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识别真的靠谱吗?

如题所述

在今年的315晚会中,央视主持人手持两部手机,一部手机对着主持人本人拍摄“换脸”,另一部则对着“换脸”屏幕进行人脸识别。根据提示,主持人进行眨眼、侧头、转头、微笑等动作,随着被系统显示识别成功全场哗然。目前已有很多社交、支付软件开启“刷脸”验证,于是不少用户担心,若现场演示的黑科技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那么安全系数极高的人脸识别系统将被轻易破解,人脸识别果真如此不靠谱吗?

人脸识别,指的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它是用摄像机或摄像头采集含有人脸的图像或视频流,并能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脸部的一系列相关技术,通常也叫做人像识别、面部识别。

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人脸识别已经越来越多的被使用,许多科技公司也借助这股热潮来推动人脸识别的技术使用。不得不承认人脸识别技术推动了社会向智能化方向的发展,但是在今年的3.15晚会上,主持人现场进行试验,称只需要一张使用者的社交网络照片即可破解看似十分安全的人脸识别,人脸识别果真如此不靠谱吗?

支付宝:人脸识别只是账户保护的一种。

提起人脸识别,相信大家跟魔爪君一样首先想到的就是支付宝的人脸识别吧。然而,在央视315晚会结束后没多久,支付宝就在微博上用一篇文章《你们都觉得我躺枪了吗?》作出回应,称只对在当前手机上用密码登陆成功过的用户才会开放人脸识别功能,而不会出现只通过人脸信息就在新手机上登录成功的情况。

支付宝的速度公关,也是没谁了。

就目前人脸识别反应出来的安全问题来看,支付宝明确表示:人脸识别只是支付宝多重保护中的一个环节,支付宝还运用了人工智能,风控系统等对账户的使用监测以确保安全。

因此,我们也可以从支付宝的陈述认定:现阶段的人脸识别技术尚不成熟,但像支付宝这样有着强大技术沉淀的科技公司来说,多重的账户保护体系并不会对用户安全造成大的影响。不过,当这项技术未来一旦被无技术沉淀的公司大规模使用,那些喜欢在社交媒体上晒自拍的人或许就会有大麻烦了。

百度:通过视频验证了人脸识别是准确可靠的。

一段动态的视频或照片,果真可以在人脸识别系统畅通无阻吗?答案是不能。

节目中攻破的系统薄弱环节,在人脸识别行业中有一个专有名词叫“活体检测”,即系统摄像头在正确识别人脸是否本人的同时,检验是否有人利用照片等手段冒充合法用户。

315晚会结束5分钟内,一则由百度林元庆亲自演示的百度人脸别闸机系统视频,悄然转发于朋友圈。视频中,林元庆首先对手机录制了一段包括眨眼、转头等动作的真人视频,然后手持手机,将该视频在百度科技园的人脸识别闸机摄像头前播放,以模拟晚会的场景。

然而百度人脸闸机显示出的是“禁止通过”,并未出现晚会中演示的“一路绿灯”,林元庆表示“通过手机录一段视频、一个照片是过不去的,真人可以快速通过。”

因此百度的人脸技术能够有效判别是本人还是高清视频录制或改装的gif图片。此前,百度首席科学家吴恩达也曾录制演示视频,演示在使用工卡照片的情况下,不能顺利通过百度大厦的人脸识别闸机,百度人脸识别系统可以准确识别活人与照片。

央视315晚会将人脸识别推入聚光灯下,让更多用户了解这一技术,目前,百度的人脸识别技术已做到,不会允许换脸app、静态照片变动态甚至真人视频等“把戏”蒙混过关。但是,我们还是需要认识到:并不是所有公司对人脸识别技术的掌握程度像支付宝和百度一样,对技术的使用保持敬畏之心是我们用户必须要有的。

仍需对人脸识别技术保持敬畏之心!

人脸识别认证系统目前已经广泛使用在很多领域,特别是在一些网站或APP的实名制身份认证。这类的认证安全隐患是最大的,它一般都会要求用户提供正面自拍照或手持身份证的照片,还有些会要求眨眼、动嘴等。而这些动态的辅助人像识别都是可以通过软件来实现的,而正是基于此类网站或APP受制于对技术准确把控,它还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

315晚会的实验向人们揭示了攻击者如何通过网络获取他人照片或者信息,再通过3D建模软件或其他图像编辑工具,刻意伪装欺骗在线身份认证系统,达到冒用他人身份的目的。而对于实名身份认证中的手持身份证认证更是了,公民手持身份证照片的流失到底有多少呢?可以说是非常多。

前段时间魔爪君由于工作需要,需要认证身份证信息,刚好自己的身份证已经被使用过,想着要不百度一下,看看能不能搜索得到手持身份证照片,不搜不知道,一搜吓一跳。这些手持身份照照片不仅数量巨大,而且连上面的身份证信息都清晰可见,有些还能进行买卖!

