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考古学家是如何发现秦始皇政务大殿遗址的?

如题所述

记者从省考古研究院获悉:通过多年考古发掘,秦咸阳城遗址北区整体布局面貌逐渐明朗,其宫、署、郭各区分列并利用人工壕沟结合自然环境区分界域;宫区核心区得以确认,宫区6号建筑具备政务大殿条件;郭区面积约为宫殿官署区面积的2倍,近960万平方米。

秦咸阳城遗址所在渭河北岸自然地貌呈向北渐高的台塬状,自南向北分别是渭河北岸滩地、一级阶地、二级阶地。考古确认秦咸阳城郭区分布于滩地,宫殿官署区分布于一级阶地,位于郭区东北部;王陵与国人墓地分布于一、二级阶地,位于整个遗址西北部。

宫殿官署区内建筑分布密集。官署区面积500万平方米,北部为东西长达4.5公里的人工壕沟,南部为高差20余米的自然台塬。壕沟与台塬构成了防卫系统,也作为区域划分界线 。

宫殿官署区西部、北部为官署手工业制作、管理及府库区,其中存在高等级骨器制作、金属冶铸、铸币、石甲胄制作等手工业遗存。宫殿官署区东部是以6号高台建筑基址为中心的建筑群,6号高台建筑自秦代地面至现存台基顶部高度达11.3米,顶部结构完全揭露,发现曲尺形墙体与壁柱、台阶与斜坡通道、涂朱地面等,顶部复原面积约1000平方米,具备政务大殿的条件。高台底部夯土台基近方形,面积达1.6万平方米。

以往认为在秦咸阳城西南部有面积约75万平方米的制陶手工业作坊区,而最考古发掘表明,该区面积近960万平方米,超过原定范围近12倍,为秦咸阳城郭区。

郭区北部靠近一级阶地之下有条东西断续分布长达9公里的水系遗存,沿线有3处类似湖泊的不规则大面积静水淤泥堆积。2020年考古学者对最东部堆积进行勘探和试掘,判断东部水域为文献记载的兰池。这条东西走向的断续水系可能对应汉代文献所记载的长池,它是秦咸阳城内一处重要水利设施,同时也是宫殿官署区与郭区之间的重要分隔线。

考古工作者发现郭区有平民半地穴式房址、大量灰坑、窖藏坑、水井等生活类遗存,同时存在制石、制骨、制陶等多门类手工业遗迹,这些地方曾用来生产平民用具,以及为官署区手工业提供初级原料或承担初级加工工作,而以往考古发掘中大量六国货币的发现则证明该区域可能存在商业贸易区域。

官署区高等级手工业制作点、郭区综合功能性质的确定,说明在秦统一后,渭北区的城市功能整体从政治中心开始转变,越来越多地承担了少府、内史等机构的经济管理功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20

在陕西省关中地区,考古专家近期发现了一座特殊的遗址,它就是秦国故国遗址咸阳宫城,通过考察,他们甚至还计算出了秦国政务大殿的面积,据说荆轲刺秦就发生在此处。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古代史书中最辉煌的纪传体典籍,当非《史记》莫属,司马迁以拓荒之笔,为后世留下了诸多宝贵的资料,让后世学者能参照该著作研究西汉之前的历史。《史记》中的故事情节曲折,故事还原度极高,甚至人物的外貌、语言、神态等描写,都令人拍案叫绝。

《史记·刺客列传》中提到,荆轲曾靠着秦国叛将樊於期的头颅与燕国督亢地图,成功靠近秦王,并在图穷匕见之时展开刺杀。可惜的是,秦王的反应十分迅速,他一边围着柱子旋转,一边抽出青铜剑,将荆轲刺倒于地,荆轲被众多卫士所杀,成就了一世的英名。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司马迁在描写该桥段时,着重将笔墨置于情节,却忽略了对当时环境的描写,故此,关于荆轲刺秦时确切的地理位置,几乎成为了一个谜。

真相永远不会被彻底掩埋,在陕西省关中平原腹地,我国考古学家们终于有了新的发现。在今西安市主城区以北18公里处,赫然出土现一处遗址,该遗址面积十分庞大,距离地下数十米深,其主要组成部分正是建筑物的基石与夯土。通过实地测量以及航拍无人机的测绘显示,该处遗址的面积共有500万平方米左右,其占地面积之广,施工规模之巨,在古咸阳地区屈指可数,如此也能证明,该处遗址原本是秦国宫殿的修建之地,是当时秦国贵族处理政务的中心枢纽区域。

更令考古专家们惊讶的是,在此次科学考察活动中,他们还意外的发现了序号为6号的高台建筑遗址。6号高台遗址位于整座遗址的东部,占地面积约为1000平方米,其规模完全具备构成秦国中心大殿的条件。有趣的是,在此次挖掘过程中,秦国大殿地下基础设施处的排水管、廊道等遗存也保存得相当完好,直接说明了古人对于排水给水设施的重视程度。

秦国宫廷大殿遗址之上,还存在不少粗大的柱子遗痕,虽然其断口都已经参差不齐且带有少许炭黑色,但仍能发现其当年装点宫廷的富丽堂皇。考古学家根据史书记载解释称,秦国大殿柱子遗痕之所以会出现炭黑色,其实与秦末战乱有关,杜牧称“楚人一炬,可怜焦土”,讲述的正是项羽火烧秦国宫室的场景。值得一提的是,在《史记》中曾谈到的“秦王绕柱”,也在今天得到了证实,正是因为有大量的基础石,就证明柱子的存在,正因为殿内的柱子多,嬴政才可以绕着柱子跑,最后让荆轲的刺杀没有成为现实。

与此同时,一条呈东西断续分布长达9公里的水系遗存也重见天日,考古学家称,此水系早已经干涸,但是在两千多年前,它却是秦国宫廷之中的用水来源。史料曾记载,秦始皇曾专门为该水系修建一座园林,并取名为“兰池宫”,又称兰池陂,秦始皇命人引渭水修建兰池宫并挖池筑岛,按照传说中海上仙山的形象修建园林,过上了极为奢侈的生活。《史记》记载的秦始皇三十一年遇刺事件,也是发生在兰池宫,幸亏当时其身边的武士拼命保护,才算保得秦始皇顺利脱险。

如今的我们,面对如此一座庞大的遗址,心中定然会发出慨叹。我们可以试着闭上眼睛,想象着秦始皇在这座深宫大典中接待群臣、发布政令以及荆轲刺秦的场景,抚摸历史的脉搏,感受历史的呼吸,似乎历史曾经的一幕幕,只是刚刚发生而已。

第2个回答  2021-01-20
考古人员在秦咸阳城遗址内发现大量宫殿官署区遗址,面积约500万平方米。此外,考古人员经过细致地挖掘还在遗址东部发现了6号高台建筑遗址,这座建筑顶部复原面积约1000平方米左右,具备秦国政务大殿的条件,属于秦咸阳城遗址宫区核心位置所在。由此发现了秦始皇政务大殿遗址。
第3个回答  2021-01-20
通过对历史书籍的取证,然后再加上实地考察,终于发现了秦始皇的大殿遗址。
第4个回答  2021-01-20
陕西的考古学家是通过勘测和和分析,在结合历史的信息,最后才挖掘并发现到该遗址的,可谓是祖国的荣耀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