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做社区团购还有前景吗?

如题所述

有前景,现在开始做并不晚!

现在微信小程序下单,商品配送到社区,已经成为不少家庭购买基础物资的首选,也成为商家做线上营销的标配。其实早3年前,微信小程序爆炸式增长,社区团购随之发力,之后在资本助力下,完成了早期市场发展;团购模式本质来看不是技术创新,而是渠道创新,通过让“货物”更加接近“消费者”,提高了流通效率、降低了生鲜品损耗,从供给侧来说是打通了从消费到运营到流通再到生产者的关系。

一年多前团购行业创造了百天内融资超过20亿的佳绩,今年在传统商家相对困难的情况下团购业务依旧一片大好形势,相信许多人迫切想知道社区团购路究竟能走多远?

我国有超过500多个城市、2000多个县城,有着万亿级的消费市场,我们预测社区团购未来发展大致分为2个方向:

1、锚定全国市场做规模、拼供应链、重组并购等方向;

2、深耕区域市场发挥地域优势做爆品、做服务垄断本地区域。

届时会出现多个区域巨头并存,同时也是传统线下零售反扑线上的机会。社区团购瞄准是万亿的零售市场,市场容量足够大;而且多围绕刚需性的生鲜作为基础品,起步扩张很快,机会也很多。

社区团购是兼具新零售和熟人社交属性的新电商玩法,我们大致梳理了一些优势和前景,可供创业者/传统企业主参考:

1、新渠道红利

传统渠道的流量已被瓜分殆尽,新渠道仍然有很多流量红利等待收割,尤其是作为高频刚需品类的生鲜,有着巨大的引流能力,相当一部分爆品可挖掘。凭借这个渠道可以打开下沉市场(三四五线城市)。


2、解决了居民的痛点

对于三四五线小区居民来说,他们往往更加关注高性价比的商品,而缺少的正是购买渠道。勤劳的中国人对高性价比,以及物美价廉商品的追求从未停止 。


3、生鲜盈利能力

生鲜电商已历经几轮模式变迁(B2C-O2O-新零售),盈利能力始终备受争议。而社区社群模式降低了生鲜流通履约成本、提升了用户获取和唤醒效率,目前兴盛、美家、十荟团等多家平台已在实际的运营中自证其盈利能力。


4、更加可靠的社交元素

社区团购主打熟人经济,微信群是双方交易的平台,而同一个微信群必然大家都“认识”,有亲戚、邻居、朋友,与传统电商相比,更加多了一份真诚与信任,这样就节省了许多营销广告成本,售后问题也更好处理。


5、参与门槛和成本都很低

获客成本低、由于大部分是预收单集中采购,不会有太多库存压力、集中配送成本较低、同城周转商品损耗少。依托小区业主、便利店主、餐饮店主拉近与消费者距离,将运营的成本降到最低,具有相当的价格优势。


6、掌控私域流量,打造社区生态

凭借生鲜品类带来的高频流量,还可以围绕“家庭消费”进行品类延展。除了社区快销之外仍有想象空间,比如切入社区本地生活服务、到家服务等。

社区团购目前火爆,那么对于已踏入和即将入场的人来说, 现在进入这个领域是否还有机会?我们认为还是有如下几点可参考分析:

1、发展与趋势

总体上来说,社区团购还处在培养用户习惯和抢占市场规模的黄金时期,由生鲜切入,再到社区生态布局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资本烧钱阶段已过,这也符合互联网的实体产品营销规律,有兴趣的可以了解一下2010-2012年的团购商业模式的市场发展规律进行参考。而未来一至两年将是进行市场布局经营的最佳时间;


2、客户教育

任何模式的兴起与爆发不是一朝一夕的,而今年的疫情间接导致“宅经济”的出现,由政府牵头、电商助力、社区协作,多方配合让全国人民认知到这一购物模式的便利性,省去大量前期最繁琐市场教育阶段;而更多的精力可以研究如何为顾客更好的创造价值。


3、行业基础配套完善

无论是上游的供应链还是团购工具的技术服务商以及物流业,现阶段都非常成熟完善。对于刚起步的企业来说,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完善的基础设施切入到这个领域。


4、下沉市场一片蓝海

社区团购目前所覆盖的区域主要还是一二线城市,而我国众多人口还是集中三四五线城市,市场空间巨大,整体来说主线城市人口房贷车贷、现金贷压力多,可支配用于消费升级的银子不多,而三四五线人口经济压力相对较小,生活节奏较慢,能够掌握家庭消费决策的以女性为主,可支配资金和时间相对较高。从近两年中国互联网数据库报告中分析,下沉市场移动端网民占比已超越主线城市,且处于上升期;对于创业者来说,机会甚多。