因此,我们在使用人脸识别技术之前,要事先判断网站或APP是否有泄露你的个人信息的行为,以争取在安全可靠的网站或APP环境下使用人脸识别技术。

如何避免人脸识别隐患!

作为用户,我们该如何来避免这些安全隐患呢?魔爪君必须为大家支支招了。

尽量防止自己的证件照、手持证件照或者重要的证件丢失。上传手持证件照,应事先核实网站的安全性,确定安全之后方可上传。使用完相关证件照片后,应该从手机端删除,如果是纸质文件,应该在文件上加类似于“仅限于×××使用,有效期至×年×月×日”等这样的备注。认证方可以改进认证方式,把人脸识别作为辅助认证措施。建议使用用户名、密码+手机验证码或者动态码等双重验证措施。比如微博微信的双重登录验证就非常好。对于需要手持身份证认证的网络单位,建议升级人像识别系统,加强其安全级别。

而作为企业,必须要遵守相关法律,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特别是人脸识别技术人才的水平,为用户打造安全可靠的高科技技术使用环境。

立志成为人脸识别人才,从小学【魔爪营栗子讲堂青少年编程直播课程】

魔爪营科技学校是深圳市考拉超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旗下的科技教育品牌。学校采用世界上先进的STEAM教育理念,与国家37所示范性软件学院、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创客空间、开源社区等机构进行了深入合作,研发了魔爪营积木、机器人、开源硬件编程、计算机编程等科技精品课程,并将科技知识导入留学考试辅导体系,与知名留学机构共同打造托福/雅思/SAT/AP考试辅导精品课程,助力学生高分通过考试,获取国外名校offer。

-END-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6-16

杭州酒店人脸识别走进人们的生活,住宾馆发现忘带身份证再也不用怕。刷脸就可以入住!前两天,王先生从湖州出差到杭州。

天下着大雨,他便在汽车北站周边找了家酒店入住。可是入住登记时,他发现忘记带身份证了。王先生正着急着,前台工作人员面露笑意:“先生,不要紧,现在没带身份证也可以入住。只要通过我们的人脸识别系统查验一下就可以办登记了。”王先生很感慨,觉得这样确实是方便多了。

人脸识别技术发展的现状

人脸识别技术在生物识别技术领域,其实并不算什么新鲜事。关于人脸识别系统的始于20世纪60年代,之后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演变;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美国、德国、日本为首的发达国家,开始将该技术进行商业应用方面的开发。

我们所熟知的安卓系统就加入了人脸识别技术,只是由于受识别精度、安全性以及适用范围等的限制,这项功能一直仅做辅助使用。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尤其是最近几年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大数据、云计算等方面技术的突飞猛进,共同成就了今天人脸识别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

人脸识别技术流程

人脸识别系统主要包括四个组成部分,分别为:人脸图像采集及检测、人脸图像预处理、人脸图像特征提取以及匹配与识别。

人脸图像采集及检测

人脸图像采集:不同的人脸图像都能通过摄像镜头采集下来,比如静态图像、动态图像、不同的位置、不同表情等方面都可以得到很好的采集。当用户在采集设备的拍摄范围内时,采集设备会自动搜索并拍摄用户的人脸图像。

人脸检测:人脸检测在实际中主要用于人脸识别的预处理,即在图像中准确标定出人脸的位置和大小。人脸图像中包含的模式特征十分丰富,如直方图特征、颜色特征、模板特征、结构特征及Haar特征等。人脸检测就是把这其中有用的信息挑出来,并利用这些特征实现人脸检测。

不得不说,现在人工智能越来越多的进入我们的生活,不仅方便了我们,更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便利,虽然还有一些及时上面需要完善,但是应用一些基本的生活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3-05-23

3D人脸识别技术概述

——行业定义

人脸识别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人脸识别实际包括构建人脸识别系统的一系列相关技术,包括人脸图像采集、人脸定位、人脸识别预处理、身份确认以及身份查找等;而狭义的人脸识别特指通过人脸进行身份确认或者身份查找的技术或系统。

