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四书五经分别是什么,为什么被称作四书五经?

如题所述

中国的四书五经是儒家经典的精髓,主要包括《论语》、《中庸》、《大学》、《孟子》和《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前者被称为四书,后者被称为五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大学》传说是曾子所作的,反映的是汉族的教育理论,主要流传的有两个版本,第一个版本是旧版的古本,就是《礼记》中的《大学》原文,另一个版本的就是经过朱熹等人重新编排划分所得的《大学章句》

《中庸》体现的是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不偏不倚,重点在于中和庸,原本是出自《礼记》,到宋代才开始独立成书,作者据说是孔子的孙子子思。

《论语》即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籍,集中体现了孔子的学术思想,是儒家开门立宗的学说。《孟子》则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再传弟子言行的书籍,综上所述,四书就是儒家基本的思想体系,是反映记录孔子、孟子、曾子、子思四人思想的书,被称为“四子书”,故称“四书”。《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合称五经。五经是儒家研究基础的五本经典书籍,其中《诗经》反映着周代社会的规章和风俗,《尚书》记录着上古尧舜禹到东周时期的君臣对话,和《春秋》一样是属于史书性质,《礼记》体现着战国到秦汉年间的礼仪研究,《易经》就是《周易》,含括着河图洛书伏羲八卦等等,是占卜之书同时是古人对自然变幻规律的整理汇总理解,融合着辩证思想。据说这些经书都经过孔子的编修。四书五经含括着哲学思想、军事、自然、人文、君臣之道等等各个方面的知识,它的知识范围可应用于军事、外交、文化等等领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