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第一古都是哪个城市,这座城市曾经都有哪些历史?

如题所述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一座城市的历史就是一个民族的历史,长安,这座中国历史文化的首善之都,以世代传承的雍容儒雅,满腹经纶,博学智慧,大气恢弘,成为中国历史的底片,中国文化的名片和中国精神的芯片。

长安作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千余年,先后有21个王朝建都于此,是十三朝古都。从周朝开始,长安城就成为了各路霸主理想的建都地。帝王问鼎中原后,都以在长安建都为荣。而长安作为赫赫有名的都城,是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了唐朝。

据专家统计,到唐朝为止,在长安建都的王朝足足有十一个。这十一个王朝,在长安建都的时间总共有一千零七十七年。千余年的建都时间,长安城在我国古代都城史上的地位,可谓无人撼动。但是,唐朝过后,长安城就再也没有被统治者选做都城。

曾经万众瞩目长安城,在唐朝之后便不复往日的荣光,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有人说,这是由于长安的经济水平逐渐落后,已成不能与北京、南京、杭州等地相比了。对于这种观点,很多人持反对态度。因为,经济原因固然是一方面,可并不是都城选址的主要原因。明清时期,江南的经济十分繁重,并不比北京差。但是,将北京作为首都的时候,仍然无人争议。由此可见,经济原因并不能决定首都的选址。

还有人说,是由于地理方面的原因,长安城的位置偏西,在我国的位置并不适中。这种说法听起来可能有些道理,但是,细细想后,很难使人信服。纵观我国古代的建都历史,很少有都城是地理适中的。地理适中之言,太过吹毛求疵,即便是当世的北京,也是靠近东北方的。以地理原因来解释,这实在是无稽之谈。

其实,长安城没落的主要原因,是遭到了战争的毁坏。

唐朝末年,在安史之乱中长安城虽受到了严重的创伤,可叛乱被平息后,经过大力的修补,长安城尚能保持原貌。令长安城元气大伤的,还是唐末的黄巢和李茂贞。唐朝末年,黄巢在长安肆意纵火,将长安城这个千年古都烧的千疮百孔。乾宁三年,李茂贞攻入长安。比起黄巢来,李茂贞的所作所为更加令人发指。黄巢只是纵火,可李茂贞不仅纵火,还杀人。

经过这两次劫难,长安城已经很难修复了。天祐元年,朱全忠凭借自己的军队,强行让皇帝将都城迁到洛阳。然后,他下令破坏长安城。这次破坏,比起黄巢、李茂贞来仍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朱全忠命令部将把长安城的皇宫和老百姓的房子全部拆毁,然后,把拆下来的材料运走。他的部将驱赶长安城的百姓,就像驱赶猪狗一样,惹得一片怨声载道。

自此,饱受战乱的长安城彻底失去了国都的风采,成为了一片废墟,到处都是破败的景象。关中地区土地肥沃,风景秀丽,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宝地。可是,经过连年的战争,长安城变得残破不堪,关中地区的生态环境也遭到了严重破坏。

破坏主要是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关中地区树木和植物的数量大幅减少。

资源一旦匮乏,即使是想要重建,也是很难做到的了。唐末的文人面对一片凄凉的关中平原,不禁悲叹道:以前的繁华都消散了,如今,举目四顾,一片凄凉。之前那么多美丽的东西,现在一件都看不到了。

第二,关中地区的水资源已经无法满足建都的需求。

曾经源源不断的河流,经过连年的战乱后,有许多都断流了。有的河流还未断流,可其中的水喝起来非常难喝,令人很难忍受。都城与其他地区相比,肯定拥有着更多的人口,进行着更加重要的事务。而水资源,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是必不可少的。

唐朝之后的五代之国,各个君主之间忙于交战,根本无暇对长安城进行大规模的修复。因此,宋代以后,统治者便不再把长安选作都城。宋代将开封和杭州作为都城,元朝以后,都城的选址基本定在了北京。

而随着都城地理位置的改变,统治者的目光逐渐从西方移向了东方,长安城再无被选为都城的可能。如此一来,鼎鼎大名的长安城,就成为了普普通通的地方都会。可是,虽然此地不再是都城,可长安城的地位仍然不容小觑。

后周时期,皇帝把长安城作为管理关中事务的重要城市。元朝时,皇帝非常重视对长安的管理,将长安称为“奉元城”。明朝建国以后,朱元璋一直心怀迁都之意,他和太子朱标最钟意的迁都之选正是长安。之后却因太子朱标的逝世而未能如愿。

之后,长安改名西安,被皇帝视为军事重镇。明末,李自成率军攻破陕西,进入西安建立大顺政权,并从西安出师攻灭明朝。明钱谦益《袁伯应南征吟小引》:“今长安关河四塞,自古帝王之州,一旦为蚁贼残破,伯应(袁可立子)之忧愤视子美又何如?”

直到现在,西安仍然是我国西部地区非常重要的城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