3D人脸识别则是通过3D摄像头立体成像,能够识别视野内空间每个点位的三维坐标信息,从而使得计算机得到空间的3D教据并能够复原完整的三维世界,并实现各种智能的三维定位。简单的说就是机器获取的信息多了,分析判断的准确性有了极大的提升,人脸识别功能可以分辨出平面图像/视频/化枚/皮面具/双胞胎等状态,适合金融领域和智能手机等安全级别要求高的应用场景。

由于目前人脸识别行业正在从2D转向3D,从2D和3D的发展特征来看,3D的识别率远高于2D,每个布局2D人脸识别的企业均会逐渐布局3D人脸识别。

——3D人脸识别VS2D人脸识别技术

与2D人脸识别技术比较,3D人脸识别的优点在于:(1)精准度高——3D人脸识别系统采集人体面部三维特征,识别精度高,错误拒绝率和错误接受率极低,大量面部特征和数据点足以区分双胞胎;(2)环境稳定性强——3D人脸识别系统对光线、背景灯环境的实用性更强,系统更稳定;(3)防伪稳定性高——3D人脸识别系统更稳定,系统不易被轻易愚弄、欺骗,而冒充身份者能够通过合法用户的视频图像或相片骗过2D人脸识别系统;(4)实用性强——3D人脸识别系统不需要用户配合,当人脸有姿态、角度、表情、面部遮挡物等时,其识别性能稳定,实用性强,而2D人脸识别系统识别性能下降剧烈。

——市场发展历程

2010年以来,随着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快速发展,计算机视觉技术产业化进程在我国加速发展,商汤科技、旷视科技等计算机视觉相关企业相继成立,进一步促进我国计算机视觉行业的健康发展。2017年,iPhone X问世,开启了手机3D人脸识别元年,引发了众多手机厂商纷纷效仿。其实早在2015年,苹果收购以色列著名3D传感器制造商PrimeSense,就让行业看到了三维人脸识别的更大潜力,也让更多初创企业纷纷“入海”。

3D人脸识别技术市场现状

——应用场景:适用于利润空间大,准确性复杂性高的场景

3D人脸识别模组在价格相对价格更高的同时,安全性优势也更为明显。在安防领域,3D人脸识别能在智能门锁进行更准确地识别。目前智能门锁市场正在不断扩大,包括人脸、虹膜识别等生物识别方式也逐渐进入实际应用。在边检通关场景,3D人脸也有有效应用。通关场景中,如何让人、车流通更为高效,是一个关键问题。逆光或侧光情况对识别影响都会较大,所以很多通行关口,正午阳光直射时会关闭部分闸机以免误识。3D人脸通过对光线的智能处理,就能更为有效的避免强光,保证识别的稳定性。

——市场规模超20亿美元,占据全球人脸识别主要市场

受2020年疫情影响,全球范围内“非接触经济”迅速崛起,刺激3D人脸识别技术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根据Market.Us数据,基于技术,2022年3D技术在人脸识别市场已超过2D和面部识别细分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市场份额达到36.8%,结合2022年全球人脸识别市场规模,初步核算2022年3D人脸识别市场规模约为22亿美元。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人脸识别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第3个回答  2020-09-19

随着高考临近,不少人触景生情,追忆起了自己当年的青葱岁月,各类社交平台里里外外都弥漫着一股浓浓的怀旧风。

而在朋友圈,前几日一张张在线制作的个性化“高考准考证”就被刷屏了。只需输入你的名字、高考年份,并上传照片,系统就会为你生成专属的“高考准考证”。但是,这个H5带来病毒式传播的同时,另一则新闻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有专家称,这实际上就是互联网系统通过人脸头像识别技术,对人的面部进行处理,它有可能造成个人信息泄露,从而被犯罪分子用于攻击个人移动银行。

此消息一出,网友纷纷表明了自己态度:有人响应专家呼吁,认为这确实对身份安全构成了威胁,应当小心谨慎;也有人认为,这根本不足为虑,想要“骗”过人脸识别,根本没那么简单。

那么,从专业客观的角度来说,人脸识别到底具不具备可靠的安全性呢?

