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花灯的基本动律是什么?

如题所述

云南花灯基本动律做法有:
一、小崴动律: 
节拍:2|4(快板)四拍完成   准备:基本体态  
1—踩左脚,双屈膝,膝.胯.腰向左崴,向左小摆臂,重拍在下。 2—做第一拍反面动作。
二、正崴动律: 
节拍:2|4(中速)四拍完成   准备:基本体态  
1-2:双屈膝,左脚踩地顺势直膝,向左双摆臂,胯向左崴,下右旁腰。 
3-4:做1-2的反面动作
三、反崴动律:
节拍:2|4(慢速)四拍完成   准备:基本体态  
1-2:双屈膝,右脚微离地面,向右双摆臂,膝、胯向左崴,上身经下弧线平行向右横移
3-4:右脚踩地屈膝,做1-2的反面动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13
1. 无论从动律特征还是节奏特点上来看,小崴.正崴和反崴都足以成为云南花灯的代表动作,进一步分析这一系列的崴,可将它们归为两大类,即反崴和小崴,男性以反崴为主,括入了小崴走场.反崴探步等同类动作。女性则以小崴为主,括入了小崴走场.正崴.跳颠崴等相同或雷同动律的动作。无论是男性的反崴还是女性的小崴,都是以躯下为主要运动部位,其运动形式是连续不断的横向移动或上下崴动。
2. 崴动律的根源在于膝部,它是上下兼左右的运动走向,这一运动形式带动了跨部以及上身的左右悠摆,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动感形象。
3. 云南花灯特有的节奏.动律.情感特点,带来了它独特的美感特征:女性舞蹈表现出内秀.淡雅,具有南国的清秀风格和恬静的心理特征,区别于热情火爆的东北秧歌和婀娜俏丽的花鼓灯;男性舞蹈则区别于蒙族舞的彪悍和谷子秧歌的刚劲,展示出送出洒脱的美。
基本内容:
1. 基本脚位:正部位,踏步位,大丁字步位(男)
2. 基本手位:体旁扇,耳旁扇,头上扇,胸前扇。(男女相同)
3. 基本体态:站正步,收腹,略含胸,右手捏扇,双手下垂。
4. 基本舞姿:
A. (女)荷花爱莲:体对2点,右后踏步半蹲,左拧身,右手抱扇于左胸前,左手在扇后,扇面朝前,下扇尖藏于臂弯内,目视前上方。
B. 放扇:胯向右崴,身体略前倾,微上提,扇子竖放在右跨前,扇面朝前,扇口对左。
C. 别扇:体对7点,胯向右崴,左臂腹前屈肘提腕,右臂于体旁,提肘开扇扇面对1点,扇口竖对3点,扇骨贴小臂,右肩略左前推,头左前倾,目视右肘。
D. 扛扇:扇子扛于右肩上,扇口向下(不擦肩),两扇尖成斜角。
E. (女)羞扇:左手背后,右手斜抱扇在肩前,下扇尖藏于臂弯内,扇面对前,头微低,脸稍转向右做羞状。
F. (女)月光花:左脚微前抬,右手背后,左手托手,下右旁腰,从左脚到头身体呈月牙状。
5. 手臂动作:
A.小摆手:双手在跨旁,手腕松弛地带动小臂经下弧线左右小幅度晃动。此动作一般结合小崴做。
B.双摆手:双臂经下弧线左右自然摆动。做正崴时摆臂与胯的崴动方向一致;做反崴时摆臂与跨的崴动方向相反。(臂摆时要松弛柔和,犹如风中垂柳)
第2个回答  2019-12-13
云南花灯戏是一种地方戏曲剧种。渊源于明代或更早一些时候的民间"社火"活动中的花灯,流行于全省各地和四川、贵州个别地区。 由于各地语音有别和艺人演唱的不同,流行在不同地区的花灯又接受了不同的曲种、剧种或民歌小调的影响,故云南花灯又分有昆明、呈贡花灯,玉溪花灯,弥渡花灯,姚安、大姚、楚雄、禄丰花灯,元谋花灯,建水、蒙自花灯,嵩明、曲靖、罗平花灯,文山、邱北花灯,边疆地区花灯等九个支派。 云南花灯戏演出的许多剧目,都具有朴素单纯、健康明朗的民间艺术特色,充满着劳动人民的生活气息。
花灯戏的传统剧目不多,除去"灯夹戏"时期搬过来的滇剧剧目,共约二百出左右。其中:花灯歌舞剧目有《十大姐》、《大头宝宝戏柳翠》、《踩连厢》等,花灯小戏剧目如《三星贺寿》、《红回门》等。解放以后,在化大力整理传统剧目的同时,还新编了大型花灯戏《依莱汗》等近百个剧目。
花灯戏的曲调有三个组成部分。一是各种民歌小调,这些小调有些是本地的产物,如〔十大姐〕等,有些是全国流行的,如〔泗洲调〕、〔十杯酒〕等;其次是明清小曲,如〔寄生草〕、〔打枣竿〕等;再次为从其他曲种、剧种吸收来的,如腾冲花灯剧目《安安送米》唱的高腔、《小放牛》剧中吸收了吹腔,元谋花灯中用了滇剧唱腔等等。
花灯舞蹈是云南花灯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花灯舞蹈有只舞不唱的如《狮舞》、《猴子弹棉花》等,有集体性的歌舞,如《连厢》、《拉花》等。花灯戏的行当,原来只有男女二人,以后才分为生、旦、丑三个行当,当花灯戏演出中型、大型的角色众多的剧目以后,又增加了其他行当。
第3个回答  2019-12-13
基本动作就是一大大,二大大,然后跟着音乐的节奏节拍跳起来就可以了
第4个回答  2019-12-13
“崴”是云南花灯舞蹈的基本动律,也是云南花灯舞蹈的 最大特点.这种“崴”的动律是崎岖山路上行走步态艺术升华, 是来自山地农村的劳动生活和当地群众的审美。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