了许多太湖石,而太湖石的外面又被一弯绿水所环抱,清漪亭在这重重拱卫之下,由一个普通的建筑而平添了无限的美感。

觅句廊有曲廊和小阁数间,顾名思义,是主人寻觅诗句的地方,内悬一联:

月映竹成千个字;

霜高梅孕一身花。

“觅句”乃是古代文人最风雅的事情,尽管这里只是数步短廊和几楹小阁,但由于冠以“觅句廊”之名,其丰厚的文化内涵绝不能轻视。

想当年,主人在夕阳西下之际,秋虫悲鸣之间,绞尽脑汁,苦思冥想,大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意味,此情此景,怎能不叫人想起古人卢延让《苦吟》中的名句:

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觅句廊”所蕴涵得,正是我国古代人的那种一丝不苟的苦吟精神。

个园是清代扬州盐商黄氏的私家园林,是整个黄氏宅第的附属建筑,作为黄氏宅地的具有实在意义的主体建筑,其实并不是个园,而是个园南面的庞大的住宅区。

黄宅南临东大街,北抵广储门安家巷,由五路豪宅组成。五路豪宅分开有福、禄、寿、财、喜五座大门,一字儿朝东关街排开,显尽一代盐商的气派。不过,这五座大门可是各有各的用途,平日并不全开呢!

众商户解送盐款到了,这是黄府进帐财源滚滚的时候,然是财门大开喽!

逢家里有人过生日、做寿,亲朋好友不说,少不了存心附巴结之人前来祝贺,络绎不绝,这时开寿门。

黄家虽是商人,可生意做大了,财力雄厚了,再加上儿子读书争气,这也就距离官场仕途不远了,哪天家中有人举及第、加官晋级,就该开禄门了。

日常生活中的大小红白喜事,家家都有。而富人家的事当然就更要像个喜事来办,少不了热热闹闹一回,就需开喜门了。

看得见的官不能日日升,喜事不会天天有,可福气这一种无形的东西,却是可以时时刻刻陪伴人们、多多益善的。所以黄家的中路福门是常开的,供平时出入,祈福纳祥。

久而久之,周围百姓只要看黄家开了哪座门,就大致知道黄家今天将会发生什么事了。后来,个园的美景也成为文人、雅士经常来的地方,人们都与黄至筠在个园中谈诗论赋。

但是据说,个园的主人黄至筠初到扬州时,并不是很受欢迎呢!当时扬州的文人、名流因为黄至筠是个商人,大多不屑与他为伍。但黄至筠虽是商人,但对文化却有着一种执著的热爱,尤其重视对子女的教育,每年都要花重金聘请安徽的名师来家教子。

每天晚上,黄至筠都要亲自检查孩子的学习情况,发现还有不精之处,就会立刻派仆人陪着到书房,重新请老师讲解,必须完全领悟才可以去睡觉。

20年如一日,从未间断。严格的要求,优秀的老师,加上自身的努力,黄至筠的4个儿子都很成器,个个工诗词,善书画。

有一天,扬州的一位名士在黄家和孩子的老师谈话,就《汉书》中一些问题请教老师,老师让黄至筠的长子锡庆来回答,锡庆背诵如流,解释详尽。这位名士出来后对人说:“黄氏有佳儿,勿轻之也!”

黄家二公子黄锡麟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喜爱读书学习几乎到了痴迷的状态,从“扬州学派”的著名学者江藩学习。

江藩死后,黄锡麟十几年足不出户,潜心钻研汉学,治学态度十分严谨,和同时代另外一位学问家马国翰齐名,被称为“辑佚两大家”。

黄锡禧是黄家最小的孩子,也是黄家最后一个离开祖屋的人,他就好像大观园里的宝玉一样,历经家业由盛而衰的全过程,晚年寓居泰州。他让儿子自幼习医,医术高明,在上海悬壶济世,有“一指神针”的美誉。

在当时众多盐商子弟崇尚奢华、不学无术的世风下,黄氏佳儿,成为一时美谈。而那些文人雅士也再不敢轻视黄至筠了。

个园的觅句廊顾名思义,是苦苦寻觅诗句的地方。觅句廊的对联是清代大诗人袁枚的两句诗。关于这两句诗还有一个故事呢!

有一天,袁枚家侍弄花木的雇工跑来向他报喜说:“老爷,梅树已经一身花啦!”

这句话给了袁枚以灵感,于是吟出了“月映竹成千个字,霜高梅孕一身花”的佳句。

上句写月光下的竹林是看不清枝干的,只有伸展出来的一片片竹叶被月光照亮,宛如成千上万的“个”字。下句写梅花喜欢严寒,越是霜重雪浓,越是能够孕育出一树繁花来。最终这两句诗成为了个园觅句廊的对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