5、人群消费特征

社区团购用户的消费特征,一般由于有老人孩子的存在,消费主力军来自家庭,而非纯个人消费,围绕家庭消费能做的事情很多,且一般客单价不低,这意味着持续盈利能力相对传统零售更强,且具有社交属性,更容易培养忠实铁粉;


6、社区团购并非寡头市场

以往的商业模式中规模效应强、行业壁垒高,普通企业难以入局、生存,比如曾经的“百团大战”最后发展成全国性业务,最终结局是大鱼吃小鱼;而社区团购的地域非常强,各地有各地特色,也具有非常多独特供应能力的企业,城市的差异化让大规模复制变得不那么容易,数百城市地域差异和团长管理问题也是漫长的斗争过程;因此每个地区都可能会活下来一部分进军团购的企业,且活得滋润;


当然无论如何,社区团购最核心的还是供应链之争,最本质的是平台是否有持续独特产品的输出能力,以及做好服务带给用户更多的价值认同;

当风口过去之后,纯互联网模式运营的平台将逐渐面临供应链跟不上,缺少资金流入,烧钱结束退场;届时传统实体、零售业、连锁商家将共享巨大蛋糕!

随着时间推移,它还将引领更多消费模式的变革与创新!

了解最新的社区团购的玩法,和成熟完善社区团购的解决方案。可以百度搜索“吉及点”,感兴趣的朋友欢迎关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6-09

早在2016年我国地产商便开始布局社区团购这一业态,但是期间一直不温不火,2019年还集体经历关店潮,直到2020年疫情的催化以及互联网企业玩家的进入,社区团购这一新兴业态才爆发生长。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地产商主营业务与社区团购各个环节重合内容较少,布局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同时与传统社区团购相比,地产商的平台主要针对的是中高端用户,定价方面更无优势,且覆盖品类之多使其复制起来更难,所以难以在国内形成规模化。不过2021年4月恒大集团宣布成立“恒优选”,标志着地产商重整旗鼓加入社区团购的竞争,未来发展前景仍值得期待。

社区团购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利群股份(601366)、大东方(600327)、步步高(002251)、中百集团(000759)、供销大集(000564)等。

本文核心数据:社区团购市场规模、地产商布局现状、地产商布局历史、地产商布局痛点

1、 社区团购市场规模现状

根据《2020社区团购白皮书》,我国社区团购市场在2018-2020从280亿元上涨到890亿元左右,预计2021年能达到1210亿元,逐年上升的市场规模对投资者释放盈利信号,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跨行布局社区团购。

2、地产商布局社区团购动因

2020年因为疫情社区团购爆发生长,众多投资者入局竞争,主要以互联网企业为首,其实早在2020年之前,不少的房地产商便早已开始布局社区团购这一零售新业态。但是大多地产商布局社区团购的初衷是优化社区经济,形成经营闭环有助于增强自身的软实力,同时社区团购可以为地产商增加的心的盈利点。

3、地产商社区团购布局历史

早在2016年,碧桂园便成立“凤凰优选”,市场定位是社区直营超市,随后2017-2019年宝能、保利、佳兆业、万科也加入社区团购的布局。2017年宝能成立万麦,保利地产成立YOOYA与若比邻,佳兆业亨利壹号街市;

2019年佳兆业成立CASA MIA,宝能成立若比邻、东市西市,万科成立万物市集;2019年万科成立V-24生鲜时选。但是这些地产商成立的社区团购平台并未在全国实现规模,大多仅在部分城市试点后便偃旗息鼓,2020年互联网厂商大举进入社区团购的竞争,地产商之前布局的社区团购更加无人知晓。

2021年4月,恒大物业宣布成立“恒优选”,标志着地产商重整旗鼓进入社区团购领域的竞争。

4、地产商社区团购布局现状

尽管房地产商早就开始布局社区团购这一业务了,但是各个平台的定位不一,模式不够清晰,难以在全国形成规模。通过对不同地产商所布局的社区团购平台现状的了解可以发现,整体情况并不明朗,除绿地G-Super仍保持一定的活跃度之外,其他平台已经或正在经历关店潮。

5、地产商的布局与传统社区团购电商布局的不同

地产商布局的社区团购平台之所以不达预期,主要是因为房地产商在依托自有物业的基础上进行社区团购的布局还算得力,但是到大环境下与传统的零售对手直接竞争却略显乏力。

并且互联网公司搞社区团购,和开发商搞社区团购并不同。开发商是自己选择供应商,将商品送入到本小区业主的餐桌上,本质上是物业服务的一部分拓展。在这个过程中,开发商是微弱盈利的,而互联网则是贴钱培养用户的习惯,在前期烧钱过程中是做的亏本买卖。