其实,它已被广泛运用

之前“3·15”晚会上曝出人脸识别技术存有潜在漏洞,已引发公众争议不断,如今人脸识别再次被推上话题浪尖,可见作为一项新兴产物,人脸识别尚处于被大众认知与接受的不成熟阶段。

首先,所谓人脸识别技术,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只需通过普通摄像头采集人脸信息,再在计算机中和储存的数据进行比对,即可进行有效的身份识别。由于人脸在大小、各个主要面部器官的位置、局部特征(例如痣、胎记)等方面均有差异,所以人脸识别还是有可依据原理的。

尽管人脸识别曾经只是出现在科幻电影里的“黑科技”,但如今,它早已进入到现实生活的各行各业,在实际场景中被广泛运用。

在ATM机上通过人脸识别进行取款、国家司法考试用人脸识别技术验证考生身份、在地铁等人流密集地将人脸识别应用于反恐活动、利用人脸识别在边检处推行自助通关……可以说,它涉及到社会运作的多个领域,为识别个人身份提供了高效的技术支持,极大地提升工作效率。

尤其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线上资金往来需求越来越多,在既能保证安全又可以提高便捷程度的前提下,人脸识别无疑成为金融行业人人争夺的“援军”,推动在线信贷、消费金融的现代化变革。

人脸识别比你想象的更安全

各大银行、电商平台、金融机构都在致力于推行人脸识别的同时,也不禁让人们产生疑问:它究竟是更加确保了安全,还是一不小心让人陷入了危险?

尽管诸多新闻报道都在表示对这一技术的担忧,但其实,人脸识别发展到现在,比你想象的更安全。

人脸就像指纹、虹膜一样,于每个个体而言,它都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早期的人脸识别系统,之所以会把照片当成人脸,是因为它本身还不具备足够强大的信息甄别能力,而现在进化到一定程度的人脸识别系统,根据数量庞大的数据收集样本,已经拥有自我学习的能力,通过对人脸进行逐层的特征分类,并且对信息做深入的分析优化,最终明确掌握“人脸”的概念。

加上如今的人脸识别大多已是动态识别,用业界内的话来说,叫“活体检测”。系统会要求你眨眼、张嘴或扭头,以初步确认这是一个“活的人”。然后再将识别到的图像和事先预留在系统人脸数据库中的人脸进行比对。在动态识别中,难度远远高出静态识别,系统所需识别的视频每一秒有30帧之多。也就是说,每秒30张照片连接起来才会完成人的说话或动作,当人们说话或者有所动作时,人脸上几百个关键点的位置、距离、灰度(图像亮度)都会出现细微的规则性变化,形成上百张甚至几百张能够自然衔接的照片。因此,动态人脸识别根本不是简单地PS技术处理可以模拟的。

根据动态人脸识别技术,我们可以实现扩展的用途就更多了。譬如我们平安普惠使用的人脸识别功能,除了最基本的记录、验证用户身份信息,还在尝试通过电脑采集用户的表情变化,读取用户情绪参数,再对比我们已有的金融用户行为数据,判断用户是否存在欺诈嫌疑。日后,人脸识别和人工智能相结合,一定会在情感判断、服务决策和判断等领域的应用带给人们无数惊喜!

展望未来,还有更多可能

实际上,作为一项逐渐深入到我们生活当中的人工智能技术,人脸识别被大众接受难免需要一个过程。

过去我们习惯了传统的递交身份证、登记个人信息等验证方式,并曾经认为这是安全可靠的,但事实证明,在金融行业运作过程里,一些用户会拿其他人的身份证伪造借款,甚至有黑客会盗取用户资料,在市面上进行公开买卖,给市场带来难以清除的痛点。而人脸识别的出现,能帮助互联网金融、信贷行业更好地解决用户隐私与安全性问题。

无论是购物、贷款,还是办理相关公民手续,“在线化”必然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如何利用互联网和智能客户端,在线上实现身份的验证和识别,以人脸识别技术为核心,再辅以身份证识别技术,无疑是一种可观、切实可行的模式。

随着人脸识别技术的精度越来越高,基于人脸的唯一特殊性,未来有望真的形成一个“刷脸时代”——我们不需要再出示身份证或者各种卡片,无论是在小区、医院、景区还是在机场、车站甚至不用再排队买票,基本上通过率是1~2秒,犯罪嫌疑人和被拐卖的儿童也能很快就被定位……仔细想想,还真是一场了不起的变革。

如果我们能够对各种先进科技给予更多的理解和宽容,终有一天,它们也会回报给我们的生活,让我们收获更加良好、便捷的日常体验。

第4个回答  2019-08-23
推荐了解下虹软人脸识别SDK,速度快、不受网络影响,高效稳定,可自组网、自建云。靠谱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