面对这种互联网公司贴钱补贴用户的手段,开发商马上就落入了下风。而与传统社区团购平台相比,在目标客户、品类覆盖范围与商品价格方面均有所差别。

6、房地产商布局社区团购的痛点

尽管地产商做社区也有着天然的优势,他们拥有大量的业主,对物业有一定的信赖感,不用烧钱积累和培养用户。对地产商来说,社区团购能够增加品牌附加值,从而获取资本的青睐。然而,从目前来看,地产商布局社区团购成功者微,未来对于整个市场的竞争,地产商仍有以下发展痛点:

—— 更多行业相关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社区团购行业商业模式创新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2-12-15
当然有,而且从这几年的发展来看,社区团购不仅有机会,而且机会很大。
一、巨头没有一统江湖,足以见得流量在本地生活不完全起作用。巨头的烧钱策略没
有达到预期效果。这里面有几点原因:
1、 社区团购大部分是生鲜产品,采购频次搞,生鲜损耗大,对于生鲜要求高,时效
性强,美团优选等主打的是次日达,这就意味着存在时效性差距,对于居民当天吃菜需求响应太差。这就存在着很多机会,比如当日达,比如即时配送(如叮咚买菜,今天没分析叮咚,主要是叮咚是另一种模式:线上超市,和社区团购有所不同)。流量存在差异化,这也是巨头未能一统江湖的原因,烧了几年,真的是烧了一个寂寞。改变配送模式,是一个机会。
2、巨头的社区团购流量价值不大。因为巨头社区团购的商品同质化太严重,白菜萝卜青菜基本上没有区别,那么用户只能比较价格,每天看看巨头团长群里谁的便宜就买谁的。这种流量只能被称之为薅羊毛占便宜流量,根本不是运营流量。对于创业者,避开这些同质化产品,打一些特色产品,开辟一个产品流量空间,反而能锁住流量。比如苏州某团长主打巨头没有设计的鲜面食、现卤的卤菜几个品类,维护一两个小区的群,每天一个小区订单量不下百单,单日订单金额接近4000,经营的有声有色。这些产品对于美团等巨头是没办法操作的,他们只能做一些大众产品,只能拼价格。
二、次日达模式天生弊端,用户今天晚上下单,明天下午16:00自提。这个在产品履约配送上是一个灾难,尤其是夏天等天气炎热的情况下,很多蔬菜会出现品质问题。即便没有品质问题,送到客户手上也会有些损坏。这点买过次日达蔬菜的人应该深有体会。要在巨头阴影下存活,就不能走他们老路搞次日达,必须创新。这也是我们和创业者沟通比较多的一个问题,不要走巨头次日达老路。
三、社区团购是一个供应链生意,不是纯线上生意,是一个长了脚的生意。经过20多年互联网发展,阿里京东已经把互联网线上流量吃干抹净,更重要的是他们建立了覆盖全国的快递网络,但是即便再快,快递第二天送达已经是极限。社区团购不是快递生意,还没有完善的线下配送网络,需要创业者自己搭建供应链。即便是巨头,目前做的依然很差,大家的供应链成本(仓配)都很高,芝麻运营算了一笔账,仓储、配送、终端提成等等占销售比重甚至达到15%甚至更高。还不计算损耗,这样的高成本下,个体经营优势就出来了,毕竟几个人甚至夫妻档兼职不用发工资,仓配成本也能节省。相对于巨头,成本优势反而出来了。
第3个回答  2023-04-06
有的
社区团购的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发展,社区团购成为一种新兴的购物模式。在传统零售业和零售行业中,社区团购已经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目前,中国有超过2000家社区零售店,遍布全国各地。社区团购不仅带动了网络销售渠道的增长,而且还为传统零售商开辟出新的市场空间。
同时,这种模式也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鼓励,许多城市开始大力推广这一商业模式。然而,由于社区团购本身存在着诸多问题,导致它无法很好地发挥其应有作用。
首先,市场上的产品种类不够丰富;其次,产品质量难以保证;此外,快递费用较高也是影响人们购买的一个重要因素。
未来发展前景
随着社区团购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种新型购物方式。这意味着, 社区团购将逐渐成为一种趋势性产品。
目前来看,这一发展趋势将会对传统行业造成一定冲击,但是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会是市场上最火爆的项目之一。
那么,如何应对这一挑战呢?
首先,企业必须明确自身定位,确定自己的目标客户群体,并根据这些人群的需求来制定适合他们的营销策略。
其次,还应该考虑到社区团购所带来的风险因素和影响,避免在不适当的时机进入这个领域。
总之,企业应从长远发展角度出发,认真分析当前面临的问题,积极应对社区团购带来的挑战,为将来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做好准备工作。
目前来看,社区团购已经给很多产业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比如说物流业、金融服务业等。希望未来这样的趋势能够进一步扩展,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产品。
第4个回答  2021-03-11

相似回答